汴京生活日志 第68節
吃飽喝足,沈麗姝夜里躺在床上回味美食,感慨還是要想個辦法把徐大舅挖走,這基本功和學習能力,去汴京當個主廚也綽綽有余。 嗯,賺了大錢,下一步就給大舅開飯店,沖鴨姝娘! 第77章 老沈家還有什么驚喜是她不知道的? 吃飽喝足, 大人們第二天開始干正事。 男人們一大早就帶上一籃籃的祭品、扛著鋤頭出門去了,要給先人祭上好酒好菜和香火紙錢,鋤頭則是用來把墳墓周圍的雜草樹木全都清理干凈, 這時節的掃墓是個動詞, 要做的事還真不少。 女人們不用跟著去墳地,便在家里置辦席面, 有條件的備上雞鴨魚rou, 犒勞辛苦干活的男人們。 大家都有事要做,既不用掃墓,也去廚房幫忙的沈麗姝, 同樣沒閑著, 熟悉的小伙伴都跟著叔伯去墓地了, 她又沒興趣跟表姐妹繡花, 于是就邀請有空的堂姐妹帶她去看看“斥巨資”種的竹林和果樹。 竹子為了燒烤店而種, 這筆支出也算在成本里頭, 但是種果樹卻是沈麗姝自己承諾的, 因而上個月許叔叔和他父親來鎮上種竹子, 她便自掏腰包買了二十幾株果樹苗請他順道幫忙。 不是沈麗姝小氣得不肯多種樹, 她自己也覺得林子變成果園沒什么不好的,果樹屬于經濟作物,還比別的樹多一個用途, 可那林子也不是她家的,要是鄉親們就樂意那些不結果但是更適合打家具的品種,不喜歡果樹, 也是可以理解的, 她不能獨斷專行, 就保守的種了二十來株。 許家父子也只是幫忙移植并講一些注意事項, 真正負責打理它們的是沈家幾個伯父,他們沒有經驗,這些都不知道顧不顧的過來,最后能成活多少,也是個未知數,還是保守些比較好。 沈麗姝興致勃勃去視察了他們的綠化項目,結果很滿意,雖然之前也聽他們匯報了工作,還是沒有親眼瞧見來得有真實感。 這些苗苗移植已滿二十天,據專業人士說,一個月不死就算成活了,目前果樹的成活率大概有七八成,滿一個月應該能穩住七成,竹苗就更喜人了,成活率高達九成,沈麗姝很高興的對堂姐妹說,“再過兩年應該就能吃上桃子了?!?/br> 他們這邊的氣候,更適合柰子、梨子、桃子和棗子等常見果樹生長,沈麗姝之前想的很好,要種她自己喜歡吃的,可實際cao作還是要按照現實情況,所以只能在這其中盡量挑喜歡的,比如桃樹和梨樹,棗子也不錯,加工成紅棗蜜棗,用處就大了。 但是柰子她就達咩。 柰子就是蘋果,但此時還沒有成熟的培育方式,許多水果的大小直接比后世小一半,滋味也直接減半,沈麗姝上輩子就不愛吃蘋果,想想這個時代又澀又干也不咋甜的柰子,真是一點拯救它的欲望也沒有。 桃子梨子不好吃還可以做成飲料甜點,桃子氣泡水,冰糖雪梨盅,這不都是擼串的好伙伴嗎? 但是面對小蘋果,姝娘:救不了,抬走吧! 聽到她的話,三堂姐琴娘溫婉一笑:“姝娘喜歡桃子?那再過兩個月就能吃上,林子另一頭好多桃樹,已經在結果子,到時候我們幫你摘來?!?/br> 這位堂姐如今是姐妹中的老大,從去年開始備嫁,備著備著,婚期反而遙遙無期,家里父兄們都一門心思賺錢,還要兼顧地里的活,實在沒功夫幫她張羅婚事,她自己也不著急。 雖然她未來的婆家,在姐妹中屬于條件最好的那種,就住在鎮上,家里宅子比自家還大,定親兩年,她此前也是期盼著早日嫁過去相夫教子、過好日子。 只是這半年多家中變故太多,仿佛一夜之間變天了,城里的堂妹賺了大錢,連帶著身邊一起長大、向來讓長輩們頭疼不已的姐妹,也突然成了有出息的好孩子,琴娘她們這些姐妹瞧在眼里,只覺得三觀都崩塌了。 直到今年開始給姝娘他們“供貨”,姐妹幾個才跟上大部隊,紛紛也真香了。 這大概就是姝娘說的打不過便加入。 反正姐妹們也很滿足如今的生活,尤其是青娘。 以前的她好像有點憤世嫉俗,總是喋喋不休,看不慣家里和鎮上很多事情。她們都不懂,大家過著一樣的日子,怎么就青娘那么多奇思妙想和要求? 