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養王妹 第131節
除了安排北境兵力部署,那男人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這姑娘身上了。 郗琰粲然一笑,心嘆那男人可真是心胸寬廣,肚里能撐海。 甚至人還活著好好的,連這姑娘日后再嫁之事都仔細思慮過了,生怕蠢丫頭被人哄騙了去,提前就替她物色人選了。 真是—— 什么都能忘了,怎么會忘了她? 作者有話說: 第92章 二人才只說話片刻, 營帳外便傳出陣陣號角。 旋即帳簾晃動,親衛進入營帳,稟報郗琰道:“將軍, 西羌五千騎兵sao擾臨平——” 郗琰從一旁衣架上披上大氅,披到肩頭, 起身便欲離去, 臨走前不忘叮囑瓏月,“你早些回去, 之后不管聽到什么,再不要往北境。另外軍醫不夠用, 你回去立即往四處城中尋些——” 也許是郗琰怕她擔憂, 給她特意布置點能叫她分心的事兒,瓏月卻十分認真的點頭, 終于覺得自己能有用了。 她目送郗琰披上銀色甲胄, 在親衛簇擁下大步流星踏出軍營。 望著那個穿著甲胄魁梧一大圈的背影, 只覺得仍是清冷出塵,雍容高貴,險些將郗琰的背影與郗珣的重疊起來...... 瓏月怔怔的看了好一會兒,才失落的收回眸光。 外邊下起鵝毛大雪,一陣一陣, 雪混著霜雹, 噼里啪啦迸裂于軍帳之上,猶如碎珠亂竄。 郗琰的親衛帶著瓏月在軍營四處轉著, 有意要帶著王妃在四處營帳露臉, 耳聽為虛眼見為此, 如何也要讓那群成日敗壞主子名聲的人好好看清楚。 軍營苦寒, 征戰動亂時尤甚。 瓏月一路所見, 滿目瘡痍。 知曉王妃親自前來視察,許多待在營帳內休息的傷兵互相攙扶著跑出來參拜。 一個個皆是衷于郗氏的臣子,如今見著王妃前來更是敬畏,原本對郗琰的埋怨之聲,竟因王妃親自到來,剎那間便消失不見。 他們中有些士兵也不年輕了,兩鬢斑白,還傷了腿,連床榻也下不了。 瓏月瞧見不免心酸,連忙跑過去攙扶住他。 “您切莫別起身,好好休養便是?!?/br> 老將感激涕零,卻不敢真叫王妃來攙扶自己,“怎敢勞王妃大駕?!?/br> 明明自己什么也沒做,只因為一句話一個舉動,就叫一群士兵們熱淚盈眶,感激零涕。 瓏月卻絲毫生不出歡喜來,她在一群人殷切期盼的眸光注視下,悵然、羞愧和無力。 仗是前線兒郎打的,傷也是他們受著的,可自己仿佛享受了所有人的愛戴,卻也沒做出什么功績來。 這一刻她甚至慌張的想要逃避這群人的眸光,覺得自己不配......諸多情緒交疊起來,反復炙烤著她,她覺得前所未有的難受。 瓏月的話在喉間滾了滾,最終只能朝著一群傷兵承諾:“聽聞軍營里軍醫不夠,我回去后會多派醫士過來,還請諸位好生養傷?!?/br> 瓏月自軍營回城時,過往行人行動匆忙,一雙雙眸中透著疲憊呆滯,面上再無先前的安詳之色。 她來時將外氅脫掉給了一個小男孩兒,如今再見已穿在另一個年歲更小的孩子身上。 似乎是一對相依為命的兄妹。 瓏月命人套了幾輛馬車,將沿路能見到的孤兒都順路帶回天水去。 沉重的心事,外邊呼嘯的寒風,都叫瓏月再沒心情出去騎馬。 她隨著一群小孩兒們擠著馬車回城,途中她悶悶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朔州位處北地,一到冬日便種不出糧食,只等春日才能耕種。 許多村莊飽受羌人搶奪,損失慘重,莊稼更是毀壞,百姓沒有錢糧,都需要王府才能撐過這個嚴冬。 可守著前線的士兵卻又萬萬不能缺糧。 方才她所見,軍營中一日三餐都吃著玉谷麥麩炕制的硬餅。 往年還能朝涼州,陳留去借糧,可如今哪個地方有余糧? 