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441節
南宮適見此,便知道姬叔乾必是九死一生,立即皺緊了眉頭。 姬昌百子,像姬叔乾一樣武藝高強的不少,死上一個,問題不大。 可問題并不在于死去的人,而是活著的人。 他知道姬旦早就對雷震子這些仙人有所不滿,而今自家弟弟和雷震子一同斷后,一人回來了,一人沒回來,誰知道會結下怎樣的疙瘩? 在外,大敗一場,在內,似乎也不好過啊…… 第570章 維天之命 話說回到汜水關內斷后的姬叔乾。 姬叔乾所部只剩下了親兵,人人手持刀兵,結成陣列,緩緩向后退,試圖退至西門,殺出重圍。 魯雄擔心周軍拼死反擊造成過大傷亡,特意讓大部分周軍通過西門跑出去,而城內有汜水關犧牲的英烈照亮,城外沒有,依然漆黑一片,所以也不能冒然追擊。 于是乎,剩下能賺取軍功的地方,也就只有姬叔乾所部的斷后兵馬,這是決不能放走的香餑餑。 姬叔乾已經明白了自己的境遇,雷震子已經再一次揮動小翅膀飛走了,他則陷入了插翅難飛的困境。 身邊的親兵們也沉默了下來,自幼培養的親兵與平民出身的小卒不同,他們和姬叔乾同生同死,此等險境之下,已心存死志。 “還剩多少人?” 不等親衛回答,姬叔乾就數了起來,似乎嘴里喃喃念叨著的數字,能讓他安心一些:“百八十二、百九十七……” “四舍五入,我們有百萬人!” 姬叔乾深吸一口氣,看向越來越近,越來越多的商軍,大笑道:“殺敵!哪怕是死,也要拉一個墊背!” 姬叔乾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一流武將到底不是尋常士卒能夠媲美的,手中長槍如龍,三下五除二便掃開了一大片。 無奈商軍這邊多打一,都不用敖烈出手,魯仁杰與殷破敗就讓姬叔乾疲于防守。 至于姬叔乾的親衛們雖然已經列陣,互為照應,但無奈經過數次廝殺,人數太少,不一會兒便被數倍于己的商軍團團包圍,一圈圈圍殺。 韓變趁著姬叔乾被魯仁杰與殷破敗圍攻得險象環生之際,打馬上前就是一刀,迎面將其劈落下馬,身負弒兄之仇,他才不管什么武德,偷襲又怎么了?解氣就行。 “維天之命,于穆不已……” 被劈落的姬叔乾卻沒有立即倒地,而是扶著槍桿,唱出聲來:“于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這時候,他有些想自家老爹了。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姬叔乾的聲音越來越高亢,面上也浮現幾絲不自然的潮紅,忽的噴出一口鮮血。 有小卒見此,想靠近撿個便宜,這可是敵軍主將,要是拿下來了,誰知道是多少軍功??! 一個小卒大著膽子上前,一步之遙,幾乎能看到姬叔乾身上甲胄華美紋路,讓人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可這小卒發現,自己竟是無法再前進半步,到了姬叔乾面前,雙腿便止不住地發抖,而姬叔乾手中的長槍,雖然杵在地上,卻讓他感覺下一刻就會刺進自己心口,那紅纓上不斷滴落的鮮血,就好像自己的血一樣。 姬叔乾則將周圍蠢蠢欲動的商軍視若無物,依然輕歌: “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 這是一首很尋常的詩歌,是姬昌死后,周人唱來祭祀他的。 內容也很簡單,姬昌上應天命,品德純美,德業澤被后代,后代當遵其遺教,發揚光大。 這大概是姬叔乾最后的遺言,他想要的,是父親、兄長身承天命,澤被后代,而不是被仙人們說,他們代表天命。 最后一句歌聲過后,就再沒有了聲音,但是依然無人敢接近他。 韓變提著鮮血染紅的長刀,幾步上前,一刀砍下了姬叔乾的頭顱,對待敵人,可沒有什么同情的說法。 姬叔乾授首,魯雄這邊也不慢,揮手下令,鼓聲號角聲齊響,發起最后的進攻。 最后的周軍瞬間便淹沒在了人海之中,如同大海中的一葉扁舟,被巨浪無情吞沒。 