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337節
“而貴族的私田大多為沃土,均是平整無比,正是最適合馬耕的土地?!?/br> “只是……”魯雄眉頭微皺:“改私田為公田至今還未有定論,難保貴族不會心生不滿為叛亂……” 晁田翻了翻手中的奏疏遞給魯雄,道:“不不不,貴族手中的田地可比服兵役的農人更多,而且此法只是一步步慢慢推行,而且陛下還有言在先,貴族們可自行開拓荒地,拓荒后的土地皆為私田,這都能緩解貴族的怨言?!?/br> “更關鍵的是,那些在貴族土地耕種的農人,可不是單純的耕種,他們還是正在服兵役的士兵,這對貴族而言,不也是一種威懾嗎?” “嘶……”魯雄倒吸一口涼氣,直直愣在原地。 這么說,紂王匆匆頒布的三條政策,經形成了一個閉環? 層層相扣,相互呼應…… 即成全了馬耕,又得到了兵源,還將私田收為了公田。 “可為什么陛下不在殿上明說呢?” 魯雄心中不禁又多出了一個疑問,要是都是紂王的計劃,為什么不直接明說,反而要這樣遮遮掩掩,如果不是晁田突然與自己溝通一番,自己還真想不到這三個政令之中的聯系。 不過剛有這個疑問,魯雄就自己給出了答案。 在想通這一切之前,他是怎樣的想法? 姬昌利用紂王的性格缺點,婦人之仁,算計了紂王。 紂王中計了,這就是紂王想要給天下人看到的表象??! 示敵以弱,麻痹敵人,將自己不算弱點的弱點暴露在他人眼下! 這還是紂王對麾下臣子的鍛煉,畢竟不能凡事都讓君王出面,等到日后東征西討,正式與諸侯對立的時候,難道還要事事都指望紂王親自出手嗎?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而且,這也是紂王對臣子的一種信任。 魯雄感慨良久,方才道:“好,這兵役由我負責,馬耕由你負責,至于改私田為公田,則由刑部負責,刑部的人都在休沐,等到他們休沐結束,我們就可以一同開始,此事暫時不要傳開,陛下示敵以弱,這都是算計?!?/br> 晁田贊同道:“是啊,這才是陛下的將計就計,不是為了殺掉姬昌而放棄既得利益的將計就計,而是利益不損,反而示敵以弱再施一計的將計就計!” “恐怕陛下已經開始針對西岐以及各路諸侯布局,為人臣子,我等不能有半分懈??!” 第423章 留香皮令 趙公明作為戶部尚書的有力人選,卻并不喜歡呆在戶部大殿。 他習慣呆在錢莊里,甚至他都不是很想進入戶部大殿。 戶部要管的事情太多,他只喜歡管錢,而且出出進進的,老是被莫名其妙的金子、玉器絆到。 陳九公、姚少司兩人自然唯趙公明馬首是瞻,在他們看來,錢莊才是國家重心,甚至應該從戶部中分離出來。 今天,錢莊里迎來了一個新入職的戶部官吏,度支令皮脩。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大商官員都懂得開小號。 這皮脩,就是貔貅所開的小號。 貔貅被稱為招財神獸,因協助黃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天祿獸”,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狴犴、獬豸這種都來了朝歌,它要是不來朝歌,就說不過去了。 趙公明一聞就聞出了其跟腳,貔貅因為只進不出只吃不拉,全身只排泄異香。 寒暄一陣,老趙便問起來由。 貔貅輕輕嘆了口氣:“本來我覺得入朝仕官就行了,但是……” “實不相瞞,陛下遣我收攏各地貴族捐贈于祖廟的錢物,負責祖廟一應事務……” 貔貅三言兩語,就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說白了就是一個問題,貴族的捐贈三七分,三成修廟,七成私吞。 傳說貔貅只進不出,紂王比它這只正牌貔貅也沒差多少??! “趙道長,我知道你仕官的時間長,而且久在錢莊管理財政,還請為在下解惑,陛下到底是在算計什么?” 趙公明思考一番,問道:“那七成,陛下可有說過準備怎么辦?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br> 顯然,這件事一旦曝出去,別說天底下的貴族都會覺得被紂王蒙騙,就連尋常百姓也不會說什么好話。 連這種錢都吞,紂王不敬先賢??! 貔貅沉吟片刻,仔細回憶道:“似乎是打算修陵寢,我聽陛下嘀咕過什么七十二疑冢、兵馬俑、地宮飛燕、龍嶺迷窟……” 趙公明沒想到紂王正值壯年就想著給自己修陵寢,一時間不由得愣住了。 貔貅繼續道:“好像還有什么粽子和黑驢蹄子?!?/br> 趙公明緩過神來:“這應該沒什么關系,驢……陛下應是在考慮替代牛耕的牲畜?!?/br> 貔貅道:“不過那七成應該就是用來修陵寢的?!?/br> 趙公明點點頭,道:“但是,并沒有那么簡單,你仔細想想,陛下正值壯年,為何要修陵寢呢?” “是因為知道商滅周興,成湯基業只剩二十三、四年氣運嗎?” “當然不是!” “先不說陛下知不知道,即使陛下知道了,也不會相信這些,必然選擇以人力改命,與天命對抗!” “陛下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不信命!