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天上的爭戰
這場戰爭就是這樣開始的,它共持續了三年半。地上眾人,閃的后代有三分之一之多。因欣分給而有權柄的所有祭司之中,阿撒賽勒和莫斯提馬麾下的兵使也有三分之一之多。當烏魯卡基那逃到他的家鄉埃勃拉的烏加里特,發現同族人遭到屠殺的時候,他便正式向烏魯克的國王欣宣戰;欣發現了自己最信任的護衛使阿撒賽勒和莫斯提馬叛變并和烏魯卡基那一同走了,十分心寒,但他暫時沒有任何辦法去取二人的兵權,因為他們兩位時刻與烏魯卡基那形影不離,保護著他們的新主子。所以無論欣借用誰的眼睛,無論是空氣精靈還是烏鴉,只要看到與他們同行的烏魯卡基那,那必然就變成一片模糊;想要剝奪二人的兵權,唯獨只能欣親自前往叛軍的軍營,親自注視著這兩個人的眼睛才能成功,但這很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因為烏魯卡基那的存在,欣的能力會被限制。親自去到敵營的難度和直接打贏這場戰爭的難度幾乎相當,所以欣就在首都烏魯克的安努神殿坐鎮,由杜姆齊德代任唯一的撒拉弗,指揮著這場戰爭。 在烏魯克的祭司職位有所調整,看管園子的園林使加俾額爾任唯一的基路伯。杜姆齊德推薦醫使拉法伊爾和蘇美爾北方的大統領司,同樣是他親信的鄔里伊爾任國王的上座護衛。而杜姆齊德親自將薩利爾調任到了中央區任首席大統領司,而他的軍師拉古姆和信使杰拉米爾擔任他的副手,他讓他們三人凌駕于剩下的其他所有祭司之上。加俾額爾作為基路伯與兩位新的上座護衛的能力也直接來自國王。 在叛亂之地,烏魯卡基那借著阿撒賽勒和莫斯提馬的力量而得勝的領地由七十一位族長領導,他們共尊烏魯卡基那為他們的王——巴力;在迦南南部,由那些后來被含族的腓力斯丁人所崇敬的兵使別西卜帶領眾族人并肩作戰,攻下了大片領土;在海灣與烏魯克城邦直接對抗的是亞法撒人的艦隊由族長利維坦指揮,他們直接攻擊蘇美爾的本土;在欣嫩子穀與烏魯克軍隊作戰的是閃族兵使亞巴頓;這時,另一位園子的看護使,也就是加俾額爾本來的上司薩麥爾因為欣提升了他的下屬而不滿,宣佈背叛烏魯克,投靠烏魯卡基那的陣營;與此同時兵使彼列在腓尼基作戰;族長阿斯摩太則在東方作戰;另外一位族長杜瑪在內蓋夫沙漠作戰;在黑門山,守望使薩米亞扎因不滿欣的統治也帶兵加入反叛的陣營。 就這樣在戰爭的前兩年半,烏魯卡基那的反叛者們奪下了帝國三分之一的領土。因為他們得了人心所以他們勢如破竹拿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杜姆齊德見欣的軍隊就要抵擋不住了,便找來拉法伊爾說:『用明的方法我們已無法戰勝,你去做你的老本行吧!』 于是,拉法伊爾便去做藥了,做好藥便托人混到烏魯卡基那的軍隊里去下藥,間諜的身上帶著裝有烏魯卡基那毛發的小瓶子,這樣就不會被欣發現了。為了不引起懷疑,他們下藥的對象還是閃族的首領們而不是士兵們,另外由于無法探知烏魯卡基那的位置,所以他們先對那些次要人物下手:利維坦在喝下摻了藥的酒后被箭射中左肩后,變成了一頭曲形的巨蛇,有著鱷魚般的巨嘴,它暢泳于大海,讓波濤亦為之逆流。它口中噴著火焰,鼻子冒出煙霧,擁有銳利的牙齒,身體好像包裹著鎧甲般堅固;他在變身的時候,甚至將己方的幾艘船壓斷了,他在海中盤旋出一個巨大的漩渦,把烏魯克的軍隊都拽到了海底;他的大副,也是他的妻子貝赫莫特則變成一頭暴戾好殺的巨大水怪龍,她則上岸用那形似河馬的大嘴對著敵人的士兵中一頓撕咬,很快地上出現輿死扶傷之勢;見她后足著地怒吼嘶鳴,聲震寰宇,且正在接近烏爾的城垣,地上的眾祭司皆從各地戰場趕來,由于前來幫助的人數眾多,且他們的目標——這兩條巨龍十分顯眼;縱使這兩個個體有多大的力量,也只能落得一虎難敵眾犬的慘敗,很快便送了命。 