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160節
再往前一朝,是哪位君王? 正是囊血射天的武乙。 所有人知道,武乙囊血射天后不久,就在東征西討中去世了,外界傳言是因為不敬天神,受到懲罰,被雷劈死。 還有極少數人,例如蘇護等人知道,武乙其實是因為不敬天神,得罪諸侯貴族,諸侯貴族將行軍路線暴露給蠻夷,武乙受到蠻夷圍攻,無人相救而戰死。 但這些,仍舊只流于表面。 為什么會傳出武乙被雷劈死的傳言?因為那時聞仲施展雷法,打了個雷。 他這是在向天帝示弱,表明人不可犯天,犯天必有懲。 聞仲是人族,雖說事出有因,是不想讓人族得罪天帝,導致災害頻生,但心里終究過意不去。 所以他下山,不修道了。 要入朝為官,輔佐武乙的兒子文丁,輔佐歷代商王。 聞仲是李靖那種仙道難成只能享人間富貴的修士嗎? 并不是。 “證修大道,聞朝元之果,未證至一之諦,登大羅而無緣?!?/br> 聞仲能修得大道,甚至哪怕入了凡間,日后遭劫上榜封神,封的神位也必然極高。 可他在人間呆的越久,心情就越是復雜。 入朝為官,看得多了,人們常常遭逢劫難,或是水患,或是獸災。 很多人會因此逃奔、互傷、暴亂,但總有人會站出來救災。 就像以前,總有人站在劫難面前,或三過家門不入,或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到了文丁時期時,封神榜初定,大劫初露。 聞仲相信,一定又有人會站出來。 現在這個人確實站出來了。 聞仲緊了緊手中鋼鞭,看向云中子以及闡教眾仙。 現在那個人和他的臣屬們,都還有些弱小,弱小到即使說出這種逆天之言,天帝也不會放在心上。 申公豹心中同樣感慨頗多。 他有著千年道行,沒有入闡教之前,就在人間行走,見了許多事。 確實,人族向來都是依照紂王所說,自食其力。 但在這個天神、天帝當真存在的世道,人族對待天神,最好的相處方式,應該是敬而遠之。 申公豹理解紂王,知道紂王為什么要如此。 作為應劫之人,對大劫的了解比尋常人更深刻。 如今天神已經凌駕于人族之上,將人族當做應劫工具,生死無論,只為自己的利益而讓人族征伐不休,更還想享受人間香火,這是每一個人族君王都不愿意的。 何況紂王這種明君呢? 可惜,畢竟上頭對人族謀劃已久,人們對鬼神之說深信不疑,紂王想走的這條路,還很長??! 不過他申公豹,愿意陪同紂王走下去。 子受將群臣、眾仙的表情盡收眼底。 很好,效果極佳。 他看著云中子,越看,越是欣賞。 每次云中子出場,都能好好刷上一波昏庸值。 子受承認自己有賭的成分,如果天命是不可改的,如果天帝就是爸爸,將這一切放在臺面上,比天命之論更過分的話語,必然遭來天譴,甚至下場和武乙一樣。 但無所謂??! 如果真的不可改,他的下場還是被燒死,服不服都一樣! 反之,如果能改,那說明自己如今做的一切都有用。 子受沉吟片刻,正色道:“哪路天神能讓人豐衣足食?神農嘗的百草五谷無數人吃過;哪路天神能移山動岳?愚公搬開的路無數人走過?!?/br> “哪路天神能永生不死?先祖沒有依賴天神,屈從天命,用雙手讓世世代代傳承至今,!” 錢保心中五味陳雜。 最近又剖了幾個不得不剖腹產的孕婦,剖出來的嬰兒,十個活了四個,至于那些孕婦,他很完美的一個都沒有避開。 本來應該能避開的。 畢竟到了不得不剖腹產的地步,就等于死了,不治也沒問題,不剖,生死就和他沒關系。 可錢保將孕婦們都收下了,開始剖腹產,最后孕婦都死了,嬰兒存活率也不理想。 哪怕是那些孩子活下來的人家,不敢明著罵,也會暗地里嘀咕。 甚至隱隱還傳著黑面閻羅的名號。 錢保上了街,街上的人都躲著他走,遇到誰都跟見鬼似的。 天神是什么玩意,他已經是閻羅了! 不過他這個閻羅,能剖人死,也能將人從九幽深淵,鬼門關前拉上來! 子受輕咳一聲。 光說不練假把式,口號喊得響,關鍵還得做,要踐行,那么多朝臣仙人都看著呢,做了實事,實錘不敬天神,才能傳揚出去。 “有夏服天命,自號天子,而商之命,大于皇天上帝!” 要玩波大的,給摘星樓宴飲畫上句號。 …… 第208章 神權人授 “少昊當為東極青華大帝!” “顓頊當為南極長生大帝!” “帝嚳當為中天紫微大帝!” “堯當為太極天皇大帝!” “舜當為太極地皇大帝!” “夏禹應為佑圣靈應真君!” “成湯封為玄天上尊!” “太戊加號玄天靈應真君!” “仲丁加號佑圣助順玄天靈應真君!” “祖乙加號元圣仁威玄天真君!” “武丁加號玄天中興真君!” “天人感應,神權人授,凡人族先祖,無不神明!” 子受長舒一口氣,我話說完了。 結束! 隨口亂編的東西,沒一個神號靠譜,反正給老祖宗封個神就完事了。 神權人授一出,還發愁沒有昏庸值? 三教肯定也不會管,他們還把不得有人當神呢! 最多也就是天帝不爽,不僅不敬天神,還給先祖封神,這個紂王明明位極人君卻相當過分! 這不正好?! 子受望向辛甲:“辛卿,朕與云中子道長坐而論道,可曾記下?” 云中子無言以對,自己就說了幾句話,全是紂王在那兒一通高談闊論,怎么又成坐而論道了? 辛甲奮筆疾書,鄭重回道:“臣,記下了?!?/br> 他是個通曉史事的人,可正因為知曉歷史的越多,越明白先祖的偉大。 他不斷記錄著,時不時抬頭看向席間的火光。 其內還有許多天神木雕,沒有燃盡。 是啊,這些天神到底做了什么?值得人們去敬畏,去祭拜? 為什么反而會為了這些名不副實的天神,忘卻了將人族從弱小壯大至今的老祖宗們呢? 辛甲記得,朝歌城外不遠處,有一處軒轅墳,是軒轅黃帝的衣冠冢。 曾傳聞其中有妖怪居住,更有人提議一把火燒了。 那是軒轅墳??! 如果換做天帝廟呢? 即使有傳聞說妖怪居于天地廟,會有人響應,將天帝廟給燒了嗎? 辛甲搖頭輕笑。 云中子一揮袖袍,長嘆一聲。 他去年來朝歌,就是為了除妖,希望讓大商氣運,稍稍延長一些,可誰知道,竟然發生了這種事。 越來越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紂王的行為,完全猜不到。 哪怕拼了老命的掐指一算、二算,也算不出個所以然。 良久,云中子道:“也罷,貧道繼續回那卦攤算命,此間之言,不足為外人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