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嫁妝穿六零 第27節
書迷正在閱讀:清晨心動、窺癮【校園 高H】、小幻想(合集1v1h bg)、戀如夢囈、無名地(1v2,luanlun)、極樂魔女(古言修仙nph)、是什么讓狗變壞了(男重生)、吻芍【先婚后愛 1V1 H】、引力、青芒
穆繼東跟人聊了一路,總算到穆家老宅了,穆清踢踢腿,叫她爹把她放下。 穆貴和王彩霞在門口迎接,容文博禮貌周到地點頭問好,把老兩口和家里兒子媳婦兒孫子孫女都夸了一遍,說出的話來,真叫人如沐春風。 站在一邊的王春玲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她只覺得,這位叫容文博的,一看就不是他們這樣的人家能高攀的人。 王春玲看向溫柔笑著的弟妹,偏偏這樣的人,和林玉是一家人。她以前,錯看林玉了! 穆家老兩口請林玉的叔叔吃飯,結婚這么多年孩子都生了,還是第一次來,不用細想肯定也知道晚上有好吃的。 有好事的人跑去穆繼兵家說怪話,“張蘭花,王春玲家今天吃香喝辣,你家吃什么???” “別在家吃糠咽菜了,帶著你家穆紅杰去說點好話,說不定能吃上一口呢?!?/br> “林玉娘家來人了,你這個前妯娌不去看看?” 張蘭花氣得跑出去罵,“老娘有骨氣,就是吃糠咽菜也不去吃人家的剩飯,不像有些人,眼饞別人家吃得好,吃不上還去湊熱鬧,真夠不要臉的?!?/br> “林玉娘家來人了又怎么樣,還不是只有一個閨女,我張蘭花可是有兩個兒子?!?/br> “你說林玉不能生?” 張蘭花大聲反駁,“我可沒有說?!?/br> 幾個好事的人哈哈大笑起來,“咋地,林玉娘家來人了,你就不敢說她壞話了?” “滾出去,都給老娘滾出去!”張蘭花cao起掃把輦人。 穆家的飯桌上,王彩霞少不得要問起林玉娘家,不是說爹娘都去了嗎,他這個叔叔是哪家的叔叔? “我從小看著小玉兒長大,她爹娘犧牲后,她就由我照顧。前些年她考上大學,我叫她等開學了好好在學校讀書等著我回去,結果她那個大伯一家是個黑心肝的,欺負一個小姑娘,她沒法子扭頭跑了?!?/br> 穆家人都驚了,真是看不出來,還是個大學生呢?頓時屋里人看林玉的目光就不一樣了。 “我出門一趟回來,才知道她已經失蹤好久了。我帶著人到處找,一直沒找到,她給我寫信我也沒收到,硬生生錯過了這么多年。也就是前段時間,我才知道她跑到芒山縣來了?!?/br> 容文博看了一眼林玉,“這孩子膽子大,長輩不在,她一聲不吭的就自己做主結婚了,聽說還被村里人欺負說閑話,我這個當叔叔的聽到氣得不行。我倒是想問問,誰對我家小玉兒有意見當面跟我說,我這個當叔叔的替她做主?!?/br> “村里有些女人嘴巴不把門兒,真讓她們站出來他們又縮回去了。我王彩霞撂下一句話放這里,以后只要誰敢說林玉閑話被我抓住,我老婆子撕了她的嘴巴?!?/br> 李道士說老三兩口子是良配,即使以后只有穆清一個孩子,她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這個時候她做婆婆的一定要表態,不能讓林玉娘家人不滿從中挑事兒,萬一兩個人真分了怎么辦? 王春玲低下頭沒敢說話,這有了硬氣的娘家人真是不一樣了,林玉以前也沒少被人說嘴,她婆婆什么時候說過這么硬氣的話? 容文博很滿意,“親家母,能有你這樣善解人意的婆婆是小玉兒的福氣,我代表她爹娘敬你一杯?!?/br> “客氣客氣!” 這一頓飯吃過之后,林玉是大學生的話傳出來,很快村里人就沒人說她不生兒子的事情,都紛紛羨慕穆繼東好狗命。 