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盲盒,撿漏暴富 第13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豪門后媽在親子綜藝爆紅、霽月拂塵、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大院嬌美小媳婦[年代]、我在國子監當廚娘、新時代土地婆[玄學]、掌上春嬌、我欲穿花尋路、鄉間小飯館[美食]、夜時,與君對酌一杯
“我也可以給你們一些幫助?!?/br> 張副館指著官服的顏色,“這幅畫是典型的傳世古畫,整體保存的比較好,我可以試著反推當時剛畫上去的顏色?!?/br> 張副館是專攻書畫的,他不僅擅長書畫,也懂得書畫做舊。 既然能人為做舊,自然知道舊了之后的顏色應該對應新鮮時的樣子。 林崇歡一聽大喜,“那就太好了,這為我們省了太多時間?!?/br> 溫荑就是擅長傳統畫法的,張副館干脆把人帶去手把手臨摹。 被開小灶的時候溫荑提出能不能對這次修復文物的過程開個直播。 “這個其實你不說我也要提的,”張副館沒想到溫荑倒是先開口了,“前幾年做過一次關于修復文物的紀錄片,讓很多年青一代更多的認識了解文物,所以這幾年每當遇到觀賞性比較強容易引起話題度的文物,總會安排人來做直播?!?/br> “以前都是請專業的人來做的,我想這事你是擅長的,干脆一事不煩二主,還搞你那個沉浸式的視角就行,讓網友們也跟著你一起修修文物?!?/br> 說著張館就笑了,“以前都是沉浸式的跟著你一塊吃、玩、潛水、旅游,這次讓他們也看看,你平時工作的樣子?!?/br> 溫荑賣出去天價漢服之后,很多人都說她運氣好,掙錢容易之類的酸話。 每次看到張館都挺生氣的,人們對于不了解的行業總是會用自己的眼界去臆測。 根本不知道在所謂的天價背后她都付出了多少努力。 “不過這個直播要從你的那一部分開始,關于怎么給畫做舊的知識就不要播出去了?!?/br> 溫荑能理解,要是有人通過直播學會了怎么做舊,他們罪過就大了。 之后的時間兩人根據古畫為參照,一共畫了很多幅作品,大部分時間都在調色,張館甚至拿出自己珍藏的礦物顏料給溫荑使用。 短短幾天,溫荑覺得自己在俞朝英之外又有了個書畫方面的老師。 可惜張館始終不肯接受這個身份,兩人還是以朋友關系相處。 經過兩人的共同努力,一周后溫荑把所有的顏色都調了出來。 直播也終于要開了。 經過幾天的預熱,很多溫水和路人網友都知道溫荑要在國博修文物這件事,大家說什么的都有。 就像那次在烤柿子店里溫荑提出給老板做的陶器上面繪畫換烤柿子一樣,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是謾罵,覺得溫荑飄了。 也有人說國博被收買了,讓一個網紅來糟蹋國寶。 還有人爆料,原本修復組找的專業人士,是溫荑鉆了空子,利用自己的人際關系把人擠掉,拿到了這個工作。 總之說什么的都有。 對此國博內部的人全然不當回事,甚至當笑話看。 溫荑啊,國寶回家的最大功臣,天天一起在食堂吃飯互相打招呼的人,說她是來糟蹋國寶的? 修復前朝官服是織造組的活,他們都對林崇英和暮云枝這兩個人有所耳聞,后者更是去年才來幫忙過,那位的技術現在還歷歷在目。 說他們二人的愛徒名不副實,這種說法也是來搞笑的。 到了直播這天,整個織造組都來這屋湊熱鬧,直播間一開就涌入近百萬人。 溫荑把手機放在織布機旁邊的支架上,自己胸前也別著隨身記錄儀。 笑著跟大家擺手,“大家好!好久不見了,還有沒有繼續運動啊?!?/br> 【有啊有啊,之后還在繼續打卡呢?!?/br> 【溫溫你真的要修文物嗎?】 【快從實招來,主播到底還會多少東西是我們不知道的?!?/br> 溫荑對著這個問題沒有回答,反問道:“你們知道我現在在哪里嗎?” 起身舉著手機在工作間轉了一圈,“你們看,這里是國博的工作區,里面工作的人都是一些工藝美術師哦?!?/br> 【懷疑你是在自夸,這里工作的人是工藝美術師,你也在這工作了,換句話說你也是工藝美術師?!?/br> 溫荑俏皮一笑,“被你們發現了,這里工作的人都很了不起的,每個人都有絕活?!?/br> 溫荑拿著手機在走到每個工友面前,依次介紹他們負責的部分,最后走到坐在一旁喝茶的林崇歡身邊,親昵的半蹲著湊到老人身旁。 “鄭重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老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林崇歡先生?!?/br> 林崇歡抬頭對鏡頭淡淡的點點頭,很有大師的派頭。 【林崇歡?】 【百度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國寶級的人物是溫溫的老師!還有誰說她名不副實!】 【對,之前說過那些話的人都站起來挨打?!?