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63節
皇上聽完,卻是錯身半轉頭,對著僵直而立的太子說道:“太子,你如何看?” 劉煦覺得,自己此時不如死了好,母后告訴他,鄭鏡堂與唐家的聯系千絲萬縷,在高永清一案中也已顯現,唐家同卓大哥已是對立之態,恐有相害之心……那么鄭鏡堂的話就必須反駁,說不定這個彈劾就和唐家有關,他如此建議大概也是用心歹毒,總之自己不能讓他與唐家如此輕易得償所愿危及卓大哥。 可他該怎么說,怎么辦? 恐懼和軟弱幾乎就要填滿他的整個人,混亂至極與空洞無物兩個極端此時撕扯劉煦的思緒,直到一個聲音自記憶中響起: “堅強起來……” 那是卓思衡在秋獵夜談時說過的話。 對,堅強起來。 劉煦在此時才忽然明白,堅強是一切的始源,當他堅強時,自然便逐漸冷靜,而從前讀過的書看過的人和事,便清晰有條理得出現在腦海,供他斟酌選擇最合適的言辭回應這致命一問。 “回父皇,兒臣以為,此事同當年高永清一事并不相仿?!?/br> 此言一出,連皇上都略顯詫異看向自己兒子,只道:“哦?有何不同?” 鄭鏡堂與所有官員都朝劉煦看了過來。 劉煦死命壓抑恐懼和慌張,聲音雖還是控制不住的小了點,但措辭卻幾乎很快完成:“高永清彈劾唐氏以結黨為主,故而為求平衡與公允,父皇才由吏部與督查院協商共派前往青州查驗。但卓思衡此參卻不涉及結黨營私,如此興師勞動,只怕會令朝野不安?!?/br> 鄭鏡堂慢條斯理道:“太子殿下,此事雖不涉及結黨,卻有動搖國本之可能,不得不慎之又慎,臣知曉卓思衡于您有救命之恩,但此事卻必須以嚴明之態處置,這也是朝廷對圣上吏治的交待?!?/br> 有那么一瞬間,劉煦想要放棄了,他這輩子,除了行刺自己的刺客,沒和任何人起過言語上與肢體上的沖突,不管何事,只要略有對抗的苗頭,他下意識的行為都是避讓和退出??煞磳Φ脑捯呀浾f出,此時再退又有什么意義? 堅強起來。 劉煦忽然抬起了頭,假裝沒有注意到正在看著自己的父皇對鄭鏡堂沉聲道:“鄭相此言差矣。我在父皇面前須稱一聲兒臣,雖是子,但仍是臣,鄭相為臣多年,自然知曉為人臣者當以社稷為先,我開蒙受學以來所學所得皆是此理,史書中便是有臣子為社稷而立身,甚至有時連性命都要舍棄的。作為父皇的臣子,我心中想得也是社稷,而不是一人的恩怨。若將恩怨置于社稷之前,我又怎么配為人臣人子?父皇為我遍尋名師,日理萬機仍不忘督促我功課,難道此一問就是要聽我一句回避之言的么?” 余光看到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就連曾學士也不例外,劉煦不知怎么提起從未有過的勇氣,轉向父皇,禮道:“兒臣若有偏頗偏倚的私心,大可直說要卓思衡親自遞表辯解,為他留足余地,但兒臣明白,御史臺執掌天下公允,御史臺的官吏都由父皇親自委任,皆是父皇重信的中正強干之人,此事本就該由其負責?!?/br> 太子一口氣說完,只覺像死了一次般虛脫無力,努力去看父皇,卻出乎意料看到一絲少有的笑意。 “職所有責,懂得這個道理很好,雖說你的想法也有些欠考慮的地方,不過,看得出來讀書是足夠用心,只是朝政之事萬不可生搬硬套舊理陳論,要多著眼多思考,才能度量憂患,明辨利弊?!?/br> 皇上的聲音在這個緊張的下午終于有了一絲回緩的溫和,太子連忙點頭受教,只說父皇所問他便回答,確實有欠考慮?;噬宵c點頭,再看略有愣住卻馬上緩回微笑的鄭鏡堂,只見其又緩緩起身,含著一絲欣慰的笑意誠摯道:“恭喜圣上,太子如此明理,得見是社稷之福?!?/br> 劉煦低著頭,心里卻徹底驚訝了,這就是官場老油條嗎?態度過度竟然如此絲滑,臨時組織的語音也如此到位,自己真的是不夠看…… 可惜卓大哥不能教他如何應對。 太子只好保持一貫的羞赧姿態站在父皇身后。 