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78節
“我今后……也會這樣累么?”皇太女的聲音在宮內回蕩,顯得格外空靈,其中夾雜一絲孩童對未知的恐懼。 卓思衡意識到自己的憔悴和愧疚至使的失態也讓皇太女心生懼意,他穩住心神,看向她道:“會的,但你的疲憊都會有所收獲?!?/br> 劉玉耀暫時不能理解其中含義,她想了想,學著卓思衡平常安慰她的動作,也將小小的手掌搭在卓思衡肩上輕輕一拍,說道:“相父也會有所收獲的!” 卓思衡心懷此生從未有過的百感交集,忍住眼淚用力點頭道:“相父今日最大的收獲,就是你與蒼生的未來?!?/br> …… 此次行刺宮變風波的言議被皇太女的冊立所取代,成為真正使人不住言說的大事,流竄于朝堂之上和市井之間。 并非沒有反對的聲音,只是這些聲音最后都被利益牽扯,當最后明光學宮的諸位宗室子嗣被押送回各自封地后,皇帝從嚴處置了與劉鉞勾結的朝臣,殺儆后又有恩典:緊接著明光學宮廣開學錄的旨意便下達四海。 這次,不論官職與出身,但凡年紀七歲至十三歲的孩童皆可取試得以于學宮入讀,且入內之人今后無需科舉,亦可于皇太女東宮為官。 最重要的是,入試分為男女二考,除去男子,女子亦得以應詔。因皇太女也需如鎮定二公主與諸位女史一般博學的女伴,此為特例。 一步登天之機在前,百姓可有魚躍龍門之幸,而公卿之家亦都感懷幸好女兒得入大長公主之女學,今日才有如此良機可以把握。 非議被希望與期待淹沒后,震動也只是悄然無聲的掙扎而已。 當皇太女奉行禮法以東宮之儀拜謁祖陵時,那些甚囂塵上的反對就已是大浪淘沙后的少許遺存,無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都掀不起任何風浪。 就在這份平靜中,劉玉耀的東宮之儀十分隆重,連重傷初愈的皇帝都不顧身體參加一系列于京中的典儀,但因不能見風太久與勞碌奔波,祖陵的郊祭劉煦卻無法親臨,只得讓卓思衡率領群臣,陪伴皇太女劉玉耀前往祭祀。 東宮祭祖的典儀繁瑣復雜,成人亦是折磨,故而許多本朝帝王立年幼子嗣為太子時,多因恤懷而略有延后??蓜⒂褚珔s不能延后,因為她是史無前例,于是必須名正言順。 看著小小的女孩汗流浹背面色蒼白,卻還是在重復禮官所示意的禮范,卓思衡在幾步之后心痛不已,卻也知曉她今后必須隱忍的苦痛只會更勝今朝。 天未亮便開始的祭祀終于在三個時辰后進入尾聲,然而此時仍未到晌午。 劉玉耀即將進入祖陵太廟內,獨身一人叩拜列祖列宗,并慎獨一人在其中至黃昏方可出,這倒是比在文武百官和公卿之貴面前重復繁瑣禮儀要輕巧許多,可祖陵太廟內極為昏暗,只有令牌前供有長明之燈,想到這里,劉玉耀便心生懼意。 她最近越來越怕黑了。 就在她徘徊猶豫之時,有人握住了她的手。 劉玉耀抬頭去看,笑著低聲叫了一句:“相父!” 卓思衡身著大禮朝服,也是繁瑣,但他因是顧命之臣,代行皇命,有責任領著東宮皇太女至太廟門前。 于是他牽著劉玉耀走進太廟的院落,典儀的隨從嚴守禮法,站在外面恭候。 偌大御道只有他們兩人亦步亦趨朝前走去。 “相父,你身體好些了么?” “好多了,只是風寒?!?/br> “這幾日沒有見你進宮,真的好了么?”劉玉耀有些懷疑。 卓思衡其實進宮了一次,但不是去見皇帝也不是去見劉玉耀,而是去見了太后。 他將一個只有成年男子大拇指粗細的精致瓷瓶自掌心展露。 太后面若止水望著這個瓷瓶,嘆道:“哀家可以瞞過所有人,卻早已知曉瞞不過卓大人?!?/br> “太后在皇帝出事后從事發昏厥到前往福寧宮,這期間足以去一次趙王宮,將這毒藥賜給趙王?!弊克己庹Z氣平緩,不似興師問罪,也并無怒意起伏,只是在陳述事實,“那個時候,整座宮中,趙王是陛下唯一的威脅?!?/br> 太后的眉眼微垂,緩緩道:“那孩子并非有罪之人,可生下來卻已是戴罪之身。哀家自知此心狠手辣之舉甚為違背天理,但那個時候,哀家的天理便是陛下,便是阿辰……若上天意欲懲罰,就讓哀家一人承擔好了……” “太后當斷能斷,以身犯險,為臣所不能。臣并非來指認逼迫太后,而是將此證物歸還,這件事不會再有其他人知曉,若太后有罪,臣亦會得領天罰?!弊克己鈱⒋善糠旁谔蠼?,又道,“趙王是甘愿為陛下赴死,而他死后種種罪名,皆是臣所捏造,其實真正要背負這萬古佞罪的,只有臣一人?!?