/br> 【哇,我也好想拜這樣的人物為師啊,不用溫荑那么厲害,一年掙350萬就行?!?/br> 【以為人家是什么人都收的嗎?】 溫荑習慣性的忽略彈幕上那些讓人不舒服的言論,也不爭辯,簡單的聊了兩句就把視角轉到了身前,將手機放回織機旁。 自己則走到一張長桌前。 “大家請看,這里就是我這次工作的主要內容了?!?/br> 觀眾們一看都震驚了。 整個官服都呈現類似的晚霞的顏色,平鋪著看衣袖和衣襟都還算完整,胸口出卻像是被什么啃食了一樣露出個橫貫前后的大窟窿,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樣子,還有點瘆人。 “可能有的朋友看一些比較嚴謹的影視劇會留意到,前朝的官服分三種顏色,一到四品著緋袍,也就是紅色,五到七品著青袍,八、九品著綠袍,這一件顯然是緋色官袍?!?/br> 溫荑又走到一旁拿起一張墓志銘的拓本舉到胸前。 “按照出土時墓志銘記載,這位墓主人曾經官拜二品,入葬的時候身上穿的就是卸任時的常服?!?/br> 手指落在一行字上。 “按照官職來看,是二品文官無疑,那么整套常服應該是配烏紗帽和束帶,當前情況很不幸,搶救性挖掘的時候發現鑲嵌了各種珍貴玉石的束帶已經不見了,只有這件衣服還在墓主人身上穿著?!?/br> 說到這溫荑語氣較為沉重,重新走到殘破的官袍前,“大家可以看到這間官袍破損最嚴重的地方就是前胸后背的官補,大部分都已經缺失了,只有邊緣還能看到些破損的纖維?!?/br> “我的工作就是修復這兩處官補?!?/br> 溫荑一轉身又來到一處桌子前,雙手捏著一張紙的兩腳拎起。 這是一個正方形的圖案上面用各種鮮艷的顏色繪制成一個完整的官補,中間一只錦雞昂首站立。 像是給自己打氣一樣深吸一口氣。 “這張紙之后就會被放在織機下方,作為替換緯線的參照,現在請大家跟隨我一起開始漫長的修復之旅吧?!?/br> 彈幕上都是加油鼓勁的話語,所有人都興致勃勃的樣子。 可惜這種狀態幾分鐘后逐漸改變了,半個小時后大半觀眾都坐不住了。 【不行,我眼睛要瞎了?!?/br> 【350萬如果是這么來的,我選擇一輩子做個窮鬼?!?/br> 【再也不偷偷酸了?!?/br> 【真是份值得敬佩的職業啊?!?/br> 【不是一般人能做的?!?/br> 半分鐘,他們能看到溫荑的手一遍遍的在織機上穿梭,不停地換線,全身上下都在忙碌,腳下踩著調節經線的踏板,一手手上控制梭子,另一手拿著梳子調整密度…… 可是就算忙成這樣,在觀眾的眼里卻沒有任何成績,織出來的圖案都要用毫米來算。 官補的圖案比溫荑之前的那個“瑚光珊色”完全是兩個風格,是有一定的禮儀規范在的,40厘米大的正方形里內容極其豐富,顏色更復雜。 第一天溫荑除了用半個小時給大家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之外,上午八點半到十二點沒有動過位置,中午給大家沉浸式吃了頓國博的工作餐后回到工位上,繼續上午的工作。 就這樣直到六點光線差了,溫荑也只緙了兩個指節長。 所有堅持下來的網友都沉默了。 他們旁觀的人都能感覺到煩躁和窒息,溫荑卻能一直穩如泰山的坐在那從沒亂了步調和心態。 她的手穩的每一下動作都像機器定好的一樣,沒有多費一點力,手腕稍微一抖,梭子就“嗖”的一下穿了過去。 腳下輕輕一動,經線就會經過一次起伏。 她的眼睛是那么的專注,仿佛天地間就只剩下面前的織機,不僅沒有外物,就連她自己都成了一個無情的緙絲機器。 太可怕了,這個人是有多么高的毅力才能做得來這樣的工作啊。 之后的幾日,溫荑每天的工作成績多則十厘米,少則三四厘米,足足五天過去了才緙出四十厘米的方形官補。 而這還遠遠不是結束。 經過第一次緙絲之后溫荑看著成品,卻總覺得顏色不對。 拿著放到破損的官服上看著更明顯了。 這種怪異感叫做不和諧。 “時間不對?!绷殖鐨g走過來,眉頭皺起,“補子還是新了?!?/br> 這時候觀看直播的一些對色彩有了解的網友也發現了問題,其中一條彈幕描述的最形象。 【衣服像是經過五百年歲月侵蝕的,補子像是三百年?!?/br> 沒錯,這種感覺就像是年代劇的電視機里放出了720p的節目一樣。 用在影視里叫穿幫,放在文物修復中就是時間違和。 “失敗了,要重新開始配色?!?/br> 彈幕中一條條的都是惋惜。 【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較真,我覺得這樣就挺好?!?/br> 【是啊,我也不覺得哪里違和?!?/br> 【怎么能差不多呢,修復文物必須修舊如舊,如果不能做到不如不修?!?/br> 溫荑嚴肅的道:“修復文物就是這樣的,每個工作者都要經過無數次的失敗,他們都是這么走過來的,必須嚴謹才能對得起交到我們手上的文物?!?/br> 此話一出,彈幕逐漸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