數十年的動蕩,他們最需要的......所有人最需要的是休生養息,安定生活...... 許是瓏月面上這副悲戚無措的神情驚到了一車的孩子,一群孩子中有些年歲小的被嚇得哭泣起來。 餓的皮包骨的小孩兒拿著一雙雙眸子恐懼的看著瓏月,無論瓏月怎么問,怎么生手生腳的哄著,只會叫他們哭的愈發厲害。 其中一個年歲稍大一些的小姑娘怯生生問瓏月:“你會把我們丟掉嗎?” 瓏月一怔,她本能的搖頭。 后知后覺,才明白過來。她拿著手袖胡亂的蹭了蹭臉,只怕是自己這副無措的神色叫這群孩子擔憂害怕了,擔憂自己沒能力撫養他們,將他們再度丟棄。 瓏月連忙收斂神色,明明也是一張青澀的臉,卻努力將自己變成當槍不入的模樣,“當然不會!你們會隨我去天水,那里有福田院,收容老幼廢疾之人,向你們這樣的小孩兒有很多,你們會有吃的有穿的,別怕就是?!?/br> 她揚起唇角滿是信心的安慰起一群孩子:“只要過了這個冬,來年就好了,就平安了——” 漫長孤獨的跋涉道路,帶著一群孩子路程注定快不了,終于在半月過后趕回了天水。 瓏月忙著將小孩們安置去福田院,派人去給他們分發一套冬日的衣物,這才回去王府。 她才踏入王府的門,拂冬憂心忡忡跑來道:“錦思那邊繡娘趕制的衣服前幾日就見底了,如今街上更是十鋪九空,便是連舊棉絮衣物如今都難尋到......” 拂冬的話還沒說完,被郗珣貶回朔州的徐芳也來了,“王妃,有急事尋您商議!” 徐芳便一副急匆匆模樣,語調急促:“方才小劉又帶回來了六十多個孩童,還有許多上了年紀的傷患老者,衣裳發給老者便不剩下了,聽說冬衣棉絮軍營里還有許多......” 瓏月攢眉,她惦記著郗琰的話,“軍營里的冬衣棉絮自然是都要發往軍中?!?/br> 徐芳分毫不讓:“今年冬日格外嚴寒,我們這些大人外出行走都凍得夠嗆,更遑論是那群孩童?王妃,如今沒了成衣,晚一日不知要凍死多少人!這群孩童都是北境百姓,他們中亦有許多軍戶,西羌才踏破他們的土地,北境不發軍便算了,難不成還讓他們被活活凍死!” 瓏月有些恍惚,這些事情她從沒有經歷過,如今徐芳卻只來問她,無非是知曉她心軟,想從軍營里摳出糧食衣物來。 可他說的又有什么沒錯呢...... 瓏月確實是心軟,片刻后她想到法子,連忙信誓旦旦應下:“去西院里尋我小時候的衣裳,只怕有許多呢,還有許多我都沒穿過的,全送出去解解燃眉之急?!?/br> 瓏月本以為自己這是一個絕妙的好主意,誰都該舉雙手贊同。 誰曾知曉拂冬將她的話傳出去,一個兩個都跑來她面前勸阻。 長汲過來陰沉看了一眼惹事卻不自知的徐芳,勸說瓏月:“您多金貴的人,您的衣裳如何能給那群孩子?再說如何夠分的......” 瓏月無所謂道:“這有什么,反正我如今都長大了也穿不上。不止我的,還有其他人的,等會兒你們去劉夫人趙夫人院子里問問,她們那兒指定有不少呢,別說是幾十個孩子,幾百個也夠用了。還有幾位將軍丞相府上,肯定有用不上的衣裳.......唉我原先怎么就沒有想到這個主意,如今沒有衣物,便先借著他們府上的用一用,明日我就過去跟他們說說,等日后王府再還給他們府上不就成了?!?/br> “不成!這不是胡鬧么——” 瓏月以為任何人都會同意的決策,卻在各處院子里頻頻受到阻攔。 連往常性子頗好的劉夫人都蹙眉不同意,“春哥兒的衣裳拿去改了燒了送了,如何都成。你們娘子的衣裳可不能亂送,外邊的那些孩子誰知是什么來頭,若是有些人身子晦氣.......” 瓏月被鬧糊涂了,怎么也想不明白:“是我送給她們穿,又不是她們送給我穿,怎么怕這些?!?/br> “姑娘家體陰本就扛不住,衣物萬萬不能亂送。若是賞賜給貼身丫鬟穿便算了,往府外送誰知最后落去誰手里了?