皇上的心情似乎的確有所緩和,環顧眾人道:“那便由御史臺、吏部以及江南府共擬名單,由朝廷和地方共派監察使同往勘驗此上奏是否屬實?!?/br> 眾人領旨皆道圣明。 自天章殿出來,太子的氣不止松了一口,腳步都輕快許多,只是殘余的恐懼感仍是令他有些惴惴。 “太子殿下,留步?!?/br> 于是在聽到有人叫他時,太子幾乎在停住的同時原地顫了一小下。 曾玄度大人做過自己的老師,雖說只有很短一段時間,但絕不陌生,太子仍舊以師禮相待,在原地等了好一會兒,曾大人才慢悠悠走過來。 “太子殿下的功課如何了?” 曾學士忽然慈祥得關心起自己的功課來,劉煦實在不明所以。曾學士在學問上極為負責,卻從不多言多語,他在教授自己學業時,自己同他說得話還不如和卓思衡說得多,此時他猝不及防一問,太子不明所以,卻仍乖巧回答了一下最近功課的進度和學習情況。 “那今日是皇上傳詢太子殿下至天章殿,親自治問功課么?”曾大人垂著眼睛問道。 劉煦說道:“是我的經史師父,弘文館張大學士,他要我于此休憩免學之日將近日所積寫之文章拿給父皇看問。免得平常午后問課耽誤學業,又是夜里叨擾父皇,不盡孝心?!?/br> “哦?張大學士什么時候要太子如此表述孝心的呢?” “昨日?!?/br> 曾學士點點頭,又說了幾句要太子勤勉治學的話,半個字沒提卓思衡和與其有關的案子,告辭后又慢吞吞離開了。 劉煦實在不明白。 他唯一能問的人也只有自己的母后了。 當他于中宮請安,將今日之事與曾學士語焉不詳的問題告知母親。 皇后陡然自座位上站起,臉色都白了幾分,確認四下無人才低聲道:“孩子,你是被人算計了!曾大人是在提醒你!” 劉煦愣住了:“我……我被什么人算計了?” “你的老師……竟然如此對你,當真其心可誅!”蒼白褪去后,皇后的面上只余慍色,“他要你休憩之日去找你父皇稟告學事,第二日便是休憩,又剛好有與卓思衡有關的參奏議上,怎會有如此巧合之事?朝野盡知你同卓思衡之間有恩義之交,此事當是避嫌,他要你前去便是早知會有奏參,故而要你涉險冒犯天顏!” 劉煦也白了臉,后怕道:“我若是替卓思衡說話,便是害了他也害了自己?” 皇后沉著臉點頭道:“可你如果不替他說話,你父皇又會覺得你不知恩惠為討好天顏對恩人落井下石,有失德行;你一言不發便是為明哲保身持中不言,更顯懦弱無能……如何都是錯啊……” 太子雖知道今日危急,卻沒料到危險至此,已是后怕至極,顫抖聲音道:“他們要利用我來……來擊潰卓大哥?” 皇后此時反而已是鎮定許多,她輕撫過兒子出滿冷汗的鬢際,輕聲安撫:“但是你做得極好,此時進亦是退,反倒沒給他人構陷你與卓思衡的余地,若是你卓大哥能見到你今日的決斷與長進,必然也同母后一般欣慰……” 第97章 江南府轉遞的上諭抵達瑾州永明城當日的清晨,卓思衡正在吃一碗騰騰加了魚丸的湯面。 慈衡抵達永明已有了些日子,仍是不喜歡海濱的潮悶感,晨起就懨懨的,吃東西時才勉強有點精神。 卓思衡替她夾菜,想著該吩咐新雇來的廚子多做點北方口味的菜給meimei改善一下胃口時,陳榕將學事司的緊急公文送入小廳。 看過后,卓思衡只是笑了笑,該夾菜夾菜,該吃面吃面,胃口依然好得很。 “這是哥哥前幾天起就一直等的公文么?”慈衡覺得哥哥的笑容有些古怪,是那種看起來柔和實際上卻透著一絲狡猾的詭異感覺。 “比你jiejie的信晚了三天,大概人在江南府建業修整一番才不慌不忙到了永明,今日一早登岸,立即就要到州學巡查?!弊克己獬燥栵埩滔驴曜?,溫言道,“還是吃不慣嗎?明日給你做些家鄉的小炒?” “那還是jiejie消息靈通!早就將哥哥被參和來人巡查的事告知,咱們也做好了準備!”慈衡見慣了哥哥的穩重,卻也好奇到底事情如何,點了點桌上的公文道:“我能看嗎?” 卓思衡當即應允。 慈衡飛快瀏覽,邊讀邊冷笑道:“好大陣勢!為了抓哥哥的錯處,還派了五個人來!