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僧 第4節
大老爺是個干瘦的老頭子,發鬢花白,滿臉溝壑。其實不到六十的年紀,卻顯出七八十的老態。 他癡呆呆的眼慢吞吞地將了疾從腳照上去,空張著嘴,發著“嗯嗯”的傻兮兮的呆笑。整張嘴里,只剩左邊牙齦上還剩一顆牙齒掛著,像個黑魆魆的無底洞前遮了一叢無濟于事的荒草。 小廝將了疾請到梳背椅上,叫丫頭看了茶,“老爺去年就不會講話了,人也越來越犯糊涂,今天倒像是認出了鶴二爺,還曉得笑?!?/br> 了疾斜著眼看四輪倚上的老頭,心內有一陣哀憫不能言說,只得勉強一笑,“也好……否則聽見大哥沒了,大伯還不知怎樣傷心?!?/br> 那小廝又接了丫頭端來的果碟子進來,擺在小幾上,陪著說話,“正是鶴二爺說的這話。老爺最疼我們大爺的,偏大爺又走他前頭去了。虧得如今不曉得事,說了他也是傻笑?!?/br> 這會快趕上開午飯,人也差不多餓了。小廝見了疾只吃茶,便將果碟子捧到他眼皮底下,“鶴二爺揀塊果子吃,這是從新大奶奶娘家帶回來的?!?/br> 了疾從不食雜,聽見這話,倒是很給臉面揀了一塊,“你們新大奶奶娘家是做的什么勾當?” “就是賣面果子的。他們章家有幾間祖屋,當中正好有間向著街面上。她哥哥讀書不成,就學了這手藝,開了面果子鋪?!?/br> 自幼出家的緣故,了疾沒有富貴人家的高眼,看待眾生一向平等,“不容易。他們家都有些什么人口?” 小廝笑答:“當爹的死了十幾年,現剩個病殃殃的老母,一個哥哥,一個嫂嫂,兩個小侄子。貞大奶奶在家呆了這些年,哥哥嫂嫂嘴上不說,心里早煩了?!?/br> 了疾低著眼看汝窯盅內的茶湯,輕盈單薄的草青色,有些像月貞跑在路上的樣子,看似活潑鬧騰,卻使人感到心曠神怡的恬靜。 這樣簡簡單單的姑娘,進門便守寡,又是到這樣他們這樣的人家,他的佛性忍不住為她揪起一點心。 “一會二爺是回家用飯還是在咱們這邊用飯?” 那小廝驀地問,了疾拉回神來應,“噢,下晌廟里的十幾個徒弟過來,我要接引他們,只好就在這頭用飯?!?/br> “那小的叫廚房備好齋,送去太太屋里,您在那屋里陪著用?!?/br> 了疾道了句“多謝”,又將眼落在四輪倚上。大老爺一雙空洞的眼癡癡地望進虛空里,微張著嘴發笑,淌了滿襟黏糊糊的唾沫。 小廝掏出帕子去替他揩,他嗓子里益發拼著力笑,只笑出“嗯嗯”的含混的聲音。 “大伯?!绷思埠傲怂?,又無話可說,在梳背椅上睇著住他,像一位佛陀,目中的悲憫始終帶著一點淡遠的距離。 他那雙半闔的眼徹底一扇,立起身來,“我先告辭了,請費心照看大老爺?!?/br> 小廝將他送到廊廡底下,他由右首廊下繞出去,斜篩下來一條光,絕望地扣著他的身,欲留留不住,他一徑出了院門。 下晌小慈悲寺的眾僧到齊,次日天不亮月貞要到靈前去,因此早早就歇在屋里同珠嫂子閑話: “噯,我問你樁事,太太怎的不同老爺在一個屋里???上晌鶴二爺去給太太請安,我聽見太太說叫他去老爺屋里給老爺請安。怎么你們大家里,夫妻倆不住在一處的?連老爺我都還沒見過呢?!?/br> 珠嫂子擱下繡繃,謹慎地把貼在窗紗上瞟了眼外頭,“見與不見都不要緊,老爺犯糊涂了,就是去見,你們也說不上話?!?