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養王妹 第40節
燕王二十六、七的人了,還不急? 人家這年頭,莫說兒子,再過幾年有些成婚早的連孫子都有了! 還有這五皇子,荊州總兵可是陛下如今的肱骨大臣,陛下竟一聲不吭的就將其指婚給五皇子....... 三皇子二皇子想拉攏都拉攏不來的人,如今成了五皇子岳家...... 豈非是陛下有意要叫五皇子與他兩位兄長爭權奪勢?五皇子若得了得力外家襄助,如此一來......日后朝廷風向恐怕又要變了—— 二皇子三皇子登時臉都控制不住黑了起來,皇帝想要抬舉五皇子,與他們分庭抗禮。 陸相爺被氣的胡子顫抖,奈何只能將火氣往肚子里咽。 只元熙一聽,當即面色有幾分微變:“父皇......” 梁帝被郗珣拒絕了好意,已覺自己龍威被侵犯,不想元熙這個時候不是謝主隆恩,竟也是有話要說? “怎么?孫平海如今是荊州總兵,他的閨女嫁你你還看不上?老五你這是對朕的賜婚不滿?”梁帝語氣已經隱有不耐。 元熙聞言面色由紅轉白,他重重跪了下來,朝著上首鄭重一拜:“不、不敢......謝父皇隆恩!” *** 永興公主府邸中常興辦各種宴會,這日她府上又開了宴,宴請的皆是一群未出閣的娘子。 烈日炎炎日光之下,一群鶯飛燕舞中。 永興公主興起指著人群簇擁下,那位穿著一身滿繡如意月裙容貌美艷舉止高傲的女郎。 那女郎被眾人眾星捧月一般,姿容很是不俗,正是如今風頭正盛的孫家姑娘。 孫家出了個容貌出眾圣眷優渥的麗妃,孫家姑娘們自然生的一副好相貌。 由于是自己當年的伴讀,永興公主與常令婉私下沒什么顧忌,她母妃如今被一個后宮的麗妃搶走了父皇寵愛,日日都不歡愉,作為女兒的自然對麗妃一干人等沒有好臉色。 永興朝常令婉道:“那位孫姑娘啊,去年還是京城誰都能踩上一腳的出身,走到哪兒都縮頭縮尾的,如今就不一般了,她姑母那般會拉攏男人的心,將父皇哄得什么官都舍了去!” 常令婉在一旁笑著替永興公主篩茶,茶霧氤氳上她好看的眉眼,她聞言只是淡笑。 常令婉性子靜雅,也不喜好搬弄口舌是非,是以永興公主對一眾伴讀感情都淺淡,唯獨對常令婉還有幾分童年時最純真的友情,時常叫她來自己府上做客。 兩人坐在六角小亭間,左右無人,永興開始毫不避諱的罵那孫姑娘:“聽說父皇想將她賜婚給我五哥,已經吩咐禮部擬旨了。一個祖上商賈的卑賤之身,也能出得了皇子妃?如此我倒是還寧愿安樂郡主做我皇嫂,至少是郗氏的女郎,縱是個庶出說出去也不叫這上京的人嗤笑,說什么堂堂王子皇孫要娶一個商賈女為妃!” “今日我給安樂也下了帖子的,誰知她抱病沒來,不然該叫你瞧瞧,那位安樂郡主啊生的比這位孫娘子好看不知多少。怪不得我那親□□日惦念著,成日神魂顛倒的模樣!可惜他早早娶了王妃,總不能叫人家安樂去做妾吧?叫我說也就如今五哥沾了便宜,誰叫如今就他正妃側妃之位都是空著的?多娶幾個世家大族的姑娘來,便也能與我三哥爭上一爭了!” 永興說的起勁兒,病弱的公主罵起她的兄長來也半分沒有留情面。只是她未曾留意自己伴讀聽完她的話,面容泛起蒼白。 常令婉問道:“宮中還有將安樂郡主賜婚給五皇子的意思?” “那是自然,朝中誰能比得起燕王權勢?娶得燕王之妹,還有何可愁......”永興公主說著也替自己親兄長著急起來,煩躁搖起扇子。 真娶了安樂,五皇子別說太子之位了,便是皇位說不準燕王都給送上去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常令婉只覺得心中絞痛,他娶一個有利于自己的女子,真的就能登上那個位置不成? *** 時光一晃便過去半個月,正值季夏時節。 