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軟美人的繼室之路 第95節
珍姐兒白他一眼,繼續道“好姑姑, 您回去了, 替我們給姑父、兩位表哥問好??”砀缑髂瓿捎H,我們一定趕去,騰表哥的日子定下來, 您也趕緊告訴我們?!?/br> “你放心, 少不了你和錦明的帖子?!辈苎尤A對花錦明笑著說:“錦明去過湖廣沒有?” 花錦明恭聲道:“不曾去過?!辈苎尤A便說, “正好,到時候帶著珍姐兒,到我們那里住一段。湖廣是魚米之鄉,難得的好地方,什么都要,你岳父當年在我們那里啊,都舍不得走了?!?/br> 曹延軒拍拍用手抓包子的昱哥兒腦袋,“正是”,花錦明卻笑道:“到時候再看吧,不知珍姐兒恢復沒有?!?/br> 曹延華便夸獎“瞧瞧,還是姑爺惦記珍姐兒”,珍姐兒卻覺得掃興,嗔道:“爹爹,您看他!” 曹延軒給她盛一碗香菇冬筍雞湯,“錦明說的對,你啊,好好在家養著,大夫說行了,你才能出門?!闭f著,又給花錦明盛一碗素八珍。 珍姐兒日日喝雞湯,早都膩了,嗔道“爹爹,人家不愛吃這個?!辈苎榆師o奈道,“那你想吃什么?” 她在席間看了看,煨鹿筋、五香鵪鶉、八寶肚絲、燒羊rou,另有桂花魚片、口蘑青菜、油燜大蝦、酥鯽魚和綠豆芽炒雞蛋,嫌沒有自己愛吃的,撅著嘴巴,寶哥兒忙把自己面前的蝦仁釀油豆腐換過去,“這個好吃?!薄?/br> 珍姐兒聳聳鼻子,夾起一片豆腐嘗嘗,昱哥兒瞧見了也要,媛姐兒便給昱哥兒夾了那道菜里面的豆腐。 曹延華看了,笑道“我們家里啊,珍兒是頭一個,我和她爹爹難免嬌慣了些,把這孩子養的,一點規矩也沒有。姑爺莫要笑話?!?/br> 珍姐兒不依,嗔道“姑姑~”花錦明欠身道:“哪里的話?!倍嗟囊痪湟膊徽f。 當著孩子們的面,曹延華也不便再多說,招呼“吃菜,吃菜?!?/br> 待酒飽飯足,午間太陽好,曹延軒帶著孩子們在院子里遛彎,珍姐兒扶著丫頭慢慢走,昱哥兒嗷嗷叫著亂跑。曹延華借口搬東西,把花錦明帶到自己書房。 “坐,坐吧?!辈苎尤A笑瞇瞇地,把侄女婿帶到臨窗大炕,親手泡了杯茶,“我是南方人,喝不慣北京的花茶,這是你姑父愛喝的云南普洱?!?/br> 花錦明雙手接過,道謝之后并沒沾唇,把斗彩茶盅放到桌案?!肮霉?,您是不是想說,我和珍姐兒的事?” 不等曹延華開口,他已起身深深一揖,頭也不抬地說:“昨日錦明已與岳父大人說清楚,錦明無德無能,家中落魄,配不上府上四小姐。錦明不能一輩子拖累四小姐,不如,不如就此了斷,免得耽誤了四小姐的青春?!?/br> 這番話惹惱了曹延華,柳眉倒豎,指著他鼻子罵道:“花錦明,你說得倒輕巧,這是你該說的話嗎?你是誰,我是誰?我告訴你,我和老七犯不著和你掰扯,回金陵把你父親母親叫來!” 曹家上一輩姑奶奶的名頭,花錦明是聽說過的,平日沒少聽珍姐兒念叨“我姑姑可有本事了,嫁的丈夫有前途,在家里說了算”,如今見了曹延華的脾氣,不禁苦笑著連連道:“不敢,不敢!姑姑大人,原本是家父母該過來的,因為家父受了杖責,雙腿受損,行車坐船都不便利,家母在旁陪著,實在是脫不開身....” 曹延華哼了一聲。事關侄女的終身,一日不合離,花錦明一日便是自家貴婿,她便把脾氣收斂起來,換了正容:“錦明,莫怪當姑姑的發脾氣,珍姐兒是我嫡親侄女,你如今也做了父母,你想想看,若喜哥兒是個姑娘,遇到這種事,你著不著急,上不上火?” 花錦明又是深深一揖,“姑姑是為了珍姐兒。全是錦明的不是?!?