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吉爾伽美什
『他們又回到兩山之間的平地上……變成了巖石、天堂夫人和孩子?!划攣喞针璋褷T臺靠近,把第九塊泥板上最后一行話謄抄下來的時候,不免有些納悶,他從文本上移開石英制的閱讀石,然后問道,『主人,這句話有三個新的詞出現了,并且與前面的內容都毫無關係,要怎么譯呢?』 他沒有注意到此時的伊奧斯已經回避過去,沾纓瀝泣,稍作調整又轉回頭來:『這句話先不譯……待明日到廢墟去取回剩下的十二塊泥板再說……』 那晚,伊奧斯難以入眠,雖然他已完全記不得母親的模樣,但父親生前的音容笑貌還都清晰的印刻在他的腦海里。雖然現在這還只是一個猜想,但『巖石』、『天堂夫人』和『孩子』這三個突兀的古蘇美爾詞語,已經幾乎不可能是什么其它的含義了。 在海倫尼克語中,父親的名字烏拉赫斯就是『巖石』之意,伊奧斯則是『孩子』,至于母親伊南娜的名字,他現在才意識到,這是對應蘇美爾詞語中『天』這個詞的陰性結構,而『天堂夫人』無疑就是指母親伊南娜。 如果這個猜測是正確的,那么前九塊泥板上的故事就是關于他父親的故事,關于烏拉赫斯前半生的故事。而他的母親則是托勒密回憶錄中,那位在亞歷山大從印度歸來之后,在蘇薩集體婚禮上嫁給他的波斯公主斯妲特拉,并且她與那位在東方迎娶的粟特貴族洛葛仙妮娜實際上是同一個人。為了掩蓋他們在維帕希河畔拋棄他們國王的事實,將軍們一起商討編造了亞歷山大大帝的死亡,除掉了所有潛在的威脅,然后推舉他們的領頭者佩爾狄卡斯成為帝國攝政,在他的主持下,合法的瓜分這個龐大的帝國。只不過他們后來起了內訌,于是陷入了漫長的繼業者戰爭時代。很多年以后,塞琉古與托勒密獲得了最大的領土,然后隨著承載那個時代主要記憶的人們也都先后離世,長壽的托勒密就自然地獲得了對亞歷山大一生的敘述和解釋權;還有一個原因是,托勒密的王位合法性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他把那口空棺材葬在亞歷山大城,并因此自詡為亞歷山大神性的繼承者。不可否認他是亞歷山大大帝一生理念的忠實信仰者,在尼羅河口,亞歷山大與幾個好友短暫的談話影響了他的一生,即使他也在印度背叛了他,但最后他還是依照亞歷山大用穀粒示意的那個簡易的規劃,建造了亞歷山大城這座港口,并按照他的愿望,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和博學院。 但是,就像每一位坐在王座上的統治者所做的那樣,他也為歷史杜撰了大量不實的內容:是亞歷山大在行軍的途中,因懷疑菲羅塔斯的忠心而殺死他與他的父親帕曼紐;是亞歷山大在酒后的暴怒中刺死了出言不遜的黑色克利圖斯;是亞歷山大在俄庇斯處決了那些一再抗命的部下,并把那些背叛他的馬其頓老兵遣返回鄉;是他在巴比倫因對好友赫費斯提翁的突然去世,備受打擊并飲酒過度,最終引發熱病而亡。 伊奧斯又想起年少時與父親同行的旅途中,那時面容已經顯得十分滄桑的烏拉赫斯,曾和他說過,自己在做樵夫以前,是一位馬其頓的逃兵。他就是從那時看不起他父親的,他認為他怯懦、衰弱并且愚蠢,他一再的向他的父親強調,母親已經無法回來了,而父親的執著并未打動他,反而常常激怒他。 直到在阿斯蘭伯林中的小瀑布前,他的父親向他懺悔,并告訴伊奧斯,他自己就是殺死他妻子伊南娜的兇手。那一刻,一切都改變了。那身穿黑袍手握弓弩,與祆教徒們為伍的人,那帶給小伊奧斯一生陰影,揮之不去噩夢的人,不是什么隱藏在黑暗處的魔鬼,竟然是與自己朝夕相處的父親,那個他確認過無數次,比任何人都要愛伊南娜的父親;巨大的震驚和疑問讓伊奧斯完全陷入了錯愕與失神,而他的父親并不打算告訴他關于他身世的真相,以及殺死母親的原因,以一句『你會恨我』作為繼續隱瞞的藉口。是的,他當然會恨他,他為了自己那虛無縹緲的夢想,拋棄了他的軍隊,拋棄了他的世界,拋棄了一切卻換來這最貧窮、低賤且荒唐的后半生;更是因為他伊奧斯·卡夫索,本應是這個龐大帝國的繼承者,托勒密筆下的亞歷山大四世皇帝。 但怨恨他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一切仍然是巨大的謎團。母親的死,父親的動機,所有秘密的關鍵都落在了那首詩上。伊奧斯就這樣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繼續尋找答案的旅途。從撾西史達和其他人口中獲得的支離破碎的資訊,難以復原完整的真相,直到今天,在經歷了這么多以后,這些泥板已經把關于他父母身世的大部分謎團解開了,雖然還有一些細枝末節,比如那關于圣樹口中的『兩個世界碰撞的漣漪』,以及他的父母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真正含義究竟是什么。儘管他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概率是關于奧萊克西的世界的,因為亞歷山大與奧萊克西的相似之處,實在是難以讓人忽略,但他也不敢在此刻就得出確切的結論。 