而不是知道必死無疑,提前為自己修建陵寢!” 貔貅雙眼瞪得老大,幡然明悟。 “原來如此!這意思是說,陛下此舉必有深意?” 趙公明肯定道:“這是自然,其實我之前就有所察覺,人族的陵寢風水與氣運有關?!?/br> “禹王出定鼎九州,鑄龍脈塑人道氣運永昌,可用什么來鎮壓氣運呢?” “大鼎不夠格,崆峒印是人道至寶,可依然不足以鎮壓氣運?!?/br> “唯有人族圣賢?!?/br> 貔貅面露詫異之色:“人族圣賢?人道圣賢不似你我,壽數有限,便是黃帝也乘龍升天,枯坐火云宮中不得外出,又如何能鎮壓氣運?” 趙公明肅然起敬:“這是陛下想舍身鎮壓人族氣運??!陛下身懷無量功德,百年之后足以與三皇五帝媲美,無論封神成敗,這份功德都不會磨滅,足以進入火云宮之中?!?/br> “但,這并不是陛下的追求,什么打壓貴族、剿滅諸侯,都只是陛下順手而為,是他人曲解了陛下的意圖,無論何時,陛下從沒有著眼于一人一戶,執著于一國一家,永遠都是為了整個人族!” “所以,陛下寧愿在生前修造陵寢,不入火云宮,也要將一身功德帶入地下,鎮壓氣運?!” 貔貅初一聽,只覺得是個笑話,但深入思考,卻覺得趙公明所言非虛,在見到各種神通偉力之后,紂王仍舊自顧自的發展著大商,依然打壓巫祝不敬天神,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即便他不是人,也被感動到了。 “難怪……陛下會做這么多惹人非議的事情,明明根本不需要做這些,只要兵發西岐就行了……” “這侵吞的七成,倒也實屬平常,畢竟陛下寧愿舍去大功德,也要建陵寢鎮壓人族氣運,這些貴族也為人族,不過是付出了些錢財修陵寢罷了,與陛下所付出的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br> 趙公明沉吟道:“這都是后話,當務之急是收取錢財,將祖廟建好,至于陵寢什么時候開始修,還得等陛下進一步的詔令?!?/br> 貔貅點點頭:“對,一切還得看陛下的意思,不過我這邊可以提前做準備工作,圖紙、損耗、錢糧等,都要早做打算,最起碼也要讓人明白氣運為何物,冒然修陵寢,必為人所不解,免得被人說是大興土木徒耗錢財?!?/br> “對了?!壁w公明忽然道:“朝歌錢莊已經鞏固完畢,下一步是在各地開設錢莊,如今貴族們經商已經形成了固定路線,只需在各個關鍵城鎮開設錢莊,就能維持運營,我屬意讓你的族人來維持各地錢莊運轉?!?/br> …… 時間一晃,便來到了四月。 四月本是諸侯朝賀的時節,但因為去年紂王朝賀時兵圍諸侯,導致大多諸侯戰戰兢兢,不敢來朝歌。 不過這些諸侯還在等待時機,并沒有正式反商,因而還是得做一些表面功夫,多多少少都派了些使節前來朝賀,但賀禮肯定沒有以往那么豐富。 子受也挺發愁,照這么發展下去,賭石行業就進行不下去了呀! 又過了幾天,諸侯派遣的使節到了朝歌,令人驚奇不已的是,竟還有大量貴族家主隨著使節而來。 哪怕只是押運大額錢財,就足以貴族們重視,更何況這些錢都是用來修建祖廟,為先祖立雕像的,他們不在乎,先祖們也在乎,這可不是件小事。 現在捐給紂王也是用來建祖廟,等到日后哪路諸侯帶兵占了朝歌,還不是他們自己的? 所以盡管大出血有些rou疼,但他們能樂觀安慰自己,畢竟錢并不是花掉了,而是變成了先祖雕像,在天下中心,供萬人敬仰,不虧,不虧…… 第424章 山賊王崛起中 在貴族們都來到朝歌后,紛至沓來的報紙見證了朝歌的熱鬧。 買紙,印刷,一條龍。 不為別的,就為先祖造勢。 將先祖的功績用整整數個版面報道,讓所有人都知道,先祖的偉大。 錢不夠沒問題,財力拼不過別人,也沒問題。 聲勢浩大,人人都知道我家先祖的功績,紂王還好意思將雕像擺的太下面嗎? 甚至不少囊中羞澀的貴族,直接免費發放起了報紙,比起直接大額捐贈,怎么看都是營造名聲的成本要小一些。 朝歌百姓也很配合的鬧了起來,買三份報紙送一捆無心菜變成了買一捆無心菜送三份報紙,畢竟每送出一份報紙,就能找東家領一文錢,不要白不要。 凌晨四點的朝歌有些冷,但百姓們已經紛紛起床,來到街上,打哈欠,揉眼睛,搓手跺腳試圖讓身子暖上一些。 他們全都等著新報紙發售,往往白嫖最能調動情緒。 街上出現了許多推車、挑擔,里頭裝著的都是些吃食,一個個熱騰騰的饅頭引人垂涎。 紂王下令種植小麥、稻子時,只有大商治下的百姓被逼聽從,其他諸侯的領地可不會跟著瞎鬧,種那些莫名其妙的作物,自然也享受不到白面饅頭的美味。 兩三文的饅頭朝歌本地的百姓來說根本不是什么負擔,賭上一兩次馬就賺回來了,也不知道那個慈善道人哪來那么多錢可以輸。 “來了!來了!今天是誰家的?” “是伶家!” “他家先祖有啥功勞?” “伶家先祖伶倫制簫管,定十二律,是個音律好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