如今她們比以前更忙更累了,卻幾乎看不到青娘的抱怨了,她每天神采奕奕、干勁十足,要干的活越多越積極,她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她們只要跟著一起干。 當然青娘每天也還是有說不完的話,但基本都是跟賺錢有關,以及暢想未來的內容。 先前薤白采完了,也是青娘想辦法幫大家找到了別的工作。 從開年到現在,她們每人都賺了兩三百文,比不上兄弟們,但是跟周圍的小姐妹比起來,已經相當新幸運了。兄弟們的工錢還要上交一部分公中,她們賺的卻一文都不用交,爺奶讓她們好好攢著當嫁妝。 在賺錢的快樂和青娘的洗腦之下,琴娘越來越覺得還是在娘家的好。 當然她也沒有不嫁人的覺悟,只是覺得才十六歲,完全可以再推遲幾年,聽青娘私下說,叔父他們城里人,很多都把喜歡的女兒留到十八九才送嫁,她們也可以啊。 如今家里日子好過了,也不缺她們姐妹們一口飯吃,且她那定了親的未婚夫,開春后隔三差五跑自家幫忙干活,有時候甚至連未來公婆都說要來幫忙,短短兩個月,竟比幾年中加起來都來得勤,單看這重視程度,琴娘也有把握,家里想再留她幾年,未來婆家都只有歡喜點頭的份。 因此,琴娘半點都沒了備嫁的心思,跟姐妹們一心一意的搞錢,面對沈麗姝這個發工資的大老板,也很有打工人的覺悟——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 一聽說姝娘喜歡桃子,已經準備好桃子成熟的那幾天輪流去蹲點,不能被別人摘光了。 小伙伴們對自己這么上心,沈麗姝自然也是歡喜的,“真的嗎?那最好多弄點,吃不完的熬成桃子醬,過段時間鋪子開張了,就可以給客人提供桃子口味的渴水,搭配著烤rou清爽又解膩?!?/br> 琴娘她們認真點頭,心頭有些汗顏,她們以為姝娘是饞桃子吃了,沒想到又是滿腦子生意經。 難怪小小年紀就能賺大錢,自己幾個加起來,也沒有姝娘這腦子。 所以更得聽姝娘的安排,嚴陣以待守好附近的桃子。 姐妹幾個這般下定了決心,又見讓她們深深佩服的姝娘,不信邪般的追問,“說真的,咱們這一點都沒希望種楊梅樹嗎?” 幾人面面相覷,齊齊搖頭,“反正我們從小到大,都沒見過你說的楊梅?!?/br> 別說長樹上的了,就城里賣的她們也沒見過啊。 沈麗姝頓時痛心疾首,“冰鎮楊梅渴水好好喝的……” 還有楊梅果醬,苦瓜楊梅,楊梅蛋糕。她知道許家父子也說過,這邊栽種楊梅樹難以存活,可是一想到這些人間美味,沒辦法安利給支持他們的廣大顧客,她就心痛的無法呼吸! 在場的小姐妹們還沒見過這種浮夸的表演,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沉默半晌,還是青娘站出來轉移話題,“我們養了些小羊和小豬,預備給你們做烤rou的,姝娘要不要去羊圈瞧瞧?” 沈麗姝收放自如,神情立刻多云轉晴,“在哪里在哪里?” 幾人于是轉道去羊圈和豬圈。 豬和羊并不像沈奶奶的母雞一樣養在自家院子里,大概是因為豬羊有些多,需要的面積有些大,養在家里怕是要把整個院子都撥給它們住,那老沈家的人也別過日子了。 所以一家人商量后,專門找了個地方養牲口,且是較為偏僻的地方,不至于讓豬羊圈的臭味影響到自家和鄉親們的正常生活。 但因為老沈家住的就有些偏,在更偏僻的地方蓋牲口棚,也沒有離家里太遠,還是能隨時關注那邊的動靜,不至于讓人半夜悄無聲息的把豬羊抱走。 沈麗姝跟著姐妹們往那邊走了幾步,進去一看才知道為啥還要專門蓋豬圈羊圈這么隆重了。 好家伙,生性保守的老沈家這次轉性了,第一次養豬羊,就如此大手筆,各弄來了五只小羊和五只豬崽,似乎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它們,順便把它們的母親也接過來了。 