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養王妹 第84節
內室里老夫人塌邊圍滿了女眷,李鸞,二房夫人,還有二房夫人的兒媳婦,便是三房五房,往日再府邸里鮮少露面的老太太的庶子兒媳婦兒們也來了。 老太太令常令婉來自己床邊坐著,眾多女眷只好讓出一條空隙來,常令婉瘸著腿走過去,老太太便將她的花裙往上撥。 將膝蓋處露出來,將上頭烏黑發紫的膝蓋給一群女眷們看著。 女眷們頓時驚嚇的捂著臉,互相不敢說話。 常令婉也捂著臉,連連搖頭,她勸說道:“孫女無事,不過只是昨日腫脹的厲害,抹了些藥今日就好了。倒是不好叫父親瞧見了......” 老夫人狠狠瞪一眼入內沉默不語的常岱,嘴里罵道:“你是他女兒!哪里顧忌的來這么些!我瞧著他不聲不響,不叫他親自瞧著你受的傷,只怕是一位你故意鬧騰的,鬧騰他的那金疙瘩來著!” 常岱被老夫人特意叫來,仔細瞧了大女兒的傷,他素來重規矩,便是這個大女兒如今長大了,他也不好多看,只隨意看了兩眼便挪開視線。 他聽著老夫人罵,面上羞愧,只好道:“父親知道元娘受了些委屈??赡闶浅8畠?,如何能學著那些市井婦人,說那些叫你母親meimei傷心的話?你meimei才回府,年歲又小,往日為父缺席未曾教養好叫她驕縱了幾分,你這個長姊怎么也該忍讓些,而不是與她斗氣?!?/br> 這話叫常令婉聽著心中大慟,只覺得阿娘偏心如今阿父也這般偏心了去? 年歲小驕縱,自己就該忍讓? 常令婉眸中含淚,口齒不清,卻也算堅強的認錯:“是元娘的錯,那日六meimei身邊那群王府里跟過來的丫鬟用規矩說事,抓著一點錯處就要罰我的大丫鬟,女兒也是為了常府的名聲,更怕我身邊自小伺候長大的婢女被人打死了去,這才忍不住頂嘴說了幾句......事后元娘心中也是悔恨,只覺得萬萬不該與六meimei斗嘴,連累祖母也氣的犯了病.......” 女眷們聽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不知該說什么。 她們依稀聽常令婉說完,只覺得確實是這位六姑娘蠻橫,姐妹間斗幾句嘴罷了,怎么就仗著郡主身份將大姑娘折磨成這般模樣? 李鸞心中厭惡,這大姑娘便是被打了嘴,嘴皮子也著實是厲害,旁人都說不過她去。 她身為長嫂,縱然知曉那日絕非這般輕巧,卻也沒法反駁她的話,只怕到時候惹了老夫人不喜連婆母也跟著顏面遭罪。 李鸞只好將這一番話糊弄過去,免得到時候公公聽了要仔細詢問,大姑娘這般聰明會瞧人臉色的,怕是要將春鴛的事兒拿出來說。 主仆二人挨罰,到時候便是六姑娘那邊三分錯也成了十分。 李鸞微微嘆息,佯裝安慰她開口說:“元娘身邊跟著的那叫春鴛的丫鬟確實不規矩,往日我便提點過元娘了,只是你心善不罰她,上回將六姑娘的住所布置的那般寒磣,叫王府的婢子看輕了去,如今叫我說也是她該!元娘無需為了一個屢次犯錯的婢子難過?!?/br> 李鸞往日只是不想與常令婉計較,如今真的明里暗里堵她的話,也有的是法子。 要知道,能說會道的嘴,并非只有常令婉一人長了。 李鸞也是飽讀詩書,擺弄些嘴皮子罷了,還不是輕巧至極的事兒。 果不其然,她這話一出,惹得常令婉再無話可說,老夫人則是瞪眸看她。 好在常岱還是極為滿意李鸞這個兒媳婦的,聽了她的話撫須頷首,示意自己已經明白其中對錯。 他似乎有些疲憊,眼下泛著青黑,也不想在母親面前舊事重提,到時候母親又氣出病來便不好了。 常岱看向他的長女,眼中深沉,神情十分嚴肅倒也能從中看出幾分慈愛的模樣。 “元娘受了傷,怎么不往自己院子里好好待著?” 常令婉道:“女兒不過是小傷罷了,聽聞祖母為了我的事情病了,我心中難安,惟愿躬身侍奉祖母?!?