滿城熏風陣陣,蓮花盛開。 大相國寺為大梁護國神寺,據說無論是求兒女亦或是求平安,皆頗為靈驗。 一月間僅僅五日開放,開放之日香煙裊裊,萬姓交易之盛狀,甚至有不少人不遠千里前來參禪拜佛。 大相國寺數座寶殿恢弘雄偉,遠遠望去金碧輝映,云霞失容。 李氏這日帶著幾位家中女眷來大相國寺上香。 常氏的幾位老夫人夫人們往大相國寺數次捐出香火錢,便是大相國寺的住持方丈也接待過常尚書府上。 李氏有禪心,常來大相國寺同大師參禪輪道。 這日她是聽說了空大師在寺中,才如此匆匆而來打算聽了空大師講經,只是不湊巧,一問才知曉是大相國寺另來了貴客。 小沙彌面對這些身著華貴綾羅錦衣,身側婢女簇擁的貴人們,笑的靦腆:“夫人來的不巧,了空大師在招待貴客,只怕今日是沒法主壇講經了?!?/br> 李氏這日來自是為了空大師而來,不過既然如此她也不好繼續強求,便只好帶著家中女眷往主殿中祭拜。 面對如此莊嚴的金身佛像,常令婉李鸞二人也不敢心有異議,不由得都肅穆面容,恭謹起來,凈手持香參拜諸位佛祖,只為求一個心安。 李鸞年輕,常令婉更是如此,年輕人未必都喜歡成日吃齋念佛。李氏自己喜好這些,卻從不逼著晚輩們與她一同信這些。 李氏上香素來虔誠無比,不容有半點耽擱,她只勸退眾人道:“阿鸞你帶著元娘去后殿中聽聽講經罷,我再跪拜些時辰?!?/br> 李鸞知曉自己婆母心事,當即不再勸說,便帶常令婉退下,往日這等時候常令婉必當是不愿離去,勢必要追隨李氏左右侍奉的,只是這日常令婉面容有幾分蒼白,倒是未曾繼續留下。 常令婉身姿纖細單薄,行走間步伐娉娉裊裊弱柳扶風,瞧著叫人心生愛憐。 李鸞憂心問她:“元娘,你近幾日瞧著面色不好,可是身子不舒坦?” 常令婉朝李鸞抱歉笑道:“阿嫂,我這幾日苦夏,方才爬山爬的有幾分疲乏,想先去廂房先歇上一歇?!?/br> 李鸞自來知曉這個小姑子的地位,自然不會阻攔,囑咐她一番便叫丫鬟帶她下去。 廂房設在后山,來此的許多女眷身子薄弱,便往那處歇息,她們常府來此前也早早命人提前準備好廂房。 常令婉往后廂房去后,卻屏退了自己丫鬟,孤身一人帶上帷幕獨自走出去了。 未時一刻,后山假石竹影掩映間,有一角金絲祥云衣袖隱隱拂過。 元熙一身簡樸青衣,悄無聲息出現在這大相國寺之中。借著竹林掩映身型,他長身玉立,高遠身姿。 本是龍子皇孫,卻因為自己這般屈身在如此陰暗的地方,不禁叫常令婉眼中一酸。 她蓮步輕移,緩緩走上前去,二人卻并未有更多的肢體接觸,只這般靜看著彼此。 積攢壓抑許久的悲傷尋找到出口,令婉眼淚無法抑制滾滾而出,她質問他:“聽說你要成婚了?恭喜你啊?!?/br> 元熙獨自立在角落里,想上前安慰她,但二人間隔著太多,如今又聽說她在成婚之事...... 元熙終歸沒有上前,他只低聲道:“我那兩位皇兄必不會叫這事成的.......” 他這話說出口,分不清是失落多一些還是欣慰更多一些。 皇宮中長大的不得看重的皇子,真有這個機會,他又怎會拒絕這份婚事?他又有什么法子拒絕...... 常令婉將帷幕一點點掀開,露出一張哭的像花貓兒似的臉。憔悴蒼白,叫人心疼。 這還是元熙第一次見她如此脆弱的模樣,常令婉給他的感覺總是貞靜倔強的姑娘,當年她落水,自己湊巧經過,將她從寒水中救出—— 那時她渾身濕透,冰涼顫抖的厲害,便是如今日這般...... “阿婉......”元熙回憶往昔,心不由得一痛。 常令婉已是止住了哭意,她擦拭干凈面上的眼淚,道:“連我父親都說,陛下如今看重你,勢必要給你指婚世家大族的女郎,五郎,這是多好的機會啊......