族長變成巨龍并沒有鼓舞亞法撒人艦隊的士氣,反而有些人嚇得直接跳入水中倉皇而逃,有的馬上相信了閃族族長為惡魔龍裔的傳言便丟盔卸甲地投降于敵軍;即使那些被巨龍鼓舞的閃族軍人,在看到利維坦和貝赫莫特雙雙斃命之后也喪失了斗志。南面的海戰場就因這樣的轉變而失敗。從那之后,各地的閃族將領都紛紛變為怪物和巨龍,然后被群起而擊殺;那地上的士兵因為少了首領而軍心渙散,戰況就開始惡化,有利地位就轉移到了敵人的手里。阿撒賽勒和莫斯提馬見情況不妙,并提請烏魯卡基那,凡有龍誕生的地方,他們必去協助作戰;他們通過隨時瞬移回烏魯卡基那的身邊來保護自己,以此他們勝了幾仗,但他們很快發現那些變成龍的族長無法再恢復原樣了,他們會保持自己的意識一段時間,但太過饑餓以后,他們會繼續暴走攻擊各地的平民、城市,甚至有時還會攻擊自己的軍隊;在這之后他們會在荒野直接啃食各種豺狼虎豹,在平原上大部分時候以人rou和牲畜為食;他們行這樣的暴行直到被殺死為止。 于是人們便知,凡是變了身的就等于死了;軍中也開始謠言四起,烏魯卡基那靠鎮壓和游走訴說那些龍乃是杜姆齊德巫術所變才壓住了一波軍中的動搖,但很快各地上的人心不再向著烏魯卡基那,并都說他們是惡魔之子。 西面山谷的戰場,閃族兵使亞巴頓被投毒后變成好似蝗蟲頭一樣的飛龍,有著獅牙蝎尾,他的胸前長出巨型的鱗甲,頭上長出長毛;每次他一呼扇翅膀,就像是千軍萬馬在地上狂奔一樣震動巨響。很快阿撒賽勒和莫斯提馬前來助陣。借著飛龍的氣勢,他們處在上風。不久杜姆齊德親自參戰,仍然不敵兩位英雄,便要向后撤逃。阿撒賽勒和莫斯提馬見機會難得便沖了上去,杜姆齊德躲進附近的林子。兩位將軍便也飛入林中,不料中了埋伏,在那里等待他們的是烏魯克的國王欣。欣用悲傷的目光注視著二人的眼睛,用手指輕輕點了他們兩眉之間的位置。他們便從空中掉了下去,摔在地面上。他們失去了上座者的權柄,變成了普通人,便被杜姆齊德一擊殺死。亞巴頓巨龍也在之后因為眾寡懸殊而死。 很快消息傳到了烏魯卡基那的帳中,他頓時痛哭不已;不久后,因為失去了將領,烏魯卡基那主要的力量潰不成軍,進而節節敗退,他們被逼到了芭吉露山腳下;這時傳來另一個消息,薩麥爾抓到一個在他廚房里投藥的人,當薩麥爾告訴他自己不是閃族人的時候,那人被誘供出了一切:從他身上搜出了裝有烏魯卡基那毛發的瓶子、讓閃族人變身的藥和給了他錯誤情報,安排他到薩麥爾這里來下藥的上級的名字。烏魯卡基那來到薩麥爾處,看到了兩樣證物。他突然意識到這是兩件可以逆轉戰局的證物,如果能讓欣看到也許就能讓他相信自己和族人是被陷害的了。但此刻他也知道,自己被逼到這絕境,想要去到烏魯克有多么困難。眼看著將輸掉這場戰爭,到那時全地上的閃族人將都活不了了。 烏魯卡基那走到眾人面前,說道:『戰士們!我們艱難地堅持到了今天,但敵人用卑劣的手段把我們逼入了這個絕處;但蒼天給了我們第二次機會?!凰贸鰞蓚€小瓶子,把來龍去脈都講清楚了,然后接著說:『將這兩個證物和那我們抓到的人,一併帶到烏魯克去,讓欣看明白這一切,將是我們最后的辦法。時間緊張,只有我能破除安努神殿的許可權,所以必須我親自前往;但是,從這里到烏魯克有著六十六里格的路程,敵人在每里格都安排了層層的重兵和搜查,潛行是不可能的,但倘若戰士用這藥水變成巨龍,每一條龍都放上我的毛發,每十條巨龍才能應付一里格的路程。等到了蘇美爾,還要六只龍才能護送并把我送上神殿與欣談話。這樣,我就需要你們當中出來六百六十六位勇士,每人喝下一滴這里面的毒藥,送我到烏魯克去逆轉這一切的戰局,拯救這世界上所有閃姆的后代!』 注釋: 鄔里伊爾:烏列爾或譯烏列、烏利爾(英語:uriel;希伯來語:???????,標準希伯來語:uri?el,提比里安發音:??r??ēl;希臘語:oupi?