汜水關內的廝殺聲終于停下了,大火過后被南宮適稍作整理,好不容易恢復了些生氣的關隘,再次變作了一片廢墟,稍一呼吸,就能聞到空氣中濃厚的血腥味,殘肢斷臂,更是隨處可見。 即便是順風仗,也避免不了犧牲與陣亡。 正待魯雄整軍之時,醒來的子受入了關。 “軍功統計一下,按功勞封賞!” 子受沒想到魯雄能奪回汜水關,不過這也不是壞事,之前的兩次勝仗,都是趁著敵軍襲營防守反擊得以獲勝,看似士氣大漲,實質上擊殺的都是小股兵馬,并不多,將士們也沒有什么軍功。 這次不一樣,奪關,殺敵,都是大功,而且為這些出身低微的士卒升官封爵,又能好好收割一波。 讓這些原本是貴族奴隸的家伙,住在貴族隔壁的豪華府邸,肯定是一筆昏庸值。 至于會不會因此涌現大量人才,也不用太過擔心,似乎歷史上從大頭兵靠砍人混到高層的名將也就李廣,狄青這倆而已。 而且子受統計軍功,和尋常軍功制不一樣,不需要砍頭割鼻子割耳朵來統計,拒絕人為性刻意損害尸體。 生前是敵人,怎么打怎么砍,那隨你,死后塵歸塵,土歸土,不管活著的時候有什么恩怨,死了就得恩怨兩消。 那軍功怎么統計呢?簡單,頭斷了手斷了腳斷了的,先找著拼在一起,爭取拼完整,拼好了,這份軍功就歸你了。 這些繁瑣的工作做完后,最后還得將尸體焚燒,一套流程走完,得花上好幾天功夫。 這樣,便能有效防止魯雄再次帶兵出擊,原著中就是魯雄勝了一場被姜子牙來了個冰凍岐山,現在姬發敗成這樣,姜子牙肯定馬上就要出手了,龜縮防守能有效防止大軍被凍成冰塊。 至于不知情的人會不會說迂腐、婦人之仁、耽誤戰機之類,那值得封賞! 子受盤算的很好,留個全尸而已,死人是不會感激自己的,不會導致昏庸值倒扣,反而是焚燒尸體化作骨灰,說不定會引來這些周軍的親人怨恨。 商軍將士們立即行動起來,打掃戰場拼接尸體,這都是軍功。 “西征……西征啊……” 很快,天漸破曉,空氣里彌漫著寒氣,草上也已蓋上露水,對于紂王下令統計軍功而不是乘勝追擊,魯雄沒有任何異議,畢竟西征大軍分為了三路,還有高繼能與石不凡的南北兩路等著。 紂王沒提這兩路兵馬,肯定不是忘了,而是對他們有信心。 魯雄策馬走在汜水關內,隨著天空逐漸明朗,關內的白芒也漸漸碎作星星點點,他頗有些感嘆,伸手想要觸碰那些星點,可惜觸碰不著,復又抬起頭,隨即眼神變得無比堅毅。 與為天子而戰的周軍不同,商軍為國家而戰,為軍功而戰,格外剛強。 第571章 一日一舞,兩日一歌 姬發等人整頓敗軍后,便安營扎寨,并沒有走得太遠。 畢竟打著替天行道討伐昏君的旗號,若是因為一場失利就退走,好不容易積攢的威望肯定會大損。 而且姬發也很有信心,等到姜子牙和大軍抵達后,仍舊有一戰之力,因而,他不斷派遣探馬,打探商軍的動向。 探馬還沒回來,姬高回來了。 這也是姬發留下的后手之一。 姬高、太姬以及間人內人、普通百姓、無心菜老婦等,因為竇榮的徹底封關而被關押在牢獄之中,之前只是撤走了關內的百姓,這些人仍舊留在牢中。 南宮適占據汜水關后,也沒有將他們從牢中放出來,只是給些飯食維持溫飽,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沒想到這些人比預想中更早的發揮了作用,紂王竟連盤查都不做,直接將他們給放了,離開汜水關的姬高帶來了第一手消息。 “兄長,紂王除了下令收殮尸體、統計軍功外,似乎還打算讓御林軍與近衛收拾行裝,疑似想要退兵!” “退兵?”姬發眉頭緊皺:“剛大勝一場就要退兵?這時候紂王正是聲望高漲之時,按常理,定會一鼓作氣攻向我西岐,為何會想要退兵,再度將西征大事完全交給魯雄?莫不是又在醞釀什么陰謀?” 姬發已有過反思,兩方交手,排除誘敵不算,周軍一共敗了三次,兩次小規模戰斗,一次大規模血戰,而這三次都敗在紂王手上,紂王屢屢不按常理行動,的確有些謀略,不能輕視。 如今莫名撤軍,莫不是想故技重施? 姬發思來想去,這件事,必須慎重,他看向南宮適。 