然而,伊奧斯認為最重要的,并且也是他最想知道的,是關于為什么在他五歲那年,父親要殺死母親,是因為他厭倦了那種平淡的生活嗎?還是他開始計較如果不是巴耳馨的原因,他本不用出兵波斯波利斯,也不會出現后來的所有變故;還是因為他開始討厭母親身上那充滿薩滿神秘氣質的神神叨叨,開始認為是她的蠱惑才導致了他那尋找世界盡頭與大外海的愚蠢夢想,最終斷送了他的生涯,毀滅了他的帝國。亦或者,他開始相信祆教徒口中所說的,母親是這個世界的災星,所以想要助他們一臂之力,完成刺殺她的使命…… 他已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剩下十二塊泥板上的故事,就在這輾轉中,天已微亮。伊奧斯·卡夫索叫醒了他的跟隨者,他們出發了。 在村口的時候,有個早起的村民叫住了他們:『嘿!外鄉人,你們到底來這里是做什么的???』 『沒什么,就是……』 亞勒腓剛要回答,那個人就搶著說:『尋寶是吧?但你們一天到晚躲在屋子里,能尋著什么呢?還不如那些土賊勤快,你們看看,自打你們來了以后,那河邊有多少帳篷出現……可是,那廢墟里還能有什么呢?真搞不懂你們這些人……』 聽了他的話,兩個人立即向河邊跑去,那里現在雖已見不到土賊和盜墓者的身影,但他們看到那地上確實有不少露營后留下的痕跡。于是,兩個人迅速趟過柯沙河,進到遺址區內,沖向那埋著十二塊泥板的地方。那里已經狼藉一片,很多泥板都被雜碎,那十二塊也不例外,它們已不再原來的位置,斷裂、錯亂的碼放,有的部分已經只剩碎塊。 『看來那些土賊因找不到什么金銀珠寶,就一氣之下破壞了這些真正擁有無限價值的寶藏……』 伊奧斯立即匍匐在沙地上,開始尋找、整理那些遺落的部分,亞勒腓本來勸他把這些碎塊帶回去再進行分類,伊奧斯卻說,那樣不但會更加打亂現在碎片的位置,而且還會因把其他無關的泥板混進來,使復原的工作變得更困難。于是,他就在地上直接開始拼接起來。到了下午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他只拼回了三分之二的部分,而且,那對他來說最重要的——第十塊泥板的開頭部分,卻怎么也找不到了。 『主人,太陽快下山了,我們帶上這些碎塊走吧!』 『不用了,亞勒腓。我已經大概看懂了這剩下十二塊泥板的內容了……』 『怎么會呢?我們還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去翻譯啊……』 『不需要了……這剩下的故事,我隱約地感到有幾分熟悉……』 『啊,怎么會呢?這后面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表面上看,依舊是離奇荒誕的詩歌……』伊奧斯站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繼續說,『這里通篇出現一個新的名字——吉爾伽美什,這個詞本身的意思是「英雄的親人」。雖然看不到第十段的開頭,但在后面的幾塊泥板上,這個人說自己是盧加爾班達和女神寧松的孩子。因此,他是一位半神半人的王子,他繼承了父親的王位,成為了烏魯克的國王……然而,接下來的內容斷斷續續,這里提到了一場巨大的洪水,它吞沒了整個世界……然后的內容大概在講述一位元暴君的故事……接著,是一位賢明的仁君遭到了眾神的妒忌,他們派下諸多的力量來與其抗衡。在這之后,是關于一位無畏的戰士與那些生活在雪松森林中的怪物和野人聯合起來,戰勝了女神伊什塔爾的篇章……最后,是這位名叫吉爾伽美什的人,孤身一人,踏上尋找永生方法的漫漫長路……』 這時候,烏云遮住了黃昏時的太陽,地面陰沉下來,又開始刮起了大風。兩個人朝遺址的外側走去,突然,那片烏云飄走了,陽光又照向大地。伊奧斯猛地抬起頭來,一輪紅日掛在遠方。 月亮的邊緣出現在了太陽的表面,沒過一會兒,她就把他完全的遮擋,孤月掩日。 『這是關于我自己的故事……』伊奧斯拂去淚水,重新看向天空,『我明白了,這是關于我的故事……這就是第六個伊斯特里亞?!?/br> 接著,他進入了太陽的記憶。 注釋: 閱讀石:readingstone,是一個近似半球形的透鏡,可以放置在文本頂部以放大字母,以便老花眼患者可以更輕松地閱讀它 俄庇斯:opis,是底格里斯河附近的一座古老的巴比倫城市,距離現代巴格達不遠,阿卡德語和希臘語文本表明它位于底格里斯河的東側 吉爾伽美什:gilgamesh,?-約前2700年,又譯為吉加美士、鳩格米西或基加美修,是盧加爾班達之子、烏魯克第五任國王(早王朝第二,烏魯克第一王朝),統治期大約在西元前2600年,他是著名古代文學《吉爾伽美什史詩》的主角,被寫成是女神寧松之子 寧松:在蘇美爾神話中,『原野奶牛女士』寧松(ninsun)或寧蘇娜(ninsuna)是一位女神,著名英雄吉爾伽美什的母親,也是拉加什城邦統治者古地亞的守護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