嘖嘖,穆繼東那小子真是娶到天仙了,長得好看,又能掙錢,還是個大學生。 容文博在穆家村又待了兩三天,喝了一次加強版的養生湯,這才準備回上海,并且跟林玉說好,下個月就回來。 走的那天,容文博交代穆清,“我知道你記性好,別偷懶,先把我默寫給你的書背完,不會的字叫你mama教你,等我回來檢查?!?/br> 穆清能怎么辦,只能面無表情地點點頭。 快走吧!快走吧! 村里小孩兒經常唱的一首童謠在她耳邊響起:讀書難,讀書苦,讀書不如挖紅薯。 不,比起挖紅薯她還是喜歡讀書。 看她親爹,這幾天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叫他陪自己再去一趟白云觀,他直接躺下睡覺,當做沒聽到。 作者有話說: 謝謝大家的訂閱支持,以后我會盡量日九千!更新時間大約在晚上十一點后!明天再約哈! 謝謝: false 12022-08-24 08:15:31 第23章 容文博走后, 家里的日子一切照舊。 穆繼東這幾天忙著上工,忙著地里的秋收,早出晚歸, 顧不得其他。林玉周六去療養院上班沒讓他送, 自己騎車去的。 到了療養院, 大家都關心她閨女怎么樣了。 林玉笑著謝謝大家, “孩子挺好,還要多謝小張他們幫忙?!?/br> 小張嘿嘿地笑,“主要是清清有福氣, 在城門口碰到好心人了?!?/br> “你們也出力了, 應該謝?!?/br> “那兩個拐子怎么樣了?” “那兩人不是咱們縣的,還要追查其他拐走的小孩兒,前天被押著送市里去了?!?/br> “丟了孩子的人家得多心疼啊, 拐子真是該死!” 大家圍在大門口閑聊了幾句,林玉還有工作要忙,就先去廚房了。中午的時候,給小張他們送了一大鍋養生湯, 算是感謝他們, 可把小張他們高興得不行。 今天有五單加單,其中一單是刑家的,云苓定的養顏湯。來送單子的人跟林玉說,刑老夫人請她過去坐坐, 林玉忙完,親自把湯送過去。 “來了, 快進來?!?/br> 林玉把大砂鍋放桌上, 云苓給她拉椅子拿碗筷, 林玉擺擺手, “一會兒我還要回去,你們吃?!?/br> 云苓也不跟她客氣,“行,你忙著回去今天我就不留你吃飯了。今天叫你過來,主要想問問清清。我說,以后你忙不過來,把清清送我爸媽這里來也行?!?/br> 刑老夫人連忙點頭,“上周我們去云臺市住了幾天,一回來就聽小張他們講清清被拐子抱走了,當時真是嚇得我一口氣差點沒上來?!?/br> 林玉嘆氣,“青天白日的,就在療養院門口,誰知道那些拐子那么大膽。也是清清運氣好,出城的時候被人攔下來,攔住的那個人還是我的叔叔?!?/br> “哎呀,真是巧了!” 林玉翹起嘴角,“那可不,我來芒山縣這么多年,我寫信回去也沒人回,我都不知道他到處找我?!?/br> 林玉心里高興,說了幾句她叔叔找她的事情,刑老夫人愣住了,“你是上海過來的?平時聽你說話,怎么聽不出口音呢?” “我在村里待習慣了,會說本地話,就沒想起說上海話來。再說,這里也沒有上海人?!?/br> 刑老夫人一拍大腿,“阿拉也是,開始跟著老大在云臺市住了好些年,后頭又搬到療養院來,哪里想起說家鄉話?!?/br> 刑老夫人說了兩句上海話,林玉也驚了,沒想到他們還是一個地方來的。 “儂住哪里?” “住新野那一片?!?/br> “真是巧到家了?!毙汤戏蛉思拥?,“我家在新野也有房子,我家的房子是祖上傳下來的。不過我們一家以前住在租界那邊,新野的老宅一直空著,叫一個親戚幫忙看房子。要是我家住在新野,說不定我們還能經常碰到?!?