/br> 太后此時方才涕淚盡落道:“卓大人何出此言?你所為皆為皇帝與皇太女以及天下,絕非一己之私,你是如何性情,哀家與先皇都了然于心,行此事于你來說何嘗不是愧痛至極?你是我兒的大恩人,卓大人……你又救了他一次啊……你上次救了他的命,這次救了他的心,我若因此事責怪于你,才真正要受天譴的??!” ……扆崋 那日將心中愧疚言出,卓思衡并未覺得有些許寬慰,可是今日握著劉玉耀的手將入宮面見太后的真相隱瞞,他卻得到了些微的平靜。 …… 卓思衡和劉玉耀終于走到了太廟正門,卓思衡停下腳步道:“殿下,您要自己進去了?!?/br> 劉玉耀的手指都是冰涼的,透過半開的門,她朝里看去,只見其中唯有漆黑,和盡頭的那一點點光亮。 她顫聲道:“相父……求求相父陪我進去吧……” 這樣哀軟可憐的求助,卓思衡最難拒絕,但這次他卻十分平靜的半蹲在地,悉心將劉玉耀東宮大禮繁復的禮服輕柔理正,邊理邊道:“相父可以陪你這一次,以后還能次次陪伴你么?” “當然能了!相父是我的宰輔顧命,有我一日,就有相父的輔弼!”劉玉耀堅定道。 卓思衡笑了笑,他的眼角和唇畔皺紋畢現:“可是,相父已經老了,不久的將來亦會死去,那個時候你要面對危難之時要如何是好么?” 劉玉耀忍著眼淚,用力搖頭,仿佛要拒絕這一真相用語言的方式呈現。 卓思衡柔聲道:“阿辰,你要記住,相父只是你的一級臺階,也是天下蒼生的一級臺階,相父會將可為能為之事,在身后之前盡數完成,但后世如何,要看你們如何踏過我,去成就自己的未來。你今后會面對許多的困境與磨難,沒有一個會比今日即將面對的黑暗與寂寞更加輕松,但相父希望你記得兩句話?!?/br> “相父你說,我會牢牢記住的?!?/br> “第一句是: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br> 劉玉耀默念一遍,用力點頭。 “第二句是……弱而不可輕者,百姓也?!?/br> 劉玉耀再次點頭。 說完這些的卓思衡,深深呼氣,繼而笑道:“好了,去里面,這是你必須履行的第一個職責?!?/br> 不知怎么,劉玉耀漸漸生出勇氣來,她推開太廟的門,一只腳費力邁過高高的門檻,回頭向卓思衡望去,似乎想要借此克服心中對黑暗的恐懼。 “阿辰,要堅強些?!?/br> 卓思衡說道。 于是劉玉耀最后一次向他點頭,另一只腳也邁了過去,自殿內將門緩緩推閉。 卓思衡在原地站了一會兒,在短暫的閉目后,再度睜開雙眼邁開雙腿,一個人沿御道返回。 秋高氣爽,十月末華葉初黃,淡淡的金色夾雜深綠,將他的身影分割成與陽光同樣大小的斑駁。 他每走一步,都覺得自己在穿過歷史的一扇門,那些在時間當中隱藏的隱喻,都在同他竊竊私語??伤秩绾沃牢磥韼自S將向何處去? 不,他知道,因為他已鋪好了明日的臺階,讓未來一步步踏上嶄新的通途。 他走出太廟的圍墻,立即有人上前道: “卓相,中書省發來急函,似有要緊政務待您處置?!?/br> “好?!弊克己馕⑽㈩h首,“我這就來?!?/br> 世上仍有他應為能為之事。 卓思衡回頭看了眼這座承載著王朝未來卻穿梭過悠久昔日的古舊建筑,而后轉身,走向他的此時此刻、他的現在。 …… 后世史論傳贊曰: 卓文高圣公三代名臣,當廟堂之重,承萬世之業,雖為人臣,亦可言圣。其聲教遺言至今造民福祉,其所遺德政至今澤被四方。伏惟衍圣,文高圣公政績無需細數羅列,蓋因皆融于今日祖輩之生計,暮暮朝朝,如天日常臨,皆為其政。 千古卓文高圣公,入文廟、享圣祠、配享太廟,為民謀者,當萬世流芳。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弱而不可輕者百姓也。出自《晉書》 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出自《史記·蘇秦張儀列傳》 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陪伴,110w字的旅程,不止一個人物的人生,謝謝你們的肯定和閱讀。 番外目前想了兩個,我不太擅長寫番外,會試著寫一下,番外不會很多,因為想說的已經都在正文里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