/br> 曹延華端起茶,放柔了聲音,“錦明,昨日你岳父跟你把該說的都說了,姑姑不提大道理,也不提外面的事。珍姐兒這孩子的脾氣,姑姑和你岳父比誰都清楚:珍姐兒一出生,就跟著珍姐兒的祖母,后來珍姐兒祖母過世,就有你岳母帶著。珍姐兒跟寶哥兒差不多大的時候,你岳母染病,說實話,治是治不好了?!?/br> “因為這個,你岳母對珍姐兒千依百順,要什么給什么。寶哥兒是男孩子,要繼承你岳父的家業,珍姐兒是女孩兒,你岳母生怕珍姐兒吃虧,給珍姐兒置了厚厚的嫁妝,你是知道的?!?/br> 花錦明點點頭。 曹延華又道:“你岳父是男子,外出游歷,讀書交際,整日不在內院,珍姐兒日日跟著你岳母,養成驕縱的脾氣。你岳父岳母給珍姐兒招女婿的時候,我就說,不求姑爺學富五車,不求姑爺家財萬貫,只求姑爺人品端正,性情溫和,和珍姐兒合得來,就得了?!?/br> 花錦明低下頭。 “姑爺,珍姐兒嫁給你,你自己說,是不是過得好好的?就算珍姐兒是個急性子,有不對的時候,和睦的時候總是多過不好的時候吧?”曹延華苦口婆心地,“姑爺,我再問你一句,珍姐兒嫁過去一年就懷了身子,又是個兒子,若不是你家被連累出了事,一件事趕上一件事,待喜哥兒出生,你和珍姐兒是不是安安穩穩恩恩愛愛過一輩子?” 花錦明不由自主地沉默。 曹延華再三說道:“錦明,你岳父昨日見了珍姐兒,第一句話就問,想不想和你好好過日子,珍姐兒可是親口說了愿意的。錦明,你和珍姐兒是結發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百年修得同船渡,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何不能退一步,包容一二?” 見花錦明不吭聲,曹延華覺得自己的話有些用,趁熱打鐵道:“還有些話,是當姑姑的私下講的:錦明,你是男子,又年輕,娶妻納妾的不愁兒女,體會不到做女子的難處;珍姐兒生孩子受了大罪,你是親眼瞧見的,大夫說,以后生兒育女上怕是有妨礙。錦明,你口口聲聲分開來,我問你,喜哥兒怎么辦?珍姐兒怎么辦?” 花錦明臉上寫著愧疚,想說什么,卻不知如何說起。 話已至此,再說就未免低三下四了,曹延華見好就收,推一推茶盅:“嘗嘗,若是愛喝,以后姑姑給你帶?!?/br> 花錦明道謝,喝了半口,才說:“姑姑,若換成以前,我自當,聽姑姑指點;可如今,我~” 他頓了頓,閉上眼睛,“我和珍姐兒成親三年,看得清楚,這世上,珍姐兒最崇拜的是岳父大人,最尊崇讀書科舉,我這一輩子,喜哥兒一輩子,連帶喜哥兒的兒子,都不能科舉、仕途,斷送了珍姐兒的心愿?!?/br> “姑姑,您也好,岳丈也好,盼著我和珍姐兒好好過日子,我是感激的,可我心知肚明,如今時候短,喜哥兒還小,也還罷了,待過些時日,家里兄弟姐妹讀書出仕,喜哥兒碌碌終生,珍姐兒對我,必定嫌棄萬分、厭惡至極?!?/br> 說完,他躬一躬身,低頭不吭聲了。 這話說到曹延華心坎里,換成自己丈夫、兒子,也會一輩子耿耿于懷。 她想要再勸,見他一副拿定主意的模樣,只好說“如今你在氣頭上,姑姑說什么都沒用,不如緩一緩,這么大的事情,總不能一時半刻就做決斷。你呢,既來了京城,到處走一走,散散心,陪著珍姐兒調理調理,好好過個年?!?/br> 這是昨日曹延軒和她商量好的,本想添一句“親家那邊有什么缺的”的客套話,再一想,如今花家不如自家,若說得多了,怕花錦明多心,便不提了,“我后日便走,你岳丈過了年便去翰林院了,媛姐兒也要出門子,家里的事,你幫著瞧一瞧?!?