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285節
因為1月21日下午,快嘟打車宣布原本跟萬里和嘟嘟兩家一樣的10元每單的出租車司機獎勵,直接加到15元每單。 這個漲幅也很夸張,說明快嘟打車發現經過前端時間的發酵,出租車司機已經習慣跑萬里和嘟嘟去了,如果獎勵都一樣的話那也沒必要換。 必須要拿出這么大的投入才能快刀斬亂麻,把他們迅速吸引過去。 另外一方面,快嘟的高調參戰像是吹響了一聲號角,讓所有此前關注未關注的目光全都吸引了過來。 媒體開始連篇累牘地大幅報道打車行業爆發補貼大戰的消息,不光是在網絡,在更加傳統的電視和紙面媒體上也能見到相關的討論,把事件的熱度炒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萬里、嘟嘟和快嘟都是拿到了大筆融資的創業公司,此前都已經有過一些公開報道,所以媒體也挖出了這三家公司的所有消息。 林一、程緯這些創始人更是被密集地扒了一遍,這跟暑假里林一自己炒作自己大不一樣,是很有新聞價值的。 不過對于各路媒體發來的采訪邀請,這次他都沒時間理會。 當然,相比較于大部分人第一次聽說的打車軟件公司,人們還是更加津津樂道于它們各自身后的影子。 普通人也無意于了解打車軟件大手筆補貼背后的戰略意義,他們有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 bat真有錢??! 這話也不能說錯,因為那三家打車行業的創業公司本身都還沒有盈利能力,有賴于三巨頭的大筆投資,就連本次活動都離不開bat的資助。 不管怎么說,這場大戰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行業內部徹底算是“出圈”了。 這些事情林一都沒有太在意,他的注意力還是放在另外兩個競爭對手身上,那么快嘟入場之后他做了什么反應呢? 什么也沒做。 林一當然不是舉手投降,也不是要對快嘟打車退避三舍,純粹是因為對方已經來晚一步。 快嘟為什么只開始一天之后就當機立斷選擇加碼了呢? 因為留給快嘟的時間不多了。 2014年的大年三十,剛好也是1月份陽歷的30號。 快嘟在1月20日啟動補貼,當日的陰歷是臘月二十,而三四天后就分別是北方和南方的小年。 雖然還沒有到法定節假日,但是漂泊在城市里的異鄉人已經陸續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這場被外媒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季節性遷徙”的春運面前,bat的闊老板們撒了多少幣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平日里熙熙攘攘的城市,24小時車水馬龍的街道,所有的喧囂都在漸漸沉寂,直到春節前后那兩天,會徹底變成一副空空蕩蕩的末日景象。 非常賽博朋克。 “快嘟也算是運氣不好,剛剛啟動之后就遇到了過年,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會暫停?!?/br> “他們這幾天應該還是有一點增長的,不過相比于我們前段時間以及嘟嘟的增長來說,就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了?!?/br> 正在對快嘟打車評頭論足的自然是林一,而在對面的是他最尊敬的金主爸爸,熊廠的李羅賓先生。 是的,林一又來匯報工作了。 “不完全是運氣問題,從嘟嘟算起他們的跟進都晚了十天,如果從萬里出行算起的話都晚了20天,應該說是他們自身的反應太慢了?!?/br> 李羅賓的心情不錯,他嘴上說的是快嘟打車其實心里想的是a廠,這是他難得這么輕松地評價其a廠系的公司。 “嘟嘟那邊怎么樣?” 林一回答:“嘟嘟打車補貼跟上來之后還是吃到了一波紅利的,雖然受限于服務器的問題大頭流到了萬里出行這邊?!?/br> “但是以我對程惟的了解,他應該不會這么容易善罷甘休,所以我會繼續關注嘟嘟的動向?!?/br> 程惟這段時間的沉寂是很不正常的,雖然林一已經打探到他在鵝廠的幫助下,還花了七天七夜解決服務器的問題那件事,但除此之外也過于安靜了。 對于他在醞釀什么把戲,林一心里是有所猜測的,但是并沒有告訴李羅賓,畢竟這事兒熊廠好像也很難插手。 他今天來并不是為了這個目的。 李羅賓也無心干預林一跟另外兩家之間的直接競爭,他只是對于萬里出行的業績表現感興趣: “那這么說來,萬里出行現在已經是打車行業的第一名了?” “至少在年底之前,不會有任何變化?!?/br> 林一這話雖然是有前提的,但是語氣非常篤定,李羅賓不是一個吹毛求疵的人,他知道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容易了。 李羅賓正在考慮的事情是,要不要把這個消息作為喜訊在熊廠的年會上公布出去,作為這一年的重點業績來介紹。 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銷售量達到10億部,首次超過了功能機,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在國內,全年智能手機銷售量3.5億部,移動化的浪潮已經不是個“趨勢”,而是個“現實”。 說實話,不同于向來與之并稱的a廠跟鵝廠,熊廠在這個過程中暫時還稱不上掉隊,但是已經很明顯地缺乏亮點。 這是他如此迫切地需要拿萬里出行的成績來裝點門面的背景原因,不過他還有兩個顧慮。 