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表姑娘(重生) 第12節
說話間,外頭忽地有婢女通稟:“太夫人,相爺來了?!?/br> 晏安寧抬眸,便見顧文堂穿一身緋色官袍,金線繡著仙鶴補子,腰環花犀革帶,神采奕奕地走了進來。 太夫人見了面上的笑容立刻多了幾分,傾身笑:“今日回來得倒早?!?/br> 在母親面前的顧文堂顯得要閑適隨意許多,雖身著官袍,清雋的面容上一雙眸子里卻全是笑意,他頷首,坐下接了秦嬤嬤的茶,簡短道:“近來無大事?!?/br> 抿了口茶,抬眼才發現晏安寧今日穿得頗為明艷,倒不是素日里那般清麗素雅的做派。 他眸底笑意漸深,暗忖這小丫頭究竟是運氣好趕了巧,還是命人打聽了母親的喜好。 思索之間,便見她下了炕,蹲下身子給他行禮:“相爺安好?!?/br> 他淡淡嗯了一聲,一旁的太夫人見了卻笑道:“都是一家人,你便隨著明惠她們一樣,叫他三叔便是?!?/br> 晏安寧微微一怔。 三叔這個稱謂,她嫁給顧昀之后,在婚后第二日的見親禮上,她是喚過他的。只是夢醒過后,每每再想起此后和這人的糾葛,不免便有意疏離,實然也是心底里有些別扭。 可眼下太夫人既然這般說了,她若是不照做不免惹人猜疑,于是她大大方方地直視著顧文堂的眼睛,輕聲道:“三叔?!?/br> 顧文堂撥弄著扳指的食指微微一頓。 他笑了笑,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只看著太夫人道:“娘,這小丫頭女紅好,您不是說想給佛祖獻經么?若是繡出來的,應更顯誠意?!?/br> 太夫人含笑聽著,從善如流地問晏安寧:“……可帶了什么貼身的物件?讓我瞧一瞧?!?/br> 三兒子昨日便提過一嘴,不過她心想著小姑娘家家的,一是靜不下心來,二是兒子說不定也只是想拉拔人家隨口說的,倒也未必非要繡佛經。獻給佛祖的,若是心不誠,或是繡的難登大雅之堂,那還不如不做。 聞言,晏安寧看了一眼招兒,后者便笑吟吟地上前,奉上一方帕子。 太夫人一瞧,卻是工工整整繡著《楞嚴經》第一卷 的一頁經文,針腳細密,字跡也十分流暢。 “這是昨日趕出來的,只是手頭只有我從前幫姨母抄錄的一卷,便照著那上面的字跡繡的,怕是難入太夫人的眼?!?/br> 太夫人臉上的笑意卻真切起來:“你小小年紀,這樣的字已經是難得。這女紅倒是十分出挑,字都繡的這般好,真是難得一見,瞧著比宮里尚衣局的繡娘都能耐?!?/br> 晏安寧連忙謙虛了幾句,太夫人卻拍了板子:“……既然你有心,那便以后來我那小佛堂繡經,單看你什么時候有閑暇。若不嫌棄,沒事陪我這個老太婆說說話一起用飯也是好的?!?/br> …… 待人都走了,秦嬤嬤小心地在太夫人耳邊道:“您瞧,三老爺對這表姑娘,是不是……” 太夫人斜睨她一眼:“別瞎說,那是昀兒未來的媳婦兒,昨兒不是特意來了一趟,想求我做主么?” 原來五少爺來一趟是為了這個。 秦嬤嬤倒是才知曉,便松了一口氣:“那便好?!?/br> 若是配三老爺,不免身份太低了些。 只是三老爺近些年身邊都不曾有過女子,更別說往太夫人跟前帶人了。她瞧著這表姑娘生得這般漂亮,又確實做足了準備來討太夫人的歡心,這才想岔了。 太夫人細想著方才晏安寧叫顧文堂三叔時坦蕩的模樣,攏緊的眉頭也緩緩松開。她倒不在意什么家世,論家世,滿京城也沒有哪家能高過他們顧家,且有過前車之鑒,她的承受能力強著呢。 只是昀兒那孩子一副非她不娶的模樣,若真是叔侄搶一個女子,那才是大笑話。 不是便好。 …… 壽禧堂外。 晏安寧也從顧文堂口中聽聞了這個消息,她愣了愣,只覺得指尖的血液迅速涼了下來。 