/br> 花錦明恭恭敬敬答應了。 曹延華看在眼里,心里嘆了口氣。 片刻之后,兩人出了屋子,院里正熱鬧著,寶哥兒媛姐兒在中間踢毽子,你一下我一下的,一個紅綠相間的雞毛毽子在空中飛來飛去。昱哥兒也拿了個小小的毽子,他個子矮,腿短,怎么也不能像哥哥jiejie那樣把毽子踢得高高的,便發了脾氣,把毽子胡亂一甩,落到冬青樹頂去了,扁著嘴就要哭。 曹延華失笑,正要上前哄,媛姐兒已經過去,胡嚕著昱哥兒頭頂,“走,jiejie帶你拾下來?!?/br> 昱哥兒噙著淚水張開胳膊,雙腿使勁蹬地,由著媛姐兒把自己抱起來。他個子大,吃得瓷瓷實實的,沉得很,媛姐兒已經伸不直胳膊了,正要叫仆婦過來,花錦明三步并作兩步過去,接過昱哥兒高高舉起,小家伙伸著手摸到自己的毽子,高興得咯咯笑個不停。 花錦明笑著把昱哥兒放回地上,從衣袋摸出個盛著窩絲糖的琺瑯盒子給他,心想,若自己娶的是面前這位六小姐就好了。另一邊,屋檐下的曹延華放了心,心里也在想:若花錦明娶的是媛姐兒,哪里有這么多破事? 她一邊想,一邊去了書房,曹延軒的小廝和珍姐兒身邊的小丫鬟在外面守著,她不耐煩地揮揮手,推門便進去了,聽到次間珍姐兒嘟囔:“您把我嫁到他家,卻給六妹找了這么好的人家,嗚嗚,爹爹,以后我在六妹面前怎么抬得起頭來,您偏心,爹爹,您對我不好?!?/br> 曹延華皺皺眉,低聲道:“噤聲!姑爺也在,生怕人家聽不見么?” 珍姐兒忙忙拭淚,縮到曹延軒身后,后者有些尷尬,也有些頭疼:今日珍姐兒說起,自己要在京城長居,不知父親給六妹找到合適的人家沒有,想幫著給六妹備嫁妝。 曹延軒甚是欣慰,便把魯家的事情說了,“若明年相看過了,便可定下來”。珍姐兒一聽,便難過起來,正說著,曹延華便進來了。 “各人有各人的緣分?!辈苎榆帨芈暩嬖V女兒,“一家人莫說兩家話,你六妹日后好了,定會幫著家里,錦明也有錦明的好,切不可妄自菲薄?!?/br> 曹延華往曹延軒身邊一坐,對珍姐兒說:“就是你爹爹說的,以后不可如此?!?/br> 珍姐兒應了,低著頭道“女兒去歇個午覺”,給兩人行了禮出屋去了。 曹延華端著弟弟遞來的茶,這才把方才的事情說了,“上回來,我還嫌他有些浮躁,如今經了事,反倒堅忍起來??上Я??!?/br> 聽到女婿沒改口風,曹延軒并不失望,也沒太意外,無奈地道:“既如此,隨他去吧?!?/br> 曹家不是小門小戶,話說到這個份上,總不能求著花家。曹延華也是贊成的,“老七,四丫頭那邊,是你去說,還是我去說?” 想到方才女兒傷心的模樣,曹延軒略一猶豫,便道:“你說吧,就說花錦明自慚形穢,怕和她過不了日子,莫要提和離的事。眼看過年了。我去趟六哥那邊?!?/br> 曹延吉為他奔波三月,往返千里,又送了珍姐兒回來,不去一趟是肯定不行的。 曹延華應了,卻不太贊成:“老七,這么大的事情,拖著也不是辦法,依著我,讓四丫頭給花錦明賠個不是。四丫頭當娘的人了,你總不能護著她一輩子?!?/br> “她那個身子骨?!辈苎榆幤饺展麛?,如今左右為難,遲疑道:“等大夫來過再說吧?!?/br> 片刻之后,曹延軒去了曹延吉的院子,下面的人說,六爺在周老太太處。 周老太太院子滿滿當當,三爺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四個孫子孫女加上博哥兒齊哥兒琳姐兒,玩耍的玩耍說話的說話折騰的折騰,見他過來了,紛紛喊著“七叔”聚過來,熱鬧的不行。 