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養王府癡妾 第70節
書迷正在閱讀:暴君的人參小皇后、玄極、幸福終點站、一鴻花河、這里的NPC是不是都會讀心?、瘋掉的mama(性侵)、藍天之心、遙知木槿花開時、天使艾德生、磚石計畫
于是她一點頭。 薄時衍的臉色徹底沉了下來。 原本他想著,不愿貪占小姑娘的便宜,最好她也有所求,名分或者什么,他都可以給。 現在看來,竟是他單方面一頭熱,她什么都不要。 簡直可笑。 “本王無需勉強任何人,”薄時衍深邃的眼眸,牢牢鎖住她的身影,問道:“你不愿孕育子嗣,可有考慮過自己的往后?” 即便她不想,她身邊那個老婆子不會幫著出謀劃策么? 湯幼寧早就想過了,順嘴回道:“我想去莊子里養老?!?/br> 她有說過的。 “那我呢?” 很好,她規劃的養老未來里,壓根就沒有他的身影。 湯幼寧一撓頭:“王爺你日理萬機,自然是在王府里?!?/br> 他養著那么一大府的人,不能跑去農莊太久吧。 “出去?!北r衍不想再問了,冷聲道:“本王以后都不碰你?!?/br> 她張了張嘴:“那……” “出去?!彼麤鲲`颼的視線挪了過來。 “哦?!?/br> ****** 湯幼寧不太明白發生了什么事,王爺又翻臉不認人了。 似乎是因為說了不生孩子過后…… 難不成他想要子嗣?今年二十好幾,確實是一把年紀了呢。 湯幼寧為此憂慮了不到一刻鐘,就被如意夫人請去隔壁穿佛豆。 說是佛豆,實則是小和尚們采摘的紅豆,經過大師念經開光,穿成手串送給女香客們。 有心之人,還能自己穿了帶回去,都是小小心意。 湯幼寧過去了,對于鮮紅的小豆子愛不釋手,跟著玩了一會兒。 如意夫人烹茶擺素糕,詢問她下午賞梅如何。 “要畫梅花么?”她笑著問道。 湯幼寧一搖頭:“梅花好難畫,我想畫小松鼠,它還偷偷用松果砸我呢?!?/br> “竟有這事?”如意夫人聽得一笑,“定然是圓圓招鼠喜歡,與你鬧著玩的?!?/br> 湯幼寧陪著老夫人說笑一會兒,偶爾說錯話也沒關系,她很是寬容包含,叫人心生愉悅。 沒多久,就去一旁看杭宛歌手抄佛經。 杭宛歌的字體勁道飄逸,在閨閣中很少見,有那么點江湖兒女的灑脫風范。 湯幼寧滿眼羨慕,道:“真好看?!?/br> “你也很好看?!?/br> 杭宛歌的視線落在湯幼寧臉上。 馬車以及登山那會兒,她不好細細打量,如今面對面坐著,如此近距離,看得更清楚。 娶妻娶賢,納妾納美,薄時衍他很懂嘛? 杭宛歌輕聲一笑,一邊書寫一邊問道:“攝政王府無長輩管束,是不是很自由?” 湯幼寧尚未回答,如意夫人已經收斂了笑意,“歌兒,旁人再自由也不及你?!?/br> 人家攝政王府如何,是你一個未出閣姑娘該過問的么? “我不過是閑話兩句,祖母想哪去了?”杭宛歌嬌哼一聲。 她沒有繼續說下去,湯幼寧頭腦簡單,自然察覺不出任何端倪。 直到從廂房里出來,湘宜才與湘巧小聲猜測道:“杭三姑娘似乎相中我們王爺了……” 湯幼寧手里把玩著幾串紅豆,聞言回過頭,一眨眼:“是想成為王府的主母么?” “噓,”湘宜壓低聲音:“八字沒一撇的事兒,我們也不好說?!?/br> 倘若杭家有心,自然會去勞動旁人發力,或許是先去說服薄家雙親?然后讓男方上門提親。 湯幼寧忽然想起那日,跟著樂蘿去她外祖家,她那個表妹說什么郡主啥的,似乎都有可能成為攝政王妃。 那他到時候就能跟王妃生孩子了,也不著急子嗣問題吧? 她這么想著,回到廂房內,便見薄時衍面無表情在與自己對弈。 一看就沒有要消氣的意思。 ****** 在瞿山白馬寺留宿一晚,第二日午時,一行人下山回京。 短暫的賞梅之行結束了。 薄時衍沒法走開太久,朝堂上事務堆積,正等著他回去一起拿定主意。 近日京城開始降溫,比往年提早了些時日,北地那邊就更嚴重了。 本就是酷寒所在,還遇上不一樣的天年,暴雪突至。 朝中命各地做好御寒準備,然而北地幾個城鎮,地廣人稀,不僅人力有限,物資更是擠不出來。 地方官員折子上訴求救,個個哭慘,戶部尚書一看又是要錢要東西,恨不能當場駁回。 今年南邊洪水收成欠佳,其它地方也沒見多繳些米糧上來,國庫本就空虛,哪有一個勁往外掏的? 薄時衍一回京,就被幾個老家伙遞來的折子給包圍了。 長吁短嘆,他們不是要他幫忙想法子,而是在為之后的‘做不到’提前鋪墊。 薄時衍卻不接受這樣的結果。 南邊洪水過后,修建水利工程很順利,受災最嚴重幾個城,栽種疫苗藥株有了盈利,根本不需要朝廷賑災,他們自己就能度過難關。 這筆賬算下來,朝中實際上的支出,并沒有太多。 北地那邊地勢高,山體空曠無草木,想要砍柴御寒都沒法子。 所謂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需要從其它地方運輸物資過去,免無可免。 不過,遇著大雪災光靠朝廷援救,并非長久之計,歸根究底是北地的環境太過苛刻,百姓困苦,度日維艱。 須得想法子一并改善才好…… 薄時衍下朝回府,請了聞人照到書房議事。 他想著在賑災之余,還能做些什么。 若是有適宜北地種植的樹木與糧食,大面積栽種,假以時日便可改善饑寒問題。 可是去哪尋找此種樹木與糧種呢? 聞人照擅長出主意,只是這事也把他難住了,捋著長須道:“天下之大,地廣物博,我的見識終究是太少了?!?/br> 不過,一人見識有限,何不集思廣益。 聞人照這么一提醒,薄時衍想起了秋闈中舉的那批學子。 書生們來自于全國各地,千里迢迢進京趕考,考中之后要等明年二月,通常是不會返鄉的。 一來路途遙遠,二來途中顛簸勞累,且吃住花費頗多,不如在京城貓冬過年,安靜溫習書本。 薄時衍道:“他們眼下閑著,日日看書腦子不活絡,正好幫忙出謀劃策,或有北方的舉子,對那些樹木作物更為熟悉?!?/br> 聞人照對此想法贊不絕口,合適,太合適了! 當下提筆擬了一份告示,呈上給薄時衍過目。 “王爺,以財帛酬謝,不提功名,想必會更好?!?/br> 倘若誰的點子被采納了,不僅在攝政王跟前掛了個名,還能得到銀錢獎賞。 雖說未到春闈時間,卻已經有了一個絕佳的揚名機會。 要知道,學子們熱衷于參加辯論會詩社什么的,才名也需要宣揚。 指不定來年高中后,從此官運亨通。 薄時衍低頭閱覽,聞人照一點就通,寫出他心中所思,包括其中的顧慮都有偏及。 他一點頭:“甚好?!?/br> 下午就能張貼出去,廣而告之,讓那些書生們都來集思廣益。 恰逢苒松來報,湯姨娘來了。 聞人照笑笑,告退下去。 湯幼寧回府后,好幾日沒見過薄時衍,雖說都在白霽堂住著,可他早出晚歸。 這會兒提了一盅燉湯過來書房,瞧瞧王爺的氣性過去沒。 薄時衍讓她進來。 面無表情一抬眼:“有事?” 湯幼寧一看就懂了,他還在氣她呢。 她把手中食盒呈上,道:“給王爺送湯?!?/br> “本王不需要?!北r衍拒絕了。 湯幼寧想了想,問道:“那我給你伺候筆墨,你就不生氣好不好?” 她都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他了,又不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