/br> “犯什么糊涂?” “老爺頭幾年腿腳就不好了,后來慢慢的路也走不動。一病拖著一病,去年又啞了,腦子也徹底不省事。大夫說受不得吵鬧,太太當著家,常來常往的人回話,怕吵嚷著老爺,就將老爺騰到僻靜些的屋子里去了?!?/br> 月貞因問:“老爺跟前都是誰侍奉呢?” “一個小廝,幾個丫頭?!敝樯┳訐u頭嘆息,“倒是有好幾房小妾,可她們到底年輕,嫌老爺病了邋遢,不愿去侍奉。太太也懶得管她們,隨她們在家里閑著?!?/br> 月貞腦子里漸漸活動起來,猶猶豫豫似乎有話要說。忽然聽見一聲金鑼響,遠遠的,振得人神魂一抖。 珠嫂子瞥著窗紗道:“大約是和尚們在試家伙,子時就要開壇,明日卯時你就要到靈前去燒紙,今晚可得早些歇著?!?/br> 窗外業已黃昏,太陽迸發出熱烈的余影,是金紅色的光,撒了遍地。地上仿佛燒起來,卻燒來幾分涼意。 次日天不亮,便有兩個婆子來請月貞到靈前侍奉。月貞換上嶄新的麻孝,跟著往外頭去。婆子在前打著燈籠引路,一面囑咐,“貞大奶奶,這會還不許哭,等一會日出東方,見光了你再哭?!?/br> 喪事也經過幾遭,還沒聽過這個說法。月貞因問:“這是什么講究,也是鶴二爺說下的?” “噢,這倒不是,是咱們鄉下的老說法。不見光哭死人,哭聲就是把人的魂魄挽住了,叫他不能安寧。迎著日出哭最好,他的魂魄跟著引魂的陰差去,不能駐足,哭聲就是送他了?!?/br> 這卻為難了月貞,哪有那樣巧的眼淚,迎著日頭說來就來,“我前幾日夜里分明聽見有人哭靈的?!?/br> 婆子笑道:“唷,那可不一樣,咱們是下人,哭一哭沒要緊。您是大爺的妻室,您哭他,他自然舍不得跟陰差走了嚜?!?/br> 月貞雖不信這些說法,也只得照辦。沒要緊,反正是將就死人。 遐暨靈堂,廳門大開,靈前左右各燒著兩排新換的白燭,微弱的火苗子被風吹得打偏,然而風一停,立時高漲,竄成了一根根火炷。 換班的下人先到靈前磕頭,無聲無息的退出去,讓月貞進門。 前頭躺著口偌大的棺材,上了黑漆,燭光在上頭躍動,像是亂糟糟的詭異的舞蹈。靜得真可怕,月貞忙扭頭,伺候紙臘的兩個丫頭就立在身側,卻是吐息無聲的,不過好歹是活著的人。 她扭回來,棺材前頭豎著靈牌,紅漆描的名字。那名字她聽得少,稱呼他一貫是“大爺”,“李家大爺”,因此她默念起來感到陌生。卻是一記鮮艷的烙印,永遠刻在她的命運里。 她對著那名字捉裙跪在蒲團上,接了丫頭遞來的紙錢,心里懷著一絲虔誠燒過一回紙。 留神扭頭瞧廳外的日出,天沒亮,一輪月光光地懸在場院對面的廊檐上,映著黑的瓦,是一整片黑幕。下人們穿著素白的衣裳在底下長廊來往,七七八八的人,卻是靜悄悄的。 這是死人的地界,月貞忽然感覺到死亡的荒寂。 這會才見一班和尚打對過大門進了場院來,領頭的正是了疾,身披大紅袈裟,手捧木魚,原來將將卯時。了疾領著一班和尚到廳門前,自己先進門,跪在領一個蒲團上,這是他為人親者的禮節。 月貞起身接了丫頭遞來的紙錢,轉而遞給他。他燒完起身,向月貞合十作揖,“大嫂請節哀?!?/br> 月貞心里是沒有哀的,只有一點被周遭沉寂烘托出的惶然。此刻他低垂的嗓子打破這種吊詭的沉寂,使她不由得大松了口氣,“你們這就要開場了么?” “他們拜過就開場?!?