若是身份低賤的穿了,會沖撞到的。你不怕這些,愫姐兒如今的身子可萬萬不成的!” 劉夫人鮮少將話說的這般重,瓏月卻也明白過來。 郗愫郗氏的郡主,是謝氏的兒媳,若按時下的血統論則是再尊貴不過,她的衣裳萬萬沒有賞賜給旁人一說。 穿戴她衣物的人若是良民便罷了,若是叫身份晦氣的,三姑六婆等低賤之人拿去穿戴,該如何是好? 瓏月雖萬萬不信成年人會被這些莫須有的東西沖撞到,奈何劉夫人信這個講究這個,郗愫只怕這個月就要臨產,誰又敢拿著她的身子打賭的? 瓏月見此便不再多說什么,她嘆息跑去自己院子中,與錦思拂冬二人翻箱倒柜,將自己幼年時的衣物翻找出來。 時隔十多年了,那些繡著小老虎小兔子的襖裙顏色仍是鮮亮嶄新的模樣。 一個個袖口裙擺上都繡著活靈活現的小動物,連眼珠子都是由珍珠瑪瑙穿的,皆是憨態可掬,胖乎乎的可愛模樣。 瓏月如今瞧見都有幾分愛不釋手,若非自己穿不上,不然如何都要往自己身上套一套。 長汲見此,也不由笑著回憶起來:“姑娘小時候最喜歡兔子,繡娘們繡的兔子尖嘴猴腮的不好看,您喜歡那兔兒燈上白胖的兔子。最后還是主子爺親手照著兔兒燈的模樣畫了許多胖兔子,叫繡娘們拿去描著繡出來的。整個大梁只怕再找不出第二件這般可愛憨厚模樣的小兒衣裳來......” 瓏月默不作聲聽著,眼眶微微酸澀,被她強忍下來,如今她大了,是王妃了,滿府的人都靠著她呢,她再不能動不動哭鼻子了。 每一件她本來都想留作念想的,如今也不想留作念想了,幫助有需要的人才最重要。 一晃就收拾到了傍晚,外邊天色烏鴉鴉的陰沉,她讓錦思拂冬收攏出來三大箱冬日里的襖裙褂子,還有兔絨狐絨的褂子皮襖,趙夫人雖先前不樂意送孩子的衣裳,后邊被人勸說,也收攏了兩箱郗琰少時的衣裳來。 瓏月拿了件二哥的衣裳瞧著,一下子笑出聲來。 “這郗琰,原來小時候也這般胖?” 送衣裳來的嬤嬤們也笑道:“王妃您是胖到八歲才抽條,咱們二公子其實也與你一般,先王過世后才慢慢瘦下來的,之前又白又胖的,連眼睛的快瞧不見了?!?/br> “呵呵,二哥呀二哥,小時候天天罵我胖子,原來他自己才是小胖子!” 瓏月笑的肚子疼,她正吩咐人送去福田院連夜分給那群孩子,便聽屋外又傳來聲響,郗愫房里的丫鬟也搬著三口箱子過來。 “王妃,大郡主送來些衣裳,她和春哥兒的衣裳都在里頭?!?/br> “大郡主親自挑了些暖和的衣物送來,讓您別將白日里咱們夫人說的話往心里去,她勸過夫人了,如何也不能叫孩子們受涼挨餓......” 這下好了,瓏月這個王妃帶頭,臣子府上女眷們回府翻箱倒柜一湊湊,連各府上的門客們乃至大丫鬟嬤嬤們,甚至許多商賈府上聽聞,紛紛捐出不少來。 幾日功夫,上千件衣物,大人的小孩兒的都有,暫時解決了衣物的事兒。 瓏月記著郗琰吩咐的話,很快吩咐下去,命人滿城的貼告示,召集民間醫師送去軍營。 軍營里苦累且極不安全,除了極少數醫師外,大多醫師并不愿去軍營,這便需要豐厚的銀兩報酬了。 瓏月不懂這些,術業有專攻,交給會談判的人去談,最終以最快的速度在天水城里尋了四十多名醫師,馬不停蹄的將人送去前線。 之后便是處理福田院的事,徐芳又跑來福田院攔著瓏月,這回他仍是不改上回的急躁,一來就急匆匆告訴瓏月,“糧倉見底了?!?/br> 瓏月:?????! 好累,不是才掏了王府的私庫民間征集了十幾倉糧?怎么這么快又見底了? 如今見底了她還能去哪兒找吃的來...... 想她兩月前還是個五谷不分每頓都要吃幾十道菜的姑娘。如今已經淪落到成日思索著門前的樹皮能不能混著粥一起吃。 不是,這不該是徐芳自己的事兒嗎?怎么現如今什么事兒都來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