聽到她感嘆的青娘糾正道,“母羊不像母豬,一胎能下很多崽,羊一般就下兩三只,有時候只生一只小羊也是有的,所以這五只小羊,其實是兩家的?!?/br> 也是下血本了,沈麗姝不免好奇打聽羊mama的價格,結果仍然讓見識過城里羊rou有多貴的她咋舌——這只據說不超過三十公斤的母羊,花了兩貫多。 要知道城里羊rou鋪也才賣六十文一斤,按照百分之五十的出rou率,整頭羊的零售價無論如何也不該高于一千八的,萬萬沒想到,整只買竟然比單買rou還貴,老板這是含淚血賺的節奏啊。 還好小伙伴們跟她解釋了一下,能下崽的母羊都要這么貴,因為值得,它們一年可以繁殖兩胎,自家挑的這只才第二次生產,年輕力壯,算算時間至少還能生五六年,假如每年生三只小羊崽,三五年就能賺回買它花的錢,后面都是賺的。 等生不動了再做成羊rou串,又賺一筆,自己養還是比買rou香的。 沈麗姝:…… 好家伙,資本家都沒你們會。 但她最后還是忍不住給算這筆賬的堂姐豎起了大拇指,黑心資本家身邊就缺這樣的人才,她試探的問:“不知道養這么多小羊小豬,是誰的主意?我記得之前提議自家養羊的時候,四伯說沒試過,小羊不好伺候,一次最多養兩三頭?!?/br> 青娘信心滿滿的道:“是我們??緍ou生意那么好,一次三兩頭哪里夠供應的?我爹他就是膽子小,怕一個不小心干不好你們交代的事,但這些小羊小豬都是我們姐妹幾個在照料,每天恨不得給它們洗澡刷毛沖洗圈舍,喂最新鮮的草料,養得精心著呢,指定出不了問題?!?/br> 這就是繼采野菜之后,青娘為姐妹們找到的第二份工作了。 她們大膽邁出的這一步,正是沈麗姝期待且需要的,自然是不吝贊美,“很厲害,照這么養下去,我們夏天就能給顧客供上羊rou串了?!?/br> 雖然趕不上店鋪開業做促銷,但這也是因為開店計劃提前的緣故,跟堂姐妹們的工作效率無關。事實上她們已經很給力了,雖然反應比堂兄弟們慢了一拍,但也正在全力以赴的配合他們。 沈麗姝是很驚喜的。 青娘才養了不到一個月,已經頗有些心得,“我們找其他養過羊的人打聽了,關在圈舍里頭,要比放它們自己吃草的長得快,關起來每天多喂一兩頓,又會比少吃的長得快,所以姝娘要是急著要,我們可以勤快些,每天多喂兩頓?!?/br> 在無法改良品種的情況下,又變不出飼料,堂姐提的這兩點,儼然是當前時代比較科學的喂養方式了,沈麗姝覺得不失為一個好法子,倒也沒客氣,點頭道:“那這樣吧,你們標記下,挑一兩頭多喂些,其他的按照正常頻率,這樣也不會太過辛苦?!?/br> 青娘點頭:“好,那要去隔壁看看小豬崽嗎?” 沈麗姝對小豬豬沒什么興趣,畢竟豬rou吃太多了,還是羊rou串更讓她癡迷,看著里頭萌萌噠的小羊羔,不爭氣的眼淚幾乎要從嘴角滑落。 羊羊這么可愛,請一定要長得白白胖胖,那樣烤起來才最有滋味??! 沈麗姝如此虔誠祈禱了一番,才回頭問姐妹們,“買豬羊的錢是誰墊付的,總共花了多少錢?” 她還真不知道這里的具體情況。 雖然徐二舅每天往返于汴京和通許兩地,還能兼職一下郵局和快遞的功能,為沈麗姝他們跟徐姥爺沈爺爺家及時傳遞消息。只是他每天業務也很繁忙,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的,些許小事除非沈家專程來通知,否則徐二舅也沒時間打聽。 老沈家按照沈麗姝的要求養了小羊,這當然算是小事,他們也特意讓徐二舅帶了話,只是沒細說具體養了多少,沈麗姝讓問買小羊花了多少,她好托徐二舅把錢給結了,他們也說不急,可以等大家有空回鎮上再看。 沈麗姝一想,沈奶奶正月里還大手筆,要贊助小老弟一筆巨款資助他們讀書,雖然在爹娘的堅持下,這筆錢沒能花出去,但也說明老沈家手頭還是寬裕的。