/br> 說著,他向廳外招招手。和尚們一個一個地進來合十祭拜。他讓到一邊,與月貞并立一處。 和尚們身上帶著nongnong的檀香,廳內也點著香,熏得周遭闐滿古樸腐舊的氣息。月貞是新人,有些不適應,安定不下來,眼珠子低著轉一轉,又轉到了疾身上。 沒法子,眼前這些人里,她與他算是最熟的。她只能同他說話,“我剛還想哭來著,可這會太陽還沒出來,他們不許我哭。一會太陽出來,我只怕我又哭不出來了?!?/br> 了疾也不知她哪來這么些話講,看她有些怯怯的,只得耐心寬慰,“實在哭不出來就算了。這是鄉下的規矩,其實沒什么道理?!?/br> “他們說算是送你大哥?!?/br> 了疾彎起一點笑,“人死如燈滅,送不送他,他看不見也聽不著?!?/br> 月貞兩眼在他身上滾一圈,有些詫異,“這可不像你們出家人說的話。他要是看不見聽不著,你還來做什么法事?” 最后個和尚進來拜過,了疾也要出去了。他擦身而過,嗓音泠然,“做法事不一定就是為超度死人,也為超度活人?!?/br> 月貞迎著他的背影望出去,場院當中擱著的個新的鎏金大火盆,由了疾敲著木魚領頭,和尚們繞著火盆慢悠悠打轉。嘴唇翕動,唱著嗡嗡的經文。月貞盡管聽不懂,也不妨礙她的眼睛跟著了疾打轉。 洶洶的火光點亮了晦暗的黎明,跳躍在了疾的平靜的面龐上?;蛟S是出家人的關系,看淡了生死,不像家里別的人,裝也要裝出悲痛的模樣來。他不用裝,大家也不會怪罪他,只覺得是他出家人悲喜不露于色。出家人就是有這點好處。 然而他最大的好處,在月貞看來,還是長得好看。似乎在他淡如綺月的目光里,沉默著不同于人的良知與智慧。 月貞對好看的東西總能輕生好感。在家時聽見賣花的老婆子吆喝,她偶然也要拿兩個銅板去買一支來戴。 她嫂子總說她:“買這些沒用的東西又不能當飯吃。姑娘不當家不知道柴米金貴,只曉得亂花錢?!?/br> 話雖如此講,可她嫂子自己也站不住腳,常也買些絹花來戴。月貞不愛同她吵嘴,便笑嘻嘻地說:“我打扮得好看些,給說媒的人瞧見,自然也給我說個好看的相公嚜?!?/br> 她嫂子搭口啐道:“男人長得好看又不能當飯吃。本來你這八字就難嫁,還挑三揀四嫌這個嫌那個的?!?/br> 月貞咕噥著駁她,“過日子,看都看不順眼,還說別的?” 嫂子笑她,“你有人要就阿彌陀佛了。等著吧,遲早等成個老姑娘?!?/br> 終于叫她等來了李家,卻被騙了,大公子長得也不好。不過算是嫁出來了,從此家是再回不去的。她哥哥嫂子好容易將這燙手的山芋丟出來,一定不肯再接手回去。 思量著,邊上有個丫頭輕輕扯她的衣袖,“貞大奶奶,太陽冒頭了,該哭了?!?/br> 月貞朝天上眺望,天際將將翻了一線紅光,也不知什么時辰。她“嗚哇”一嗓子,回身跪在蒲團上。 難得回想回想家里逼窘的境況,果然有些催人眼淚。 她這一嗓子嚎出來,連了疾也一驚。他將半闔的眼炯炯睜開,正轉到廳前,看見月貞瘦瘦弱弱地跪在那里,肩膀一抖一抖地抽動,哭得比上回在他姨媽屋里情真意切許多。 他心里有些發緊,手上的木魚也敲得緊了些,替她在心里誦禱了一段別的經文。 作者有話說: 第5章 聽玉僧(五) 這一念間,晴日半出,暖云初生,靈堂的沉寂漸漸被來客打破。