許是我同你終歸有緣無分,縱使我心不甘情不愿,也不能阻擋你、阻擋你去奔赴更好的前程......” 元熙本就是柔善心腸,如何聽得了她說的這般煽情的話,當即也是心有不忍,有些悔恨自己的態度,他表明自己立場:“我是身不由己,但我心中總歸是想那人是你......” 常令婉忽的問他:“要是我同父親稟明你我關系,你可會以正妃之禮迎娶我?” 元熙卻擰眉,最終無力搖頭,坦誠道:“并非是我不愿,可是這正妃之位都是宮中陛下皇后決定的,容不得我質疑......” 常令婉不由得苦笑,“你明知我父親不會摻和其中,我不過是一個女兒罷了,常氏不會為了我一人,押上整個家族......” 元熙面帶猶豫,他說:“你知曉我對你的心意,我并不想娶任何人。奈何我扛不過父皇的旨意,阿婉,你若是能委屈嫁給我做側妃,他日......他日我必然——” 話語未嚴明,二人卻心知肚明他的話是何意。 常令婉聽聞此事,恢復了平靜,她道:“是,我懂你。所以元熙,你與你的孫娘子成婚去吧?!?/br> 她帶著貴族女郎的傲氣與決然:“我縱然是偏房所出,可自幼就抱養在夫人名下,我是常氏一族的嫡長女,如何能與人為妾?若我真做了妾,只怕常家也不會再容納我......所以你與她成婚,我也嫁我的夫婿,你我日后再不相見,祝你早日榮登九五,心事皆有所成.......” 常令婉落下這一句挖人心窩的話,恨恨然轉步離去,卻不想元熙搶先一步攔住了她的去路,將她摟入懷里,抵在山石之間,帶著怒意問她:“你當真想嫁人?嫁給旁人?” 男子約莫都是這般,一聽本該屬于自己,自己也傾心的娘子要嫁給旁人,日后要替旁人生兒育女,他心中的惱怒醋火便按捺不住。 常令婉得逞一笑,她眉眼冰冷回問道:“怎的?我都容許你娶妻了,你就不容許我嫁人?” 元熙沒料到她說這話,他靜靜看著她,朝她承諾:“你且等我,若我事不成必不會牽連你,若我事成,定八抬大轎風光迎娶你?!?/br> 這是他能給她最大的承諾。 卻不想常令婉側過眸子問他:“我能為了這段感情,情愿絞了頭發當姑子去等你,等你一輩子也心甘情愿,可你事成,那你的王妃呢?我又是什么位份?” 元熙苦澀道:“你想要我如何?貶妻為妾?” 常令婉止不住又流下了眼淚,她說:“所以,你我各自婚嫁最好,誰也不折騰誰?!?/br> “令婉,我答應你,若日后我能得償所愿,必不辜負你的情意......”元熙有些恍惚起來,恍惚起自己說出來的話。 他蒼白起面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日后,日后的他比自己最瞧不上眼父皇更叫人惡心虛偽。 常令婉聽罷化哭為笑,明白了他對自己的情意。 得郎君如此偏愛,她還有何求? ..... 殿內有穿堂風卷起七彩經幡,佛香盤旋繚繞。 來求佛之人皆是虔誠信徒,一門心思跪拜禱告,殿中岑寂,在這夏日里倒是罕見清涼。 李氏這一跪拜便是許久,久到她聞著這殿中的檀香甚至恍惚起來,忘了時辰,忘了年月。 恍惚回到了年幼時,隨著家中祖母不遠百里來此處燒香跪拜。又恍惚回到了當年年輕時候,隨夫君來在這大相國寺求子嗣時候的場景。 等她睜眼,見到殿外天光通明處,有一個穿青蓮色楊妃繡金紋的對襟紗衣,軟銀青蘿百合裙的小姑娘一陣風似的跑進來。 那姑娘生的是真好看。 小巧精妙的下頜,瑩白透亮的面龐。 她不知有什么歡喜事,唇瓣高高揚起,露出一排糯米般整齊潔白的貝齒。 連那清澈的圓眸都笑成了一彎皎皎新月。 作者有話說: 第34章 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