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第38節
繞柱有一定技術含量,要時刻注意對方位置,不然對方突然反跑,就涼了。 這時候朝堂上的吃瓜大臣終于反應過來,大呼:“王負劍!王負劍!” 子受覺得大臣們也有問題,你們也不知道直接扔劍鞘才是最快的??! 幾個近衛已經沖上來抓人。 不能讓他們過來,子受一個反跑反向迎上麥云,麥云根本沒想到一直跑路的紂王突然反擊,加之力量懸殊,瞬間被擒,匕首也掉在了地上。 他控制了力量,麥云并無大礙,也幸好他提前出手,不然那幾個肥頭大耳的近衛沖上來,只憑體重都能把麥云給壓死。 “將此二人投入圜土?!?/br> 子受撿起地上的衣帶詔,坐回王位。 他看了看上面的名字。 子啟,死了。 雷開,麥智,麥云,被抓了。 子衍,比干。 很好,還有兩個活著,反賊就五個,都是稀缺資源。 子衍沒上朝,子受看向人群中的比干,老王叔,你一定要好好活著,繼續在朝中發光發熱,提供昏庸值??! 子受將衣帶詔收進袖袍里,不能給別人看到,不然群臣肯定要提議把比干和子衍也抓起來,隨后道:“朝議繼續,孤欲將行刺一事公之于眾?!?/br> 朝臣們不明所以,紛紛詢問。 子受睜大眼睛瞎編道:“麥智、麥云二人雖是反賊,卻不失忠義之心,此次平叛,獲俘虜近萬,如果我們將此事宣揚出去,讓俘虜們得知他們的首領雖然行刺于我,卻被仁慈以待,必會感恩戴德,不再反叛?!?/br> 朝臣紛紛勸阻,這是什么破理由??! 乍一聽有些道理,可細細一想,根本就是胡來! 他們都意識到,大王的老毛病又犯了,太仁慈了??! 歷代君王,有哪個對待反賊、刺客如此仁慈? 抄家滅族都是輕的,哪有只是監禁的道理? 比干忽然出列,大臣們以為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王叔也要勸阻,紛紛讓出道來。 比干脫下官帽,恭敬一禮,一步步上前,忽然撿起地上掉落的匕首。 又要行刺?子受警覺起來,近衛也立即攔在了身前。 只見對著自己的心窩猛的一捅。 別人不知道,他又怎么不知道? 以紂王的武力,怎需與麥云纏斗良久?還繞柱而行,再三躲避,以紂王托梁換柱之力,隨意便能拆了柱子將麥云砸死! 紂王看了衣帶詔上的名字,卻沒有對自己發難,看向自己的那一眼,飽含深意,分明是要保全自己最后一絲顏面。 大臣們只以為紂王令人傳出行刺之事是在胡鬧,可比干卻知道,這是紂王為了成全兄弟之義,以慰王兄的在天之靈! 你可以反我,行刺我,但我不會因為你反了我,派人行刺了我,就不把你當兄弟,這就是紂王! 雖說迂腐卻也有可取之處。 這樣的君王,在私德上,沒有半分虧欠! 比干顫抖著將匕首一拉,將胸前開口拉大,伸手將心臟取了出來。 “罪臣比干,助啟為虐,這顆心,都是黑的??!” …… 第49章 三觀奇正的昏君 比干將心臟和匕首扔到地上,頭也不回的離開了九間殿。 沒人敢攔。 眾人呆若木雞。 子受也是目瞪口呆,真厲害,活生生把心臟給剖出來了,關鍵是剖出來之后還能行走自如。 真的牛逼。 比干離開王宮,一直渾渾噩噩的走著,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集市。 只聽的路傍有一老婦人叫賣無心菜。 比干忽聽得,福至靈心,問道:“這是什么菜?價值幾何?” 老婦人道:“民婦賣的是無心菜,三銅貝一捆?!?/br> 老婦人精明的很,知道各路諸侯都已經到了朝歌勤王,諸侯加上他們所帶的士兵,飲食可是筆不小花費,她這無心菜價格定高些也不怕沒人買。 “無心菜?”比干喃喃問道:“菜無心可活,人若是無心,該如何?” 老婦人奇怪,這老頭什么意思? 