南宮適沉吟道:“要說有什么計謀,應當是不可能了,我軍剛吃過一次虧,不會輕易交戰,任他千般算計我自巍然不動,現在急迫的反而是商軍,他們想要趁著大勝一鼓作氣西征,越急便越容易出錯,紂王此舉,多半是為了放緩西征速度,穩扎穩打?!?/br> 姬發又問向姬高,道:“商軍幾日一訓,士氣如何,戰力如何,是否有機可乘?” 姬高早有準備,道:“三日一訓,由魯雄整軍,士氣極高,萬眾一心,戰力不好說,若只是一對一廝殺,我軍能占據上風,但若是兩軍交戰,就不好說了?!?/br> 周兵都是老卒,還經歷過征討羌人,而商軍都是新兵,戰斗力弱一些,不過戰斗一旦成規模,士卒的個人戰斗力除非到以一敵百的地步,不然并不足以左右勝負。 姬發點頭:“三日一訓,想來紂王必是以修養為主,養精蓄銳,看來其所圖不淺?!?/br> “修養?”姬高面色古怪:“那倒不一定,三日一訓的是魯雄,空閑時間,才是紂王領軍,一日一舞,兩日一歌……” “一日一舞?兩日一歌?” “萬舞罷了?!奔Ц卟恍嫉溃骸凹q王好大喜功,贏上幾陣便忘其所以,他能贏一次,兩次,難道能次次都贏?天下無百戰百勝之將,此前我軍被紂王以驕兵之計找出破綻,而今紂王自己犯了錯誤,當真笑話,合該他大商敗亡!” “若真如此,確實是我們的機會?!蹦蠈m適贊同道。 “不妥!”雷震子忽然意識到了不對勁,鳥嘴一張,道:“兄長莫要輕敵,魯雄手中的西征大軍兵分三路,現在能和我們旗鼓相當,其實是因為紂王引兵來援,實際上除了我們所面對的那一路外,另外還有南、北兩路西征兵馬,這兩只兵馬,只怕不出數日,就要抵達了?!?/br> “險些忘記了!”姬發突然大呼一聲,撫胸道:“若是那兩路兵馬南北夾攻,相父的兵馬又沒有抵達,我軍只怕要陷入苦戰!” “竟是如此!”姬高也暗中慶幸,道:“這必是紂王的算計,刻意將我放出,也必是為了這兩只伏兵,竇榮將所有進入汜水關的外來人口都抓了起來,這些人被關押許久,都帶著怨氣,又來自各地,還有一些做小生意的商人,如果進一步盤查,只會讓他們更加反感,甚至將這種情緒帶回家鄉,一傳十十傳百,總歸不是件好事?!?/br> “但紂王另辟蹊徑,并不需要盤查知道其中有多少間人,他只用知道里面有我們的間人就足夠了,利用這些間人將撤軍、一日一舞、兩日一歌這些迷惑人的消息傳到我們耳中,讓我們一心想著趁虛攻關而忽略南北兩路兵馬,同時在第一時間放人,不進一步盤查,給與了無辜之人莫大信任,化解無辜遭牢獄之災的尋常百姓心中怨氣,一舉兩得?!?/br> 姬發點了點頭,道:“果不其然,紂王沒那么容易對付,看來紂王就是想要讓我們分心,一旦我們將注意力放在莫名其妙的撤軍之上,開始研究如何反擊,一心想著汜水關,必會懈怠身邊的防守,幸好你看出來了,來人,派斥候密切打探南北兩方商軍的動向,若有絲毫風吹草動,立刻來報!” “是!” …… 姬發是個喜歡親力親為的人,哪怕派出了探馬斥候,仍舊不放心。 眼下一場暴雨剛過,萬里無云,短時間內天象不會再有變故,他便每日挑選少量兵馬隨自己行動,一則是打探消息,二則是摸清地形,看看周圍有沒有什么適合應對南北兩路兵馬的地方。 而每日輪替士兵,也能讓本就士氣大跌的將士們不至于太過疲憊,當然,姬發自己是沒得休息的。 這天,天剛蒙蒙亮,另一邊的紂王才剛剛唱完跳完睡下沒多久的時候,姬發就已經醒來,領著今日輪替的士卒,前去探查地形。 石不凡與高繼能不約而同的刻意隱匿行蹤,想要打探消息愈加艱難,想要對付這兩支兵馬,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埋伏,分而擊之,最少也能化解腹背受敵的危險。 姬發選中的是石不凡這只兵馬,石不凡聲名不顯,似乎比武狀元高繼能好對付一下,只要先熟悉地形判斷敵人可能經過的地方,就能在絕佳的位置設下埋伏。 漢水在周軍臨時大營附近,有一條支流,名為流沙河,至于商周時到底有沒有這條支流,數千年地貌多變又沒有確切地圖,還真說不準,不過這不重要,反正是編的,有仙神的世界,當是卷簾大將下凡時挖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