也別看沈四伯賺的錢不用上交公中了,小伙伴們也基本被她掏空了口袋,進城打工幾個月,愣是沒給家里看見回頭錢,可沈爺爺和幾個伯父每個月沒少做木簽,也陸續從她這里接了些小家具的訂單,每個月還是很有賺頭的,加上這些年齊心協力、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沈爺爺沈奶奶家底應該還是豐厚的。 他們說不著急,大概是真不著急,更不想給本就忙碌的他們添亂。 沈麗姝自然不好辜負老沈家的體貼,很快就把這茬忘了,專心忙店鋪裝修的事。 這次被老爹熱情邀請回鎮上,她也沒想起羊rou串,不過還好有隨身帶錢的習慣,可以現場報銷。 琴娘說道:“是奶奶付的,花了幾貫錢吧,具體我記不大清,可以回去問問她?!?/br> 青娘卻是當場掰著手指頭數道:“我都記著呢,母羊花了兩千六百文,小羊則是兩百八十文每只,豬要便宜很多,因為母豬豬崽都是在一家買的,人家看咱們要多的,主動給優惠了一些,就只花了一千五百文?!?/br> 沈麗姝:“那總共大概是五千五百文?!?/br> 青娘算了兩分鐘,也點頭:“是呢,姝娘算得真快?!?/br> 沈麗姝覺得她也很厲害了,沒上過學竟也有這算數能力,天生的財會人選,不給她打工真是可惜了啊。 不過轉念一想,她們現在也算是在給她打工了,工資少是因為她們現在只能算兼職。 兼著兼著,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全職干了? 沈麗姝又不那么捉急了,而是給了她們一個選擇,“對了,你們現在養的豬和羊,可以有兩種結算模式?!?/br> “第一種當作是為我養的,按照每天五十文的工錢,每個月一千五百文,具體怎么分你們自己決定,買豬羊的錢和養它們期間除了豬草以外的花費,我都給報銷;第二種就是你們自己養,出欄以后按照進貨價賣給我,但一切花銷就需要你們自己承擔,買豬羊的錢我可以先墊付,等賺了錢再還給我?!?/br> 在她說第一種方案的時候,除青娘以外的幾人就雙眼放光了,她們之前采野菜才每天三十文,下午采回來,第二天一大早還要起來清洗整理,其實也沒比現在養牲口輕松多少,但是幫姝娘養這些豬羊,每天從三十漲到了五十文,都快翻倍了,傻子也知道選哪個呀。 然而就在她們不假思索準備給出完美答案的時候,青娘搶先一步,興奮的問:“姝娘,不論我們養多少豬羊,你都會收嗎?” 沈麗姝笑瞇瞇點頭,“對呀,我們燒烤店每天就要一百五十斤豬rou,相當于兩頭豬了,等店鋪開起來,至少還要再加一兩頭吧?你們養得再多,怕也趕不上消耗的速度?!?/br> 有夢想千萬別放棄,養多少她要多少,沈麗姝先鼓勵了堂姐一番,接著便提醒道,“但你們現在才剛開始,我建議別冒進,先累積經驗,再慢慢增加數量?!?/br> 青娘很是鄭重的點頭:“我們會小心行事的?!?/br> 琴娘幾人看她三言兩語,竟是要做出截然相反的決定,都有些著急,就連她meimei荷娘也忍不住小聲道:“阿姊,這樣不好吧……” “是呀是呀,每個月拿一千五百文多好,咱們只需要喂養,其他啥都不用出?!?/br> 青娘于是掰著手指頭給她們算,五頭豬五頭羊總共能賣多少錢,平均下來,她們每個月都能多好賺幾百文。關鍵是只要有了足夠多的經驗,每多養一兩頭,她們還能賺得更多。 倘若她們不怕苦不怕累,盡可能多養一些,往后說不定連爺奶他們都要放下地里的活來幫她們做事,畢竟每個月能賺到兩貫錢,那就不比種地差,長輩們肯定先緊著她們姐妹,地里的活還可以花些小錢請人干。 聽到青娘的這番暢想,小姐妹們簡直目瞪口呆,還可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