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天災囤貨忙 第64節
俞悅桐買金首飾是為了讓俞mama打扮自己開心,真要奔著保值攢家底,不如再等幾年。 再等個十幾年,磚頭那么大的真“金磚”都便宜的要死,一斤細糧就能換回來一大塊。 “都不算工費,首飾金塊都一個價格?!?/br> 俞mama立刻改口:“那還是買首飾吧,還能戴呢,好看!” 金首飾沒過多久就送來了,同學家離這就有七公里,挑了雨“小”一些的時候劃船過來的。 他的車被淹了,家里又各種缺糧食,干脆把車的發動機拆出來安到橡皮艇上。 油少且難買,雖然安裝了發動機,但他大多時候也是用手自己劃船,只有遇到水流湍急的時刻,才舍得“浪費”一些汽油。 亂世黃金這個道理誰都懂,他賣得價格不高,不少人想要入手一些留到以后升值賺錢,但自家也要吃喝,沒多少富裕的物資,這個要一條項鏈,那個要一個戒指,辛苦一天換來的東西也就一家人勉勉強強吃個五分飽。 他要出門送東西,家里的糧食先供應他,但其他人吃的就更少了。 所以俞悅桐一下要了這么多東西,對他簡直就是救了命了,第一時間就給俞悅桐送來了:“悅桐,謝謝你啊?!?/br> 雨衣不透風但在大雨中也不怎么防水,他整個人都被悶出來的汗水以及雨水打得濕透,一點也看不出曾經朋友圈里曬車曬別墅的瀟灑和意氣風發。 俞悅桐將一堆的水果蔬菜米面糧油和奶粉幫他搬到橡皮艇上,看著橡皮艇沉下一點的搖晃,有些擔心地問:“不會翻吧?” 東西其實并不是很多,除了一袋大米和一桶食用油,其他東西都不多,但橡皮艇太小了,又讓發動機占去了一部分的空間和重量,能裝下的東西就不多了。 老同學大概是覺得不好意思,用防水布和繩子將東西固定住,用忙碌掩飾自己的尷尬:“沒事沒事,我以前玩漂流的經驗正好用上了!” “謝謝啊,下次還想買什么,盡管找我?!?/br> 俞悅桐目送著他離開的背影,不知道是不是心硬了,只覺得平常。 每個人都在艱難生活,饑餓、疾病、死亡……像揮之不去的陰影。 江山小區的住戶日子還算過得去,靠著幾個批發商和超市老板的含淚清倉囤了不少東西,離衣食無憂還差得遠,但起碼能不餓死,但其他人就不一定有這么“幸運”了。 老鼠換物資的政策出臺后物價短暫地下跌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又以極快的速度飆升。 大雨下個不停,被淹的人家越來越多不少地方整個小區都沒了蹤影,尤其一些地勢低矮的城區,干脆整片在地圖上消失。 抓老鼠的人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嫻熟,老鼠大軍們只堅持了一個星期就被抓得幾乎沒了蹤影。 待在下水道是死,但往居民樓跑是死了還要被剝皮剔骨抽筋碎尸萬段??! 俞爸爸和那群釣友們一開始還能釣到一些魚,但被淹的地方越來越多,魚能去的地方也越來越多,江山小區的業主們甚至在樓與樓之間拉了絕戶網,也沒能撈到多少魚。 倒是累計撈了二十多條蛇上來。 全部□□脆利落地宰了當rou分了。 “這雨下得到底什么時候是個頭??!” 俞奶奶看著下面越來越高的水位,心驚膽戰地說:“要不然咱們也搬吧,先搬到二十樓去!” “就算咱們想搬,也要有房子給我們搬??!就算真能搬,可現在上面多亂吶!”俞爺爺也愁得不行。 江山小區不管是地勢還是樓層都很高,可這高樓依然擋不住這飛速上漲的水位。 一開始只是一二樓住戶搬,后來三四五樓用戶也搬,眼看著水沒過了四樓馬上到五樓,六七八-九樓的用戶也急了。 先盡快搬到樓上減小損失,然而官府一個政策下來江山小區空閑無人住的房子全部充當安置房,在大多數住戶反應過來時,樓上已經住滿了。 不僅住滿,而且是住得爆滿,按照人均兩平方的人數安排,毫不夸張地說轉個身都能撞到人。 在生存面前,生活的質量反而是最無關緊要的事情,被安排進來的人一家子親戚能碰頭還算是好的,幾十號人安排在一間,雖然有磕磕碰碰,但彼此知根知底。 要是獨身一人被安排和幾十個不認識的人一起居住,那真的是要了命。 唯一慶幸的是單身男性和單身女性是分開安排,像是學校的男女生宿舍。 只是男女生宿舍是男生一棟樓女生一棟樓,現在是男生一間房,女生一間房。 但就這樣,房子還是不夠用。 “俞悅桐同志,你這樣思想就很不對了嘛!你家這么大,讓出來三間又怎么了?!你看看其他人的居住條件,都差成這樣了,你也是公務員,就好意思看著人民群眾這么受苦?” 俞悅桐家大,狗不算人,一家七口住著四間房子一千多平,叔叔姑姑們還沒來道德綁架她,就先被別人綁架了。 找上門的是安排在 21樓的一家人。他們也是虞城本地人,家里老人小孩堂親表親全部安排在了一起,五十二口人被安排在了 2102,每天吵吵鬧鬧的聲音九樓都能聽見。 俞悅桐和其他幾個原住戶上樓調解過,讓他們起碼別在晚上大家睡覺的時候吵,那環境她看過。實話實說的確是慘。 臥室客廳餐廳到處都擺滿了多層床鋪,吃個飯就跟打仗一樣,洗個澡還得錯開,每天下樓接水都是個大力氣活。 