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177節
這些學醫的人格真就這么高尚,治病救人不說,連鍋都自己背。 可偏偏那句話,還真是他自己說出口的。 出大問題了,自己刺了自己一刀。 讓錢保退下,子受開始在妲己的膝上思考大臣的待遇問題。 正好,夢里夢見了六部,直接給朝中官職來個改制。 這樣一來就能調整大臣的待遇俸祿。 這些人啊,見著自己對他們太好了,就蹬鼻子上臉給自己刷功勞,要不得。 只有朝臣們都心懷不滿,不認真辦事,才會有昏庸值。 減薪!必須減! 不過不能太過分,得一步步嘗試,掌握一個度,上頭還有個聞太師看著。 三只眼看著。 子受哼哼兩聲,遲早給你整出幅墨鏡,鞭子也給你沒收咯! 改革官職之后,肯定會有一些官員空缺。 只要自己趁機塞人,就能收獲大批費仲尤渾。 哪怕有能力,只要完全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事,進行全程把控,應該就不會出錯。 進行官職改革肯定很累,但子受已經有了決心,必須親力親為,親自挑選空缺官員。 不然以朝中大臣的德行,甚至哪怕是負責招賢館的費仲,也肯定會想著發掘有才能的人物,到時候,朝中又全是些能臣干吏了。 這樣一來,不又是滿朝文武百官皆精通背刺? 這誰頂得住??! 除了奴隸,西岐的jian細,平民野人,也該任用一些。 修長城以及修路的奴隸里已經有一些有功勞的人了,子受琢磨著,得趕緊任用起來,哪怕奴隸有才能,只要任用起來,那就是一份不為大眾所容忍的昏庸值。 至于膠鬲背刺,多半只是個意外。 制鹽并不能為君王帶來什么名望,只是灌江口比較特殊,是因他而起才會有內陸海鹽。 膠鬲此舉,必然只是為了博取自己的信任,掌控更多地方上的權力,方便日后更大的動作。 畢竟散宜生、閎夭的先例就在眼前,姬昌老兒肯定暗中搞事情。 不過挑選官吏是個技術活,太有能力的肯定不能收,天天背刺。 太差勁的也不能,上任沒幾天估計就被聞大爺提著鞭子趕出九間殿了。 所以,最好是尤渾那種人,無能。 果然尤渾才是朕的水??!不額外生枝的人才,真是太少了! 幾天之后,子受把費仲召入宮中。 “費卿,我大商已有六百余年未有改革官職,如今朕有意革新,過幾日就會進行朝議,招賢館的唯才是舉令需要稍作改進,需要收攬更多人才,你先做一個整理,將在招賢館登基的人才記錄,全都送入宮中?!?/br> 費仲拱手:“臣遵旨,陛下有恙在身仍思慮國事,非堯舜不可及!” 子受忽然想到一件事,問道:“散宜生、閎夭可是通過招賢館入朝?” 費仲緊張起來,散宜生、閎夭,都是人盡皆知的西伯侯內應,陛下是來問罪了? 可事實容不得他說謊,費仲只好顫聲丟鍋:“是……是臣的副手,張大?!?/br> 子受眨了眨眼,人才??! 他在記憶中極為謹慎的翻了許久,這個人,沒有任何印象。 無論是封神還是正史,都沒有留下名字。 沒有留名,基本就說明能力一般,當然,也存在小意外。 比如李丙。 從李丙收攏曹州人心來看,沒記載的人物,也可能身具才能。 子受追問道:“那張大是何出身?” 費仲道:“出身……平民?!?/br> 絕了! 李丙出身落魄貴族,有些手段也是應該的。 至于張大,不僅出身平民,而且看名字就知道多半是個破落戶,如此識人不明,簡直是天降之才! “朕對這個張大,有些興趣,費卿家,你替朕去調查調查?!?/br> 第226章 選jian任庸 招賢館就是大商的人力資源部門,想進行官制改革,招賢館必然是重中之重。 等以后六部改革之后,官員原來越多,絕不是自己能管過來的,下頭的人肯定凈選能人。 這是子受最后的機會,直接把招賢館的幾個頭頭帶偏,以后能順理成章選出庸臣。 至于直接讓招賢館曝出丑聞,比如逼患病臣子離職、莫須有廢黜臣子不給補償、貶謫臣子到羑里和姬昌同居251天…… 這是不行的。 真假暫且不論,上輩子最后背鍋的都是hr,背后的大老板屁事都沒有,子受想接這鍋,也不太容易。 畢竟能上朝的文武百官找不到好理由不能輕動,最多就調去北海,不然聞仲提著鞭子就上了。 而沒資格上朝的臣子,子受幾乎一個都不認識,到時候辦事的是費仲,背鍋的肯定還是費仲。 所以,還是得看張大的。 這家伙直接提拔兩個異臣,這么瞎,極有潛力。 費仲調查了張大的出身,沒什么問題,妥妥一個平民破落戶。 為了培育人才,子受便將他召入宮中。 子受給足了他面子,讓自己的近衛老大殷破敗親自去請人。 不一會兒,張大入宮。 這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年輕。 子受一見,就對他充滿了好感! 看長相就覺得親切! 細眉小眼,小鷹鉤鼻,嘴唇很薄,長得是真特么猥瑣! 子受覺得自己不是外貌協會的,評論一個人的才能,怎么能只看外貌呢? 這樣的人,一定要重用! 子受仔細端詳了一下,越看,越是欣喜。 張大拱手拜道:“臣,張大,拜見陛下?!?/br> 子受一懵,你拜誰呢? 你拜我對著柱子干什么? “陛下,這張大,眼神不太好?!?/br> 殷破敗在一邊解釋道。 子受點頭。 能提拔閎夭、散宜生的張大,眼神怎么可能好! 就這眼神能走到宮里來,多半是因為殷破敗體積大,移動小山似的,就算看不清人臉也不會跟丟。 不僅識人不明,視力也不好,人才!人才??! “賜座,你升官了?!?/br> 子受讓人給張大拿了張小凳子,在這座偏殿里,沒有案幾,只有他自己造的椅子凳子以及桌子。 當然是怎么舒服怎么坐,禮法?昏君在乎個錘子的禮法。 張大坐在小凳子上,忐忑不安。 他有些弄不明白,自己任用了散宜生、閎夭等人,不追責就不錯了,竟然還升官? 不過陛下真如傳聞中一般偉岸,筆挺的身軀撐天立地,看起來就像柱子一樣。 陛下他,撐起了大商的天??! 子受看張大仍舊對著柱子,也懶得提醒,只是道:“招賢館匯聚天下人才,你先說說,以前是怎么做的?!?/br> 張大有些慌,他以前就是瞎幾把做??! “回陛下,臣……臣因為唯才是舉,所以不問來人的出身,只問他們的能力,同時觀察他們是否忠心,是否肯為大商出力……” 張大一口氣編了很多。 越編,越得心應手,信口開河,很簡單嘛! 子受皺起眉頭,張大思路清晰,說話有條理,這不是好現象。 不過事實是他挑選出了jian人,那么應該是理論型選手,實cao水平為零。 這樣一想,理論豐滿,朝臣挑不出問題,彈劾的理由就不夠充分了! 子受輕輕合掌:“好!” “張卿家說得好!那么你是如何挑選人才的呢?” 張大這次如實回答,這些都有費仲排下來的固定章程:“首先我會親自約談,考察來人是否名副其實,是否有真才實學?!?/br> “然后,費大夫會讓朝臣來進行考察,比如聞太師、楊大夫、魯將軍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