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250節
這個比例不算小,而且師姐從隨便分到的是160萬美元,剛好可以拿出150萬作為出資款,林一這邊拿出850萬美元當然更加不成問題。 師姐不是一個物質欲望強烈的人,留下10萬美元足夠她花了。 李建國的離開在股權上給了林一更大的空間,他給的這個比例一方面是考慮了師姐的出資能力,另一方面比之前多留5%也不是打算放在自己口袋里,而是準備用來吸納更多的人才。 創業階段真正有用的人才不是花錢能請到的。 李莫言果然沒有提出異議,她只是問道:“我們需要自己籌集1000萬美元這么多嗎?” 像林一他們這樣自己有一定資本的創業者,不融天使輪是很正常的,但直接拿出1000萬美元的話相當于一般創業公司a輪乃至b輪的體量了。 其實之前林一去找劉簡妮的時候,對方就提出如果有新的創業計劃可以告訴她,如果聽起來靠譜的話林一覺得從她那里拿個幾百萬美元應該不成問題。 他當然是有理由的。 “首先,師姐你應該還記得,我剛才說過我們的兩家主要競爭對手都已經完成了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我不想像上次那樣一開始就在資金上差距懸殊?!?/br> “其次,我們選擇的這條賽道最后一定是用錢鋪成的,不是說我們現在少融一兩輪就不跟投資人打交道了,我們早晚需要他們的支持?!?/br> “師姐,到時候我們的股權會稀釋得非???,現在多留一點對以后保證我們的控制權是有好處的?!?/br> 李莫言沒有再提什么疑問,雖說林一這些預言現在聽起來多少有些莫名其妙,但之前他關于“每團一定會進入外賣行業”的神奇判斷最后就應驗了。 除了注冊公司之外,他們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拿出產品來,不過這回林一不打算親自上手了,所以需要一個技術團隊來實現他的需求。 然后林一和師姐出現在了李菲菲教授的家里。 雙方現在已經很熟悉了,所以李菲菲給他們倒了一杯水就坐下來問道:“你們剛剛發了一筆橫財,趁著暑假不出去玩兒幾圈,又跑到我這里來只怕是又在打什么壞主意吧?” 她還是那么快人快語,不過這話就是在開玩笑了。 “有兩件事情?!?/br> 林一笑著表示,“第一是之前我們創辦隨便的過程中多得李老師的幫助,但是出售隨便的過程非常倉促,所以今天特地是來登門感謝的?!?/br> 林一不是說說而已,他們今天不是空手來的,而是用心準備了一些禮物,李菲菲看過不是貴重東西所以就收下了。 然后他還提出想要贊助李菲菲教授的研究,自己從隨便拿到的1200多萬美元,其中850萬用到下次創業,回家的時候打算留一些給父母,應該還是能拿出一部分來的。 這筆錢不會太多,林一純粹是為了表達對李菲菲教授的感謝。 女教授對于自己偶然領到一個院里面分配過來的創業指導的任務,就能孵化出一個價值2000萬美元的項目也是很意外的。 現在她跟林一和李莫言的關系可能比大部分自己帶過的研究生都更加緊密,不過沒打算拿他們的錢,所以婉拒了。 “你們的心意我領了,就直接說第二件吧?!?/br> 林一只好遺憾放棄。 “這第二件事情確實還是想找李老師幫忙。我跟師姐正在準備第二次創業的計劃,正需要一個技術實力過硬的合伙人來加盟?!?/br> 之前隨便外賣網的技術力量主要是李菲菲教授帶的研究生,現在有錢了林一當然不好意思再干這種白嫖的事情。 李菲菲反問道:“技術合伙人,你的意思是想讓我幫你找一個cto?” 所謂cto就是首席技術官,他們這次不像之前的隨便那么小打小鬧,1000萬美元創業公司的技術負責人有資格掛這個頭銜了。 林一點頭之后,李菲菲又問道:“你為什么不找簡妮幫這個忙呢,她手上的候選人肯定比我能想到得多?!?