三爺三太太、六爺六太太都在屋里,陪著周老太太閑聊,聽說他來了,三爺六爺便迎出來。曹延軒是見過周老太太的,行了個禮,對眾人打了招呼,便和六爺并肩出了院子。 “老七,這回為了你,我可是翻山越嶺,求神拜佛,就差翻江倒海了?!甭飞喜苎蛹倚?,指著自己鼻子,“老七,你說,你怎么報答我?” 曹延軒停下腳步,正容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六哥,此番辛苦你了?!?/br> 他冷不丁地如此嚴肅,曹延吉愣住了,拍拍他肩膀,“行,老七,我記住了?!?/br> 兩人到了曹延吉的書房,相對落座,曹延吉便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到了金陵,我把博哥兒齊哥兒扔給三哥,第二天就去了雞鳴寺。老七,我給你說,你這件事,還真挺玄乎的?!?/br> 曹延軒露出不解的神色,“高僧說沒辦法?” 曹延吉滿臉沮喪,“臨去之前,你六嫂出主意,從瑞福祥給高僧做了一件玄金袈裟,又從京城買了點心、果子和素酒,我怕不夠,到了金陵又定了一桌素齋,叫了四個人抬著,到了寺里一問,說是沒這個人?!?/br> “我不信,拿著你那幅畫,把雞鳴寺從上到下從里到外找了一遍,你猜怎么著,根本就沒那位高僧的影子?!?/br> 曹延軒停住腳步,露出驚愕和難以置信的神色,“六哥,這,這?” 看起來,老七也被嚇到了,曹延吉心里不忍,安慰道:“我折騰半日,把雞鳴寺方丈折騰出來了,我便沒全說,只說,家里兄弟在寺里遇到一位高僧,說了些命數之事,當時沒覺得,如今靈驗了,想回來向高僧當面請教一番。方丈說了些云里霧里的話,什么天機不可泄露,又說佛法無邊不度無緣之人,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我就把禮物留到寺里,布施了一千兩銀子,請方丈指點?!?/br> 曹延軒身體前傾,“方丈如何說?” “方丈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讓你既來之則安之。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辈苎蛹话逡谎蹚褪?,又說“方丈還說,讓你以后樂善好施,多行好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逢年過節,多去廟里拜一拜。時候長了,佛祖自會保佑你的,阿彌陀佛?!?/br> 不用說,后面幾句是他自己解釋的。 曹延軒點點頭,“受教了,既如此,我便照高僧所說,今后多行善事?!?/br> 曹延吉哎一聲,“老七,你說,那高僧好好的,怎么找不見了?難不成,是個隱居于山上的世外高人,見到有緣人才肯露面?” 曹延軒搖頭不知。 “我問那方丈,老和尚神神叨叨的,不說有,也不說沒有,見到我就是念佛,說什么相逢便是有緣?!辈苎蛹洁?,悻悻地道搖著扇子,“依我看,他自己也搞不清楚?!?/br> 曹延軒給堂兄斟茶。 曹延吉喝了一口,繼續講述:“下山之后,我一想,這不是辦法,便去了靈谷寺、棲霞寺和報恩寺,方丈也好,禪師也罷,大多如雞鳴寺方丈所說,說一些沒邊沒際的話。之后我獨身一人,去了一趟杭州?!?/br> 曹延軒睜大眼睛,立刻明白過來,“你去了靈隱寺?”曹延吉以為堂弟稱贊自己靈活,“你也想到了?”曹延軒頓了頓,“延華也說,要去一趟?!?