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太子能聽到我的心聲 第184節
想到這個的康熙皺起了眉,連續大半個月都做了噩夢。 權力很重要,但……兒子不重要嗎?大清江山的未來不重要嗎? 交給保成和交給老四,未來如何他大概能想得到,交給老四是因為他后期的統治,需要一個手段狠厲的帝王上位,將他留下的窟窿給補上去…… 可老四,沒經過正統的帝皇教育,能做得比保成好嗎? 在康熙現在的心里,沒有哪個兒子能夠比他的保成好。 皇上的神情變得難看,宗親和百官們也紛紛猜測,是不是皇上快不行了? 想起先帝和太宗他們也是差不多這個年紀駕崩,可現在看來,太子的位置更為牢固。 但宗親們不愿,太子都不跟他們交好接近拉攏,想要去找更好的‘傀儡’,想要恢復當年八旗旗主手握大權的日子。 暗潮洶涌下的京城,有一股風雨欲來的暴風雨前寧靜。 康熙又怎么不知?看著向往西洋海岸的皇子,想要踏足大清的每個地方的太子…… 八月中秋后,康熙在朝堂上,突然炸開了一個消息。 這一天早朝,好像沒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討論,想著能夠早些退朝。 只是,皇上就坐在那兒,沒有人上奏朝政事務,卻不喊退朝。 大家就知道,皇上是有事宣布。 果不其然,在一陣寂靜過后,皇上身邊的御前總管梁九功拿著圣旨,站了出來,并大聲宣讀: 朕即位四十有矣,海內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萬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侍訍坌掠X羅·胤礽人品貴重,甚肖朕躬,堅剛不可奪其志,巨惑不能動其心,朕欲傳大位于太子愛新覺羅·胤礽,諸皇……【源于百度資料】 此圣旨一出,所有宗親臣子皇阿哥等人,紛紛跪下,尤其是太子胤礽。 “皇上,三思啊?!必返i沒想到為什么會發展成這樣的?皇阿瑪退位?不可能! “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br> 百官和宗親紛紛齊聲勸皇上三思,皇上要退位?為什么事先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他們還準備等著皇上駕崩了,推自己覺得合適的皇帝上皇位呢。 康熙居高臨下的看著他們臉色各異的變化,怎么不知道他們心里所想? “眾卿無須再勸,朕意已決!”康熙冷著臉站起來,“退朝!” 而退朝后,被留下來的人,竟是禮部尚書。 “王大人,請留步?!?/br> 王掞,禮部尚書,負責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但,這時候,沒有皇子成婚,也沒有需要祭祀的。 皇上的退位詔書中,含有傳位給皇太子……這,是不是…… 禮部尚書王掞被留下來,傳召進去時,低著頭,心里有了猜測。 “王掞,準備登基大典,太子胤礽,一月后登基,良辰吉日已選好?!笨滴醭谅暦愿?,這個決定,他思索了許久,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放手放權。 但…… 他除了權力之外,還想保住自己的兒子,還想保住大清江山,也想……去看看,自己曾經沒有踏足過的景色。 眼底滿是堅定色彩,他與保成留在后世的名聲,該是父子情深,而不是父子相殘。 他愛新覺羅·玄燁,不輸于任何帝皇,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是??! 第100章 番外一 康熙的退位詔書,轟動朝野。 沒有一個人相信,哪有皇帝愿意退位的?像唐朝的李淵都是被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趕下了皇位,像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年邁連廢太子,都不會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 可,以皇上的威嚴,沒有哪個會懷疑皇上這是被人威脅了,誰敢威脅皇上? 宗親和百官都在退朝后,紛紛想要見皇上,請皇上收回圣旨。 而擁有野心的皇阿哥,其中最為野心勃勃的胤禩根本就沒想到,事情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他還想著,皇阿瑪近來后宮剛生了個十八弟,可見皇阿瑪現在的身體還健壯著,可皇阿瑪現在都快五十歲了。 對于壯年的太子殿下肯定會開始忌憚,自己再從中作梗,或許能將太子拉下馬也不一定。 可誰知道,皇阿瑪竟然退位了???怎么會這樣? 沒有任何心思跟人交談,宗親和百官都去求皇阿瑪收回圣旨了,看著幾個兄弟,他們幾個也在震驚這件事情。 太子殿下是第一個去請皇阿瑪收回圣旨的,胤褆幾個跟在了太子身后,畢竟……皇阿瑪當皇帝,跟兄弟當皇帝,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胤禩最后也跟了上去,雖然胤禩知道,皇阿瑪既然做了這個決定,肯定是經歷過了深思熟慮。 可,還是一起,跪在了乾清宮外,求皇阿瑪收回成旨。 康熙哪里會去管跪在外邊兒的人,只是跟他的禮部尚書商議著關于下個月皇太子胤礽登基大典的事宜,必須辦得穩穩妥妥的。 