/br> “其實之前我已經找她幫我聯系過媒體,但是暫時我還沒有打算拿她的錢,所以不想欠她太多人情,以及讓她知道太多消息?!?/br> 林一這是實話實說了,然后把他的大概計劃簡單地介紹了一下。 李菲菲不是那種純粹的教書匠,她對產業界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林一還沒說完她就打斷問道: “你選的這條賽道里面已經有不少玩家了,其中不乏一些背景深厚的,而且第一批入場的部分玩家現在都淘汰出局了,你確定要趟這一趟渾水么?” 女教授的意思是現在入局好像已經晚了,林一當然明白這個形勢,但他憑借前世的記憶知道轉折點還沒有出現。 “我覺得這個行業的戰爭還沒有真正地開始,雖然看起來落后于人,但我和師姐都想再試一下?!?/br> “畢竟我們創辦隨便的時候,餓了嗎都已經先跑三年了,每團最后氣勢洶洶收購我們的時候也沒覺得自己會輸給它不是嗎?” 李菲菲知道賣掉隨便是他們的一個心結,話說到這里也就不再勸了,只是答應了他們幫他們找人。 第357章 我們也有cxo了 李菲菲教授的效率很高,林一跟師姐隔天就在西二旗附近的一家咖啡館里見到了她推薦的候選人。 因為這個人選非常重要,所以兩個人一起來了,不過林一的技術水平更深厚一些,所以談話以他為主。 “王愷對吧,我來之前看了你的簡歷,你跟李菲菲教授在國外是同一所學校的學弟?” 坐在對面叫王愷的男人答道:“對,而且準確地說我們倆是同一個導師手下的同門,她是我的嫡系師姐?!?/br> 他倒不是想靠李菲菲教授的關系套近乎,只是讓林一知道為什么李教授會推薦他過來而已。 “你在熊廠工作已經有幾年了對吧,聽李教授說也很受器重,負責管理一個二三十人的小團隊,為什么想到要出來創業呢?” 雙方之所以約在這里見面,就是因為離他現在的單位很近。 在bat三巨頭里面,行業公認的是熊廠擅長技術、a廠擅長運營、鵝廠擅長產品,所以林一對這個熊廠背景的技術人員還好是蠻期待的。 還有一個巧合的地方是,他這次選擇的賽道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其cto就是熊廠出身。 王愷的回答是:“在這個行業為什么創業不是一個問題,不創業才是一個問題,沒人想要屈居人下的?!?/br> “不管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還是為了改變世界創造更大的價值,稍有本事的人都不會沒有考慮過創業?!?/br> 這番話聽起來口氣不小,他的態度不卑不亢,并不像一般的求職者那樣姿態很低。 因為今天是個雙向面試,林一在評價他夠不夠格的時候,王愷當然也在考慮林一值不值得投靠。 “我同意?!?/br> 林一順著他的話說道,“這也是為什么我跟師姐沒有留在校園里當三好學生,而是選擇冒著巨大的風險繼續創業的原因,你對我們有過了解嗎?” 王愷點點頭:“當然,前段時間每團收購隨便高調進軍外賣算是個熱點新聞,最近好像還看到了幾篇你個人的專訪,當時我就猜你可能會有新的動作?!?/br> 這個行業里聰明人還是很多的,王愷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沒等林一追問就繼續說著自己的看法。 “今天見面之前我研究過你們過去的產品,隨便的技術水平在小公司里面算講究的,果然我一問就是李教授手下的研究生做的,但我估計每團接手之后還會有很多調整?!?/br> 每團的創業團隊里面負責技術的叫穆榮軍,是王星的t大師弟,也是每團的第二大個人股東,持股比例還高過中途才回歸的王惠文。 巧合的是,這位在被王星忽悠去之前也是熊廠的高級工程師。 雖然相信王愷的履歷足夠,也相信李菲菲教授的眼光,林一還是打算親自考校一下。 “如果隨便這個產品的開發當時是由你來負責的話,你能在哪些地方做得更好?” 林一沒有問能不能更好,拿他跟一群研究生比較就是侮辱人了。 