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390節
子受深以為然,辮發不可取,你盤著還好,垂下來不行,凡是看見垂下來的,那就對不起了,不僅給你把頭發剪掉,剪下來的也別想帶走,自己找個角落貢獻昏庸值去。 “來,再試試這個?!?/br> 子受再度將目光放在了哪吒身上,手中拿著燒得火熱的火鉗,放進水里,往哪吒頭發上一夾。 難民版燙發就這么成了。 光剪頭發還不夠,燙頭也加上。 看看古埃及,女人把頭發卷在木棒上,涂上含有硼砂的堿性泥,然后再太陽下曬干,洗干凈之后,頭發就會出現卷度。 古希臘人則是使用鐵和土色布的發卷來維持卷發。 古羅馬人也很有創意,用一種能在里面插入熱棍子的空筒卷來卷頭發,還會用文火燒熱鋼鉗來燙頭發。 子受尋思著就古代華夏沒有,那還不得趕緊彌補? 務必讓商人走在時代前沿,加上之前的毛衣騎射,剃發易服,齊活! 數日后,余化放下了手中的割包皮業務,轉業理發師,大頭小頭都是頭,沒什么區別。 按蹺館除了刮痧拔罐外,多了個洗剪吹燙一條龍業務,牌匾是御賜的,上書幾個大字。 “留辮不留頭?!?/br> 第487章 頂上功夫 張三被抓了,場面甚是悲壯。 留辮不留頭,這是紂王發下的旨意。 可他不愿意,不只是張三,幾乎朝歌所有百姓,都覺得匪夷所思,紂王在想屁吃? 須發皆受之父母,這是一份孝義,是一份牽掛,若是太長太亂妨礙了正常生活,那可以修剪修剪,可不過是編了辮子,將辮子垂下,怎得也要被強行剪去發絲? 這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然而再怎么不愿意,也沒有用。 張三剛服完今年的兵役,身體壯實了些,就被逮去剪頭發了。 他昨天見過李四,李四已經不復以往的長發飄飄。 那場面,簡直不忍直視,動刀的是個新手,手藝粗糙。 李四就是典型的金錢鼠尾一般的辮子,剪頭發的剃頭匠用力過猛,直接給他連辮子帶頭發給剪沒了,成了個中間剃光兩邊留長的發式。 張三覺得,那剃頭匠肯定是故意的,多半收了萬年或者李靖的好處。 說不定連剪頭發都是這兩人向紂王提議的,只要朝歌百姓都剪了頭發,禿子和光頭就不那么明顯了。 張三在心中哀嘆,當官的心都臟。 而這時,他已經被帶到了按蹺館中。 張三知道這地方是宮里開設的產業,他在開業時體驗過,還找了個小娘子踩背。 雖然……有傷風化,讓人含羞不恥,但當真舒服。 張三見著一個剃頭匠走向自己,他一個激靈,反應過來,大喊道:“我要換人!剪頭發可以,給我找個技術熟練的!” 現在看來,剪頭已經無法避免,他只想盡可能多保留些頭發,不要發生如李四那般的事故。 按蹺館的負責人盯著他看了幾眼,道:“熟練工可以,但得加錢?!?/br> “沒問題!” 為了頭發,張三答應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恨不得破口大罵,你剪我的頭發,還要收我的錢? 他越發肯定這些剃頭匠收了禿子和大光頭的好處,認真剪頭發就得不到好處,少了份收入自然得從被剪的人手上補回來,人心險惡??! 來的是一個俊秀青年,手里拿著個小刀片,自紂王毫不保留的公開煉鐵方法后,鐵如今已算不得什么緊俏物資,但給朝歌百姓剃頭的工程量太大,不可能直接給人發小刀。 張三表情有些奇怪,這剃頭匠長得還挺帥,劍眉星目,頭發是披散下來的,卻不顯凌亂,反倒讓整個人更加俊美幾分,幾縷垂下來的發絲,倒有幾分浪子般的瀟灑。 張三稍稍動了些心思,這剃頭匠的頭發打理的確實比自己好,又精神又帥氣,不過他知道自己長得磕磣,頭發救不了臉,只希望別出意外,剪成李四那樣就行了。 年輕剃頭匠開口了:“我姓呂,出生時異香滿室,有白鶴飛入帳中不見……” 自我介紹是讓客人放松的好辦法,畢竟這是事關腦袋的事兒,不少人緊張不已,便是只剪上幾寸,都擔心會被人嗤笑。 “所以你是叫呂滿室,還是呂白鶴?” 看著剃頭匠一通吹噓,張三嗤之以鼻,不就是個名字嗎,叫張三李四難道不好聽?朗朗上口又好記。 剃頭匠搖頭。 “都不是?呂香鶴?這名字聽起來很香??!” “我叫呂巖?!?/br> 張三:“……” 呂巖昂著頭,繼續吹逼:“我自幼聰穎,十歲便能文,十五歲就能武,精通各種古籍,在襁褓時,就有仙人道長臨凡,對我父母說我骨相不凡,自市風塵物處?!?/br> “那你怎么在這按蹺館當個剃頭匠?去年不是有科舉,你考上狀元還是榜眼了?” “嘁,區區科舉,我還看不上,再說了,剃頭匠又怎么了?” 呂岳說著,將手中的小刀片挽了個劍花,舞得虎虎生風,花里胡哨。 張三聽得頭皮發麻,見過自戀愛吹噓自己多么多么牛逼的,沒見過這么過分還一點都不臉紅的,簡直絕了。 “現在有些人,不懂知識,文不成武不就,區區剃頭匠,卻還覺得自己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其實就和水井里的青蛙沒什么區別,只會裝樣子說大話!” 當然張三是不敢這么說的。 他骨子里有著普通小民逆來順受的慫,糞肥、新農具屯田與馬耕,糧食增產了生活變好了,還割了包皮有了兒子,這樣的好日子,還沒過夠??! 何況腦袋還罩在呂巖明晃晃的小刀片下,萬一呂巖不爽,隨便拉一個刀花,那是要出事的。 呂岳將小刀片拋到空中,用兩指夾住,笑道:“雖是毫未技藝,卻cao天下頭等大事,能見人間頂上功夫?!?/br> “你可知,這剃頭匠能養活多少人?” “什么?”張三不解,這種割人頭發為人唾罵的行業,還能養活多少人? 呂巖道:“一個羊毛衣,就讓貴族吃飽了,我們尋常百姓不求大富大貴,只要溫飽就足夠了?!?/br> “田地是國家的,能租用耕種,卻不能傳一輩子,但這手藝卻能代代相傳,而且陛下已經正式向各路諸侯宣戰,戰事一起,受戰亂波及的流民就會有很多,這樣的亂世,誰還能安心耕種???” “若是受了兵災,土地保不住,逃難后,又該以什么手段謀生?是為奴為婢,還是另謀生路?” “這剃頭的手藝,就是出路,樂意剪短頭發的人不多,但要修頭發的人卻不少,可從古至今都沒有專門修剪頭發的行業,直到現在,才有了剃頭匠?!?/br> 呂巖將刀片在張三眼前晃了晃:“頭發越長,越需要修剪,這手藝,若是學好了,走天下最起碼不會沒飯吃,像那唱戲的,打板的,吹笛采藥或是腳夫,有了謀生手段,戰亂失地總不至于餓死?!?/br> 張三咽了咽口水,呂巖說的還挺有道理,有需求就會有錢賺,尤其是頭發,自己修剪頭發很麻煩,生怕修壞了,對父母不孝,或是頭發一短就折壽了,可交給剃頭匠就放心許多。 現在這些剃頭匠可能是收了李靖、萬年的黑錢,玩起手滑失誤剪去大量頭發的把戲,可以后呢?他們到底還是更專業。 呂巖的手一摸張三的頭,道:“你頂骨突起,還長有瘌痢頭,平時自己修剪頭發很疼吧?” 然后他又觀察了一下張三腦袋兩側,接著道:“你小時頭上長過瘡,有不少沒頭發的白點頭皮?!?/br> 簡簡單單兩句話,直接把張三給震住了。 這個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頭。 三言兩語,就將這大好頭顱上的所有毛病給講全了。 癩痢頭倒是尋常事,他們這種農人基本都有,每天帶著長頭發下地勞作,由于洗頭麻煩一年到頭也洗不了幾次,皮脂多,就容易患癩痢,讓人十分困擾。 可從白點頭皮看出小時升瘡,這就有點東西了。 呂巖沉吟片刻,道:“這樣吧,我給你把癩痢周圍的頭發都剪了,你自己注意些?!?/br> “很快的?!?/br> 張三迷迷糊糊的,過了約莫半柱香的時間。 “剪完了?” 呂巖微笑:“剪完了?!?/br> 然后,張三在鏡子中第一次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 精神,圓潤,發量雖說少了些,但整體形象好了不少,沒有那種一眼就能看出是農人小民的邋遢感。 更讓他驚奇的是,頭上的瘌痢瘡根本不疼。 要知道以前自己修剪頭發的時候,總是會刮著瘌痢,刮得生疼,而現在卻是一點都不疼,刀片刮過瘌痢的地方,還覺得涼颼颼清爽爽的,分外舒服。 出門的時候,張三心情非常好,雖然頭發短了心里仍有些膈應,甚至腹誹不已,可模樣比李四好多了,只要比李四好,那就是非常好。 這時候,太鸞與鄧秀帶著百越五王與諸多越人俘虜,來到了朝歌。 第488章 江山美人 太鸞先行一步,他抵達朝歌時,百越五王及越人俘虜還沒到。 因為他得先上報消息,事關重大,南方一戰而定,得看紂王做什么打算。 要根據紂王的意思,來確定處理百越五王的方法。 畢竟百越是狂暴大帝武丁都沒打下來的地方,只要將生擒百越五王,征服百越之地的事情昭告天下,大商國威必然大盛,一舉平復宣戰萬國之后的人心惶惶。 如果這么做的話,少不得點齊兵馬火炮開道出城受降,陣仗得做大些,所以需要太鸞提前抵達朝歌,打一個時間差,讓朝歌方面有時間提前準備。 不過聞仲精于戰事,老謀深算的老大爺,覺得其間另有可為。 人們對百越并沒有太深入的了解,以為不過是南方未開化的蠻子,根本不知道越軍的戰斗力,也不知道其中甚至有異人參與。 因而,大部分人對這長達兩年的南征,有些不理解。 大商為對付這么弱的敵人,怎么還花了幾年?是不是真的和諸侯們所說的一樣,腐朽到骨子里了? 現在百越五王被俘,固然能安穩人心,讓人們看到一個依舊強大的大商,但聞仲認為并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