為首的那個還是四品的御史臺都察院左侍御顧縞,又有吏部郎中,江南府巡檢司司吏,還有……”她的眼睛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睜圓,看看文書,又看看卓思衡,所有的話都噎在口中,也不知是憤怒還是錯愕,竟憋紅了一張小臉。 “我不會有事的?!弊克己馀牧伺膍eimei的肩膀安撫道,“誰來都不會?!?/br> 說完他起身去更衣,自鏡前端正好官帽,理正袍衿與袖口,深深吸了口氣。 卓思衡騎馬抵達州學時,門口早市仍是熱鬧非凡,不過十數日,瑾州州學便與從前門可羅雀的蕭條景象天差地別,挑子挨著地攤,人也擠擠挨挨湊在臨時擺開的桌前吃些便宜卻誘人的早點,不止是州學學生,更有附近住家的老小來這里買一碗云吞或是魚面。 陸恢同聶鑄明也已身著官袍等在此處,聶鑄明顯得有些緊張,猶豫問道:“大人,要不要先讓商販們離去?一會兒巡察大人們就都來了……” “不必,他們本來就是來看這些的?!弊克己馄届o道,“叫其他吏員也一道出來迎接吧,不用站在道中影響人家做買賣,我們到街邊去等?!?/br> 陸恢從容自若答應,聶鑄明卻焦慮不已。其實州學即便如今也沒有多少吏員,湊了九個人站在一處,只有陸恢是低級官吏的青袍,其余都是吏員的藍色襕衫,唯有卓思衡身著綠色官袍,還算有點品級和分量,但這一排人看起來,也實在是寒酸。 ——至少當巡察使的眾人抵達此處時,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的。 卓思衡率領學事司官吏拜見了顧縞,瑾州本地隨行的則是王伯棠和潘惟山二人,他們本就是瑾州州府衙門的一二把手,上面的巡察工作組下來,自然要陪同。 尤其還是這么大的事。 卓思衡看著一行官吏在川流熙攘中站定,因不是出巡,也沒人替他們開道,場面一時很是尷尬,不過好在已過了早市時間,攤販和客人都在不斷散去,他這時才要吏員開道,讓出一條直通州學正門的路來。 “卓提舉,這便是你在州學辦得早市?”顧縞冷著臉問。 “不是?!弊克己獾谋砬楦裢庹\懇,“此處道路也不屬我州學獨占,百姓要來擺攤叫賣并無不可,只是我有規定,只早晚二市可制位于此,另需自行清理攤點,不得污擾?!?/br> 站在門口,小販散去,終于周圍又清凈下來,各人才有了真正是在州學的感覺,卓思衡一一看過去來人,只見顧縞雖年紀四十出頭,卻比年輕些的官吏還要強壯高大,寬肩厚背很是威武,說是武官都有人相信?;酆獾膩硇爬镉懈揭粡埑浽笕嗽挼募垪l,說是顧縞此人的的確確是武舉出身,但亦極通文墨,在邊關辦過幾次軍營里的弊案,人稱“鐵吏”,圣上得知后特意拔擢至了御史臺,起初御史臺正經科舉出身的官吏都覺得他沒有功名不過是個粗人,誰知后來論事爭辯,竟無人能旁征博引過他,自此他尤其服眾,再無人置喙出身,也慢慢一步步當上四品官吏,正直剛健,說話和態度都是冷硬不折的風格,平常在朝中誰得賬也不買誰的面子也不賣,可謂是一身鋼骨不容錯,此人能來對卓思衡來說焉知非福。 其余幾個則是陪同隨行,雖有兩人的吏部背景被曾大人列為可疑,且這樣的機會鄭鏡堂和唐家不會放過,許是另有目的也未嘗可知。 但有一個,同曾大人來信中所言不同,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錯——那人站在最末尾,冷冷清清,只是看著,從始至終一言不發——正是高永清。 上面讓江南府派個巡檢司的本地官吏,沒想到他們竟臨時換了人。但卓思衡今早看到高永清的名字時卻并不意外。 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惡心他們兩個人呢? 一個是監察使,一個是被彈劾的地方官,利益最攸關的兩人之間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高永清從嚴和回護都令自己進退兩難,鄭鏡堂和唐家此舉實在是惡毒又狠辣。 