果然王愷侃侃而談,對答了幾個來回之后林一就發現自己有點跟不上了,如果讓他來評價王愷的水平的話應該是: 他沒資格評價。 碼農的技術是有高下之分的,一個真正厲害的程序員,其能力是可以超過一大堆普通的程序員之和的,而且還能讓對方心服口服。 這個意思就是認可了王愷的實力,林一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主動問道:“你對我們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嗎?” 王愷點頭:“當然是有的,你們選擇的這個行業我相信肯定做過調研,那你們憑什么覺得可以后發制人呢?” 林一把自己的考慮還有預言挑著能講的跟他說一說,以雙方目前的關系還做不到毫無保留。 不過王愷至少能確認,他們是有全盤的考慮和縝密的計劃的,絕不是一時頭腦發熱就往里面扎。 應該說這次見面雙方都還是比較滿意的,王愷也是比較直爽的人,當即就問道:“如果我過來的話,你需要我做些什么?” 林一立刻告訴他:“我的想法剛才大概告訴你了,而且我們現在確實落后于競爭對手,所以兩個月之內我需要你把產品拿出來推上線?!?/br> 王愷覺得有點棘手:“兩個月比較緊張?!?/br> 林一則表示:“我會完全放權給你?!?/br> “你需要幾個人,人員全都自己去找,我會給你一個團隊的薪酬包,具體怎么分配你自己定,最后報給我一個名單審核一下就行?!?/br> 王愷在熊廠就是一個團隊負責人,林一這是打算把他連人帶手下地挖過來,省掉磨合時間讓他們馬上開工。 林一當然不是無條件地信任王愷,這也是無奈之舉。 嚴格說起來他們現在還只有林一跟師姐兩個光桿司令,要是另外去招人的話得先從hr招起,他不想耽誤那個時間。 另外一方面雖然王愷的水平比他高,但林一畢竟也不是個技術小白,他自己也會把關的。 他干脆到這個地步,王愷也不是個磨磨唧唧的人,就把這個任務接了下來,算是自己納的一張投名狀。 最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王愷的待遇。 按照慣例,創業早期吸納一個cxo,也就是“首席某某官”這個級別的高管,通常需要付出三到五個點的股權作為代價,cto當然也在此列。 林一來之前跟師姐是討論過的,這會兒跟王愷商量之后拿出了3%的股權作為他的加盟費。 王愷之所以能答應是基于兩點,一是這個團隊在沒有進行任何融資之前的起始資金就有1000萬美元,這既代表了一種實力,又代表了未來引入投資人之后被稀釋的影響會變小。 而且賬上有1000萬美元代表他們真的可以做點事情,而不是隨時都要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 另外就是林一剛才對他完全放權的態度還是讓他很滿意的,在給薪酬包的時候也非??犊敛涣邌?。 這不是因為林一有錢了之后就大手大腳,而是此一時彼一時。 過去在隨便他們總共就只有仨瓜倆棗,不得不精打細算;這次創業他們的資金實力已經不算弱,相比那點兒有限的數字他更看重盡快拉近和競爭對手的距離。 時間很重要。 “你什么開始動手?” “今天回去我就會提交辭呈,離職流程會走一段時間,但我可以找人把產品先做起來?!?/br> “兩個月,我等你!” 林一再次強調了一下自己的時間要求,一切談妥之后和王愷分開,回去的路上他跟師姐說道: “現在我們都招了一個cxo級別的高管進來了,是不是自己的頭銜也得跟著往上升一升了?” 他跟師姐都不看重虛名,不過俗話說名正則言順,規范的頭銜其實也是內部管理的一部分。 于是他們在特意印的名片上列上了自己的新身份。 林一,創始人、ceo。 李莫言,聯合創始人、c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