作者有話說: 預計下下章開釣~需要一些外在和內在因素共同推動,女鵝不是海王,瞄準新目標也是需要時間梳理的 第15章 晏安寧心涼如水,把朱唇抿得更加殷紅。 相處了這么些年,顧昀多少對她的脾性有些了解,縱然有些脾性是她刻意偽裝出來給他瞧的,可有一些骨子里的東西卻難偽裝。 她是從來不走回頭路的,他想來也是看透了這一點,這些時日并未再貿然糾纏她,而昨日的事情一發生,卻直接越俎代庖地在太夫人面前表明心跡。這樣,太夫人即便再欣賞她,從最初的印象出發,也不會再主動幫她找任何的好親事。 畢竟,顧昀是她的親孫子,還是很有出息中了解元的孫子。 他倒真是打的好算盤。 顧文堂覷她神色無半分喜意,只當她是還為了昨日的事情遷怒顧昀,他神色微起波瀾,旋即淡淡道:“婚姻大事并非兒戲,珍姐兒雖混賬了些,但昀哥兒是個心里有數的,你不知,前些時日她做了錯事,已被昀哥兒下令禁足了時日。只是一時半刻,脾性難改?!?/br> 他查過她,知曉她這些年和承輝苑走得近,無非就是想借著親事繼續留在侯府。步步為營也罷,真心交付也好,總歸是個聰明的孩子,眼下看著對顧家也并無妨礙,為了顧明珍的小毛病拒了一心想嫁的兒郎,未免草率,不像個聰明人的做派。 那日四宜樓上哭得梨花帶雨,他冷眼瞧著總逃不脫為情所困四個字。既然兩下里都有情意,又何必徒生波折,到頭來讓他看著頭疼? 顧文堂身居高位久了,見不得這些麻煩事,平日里若是誰這般讓他心煩,早被他打發得遠遠的了。偏面前這一位是個嬌嬌弱弱的小丫頭,傷情之時又像是被他言語激著了,到頭來倒像是他自個兒主動招惹的,輕易便動彈不得了。 晏安寧看他一眼,不愿再聽他這些話。 “芳蕪院那邊,不知三叔查得如何了?” 聽到芳蕪院這三個字,顧文堂便想到那夜莫名撞上的聽墻角,他眉心一跳,淡淡看她一眼,沒有立時應聲。 “您就說幾句吧,我并非要窺探那位的陰私,只是想知道,這事會不會牽連我姨母?”她柳眉微蹙,憂心忡忡的模樣,軟下語氣求他。 顧文堂便看她身后的招兒一眼,見那婢女手上提著一大堆安胎的補藥,想起方才母親心情好要賞賜她許多首飾,她紅著臉問能不能換成一些名貴補藥的樣子。 若說還有哪個人確定是被她交托了真心的,想必只有她那位姨母了吧。 只是又何必這般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正是愛俏的年紀,頭上若是頂著漂亮的赤金頭面,應會更美麗動人一些。 這念頭也只是一晃,他想起上回她說的明姨娘送去的名貴禮物,緩了語氣道:“那東西想來是世子著人悄悄送過去貼補她的,至于馬場一事……是那位和春曉接頭的婢女做的,和明姨娘無關?!?/br> 至于更多的細節,他則沒有透露。 晏安寧松了一口氣,屈身福了福:“多謝三叔告知,那我便先告辭了?!?/br> 顧文堂頷首,看著那纖薄柔弱的背影漸漸遠了,搖了搖頭。 弄不清楚這小姑娘在想什么。 * 江氏看著晏安寧從壽禧堂帶回來的一大堆補藥,忍不住笑了:“你這丫頭,讓你去太夫人跟前盡孝道,你是把她老人家庫房里的好東西都給搬回來了么?” 江氏作為陽安侯的妾室,雖不怎么有機會和太夫人這個婆母見面,但她素知太夫人出身高貴,又教育子女有方,一向是又敬又畏的。 晏安寧便抿了嘴笑:“瞧您說的,太夫人的私庫大著呢,哪里就能被這點東西弄空?是她老人家體恤心疼您身子弱還要替顧家傳宗接代,特意賞的?!?/br> 晏安寧手頭上不缺銀錢,好看金貴的首飾她等些時日花些功夫也能從銀樓里訂做,偏這些名貴的藥物,沒有些靠山是很難尋來的。所以,在太夫人跟前她特意要了這些。 