/br> “對了,聽我家親戚說,前些年說要搞什么保護研究,住在新野那一片的人都慢慢搬走了,不知道那里現在還有沒有人,這些年我們也沒回去看過?!?/br> “我不知道,我當年走的時候新野就沒幾家人?!?/br> “你爹娘姓什么,說不定我還認識?!?/br> “我爹叫林兆光,我娘叫程欣,他們去世走得早,你們可能不認識,但是你們家以前也是大商人,我叔叔你們說不定知道?!?/br> “誰?” “容文博?!?/br> 刑老夫人今天激動得都要把手掌拍紅了,“我知道,容文博比我小一輪,那是個頑皮的,我家還在上海的時候他偶爾來我家公館玩,那時候他二十多歲,跟我家幾歲的定北打羽毛球,還打得有來有回的?!?/br> 在腦海中想象容叔年輕時候的樣子,林玉笑著說,“我那時候還沒出生?!?/br> “哈哈哈,對?!毙ν晷汤戏蛉擞秩滩蛔@了一句,“后頭他們家慢慢把生意往香港搬,我家定北結婚后,我們舉家過來云臺市發展,就沒什么聯系了。你爹娘我沒見過,但是從容文博那兒聽過他們的名字?!?/br> 林玉笑道,“我叔叔前幾天才走,他說過段時間還要回來?!?/br> “等他下回過來,走之前來我家吃頓飯?!?/br> “您老別急,容叔下回過來要住好一陣,咱們有的是時間?!绷钟窀汤戏蛉苏f了容叔要教穆清讀書。 刑老夫人點頭道,“挺好,你家姑娘聰明,別白耽誤了。容文博那小子,他爹娘從小管的嚴,該學的都學了,教穆清讀書沒有沒問題?!?/br> 云苓坐一邊喝湯聽她們說話,“他會什么?” “古代世家公子學的那一套,他都學了。說起來也好笑,那時候外面亂得很,好些文化人逃難來上海,要找個糊口的活兒不容易,容文博他爹娘就選了些厲害的人請來,輪番給他上課,也難為他了?!?/br> 聽婆婆這么說,云苓也動心了,“娘,要不您跟這位容先生說說,叫我家刑莉和刑昭也跟著去學學?” “刑莉不是讀大學去了,刑昭今年也讀初一了,他們兩個平日里哪有時間,除非等到寒暑假?!?/br> 林玉倒是沒什么意見,“這個你們跟容叔商量去?!?/br> 說了這么久,時間也不早了,林玉必須要走了。刑老夫人叫她等等,她去屋里拿了個精致的木盒子畫出來,“以前不知道,咱們今天重新認個親,這是我給你們母女倆的見面禮,你可別推辭?!?/br> “這……” “快收下,回去吧,我老婆子餓不得,我要去吃飯了?!?/br> “謝謝您,我就收下了?!?/br> 林玉回到家,穆繼東已經下工回去了,中午熬的粥,這會兒剛剛好。 “媳婦兒,不做飯了,叫清清拿兩個菜出來?!?/br> “行呀?!?/br> 穆清噠噠噠地從屋里墊著腳小跑出來,“想吃什么?” “前兩天做的那個紅燒土豆,再來一個涼拌手撕茄子?!?/br> 穆清把兩個菜端出來,又拿了一個自己愛吃的干煸豆角。 林玉把木盒子放桌上出去洗手,穆繼東掃了一眼,“什么東西?” “跟你們說一件好事兒?!绷钟襦枥锱纠驳匕研碳业氖聝赫f了,“沒想到在芒山縣還能碰到熟人?!?/br> “哎喲,那可真不容易,等容叔回來,一定要上門見見。你家的老宅有多寬呢?” “有點寬,說是老宅,其實是個園子。新野那一帶以前很偏僻,那邊家家戶戶房子都建得寬敞,我家房子傳了好多代人了,也擴建過好幾次,那就更加寬了?!?/br> 林玉回憶道,“我小的時候,上海流行修建公館,有錢人喜歡住小洋樓,原來住新野附近的人家,有些家族的年輕人想把老宅推倒了重新建幾層樓的公館,家里老人不讓?!?/br> “真是難為你了,剛結婚那會兒和我擠那么小一間屋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