想他今年春天三年任滿,因律治有為提到江南府巡檢司,卻第一個碰上了自己的案子,卓思衡心中雖是氣惱,可面上仍是平和的笑容,讓著幾位一道入內。 ——進入州學穿過正堂,所有人又傻了。 里面竟然還有一個市集! 說是市集并不準確,卓思衡管這叫州學步行商業街,但他的措辭并沒得到認可,州學和百姓仍是叫這里學府市集,這讓好不容易能施展新鮮名詞的他非常沮喪。 此處青石磚鋪路百米余長的甬道本是通往內學的出入之路,分隔開州學的辦公區與教學區,之前兩側多是樹木,如今卻建起了棚亭式的簡易店面,掛滿招旗。不同于外面,此地的店面極為安靜,一半以上都是賣書籍字畫與文房四寶的齋號,倒是還有賣藥賣茶葉的共用一個小鋪,清苦卻沁人心脾的香氣幽微而來,倒讓剛有暑熱的永明多了幾分清明之感,最神奇的是還有兩處賣糕餅的鋪子,只是沒有爐灶和后廚,只以竹盒或是荷葉包著些現成的甜食與果脯,路過便心口甜絲絲的,這里買吃食的學子卻比旁邊一處賣紙的鋪亭還要多三五人。 很奇怪,眾人都覺得這里雖實在不像是州學那般肅穆莊重,但又并非那樣吵鬧輕佻之地,甚至有幾分適度的煙火氣和從容感,并不令人反感。 可卻足夠令人震驚。 “你竟真在此處行商賈之事?”一位吏部巡察使驚道。 卓思衡笑了笑說道:“大人是吏部的官員,瑾州州學一案在六部幾乎各個部門都過了一遭,免職的官員名字想必大人都要倒背如流了吧?” 因被說中實情,吏部特命的監察使倒也是不置可否。 “州學沒了人也沒了銀子,處處百廢待興,下官唯一能做的便是在不與民爭利的前提下盡可能周轉籌措。于是清理出這條路來,以季置租金,他們若愿意自備木瓦搭建,我們可以出人力幫忙,免除些租子,咱們瑾州永明是個商貿之風隆盛的寶地,商賈聽聞有這樣的機會便趨之若鶩,此街建好倒也沒廢太大功夫,只是有些亭鋪時日久了還是加固一下比較穩妥?!弊克己鈶┣械?。 吏部的巡察使被他帶跑了思路,順口點頭道:“確實是亭子不是長久之計,若是壘砌圍住三面墻壁,倒也可無憂……” 一旁他的同僚猛地咳嗽兩聲,此人才猛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趕緊再度板起臉來。 陸恢和卓思衡都是專業的,他們不會笑,但幾個吏員卻是朝廷的專業官僚,實在憋不住,臉已經憋紅了。 “與不與民爭利,不該我等過問?!鳖櫩c卻不為所動,泠然道,“眼下情形與江南府巡檢司所參并無殊異,其言符實,卓提舉你的確是借州學讀書清凈之地染銅臭之污,肆意經商縱其資材招搖過市,有辱圣人斯文?!?/br> 卓思衡聽完也不急躁也不羞愧,收斂笑意后義正嚴詞道:“敢問大人,無銀兩薪俸,如何重振此地斯文?” “我并非學政,此事也非我職責?!?/br> 顧縞是絕不跟著卓思衡思路走的硬骨頭,但他不是沒有辦法。 “大人此言差矣。御史臺為何被稱‘難苦官’,一是俸祿不多,主理之事卻挨累且開罪人,二是其身負監察之職,監為眼目為天下睜張守定是非公理,察則要明辨實情代圣開聽,若不詳知所察之事,如何稱之為察?如何明察?大人來之前若是沒備好學政之業的功課與要務,豈不是瀆職之輩?下官不信圣上以明斷之德會任由如此官吏來做這巡察主使的當斷正聽之職?!?/br> 此言一出,好些人都白了臉,有的是氣,有的卻是怕,即便是王伯棠也被卓思衡的氣勢鎮住,一時竟愣住,饒是被卓思衡點名直諍的顧縞也是沒料到會聞得此言。 “休得無禮,顧大人今日一早抵達我們永明城的碼頭時,手上還捧著州學案的案宗,怎能說是不察呢?” 潘惟山如何圓滑通事,當即出來圓場,像是申斥卓思衡言語過激,卻是搭好臺階,又明著告訴卓思衡顧大人并非不知情況,卓思衡該說的都已說到了位。這臺階此時不下更待何時? 卓思衡如何聰慧敏銳,他不是走下臺階,直接采用滾下臺階的方式說道:“若要知曉全貌詳情,只看這一處并不能評議,下官相信顧巡察得見之后必會有所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