菜無心和人無心有什么關系? 難道…… 老婦人警惕的看著比干,比干身著華服,雖然面色有些蒼白,但顯然身份非凡。 莫非是哪里的大官? 老婦人暗自思忖,莫非是諸侯抱怨菜價太高?特意找到了朝中官員來問罪? 不應該??!隔壁賣豬rou的坐地起價,前陣子有兩個大官大肆囤積豬rou,導致現在價格居高不下,那才叫一個黑心??! 等等,黑心?人無心如何? 老婦人明白過來,這老頭是說自己昧著良心賺取黑心錢! 她當即沒好氣道回應道:“人若無心,亦可活!” 我就昧著良心賺錢怎么了?賺了錢才能買米買面,才能吃飽活好! 一語畢,比干感到腹部有一股暖流,一直升到胸口處,當即大叫一聲,胸前傷口自然愈合,面色竟也紅潤起來。 比干忽然想起子啟自戮前強行塞到自己嘴里的符箓,還說即使行刺失敗也要自己保留有用之身,保全成湯社稷。 這…… 比干面色一陣變換,自己罪無可赦,可紂王仁厚,又有子啟殿下囑托,這條命…… 既然保了下了,那就以此殘軀保江山社稷。 比干不再猶豫,徑直往自家莊子走去。 只有那賣菜老婦暗罵一聲,又是個問了價不買菜的。 …… 朝歌宋家莊。 姜子牙得元始天尊之命,下山輔佐明主。 得師尊相告,他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正好輔佐西岐。 姜子牙下山后,第一時間去朝歌投奔了義兄宋異人,然后娶了“花甲年少”的馬氏,賣過笊籬,賣過面粉,開過酒館,賣過活豬活羊。 雖然干什么賠什么,但就如他所想的一樣,漸漸摸清了大商虛實。 這大商,已經壞到骨子里啦!就連買賣,都有問題,根本沒有成體系的交易方式。 而后他更是遇到了子啟,探得子啟反意后,贈他仙劍與符箓,想讓朝歌大亂。 可惜子啟沒能成事,不過也不虧,至少清楚了朝歌的守備力量與軍隊戰斗力。 剛才姜子牙感應到自己的保命符箓生效,沒太在意,反正也只是廣撒網中的一條魚。 繼續擺算命攤收集情報。 他和師兄云中子一個在朝歌東面集市,一個在朝歌西面集市,各自帶著不同目的,瓜分了朝歌所有算命業務。 …… 子受與朝中重臣癡癡地看著比干離去,緩了好久才正常起來。 太富有沖擊力了,當面剖心,還跟個沒事人一樣走了出去,當真不可思議。 剛才應該把匕首搶過來大喊一聲放著我來。 可惜沒意識到。 子受只好讓近衛將比干的心臟跟子啟的頭顱收起來,繼續議事。 這種情況下本應該退朝,讓大家都緩緩,但機會難得,今天上朝的臣子少,反對聲音也少,必須抓住機會。 子受主動提出戰俘的安置問題,任由大臣們建言。 下大夫夏招提議將戰俘當做人殉,給在叛亂中戰死的大商將士們陪葬,比如南門守將周紀、副將xx、西門將領xxx。 人殉,是商朝的傳統,也是商朝最野蠻的地方。 不論祭天、祭祖、求雨、過節,每次都要燒殺活人當作祭品,十數人到幾百人不等。 主人死了,殺若干親友奴隸幫著他扛家財往黃泉趕路;裝修個房屋,就要殺人為祭,讓房子更堅固。 現代曾一次出土五百多人的人殉,有的砍了頭,有的活埋,有的和狗埋一起,有的跪埋著,相當慘烈。 但,這是常態。 至少,在武乙以前是常態。 武乙囊血射天,因為不敬天被人們罵作暴君,還被有心人稱遭到天譴雷擊而死。 只有王族知道,武乙是因為想廢除人殉,動了諸侯貴族的蛋糕,諸侯見死不救導致武乙戰死,可這死法太難堪了,說不出口,作為大商之主,最后竟是落得個孤立無援的下場。 在諸侯貴族們看來,死個把賤民、奴隸就能求得心安的事兒,為什么不做?那都不算人命??! 不過武乙并非白死,萬事開頭難,他在位的三十四年中,人殉漸漸減少,平民百姓也終于意識到了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