一是萬里出行目前的優勢地位能否保持仍然是個問號,李羅賓也很清楚打車行業補貼大戰勝負未分,年后必然要再起波瀾。 二是萬里出行雖然是他投資的,外界也向來認為是“熊廠系”的公司,但畢竟不是熊廠本身。 李羅賓很快就發現了林一這家伙貼心的一面,因為他居然很主動地提出想要參加熊廠的年會。 怎么說呢,他這個靠攏的態度之積極讓李羅賓都要有點不好意思了。 第416章 林一的中場戰事 雖然接近年底,嘟嘟和快嘟都沒可能在年前改寫行業格局了,但林一這段時間還是很忙的。 首先,他回了一趟學校。 林一還沒有放棄自己的學士學位,不然以后出去只能介紹是高中學歷了,不過這個學期他是一節課都沒上過。 他跟學校簡單打了個商量,同意讓他交一份申請然后免考,同時林一作為嘉賓出席了一次學校組織的創業論壇。 林一本來想著為了以后再行方便是不是給學校捐點錢的,不過他手上現在沒有太多現金,出手太少的話又有點不符合身價。 而且之前李菲菲教授曾經拒絕過一次,他也不想稀里糊涂地把錢交給學校,然后被莫名其妙地使用掉了。 總之林一暫時放棄了這個念頭,想著捐款這種事情不著急,還是等自己真正發達了之后再來裝這個逼吧。 其次是萬里出行自家的年會。 林一特地拿出了一筆預算為萬里出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年會,在會上他意氣風發地宣布了幾個消息。 第一,萬里出行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里成功拿下了打車軟件市場份額的第一名。 第二,萬里出行在明年的增長目標是覆蓋全國400個城市,服務3億用戶,日均訂單達到千萬水平。 這樣的牛逼不管員工們信不信,至少表面上全都興奮地歡呼起來。 林一心里當然很冷靜,只是辛苦工作了那么久的員工需要鼓勵,需要給他們希望。 而且他也不是那種光靠嘴炮的領導,為了表示對團隊的嘉獎,他給所有人準備了一份稱得上豐厚的年終獎。 接著,林一又去了熊廠的年會。 是的,在他的主動要求之下,李羅賓答應了他這個請求,而且從座次的安排來看,對他的禮遇不低。 林一這段時間頻繁拜訪熊廠,除了李羅賓本人之外最熟的就要數lbs事業部的負責人了,這次也坐在他的身邊。 “年會這種場合也有你,我看你干脆領個工牌到熊廠來上班算了。你知道嗎?公司里面私底下有小道消息在問你是不是羅賓的私生子?!?/br> 這位的語氣有點酸,什么私生子當然是無稽之談,但他羨慕的是熊廠公認林一最近是羅賓面前的紅人。 要知道以他們當家人的性格,最近前后幾次對于萬里出行的支持已經是超越常規的“殊遇”,堪稱不遺余力了。 “我倒是想?!?/br> 林一絲毫不以為忤,所有跟熊廠關系親密的表現,包括今天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都是他主動追求而且刻意造成的結果。 就目前而言,還比較成功。 而且他的在場本身就是一種證據,所以李羅賓在致辭里面把萬里出行成為了打車行業第一名作為熊廠的業績列出來,并且稱它為“熊廠lbs+020戰略最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沒有人覺得奇怪。 “哎,公司里都猜可能要收購你的萬里出行,羅賓跟你聊過這件事嗎?” 說話的還是lbs事業部的負責人,剛才的私生子只是調侃,不過這話可就不是隨便說說了,至少在熊廠內部看來都是很有可能的。 對于林一來說,依靠熊廠是在鵝廠和a廠先后拒絕他之后,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出售當然從來不是一個選項。 不管李羅賓怎么想都不會改變他這個態度,不過如果他跟熊廠的關系控制得好的話,應該不至于讓對方產生這種念頭。 這話沒必要跟眼前的人說。 “我看是你自己剛剛收購了糯米,才在替羅賓cao收購萬里出行的心吧,如果那樣的話你豈不是成了我的上司?” 林一說的這事兒是熊廠剛剛從陳一洲手上收購了糯米的全部股權,把這家第二梯隊的團購網站徹底收歸旗下。 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基于熊廠所謂的“lbs+o2o”戰略,糯米的內部架構是放在這個由熊廠地圖升格而來的lbs事業部之下的。 打車行業也算是o2o,而且就目前而言熊廠地圖對于萬里出行的地圖定位以及導流都是重要的,所以假如二者合并的話還真會被放到lbs事業部。 別說林一是李羅賓面前的紅人,這個家伙更是。 “嘿嘿!” 對方聞聲一笑,仿佛心事被看穿的樣子,沒有再糾結于收購萬里出行的話題,而是問道: “你在羅賓面前很說得上話嘛,我聽說你曾經給他建言做外賣?” “沒錯?!?/br> 這事兒沒什么好遮遮掩掩的,林一把之前給李羅賓的建議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 對方聽了若有所思,他倒不是要根據林一的建議去做事,而是在心里判斷李羅賓會不會采納林一的建議,從而好為熊廠下一步的戰略做準備。 大公司的生存法則跟創業還是很不一樣的。 年輕人有一種普遍的迷思叫作“只要我個人能力強業務做得好,就誰也用不著巴結”。 這種認知水平把自己限制死了。 稍微靈活一點的,就會承認“自己干得好,不如老板覺得自己干得好”,并且努力做到“向上管理”。 這位負責人在腦海中盤算了一番,才想起旁邊的林一繼續聊到:“既然你今天過來了,看來羅賓已經答應你繼續出錢了?” 打車大戰的價碼,從最開始萬里出行跟熊廠的1億,到嘟嘟和鵝廠的兩億,到最近一次是快嘟跟a廠直接叫到5億,層層加碼的事情他當然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