對了,還有自己后宮的那群女人,也得處理安排好,別到時候毓慶宮的人,還要留在毓慶宮,好歹也是皇上的女人了。 后宮女人也完全沒收到任何消息,就聽底下的人稟告,皇上今日在早朝,竟然宣了退位詔書。 所有嬪妃都覺得傻眼了,特別是今年剛入宮的那一撥,以為自己能入宮成為皇上的嬪妃,拼一個滔天富貴。 怎么會…… 但,皇上的旨意,自己也左右不了,只能夠默默地承受著,而上頭的那些嬪妃,本就沒有多少信心自己兒子能夠爭奪皇帝的寶座,平安就好。 唯一就是……自己成了太上皇的嬪妃,縱使再受寵,也不如現任的好使了。 還有,皇帝準備怎么安排她們? 中午了,太陽照耀著頭頂,一個個穿著厚實的官服,反正不透,汗流浹背,不少宗親和重臣都是年邁的老人,哪兒受得了? 一個宗親族老一直養尊處優,哪兒受過這樣的苦,太陽下,昏迷了過去。 頓時引起一陣喧嘩,“叫太醫,快去叫太醫?!?/br> 里邊兒還在商量著登基大典的康熙聽到外面的喧嘩,看向了梁九功,梁九功趕緊去看情況,才發現原來是有人昏迷了。 “他們還沒走?”康熙聽著有人昏迷的話,才略微詫異,還以為他們走了呢,這么熱的天,“讓他們回去吧,還有,叫太醫過來,肯定是中了暑氣?!?/br> “王掞,你先回去吧?!笨滴踝屗然囟Y部準備吧,至于跟臣子談?沒想到,后續還有很多事情要準備和cao勞,沒興趣將時間和精力放在他們身上。 現在的康熙,在朝堂上還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殿外,梁九功讓他們散去,這是皇上的命令,皇上下達的圣旨,你們這樣,莫不是想要逼宮? 還有,皇上誰也不見。 說著,還將目光瞥了一眼在太子殿下的身上,嘖嘖,禮部尚書已經回去準備登基大典事宜了,過不久,太子殿下,就該是皇上了,而萬歲爺,也要成為太上皇了。 皇上對太子的父子情深,別說是天家了,就是普通百姓人家,都不見會對自己兒子這么好。 胤礽跪在那兒,聽著梁九功的心聲,聽不出來到底為什么皇阿瑪會退位,難道連梁九功這個御前總管太監都不知道嗎? 梁九功的勸說,令跪在殿外的人也有了臺階下,畢竟……現在大中午,太陽照耀在頭頂,還真的挺熱的,而且膝蓋還挺痛。 可這么多人在,皇上還在里面看著,要是自己就這么走了,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被梁九功這么勸說后,不少官員互相對視,“梁公公,我們要見皇上,皇上不見,我們就跪在這兒,長跪不起?!?/br> 這是不愿相信的官員,他不是太子一派的人,怎么可能愿意讓太子登基? 其他已經成為太子一派的官員事實上就是想用自己的眼神示意對方,好了,做戲夠了,可以起身告退了。 只是沒想到其中一個蠢貨竟然說這樣的話,令他們又卡在了那里。 不過,大部分還是希望皇上收回旨意,畢竟之前太子殿下查處貪官的手段過于狠厲,一看就不是縱容他們的人。 還是皇上……皇上挺好的,以前的時候也沒查處貪官污吏,也不管國庫債收,都是幾位皇子…… 哎,現在皇子也長大了,入朝辦差了,后續……其實都差不多。 不過,他們想要留下,梁九功就不給他們留下的機會,快走快走,別在這里了,皇上不可能改變主意的。 有些人離開,有些人留下,不過,唯一一個被叫了進去,就是被傳位的太子胤礽。 “殿下,皇上讓您進去?!绷壕殴ω返i的態度更加恭敬了起來,畢竟過一個月后,這就是新皇了。 胤礽的腳也有些麻了,但身為皇太子多年教育出來的矜貴氣質讓他平靜無恙的走了進去,如果仔細看的話,還會發現他走路的姿勢有點小瑕疵。 進去后,看著皇阿瑪就坐在龍椅上處理政務,如往??吹降膱鼍皼]什么差別,但現在的心情卻相差許多。 “兒臣參見皇阿瑪,皇阿瑪,今日早朝的圣旨,您,為什么要這么做?兒臣沒有您遮風擋雨,心里還是有些忐忑,您收回成旨吧?!?/br> 胤礽不解的同時又勸說,覺得皇阿瑪坐在京中才是最好,不認為自己能夠坐上這個位置,重要是……自己要是成了皇上,頭頂又有太上皇盯著,豈不是沒多少出京的機會了? 他都想好了,老大他們能跑,自己是不是也能夠跑?怎么也要看看外面的風景,身為儲君,輸給了胤褆,怎么行? “朕相信,你可以的?!笨滴醪徽J為保成不行,自己當年八歲登基,不也做得很好嗎? 那時候的他,什么都不懂。 現在的保成,怎么可能不行?跟在自己身邊學習了這么久,就算出了什么差池,自己還能夠給胤礽掃清楚障礙和彌補錯誤。 “一個月后,就是你的登基大典了,圣旨已下,金口玉言,回去好好準備,保成,皇阿瑪老了,大清江山這個重擔,該交給你,不要讓黃皇阿瑪失望?!?/br> 康熙沉著聲,神情十分的嚴肅,在他看來,胤礽不應該是這么不自信的人。 “皇阿瑪……”胤礽聽著康熙這話,總覺得皇阿瑪這話說得有那么些讓人……胤礽不知道怎么形容,但就是認為皇阿瑪說的不過是個借口罷了。 他該長大了,不能夠再在皇阿瑪身后了,該成長起來,為年邁的皇阿瑪,遮風擋雨了嗎? 胤礽因為聽了瓜爾佳氏的那些心聲,對自己將來會登上皇帝寶座的這個信念早就沒了。 既然會被廢,那么就瀟灑一點兒度日。 只是,他卻忽略了,如果皇阿瑪知道了未來的發展,會怎么做?繼續放任,還是開始忌憚的防備? 讓胤礽怎么都想不通的是,皇阿瑪竟然選擇退位嗎? 突然,心里升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酸澀,皇阿瑪,怎么能這么好,讓我……怎么舍得離開你,遠走西洋? …… 里邊兒的感動父子情,外邊兒的人不清楚,但幾個皇阿哥也知道,自己跪死在這里,都不會讓皇阿瑪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