/br> 靈隱寺乃印度,自古便很靈驗,民間有一種說法,據說杭州沒經歷過大風大浪,大災大難,全是因為有一座靈隱寺。 曹延吉便把自己到靈隱寺的經歷說了,聽起來,和其余寺廟也大同小異,又從懷里取出一大堆護身符、平安符,“這個是靈隱寺求的,這個是雞鳴寺的,拿去吧?!?/br> 曹延軒起身,對他深深一揖,“六哥大恩,無以為報,小弟十分慚愧。這段時日,我在家想了又想,就如高僧說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便隨他去吧,何況,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事?!?/br> 曹延吉瞪眼道:“不能娶媳婦,還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你真打算打一輩子光棍?老七,你看我這會回來得遲了些,你嫂子在家里急得什么似的,起了滿嘴泡。我告訴你,家里面啊,還是得有個人惦記著?!?/br> 曹延軒默然,“各人有各人的緣法,我主意已定,延華也覺得好。對了,珍姐兒那邊,還要多謝六哥?!?/br> 曹延吉伸個懶腰,“客氣什么,左右我和三哥要回來,捎帶手的事。你給三哥五哥三嫂五嫂道謝就得了?!?/br> 曹延軒是明白的,“我打算,三哥三嫂再歇一日,明晚在北平樓請伯父、三哥三嫂六哥六嫂吃個飯,順便給延華踐行?!?/br> 曹延吉欣然應了,“行啊,我把玉丫頭也叫上”說到這里,他略一猶豫,還是說道:“老七,你伯父總怪我把孩子慣壞了,依我看,珍姐兒那邊,你才該多管著些兒,那丫頭脾氣上來,誰的話都不聽?!?/br> 不用說,長輩們的話,珍姐兒也不肯聽。 曹延軒是慚愧的,“明日我叫她向三哥三嫂賠禮?!庇职鸦ㄥ\明的事說了:“六哥,你看,這事怎么辦?” 曹延吉倒比他灑脫多了,揮著手說,“老七,花家的事情一出,我就覺得不好辦:咱們有兒女的,向來高門嫁女,低門娶婦,以前門當戶對的,現在花家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珍姐兒又是急性子。依我看,該說的說了該勸的勸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實在不成把珍姐兒接回來,還怕找不著好人家嗎?” 曹延吉也想不出別的辦法,從衣袋里取出一張一千兩的銀票,遞給曹延吉:“六哥,這段時日我住在府里,倒也罷了,如今珍姐兒跟著過來,拖家帶口的,連帶吃藥進補,這些,就當補貼府里吧?!?/br> 曹延吉死活不接,把銀票塞回他口袋,板著臉道“老七,你這就沒意思了,分的這么清楚做什么,再說,年底還早著呢?!?/br> 兩府慣例,每年開銷由東府西府均攤,一家一半。 曹延軒只好不再提這件事,問起曹慎的情況--他把給曹慎的東西托曹延吉帶回去了。兄弟二人聊了甚久,晚飯時才并肩而歸。 作者有話說: ? 第113章 十月二十九日, 曹延軒把一位御醫、一位同仁堂的大夫請回府里,給珍姐兒喜哥兒診治。 兩位大夫分別給珍姐兒觀面色、詢問、號脈,看了以前的方子,問了給珍姐兒接生的婆子, 和范大夫商量, 最后得出的結論和范大夫差不多:珍姐兒損耗過度, 需徐徐調理,急不得, 氣不得, 至于能否再生育,誰也不能打包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