江氏聞言便高高興興收了,拉著她的手細問今日請安的細節,得知太夫人應允她前去繡佛經更是喜不自勝,道:“這是天大的福氣,你得了她老人家的青眼,以后親事就不用發愁了?!?/br> 晏安寧心中卻在苦笑。 今日之前她也是這么想的,所以才煞費苦心地在那繡帕上下功夫。誰知道,顧昀卻悄無聲息地破壞了她的打算。 江氏似乎極為欣慰,又接著道:“這下子,那小婦別想在拿捏你,你這般金尊玉貴養大的小姑娘,哪里能再回江陵嫁勞什子的員外……” 陳嬤嬤干咳一聲,江氏這才驚覺失言。 晏安寧眸光微動,輕聲道:“江陵那邊來信兒了?” 陳嬤嬤忙笑道:“表姑娘不用在意,你那黑心肝的繼母給你尋了門親事,說是個家財萬貫的員外郎。呸!定然不是什么好的,否則她能想得起來姑娘?她自個兒那寶貝金疙瘩都得上趕著嫁呢!” 繼母成氏先前是她父親養在外頭的,早年便生下了一對龍鳳胎,也是用這兩個孩子徹底鎖住了父親的心。算算年歲,她那個便宜meimei比她小不了多少,也正是談婚論嫁的年紀。 說起繼母為她尋的這門親事,晏安寧還真知道一二。 因為,前世成氏也來過這么一遭。 后來她著人打聽過,這個成氏口中夸得天上有地上無的好女婿,實則年過四十,肥頭大耳,膝下還有三個和她年歲相仿的子女。有錢倒是真有錢,可娶她,是想娶一門續弦,家產卻打算全留給器重的大兒子。 那時她已經在和顧昀談婚論嫁,聽聞消息,他直接派人將成氏派來的那兩個嬤嬤打了出去,為此,她還頗為感動了一陣。 江氏也連道:“你不必掛心,今時不同往日了,她哪里能隔著這么遠拿捏你?若是派了人來,直接轟走便是?!?/br> 不過說是這么說,晏安寧的名字畢竟寫在晏家族譜上,當父母的若要插手她的婚事,鬧到官府也使得。為今之計,惟有晏安寧就近嫁了,或是聘禮多到能堵住晏家的嘴,或是權勢讓晏家不敢插手,才有息事寧人的可能。 江氏想到這一點,又有些頭痛:“……侯爺前日來提過,說想將你和五少爺的婚事定下來。只是我想著你近來想法有變,便搪塞說等過了春闈再定,免得這時候婚事牽絆了五少爺的心緒,到時候謝jiejie不高興?!?/br> 晏安寧拉平了嘴角。 看來,顧昀沒少下功夫。她雖算是陽安侯的救命恩人,但也只不過是說得好聽,真談婚論嫁起來,在陽安侯面前,姨母哪里能表現出半點她瞧不上顧昀的意思呢?陽安侯可能覺得,如此,還算是他還了她的恩情。 晏安寧拉住姨母的手:“您辛苦了。放心,我不會嫁回江陵的?!?/br> 卻也沒松口說回心轉意。 江氏欲言又止,到底最后還是沒說,只是心間隱隱有些后悔。早知晏家打著這樣的算盤,她也不該同意安寧就這樣和顧昀鬧騰,萬一最后還是得嫁,日后夫妻拌嘴提到此事不免不和美,若是不嫁,難道真要遂了那小婦的意,讓她養了這么多年的孩子嫁到定然好不到哪兒去的人家? 晏安寧低垂著眸子,眸光深邃。 一切的一切都在迫著她,不嫁給顧昀,便要嫁回江陵,嫁給一個年老的鰥夫么? 不,她覺得,還有第三條路。 第16章 一晃眼,又到了晏安寧每月出府查賬的日子。 出門前,晏安寧抬頭看著晴空萬里的天色,抿了抿唇。 招兒便跟在身后笑道:“今兒天氣好,姑娘倒是可以安心地將東街上的幾家商鋪都查一查了?!?/br> 晏安寧不置可否,只笑了笑。 馬車緩緩駛動,最終在東大街南邊停了下來。 晏安寧這些年在京城開的幾家鋪子都在這條繁華的街道上,因挨得并不算遠,她每每都會在此處下車,順著這條街往里走,親眼瞧瞧幾家鋪子的經營狀況,免得被起了貪欲的掌柜做假賬糊弄。 今日也是如此。 下車前,晏安寧看了一眼車廂內收起的青綢傘,攥了攥手心。 其實今日并不是個大晴天,前世的記憶里,今日會下一場大雨,正巧被出門查賬的她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