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383節
林一敏銳地發現,王星在提到他的估值的時候,語氣里是有些是實實在在的羨慕的。 而低調的張翊鳴,則是在一旁默默地不吭聲。 果然悶聲發大財。 仨人聊了些有的沒的,但今天的主要流程還真就是吃飯。 因為他們除了互相探討和發發牢sao之外,業務上的合作是比較遙遠的,彼此的共同點不過是所處的階段和地位比較相似而已。 這次見面雖然沒有刻意偷偷摸摸,但也不是大張旗鼓,沒想到消息還是傳了出去,引起了一定關注。 其實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一些媒體開始將三家公司并稱了,而這次見面仿佛是一個信號。 一夜之間,“新三巨頭”這種驚人的說法不脛而走,還參照bat的格式為他們起了個簡稱叫作bmw。 b,byte,字節。 m,每團。 w,萬里出行。 嚴格來說,這三家公司雖然近年來表現亮眼,看起來潛力不錯,但跟真正的三巨頭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謂“新三巨頭”或者“小三巨頭”言過其實。 但是輿論場是需要新鮮感的。 或許人們已經開始對bat感到厭倦,不管當事人樂意不樂意,bmw這樣的說辭還是很快流傳了開來。 對于林一來說,還有一個“驚喜”。 bmw的說法一出,網上的好事者就進行了拙劣的分析,除了叨咕幾句外行話之外,還非要分出個高下。 他們比較的對象是公司估值,因為非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信息并不完全公開,融資的時候也經常語焉不詳,所以身家就不太好算了。 萬里出行跟嘟嘟打車合并之后的最新估值已經達到了360億美元,而此時的每團大約只有它的二分之一,字節是三分之一。 結果就是,萬里出行順理成章地被封為“新三巨頭之首”,而林一本人則因此榮登營銷號的創作素材: 《地表最強90后的財富人生:創業有成挑戰bat,緋聞不斷桃花朵朵開!》。 第573章 造車我是認真的 “尼瑪,什么桃花朵朵開?” 所謂的緋聞指的當然還是去年那場風波,并沒有什么新料,林一看到這些東西覺得分外不爽。 哪壺不開提哪壺! 林一罵罵咧咧地讓公司的公關團隊去把這些狗屁不通的文章給撤下來,雖然他知道這樣做是徒勞的。 從傳播學的角度上來說,這件事恐怕注定要伴隨自己一輩子了。 公司上下都知道林一不喜歡聽別人議論他的私事,所以都默契地只是私下慶祝成為“新三巨頭”之一,至少沒有人敢當著他的面取笑。 哦,除了韓雪。 要不想別人閑言碎語,首先自然是持身要正。 其次,可能是他們太閑了。 林一忽然領悟到做老板的生怕手下摸魚劃水開小差的那種心情,決定給他們找點兒活干,省的他們一天天的光聊八卦了。 “我們的調研報告是不是出來了?” “是的?!?/br> 萬里出行對新能源汽車的行業調研團隊交出了一份幾百頁的長篇報告,涉及的內容非常豐富。 其中可以稱為結論的部分,主要是認為電動車的技術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相比于燃油車展現出更大的潛力。 他們認為,電動車在可預期的時間內對燃油車進行替代的主要障礙是,消費者能夠廣泛地接受這些優點和缺點,然后擁抱這個新生事物。 正話反話,等于沒說? 其實正經的研究就是這樣,把影響因素都考慮到,但是很少會直接得出“一定會如何如何”這種結論。 除非是預設立場。 先確定了結論,然后再按圖索驥去找理由一二三四五來支撐這個結論,大部分乙方給甲方的報告都是這么來的。 俗稱“你負責證明我是對的”。 不管怎么說,花了這么長的鋪墊,其他幾個人必須要表明自己的態度,事情得議出個章程來。 在那之前,林一還專門補充了一個消息。 “前幾天我去烏鎮見馬杰克的時候跟他說了萬里出行有準備造車的想法,他說合適的時候a廠可以給我們一點支持?!?/br> “雖然是酒話,但應該可以做點數?!?/br> 劉簡妮立刻戳破了他的用心:“你都這么說了,意思是就算車造不出來或者賣不出去,也會有人買單唄?” “林一,你對造車這么執著嗎?” 對于萬里出行來說,林一有很多種方式可以證明造車的合理性,但不是必要性,所以歸根結底這還是個主觀的選擇。 “我只能說,我絕對是認真的?!?/br> “那就造吧?!?/br> 這個松口來得意外順利,林一本來還以為自己的cfo會是這里面最難說服的那個人呢。 劉簡妮的想法是這樣的:“我不知道你造車能有一個什么結果,但是我們賬上躺著幾十億美金,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話是沒辦法向投資人交差的?!?