誦經聲,唱喏聲,摩肩接踵地迎來送往,闔家遞嬗忙碌起來。 賓客吊唁后,男女分開,挪至靈堂兩面的耳房內歇息。男客是兩宅里的男人坐陪;女眷則由琴太太同了疾的母親并兩位奶奶招呼。 琴太太先到了,客還零星。她不急著進耳房,由個老mama攙扶著,跨進靈堂來。底下丫頭忙搬來根杌凳擱在火盆前,先緊著她燒了回紙。 月貞跪在旁邊,挪轉膝蓋請安。琴太太噙著點淚花,低手拈帕蘸蘸她滿面的淚漬,“吃過早飯沒有?” “趕著到靈前來,還沒吃過?!?/br> 琴太太些微板住臉,“這些老mama婆子們,鬼摧的似的。急什么,卯時到這里來就是了,怎么早飯也不叫你先吃?還捱不捱得???” 月貞點頭回,“捱得住?!?/br> 琴太太朝廳外望一眼,“這會在做法事,你暫且離不得。再捱一陣,一會晌午回房去吃好的,啊?!?/br> 說著叫跟前服侍的馮媽傳話給廚房,刺參鮑肚,總之不能虧待月貞。 天花亂墜的好東西,月貞聽得兩眼發昏,哈喇子險些淌出來,趁跪著,便磕頭謝過。 琴太太又再囑咐兩句,給馮媽攙起來,欲往旁邊耳房招呼女客。退到門外,回身看月貞,她跪向靈前,又哭起來,肩頭一聳一聳的,眼淚落不完,哀慟得時宜事宜。 那馮媽低聲向琴太太笑道:“咱們這新大奶奶真是的,哪里來的這些眼淚?” “管她哪里來的?!鼻偬⑿χ≡仑懙谋秤?,“曉得裝樣子就好,難得是裝得像。不跟現在的年輕姑娘,心里想什么都掛在臉上,白叫人看笑話?!?/br> 其實月貞也是年輕姑娘,不過二十歲。但跟十四.五的嬌滴滴的千金小姐比,年紀算很大了。 但琴太太喜歡這樣小門戶的姑娘。門當戶對的媳婦,娘家勢力也大,輕易做不到她的主,人家有靠山。月貞好,娘家不可靠,落到她手上來,往后就只能聽她的。 馮媽忙點頭說是。 背后忽然來客,吆喝了一聲:“哎唷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大公子怎的好端端的就沒了?太太請節哀!” 琴太太一回身的功夫,臉上已重掛悲愁,“就前頭成親那天,吃多了酒,迷迷糊糊地碰在桌子角上。真是天要煞我,叫我從此不知怎么活!” 廊底下走來兩個錦緞素裹的夫人,疾步來拉她的手,安慰來安慰去,總是那些話。 月貞跪在廳里側耳聽覷,一行人轟轟烈烈地進了耳房去了。漸漸又添了新動靜,兩邊耳房里都像是開了牌局,唰啦啦,唰啦啦……翻了一局又一局。 笑語寒暄,熱鬧非凡,喪禮成了個沸反盈天的集會。月貞錯亂得簡直不知作何情緒,該悲還是該喜?還是接著悲吧,總不會給人挑出什么錯。 慢慢將眼睛哭腫了,有婆子攙她起來,悄么說:“奶奶去吃午飯吧,今日可以歇著了,明早再到靈堂來?!?/br> 眾僧也收了神通,由了疾領著,到預備好的廳上用飯。這是規矩,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誤法師吃飯,因為他們受了十誡,是不吃晚飯的。一日統共兩頓飯,給耽擱了那還了得? 月貞不曉得廟里的規矩,把跪麻的膝蓋搓了搓,趁亂碾上去,追上了疾,“鶴年,我不認得回房的路,你引我一程好不好?” 一班和尚隨之止步,紛紛合十行禮喊“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