/br> 一群女眷見狀都感慨常令婉孝順,忍得老夫人也紅了眼眶,嘴里念叨著一群兒子孫子,就這個大姑娘最貼心,最想著她。 李鸞見此也只好迎合。 卻聽常岱負著手,連嗓音都比往日多了幾分無奈,含糊道:“你母親寢食難安,父親知曉你自來孝順,元娘若是還能動彈,不如往你母親院里去認個錯。再想法子讓你meimei回府來......” 常岱能開口求常令婉,自然是被逼到了沒路走了。 常令婉的眼淚凝結在眼眸里,她只以為自己聽錯了,抬眸震驚的看向常岱,令人憐愛。 要她去與李氏認錯,她無所謂,讓她去給瓏月認錯? 她是不要臉面了不成?還不如叫她一根白綾吊死得了。 “.......阿父......你說這話什么意思?” 常岱窘迫的撫須,還未曾說話,老夫人便氣的不行,撫胸氣道:“你別聽你父親說!” 老夫人老淚縱橫,只替這個孫女委屈,更惱怒那惹事的李氏,她不顧這么些媳婦在,怒語便朝著常岱脫口而出:“你以為李氏真想與你和離?她就是拿和離拿你的前程要挾你,要的是將元娘從她名下移出去,去作踐她!你如今是糊涂了不成還想著如這婦人的意和離?告訴她常府沒有和離,只有休妻!你是當朝戶部尚書,豈能將養了十幾載的嫡長女轉頭變庶女的?豈非惹人恥笑?” 這話一出,床邊圍著的女眷們皆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既是震驚昨日李氏的一番話語,怪不得忍得滿府軒然大波。 更是震驚于老太太說的話。 什么叫常氏沒有和離只有休妻? 一群媳婦聽這話只覺得氣急,她琢郡常氏真是好大的臉!連皇家也不敢說這話! 她們嫁進來的這些媳婦兒哪個不是大家閨秀?祖上少說也是一地豪族,門客百計,便是犯了七出也要給女方娘家留面子。 這般休妻的話,豈非是打漢中李氏的臉面? 李鸞見家中姑母,門庭顏面如此被薄待,當即也是面色冷冽,冷笑一聲:“祖母這話可是有失偏頗,我姑母一沒犯七出,二來隨姑父一路升遷外放,嫁給的是七品宣德郎,可不是什么戶部尚書。若是要休妻,我家叔伯只怕是要來上門來好生問一問了?!?/br> 連二房夫人也不由的笑起來,許是受了多年的氣,如今與李氏頗有些同仇敵愾,“阿鸞你莫要當真,老夫人只怕是氣的糊涂了,莫說是休妻,便是這和離,一但和離,府上又是這些陰司事,只怕是日后沒人敢與我們府上嫁娶了.......” 老夫人聽了渾身一震,見一群女眷又氣又羞的臉,當即嘴唇動了幾下,未敢再多說什么。 只常令婉不可置信一般,凝望著常岱,面色煞白,連唇色更是蒼白。 “阿父,祖母說的是什么意思?” 常岱無奈,語氣中有愧疚。 “元娘,為父自會另補償你的,想必你也不看重這等身份罷?!?/br> 常令婉只覺得滿腔的惶恐與酸澀,顫顫巍巍的怔了片刻,見常岱一副不想在此多留的模樣,連忙攥著他的手袖。 “令婉會去求meimei回府,日后必然會與meimei連枝同氣,相親相愛,再不叫阿母生氣。阿父你千萬別將我移出去,我是阿娘的嫡親女兒,我管阿娘叫了那么多年的娘,還有我的舅舅舅母,我才不肯認其他的什么娘......” 這話說的感天動地,叫常岱都感動起來。 常岱撫須安慰長女道:“你這個傻孩子,縱然移了出去,惠風也還是你娘,你的舅舅舅母也仍是你的舅舅舅母,這點誰都變不了?!?/br> 滿府女眷聽了不由得心道,是啊,變不了,但是該多了一個親娘舅舅。 聽聞這位大姑娘的親舅舅就在常府呢。 聽說還是常府前院的某個管事。 以往她們也只是聽說了一耳,也不甚清楚。 畢竟大姑娘一出生死了娘,抱來了李氏院子里,后來六七歲上頭就記做了嫡長女,自然與那什么舅舅沒什么關系,更沒人敢提這一門親事,免得叫大姑娘更是叫府上大夫人窘迫難做人。 