/br> “上次你要收縮戰線的時候我還說,這樣公司就沒故事可講了?,F在造車這么大一張餅,至少在接下來的好幾年我都不愁沒有素材用了?!?/br> 林一對此表示了感謝,他知道排除戲謔的部分這還是一個重要的支持。 師姐在一旁補充道:“你說我們要在2017年度實現盈利,這一點做預算的時候值得考慮一下?!?/br> 林一點頭道:“當然?!?/br> 剛剛起步在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之前,投入都是比較可控的,而且林一也考慮過別的手段,來降低造車這事兒對于萬里出行業績的影響。 總之,得到自家合伙人的認可之后,終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林一首先叫來了自己的頭號馬仔,現在已經升職為公司副總裁的邵宇,然后提了一個問題: “想不想跟我再創業一次?” 邵宇雖然沒有參與他們的決策,但是早就聽到公司準備造車的風聲,心里肯定不是第一次琢磨這事兒。 這個決策其實也不難做,雖然去搞新業務肯定會有風險,但是成功的話自然也會有更豐厚的匯報。 再說了,老板屬意的事情也未必有推辭的余地。 “想?!?/br> 他言簡意賅,林一也不墨跡,選了邵宇純粹是因為他們倆合作的時間長,足夠默契。 但林一跟邵宇都是純純的門外漢,這事兒肯定不能光靠他倆。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正規的研發團隊,因為我們兩個都是外行,所以這個人選格外得重要?!?/br> “我初步的計劃是我們需要一個首席技術官,一個總工程師以及一個總設計師,關鍵崗位定下來之后,剩下的就好說?!?/br> “不管你是找獵頭還是自己做功課,先去把所有滿足條件的候選人全都列出來,才能、資歷還有過往的成績缺一不可,這樣的人也不會太多,按名單一個一個去聯系?!?/br> “只要確定對方是合適的人選,出手不要吝嗇,給他一個沒辦法拒絕的offer,有必要的話可以由我出面去談?!?/br> 汽車行業的從業者對于所謂的造車新勢力以及這股新能源的浪潮,至少有一點應該是感激的。 因為這幫老板大多是從互聯網行業過來的,在從傳統汽車廠往外挖人的時候都比較舍得花錢。 在這個機遇期中跳槽出來尋求轉型的人才基本都拿到了明顯高出以往的待遇,前提是進入的公司足夠穩定,別半路整失業了。 “團隊組建好之后立刻開始準備我們的首款車型,我的意思是跳過概念階段直接出量產車?!?/br> “李冰最近又帶著他的未來跑到倫敦去開發布會了,非要強行拗一個國際化的范兒?!?/br> “我們起步比他晚了兩年,沒必要在裝逼這個上面跟他看齊?!?/br> “你現在就把自己當成一個項目經理,我需要的是最快把實車拿出來,只要滿意,生產的事情我來解決?!?/br> 新勢力除了ppt之外,拿點錢搓輛樣車出來也不是什么難事兒。 大規模量產就是另一回事了,這是一個關鍵性的門檻兒,過不了這一關的根本不算正式入行。 一個整車生產基地大概意味著百億級的投資,這事兒對那些湊熱鬧的野雞團隊是個要現原形的難題,對于林一來說當然算不上多大的壓力。 且不說萬里出行自己賬上就有幾十億美元,他也沒有打算把造車這件事搞成單打獨斗。 不還有馬爸爸呢嗎? 第574章 寧王時代 如果是寫代碼的話,林一雖然不敢說自己水平多么高超,但至少可以上手比劃兩下子。 造車這事兒,他就幫不上忙了。 好的管理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各司其職。把邵宇打發走之后,林一去辦了另外一件事兒。 蕉城,位于閩南省東北部,2016年的時候gdp總量還排在全省倒數第二,原本是一座默默無聞的三線城市。 幾年之后,將會有一家以這座城市命名的企業,為它在全國人民面前怒刷一波存在感。 至少是股民面前。 林一來到這兒的時候感覺還挺奇特,因為在國內,你很少看到一家舉足輕重的大公司甘愿窩在小城市。 當然,現在它好像還沒那么顯眼。 “林老板,網上都說你是90后首富,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br> “曾老板這是取笑我啊,叫我林一就可以了?!?/br> 林一見的這位曾老板,年紀已經不小,嚴格來說算是在創業,不過這不是他的第一份兒事業。 他在鋰電池行業深耕多年,以前主要做手機電池,打入過蘋果供應鏈,現在另起爐灶搞起了動力電池,在國內和自產自銷的byd同為領頭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