λ;科普特語:??????;東正教譯名:總領天使鄔里伊爾,天主教譯名:總領天使優禮,基督新教譯名:天使長烏列爾;其名意為『神之光』),是猶太教及基督教信仰中一位天使長(大天使)的名字,但不包括在正典書籍及不被羅馬天主教會官方認可,但在猶太教、基督教神秘文學中祂是一位重要的天使長 腓力斯丁人:即非利士人(philistines,希伯來語??????,plishtim),天主教譯名為培肋舍特人,又譯腓力斯丁人、菲力斯丁人,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其領土位于今日加沙地帶及以北一帶,并在后來的文獻中被稱為『非利士地』 別西卜:即巴力西卜(beelzebub或beel-zebub),又譯為別西卜,天主教譯為貝耳則步,意思為『蒼蠅王』,非利士人的神, 利維坦:leviathan,又譯巨靈,1874年施約瑟翻譯的舊約全書譯為利未雅坦,之后的圣經和合本譯為鱷魚,現在的和合本修訂版譯為力威亞探,圣經思高本譯為里外雅堂,圣經現代中文譯本譯為海怪,是《希伯來圣經》的一種怪物,形象原型可能來自鯨及鱷魚甚至滑齒龍及滄龍或者龍王鯨 欣嫩子穀:gehenna,欣嫩子穀又稱欣嫩谷(???????????古希臘語:γ?eννα)),是耶路撒冷的一個谷地。在希伯來圣經中,這里最初是猶大諸王以火犧牲自己孩子的地方,從此以后,這個地方便被認為受到了詛咒,常被作為『煉獄』的代名詞 亞巴頓:希伯來語:??????;'ǎ?addon;古希臘語:?πoλλ?ollyon;拉丁語:exterminans;科普特語:abbaton,拉丁字母轉寫:avadon,在使徒約翰所作《新約圣經·啟示錄》第9章第11節中出現,是掌管無底坑的使者的名字,『亞巴頓』本身是一個希伯來語的字,意思是指『毀滅之地』,毀滅者或者無底坑。這個字在《約伯記》及《箴言》亦有出現,指『毀滅之地』、『死者的領域』,『不死者的象徵』。亞巴頓真實的身份依然富有爭議 薩麥爾:希伯來語:?????????,轉寫:samael,不作samuel、sammael或者samil,希伯來文含義為『被神垂聽』,而薩麥爾為撒旦原名的理論,以及代表七宗罪中的憤怒,甚至指稱其名有『神的惡意』或『神的毒物』之含義 彼列:belial,也拼為beliar、berial和blil`,亦稱貝利亞爾,是所羅門七十二柱魔神中排第68位的魔神,位階為王,統帥50個軍團 腓尼基:phoenicia,是古代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地區,其范圍接近于如今的黎巴嫩和敘利亞 阿斯摩太:英文:asmodeus,希伯來文:??????,ashmedai,亦譯作阿斯莫德,是出現在次經《多俾亞傳》及猶太經典《塔木德》中的惡魔 杜瑪:在亞伯拉罕宗教傳統中,dumah(阿拉伯語:????;希伯來語:???????dumāh;亞拉姆語意為『沉默』),是以實瑪利的第六個兒子,也是亞伯拉罕和夏甲的孫子 內蓋夫:negev;希伯來語:??????,tiberianvocalization:né?e?;阿拉伯語:??????,an-naqab)是一個位于巴勒斯坦南部的沙漠地區 薩米亞扎:samyaza(希伯來語:?????;亞拉姆語:??????;希臘語:Σeμiαζ?;阿拉伯語:???????,samiarush),也是shemhazai,azza,uzza或ouza,是一個虛構的亞伯拉罕教傳統和摩尼教的墮落天使,在天上的等級制度中被列為守望者的領袖 貝赫莫特:behemoth,也譯作比蒙,是圣經記載的神話生物,意為『群獸』,暗指它形體十分龐大,群獸相合才能與其并論 里格:古近東丈量單位,1里格(league),約為21.6km,與上級單位30個纜繩(約為720m)的長度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