可如今不一樣了,若是認回了她早逝的姨娘身上,正緊納入府的妾,妾的娘家便也算是半門親戚了。 改日也該為了大姑娘在府邸偏廳擺上兩席席面,叫上那前院的管事領著他婆娘,子女過來與大姑娘互相認一認。 那可是大姑娘的正緊親娘舅。 作者有話說: 第61章 喂我 奉清被長汲叫來, 原以為是主上有什么正事吩咐,不想長汲竟是要使喚堂堂的暗衛首領派出去買湯圓,還指名道姓要去買哪一家的。 奉清生了火氣, 被長汲輕飄飄一句“是姑娘點名道姓要吃的”給懟了回去。 奉清任勞任怨從坊市內買回了湯圓,正巧撞見常禎爬在王府府墻上往府內張看。 奉清重重咳了一聲, 懶得告訴他這王府到處是王衛, 他自以為無人的墻角,其實只怕到處都埋伏著人。 不踹他下來算是看在姑娘的面上。 常禎聞聲, 倉促從墻上跳下來。 他倒是風流倜儻的貴公子,被人抓著丑事也毫不尷尬, 只朝奉清語氣不好道:“我知曉我meimei就在你們王府里, 你們王府究竟怎樣才肯將人送回來?” 這話叫奉清心中冒火,他也猜到只怕是長汲這幾日與常府的人馬打交道, 對外不肯交人, 只說是姑娘不在府上。 奉清不能理解, 對于常府這等委屈了姑娘的府上,還留面子做什么? 直接將人打走,將姑娘搶回來??! 堂堂一個王府,如何還養不起一個姑娘? 奉清當即沉著一張黑面譏諷起來:“郡主可不是我們府上扣留的,是你們府上留不住人。我們王府都沒去找你, 你倒是自己跑上門來了?” 想他家姑娘從沒人敢叫她受著半點委屈, 反倒是去了常府,一個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東西也敢欺負姑娘來! 且聽說早不止頭一遭了。 要奉清說, 姑娘還是仁慈罰的輕了, 嘴那般厲害的娘子, 干脆就拔舌剜鼻去好了, 不是巧舌如簧嗎, 沒了舌頭倒是要看看還能不能說。 常大人倒是能耐,些折子參去啊,看看老皇帝敢拿他們府上如何? 常禎聞言,以手攥拳,氣的只能狠狠捶打自己大腿。 他氣急敗壞道:“我不與你吵,你叫我meimei出來說話?!?/br> 奉清只當做沒聽見,便要踏入府內。 常禎忍不住心急,他甕聲解釋:“是我想的太簡單,以為元娘往日柔善知曉體貼堂弟堂妹定然與菡萏也能相處的好......哪知呢,我知曉菡萏定然是受了委屈才跑出來的,還望王府放心,菡萏隨我回府,我保證元娘再不敢欺負她!” 常禎是毫不掩飾自己的厚此薄彼,自己對親meimei的偏愛。 他與常令婉從小到大都是極為不錯的兄妹情分,雖算不得無話不談,也比尋常人家同胞兄妹的情分不差。 可常禎心中卻清楚的很,這份情誼是在菡萏走丟之后才升起來的。 常禎大了菡萏足足十歲,他出生后許多年里,李氏肚子都沒動靜。 那時候一家人未曾外放,皆住在上京常府里。 他小時候像女孩子般秀美文弱,身子骨也遠不如如今這般強壯,有著小孩子都有的通病,腸胃差,三五不時就要肚子疼鬧上一回。 本也不是什么大病,但在大房只他這么一個金疙瘩的歲月里,就顯得尤為不得了,每回病了,成府的人提心吊膽。 他七歲那年,父親總是受不過老夫人成日啼哭鬧騰,母親也恨自己身子多年再無消息,便無奈接受了老夫人送來的妾氏。 那妾氏肚皮倒是好的,沒兩月便傳來了好消息。 緊接著便是元娘出世。 雖說是個女郎,奈何二房三房先后生了一串小郎君滿府沒有一個姑娘,元娘的出世也十分叫人看重。 可那時的常禎已然記事,他十分不喜歡這個叫他父母離心的meimei。 后來父親總算求來了外放,一家人歡歡喜喜去了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