但這和俞悅桐有什么關系呢? “就算是公務員,個人財產也是屬于個人的?!庇釔偼┲苯泳芙^,“我家我自己要住,安排不下別人?!?/br> 對方拿她的“編制”明里暗里地威脅:“你貪污了吧?你一個剛工作沒多久的年輕人,哪里有這么多錢買這么好的房子,一定是貪污了!我要去舉報你!” “汪汪汪汪汪汪汪——” 安安和康康將對方用手指著俞悅桐,立刻張嘴咆哮。 雖然只是幼犬,但兩只小狗每天吃好喝好睡好鍛煉好,三十斤的小狗站起來比七歲的小孩更高,張嘴咆哮不僅聲音如同驚雷般嚇人,泛著寒光的犬牙也兇惡得讓人腿軟。 “媽、mama有狗哇——” 帶著小孩來買慘的大人在示意小孩哭之前,就被似乎能一口咬碎成人喉嚨的大狗嚇哭了。 安安和康康用每天闖禍后想要逃避懲罰練習出來的演技不斷地往前掙扎著,讓鐵鏈“叮鈴哐啷”地響個不停,汪汪的咆哮聲配合像是要診斷鐵鏈一般的動作,別說小孩了,大人看了都要腿軟。 “你、你把你家的狗牽走??!” 俞悅桐不咸不淡地說:“我家的狗在我家的地盤叫,礙著你什么事了?” 她不咸不淡地玩弄著自己落在胸前的發絲,目光落到了男人身后的小孩身上,神色淡淡,但嚴厲顯然有殺氣存在:“這小孩挺可愛啊,如果不哭就更可愛了?!?/br> 小孩光顧著哭,閉著眼睛張大嘴巴仰著腦袋嗷嗷哭,大概是記起了爸爸mama的叮囑,越哭越有節奏,越哭越大聲。 “哇啊啊啊啊啊唔——”小孩的哭聲戛然而止,被嚇的。 但被嚇到的不是小孩,而是小孩爸媽。 “你、你想干什么?昆侖派掌門仗勢欺人了??!我、我告訴你,現在是法治社會,殺人、殺人是要償命的我跟你說!”孩子爸顯然被嚇得不輕,說話都不利索了。 “你也知道是法治社會???那你知不知道法律保護私人財產?” 再吵就殺了你。 這句話俞悅桐沒說,但來鬧事的顯然立刻get了這個意思。 他們原本是想著俞悅桐名氣大,上門“尋求幫助”對方應該不會拒絕,如果拒絕了也能錄視頻發到網上去。 對方名氣這么大,應該不敢把他們怎么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只要道德高地占得高,對方礙于名聲,也只能吃個啞巴虧。 但他們忘記了,俞悅桐出名的方式和別的網紅不太一樣。 她不唱歌不跳舞,靠的是一刀宰了成噸的大灣鱷,靠的是一根頭發絲把墻都戳出一個洞。 一刀灣鱷的視頻在各大網站上瘋狂轉載,加起來的播放量輕輕松松破個小千億,其中還有幾百次播放量是他貢獻的呢,他可不認為自己的脖子比灣鱷堅硬。 “我的意思是——掌門大人您人美心善,您昨天跟我們說的我們都好好想過了,以后晚上十二點過后,就算天塌下來把我們壓死,我們也絕對不敢發出一點動靜!您放心您放心!” 直接威脅大人,他們還能梗著脖子裝一下骨氣,但暗示的對象是小孩,就讓人心里一咯噔了。 大人有防范心,能小心謹慎,那小孩能嗎?一根糖果就被騙走了。就算真搬進去,他們敢住嗎?誰知道對方會不會在角落放一些加了老鼠藥的餅干糖果,那小孩能分辨得了這個嗎?! 一群人耀武揚威地來,又灰頭土臉地走了。 等那一家子人走了之后,被擠到后面的鄰居們才憤憤不平地出來。 “什么人??!仗著人多還真把咱們小區當他們自己的地盤了?!” “他們又沒出錢,有地方住就不錯了!誰家沒個損失???就他們有理不是?!” “悅悅,下次他們要是還敢過來,你就在業主群里發消息!咱們幾千人對付他們幾十人!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把他們淹死!” “我之前還同情他們呢,現在看來都是白費感情,這都什么人??!” “……” 在利益共同體的條件下,江山小區的業主們出奇地團結了起來。 能要求俞悅桐把房子讓出來,就能要求他們也把房子讓出來。 大雨下了兩個多月,大部分業主家里多多少少地收留了一些親戚,但不管怎么說,還是比過來避難的人好很多的。 起碼自己是主,親戚是客人,自己還能有個相對而言的私人空間。最重要的是人太多了,可以拒絕??! 被安排的那些人可是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同層的住戶圍著俞悅桐說了好一會話,都是罵他們不要臉的,看樣子比俞悅桐還生氣。 俞悅桐安撫了他們幾句,眾人發xiele一通,才慢慢地散了。 周一萱全程沒說話,但等人都走了,她才有些焦慮地問俞悅桐:“悅悅姐,就沒辦法了嗎?萬一他們報復你,給安安和康康投毒怎么辦?” 周一萱應該是住戶里面最不安的人了,她不是這里的業主,只是暫時租在這里,房東如果不租了她就只能搬走。而且她就一個單身女性在這住著,很容易被人盯上。 這點俞悅桐倒是不擔心,一來她的武力值夠,還有【暗示】【催眠】這種bug級別的技能,二來是安安和康康的拒食訓練做的很好,除了家里人投喂的食物,來歷不明的東西是不會吃的。 但小區人多,這些天業主和轉移安置的市民矛盾也不少。 業主群里還有人反映半夜聽到門鎖被人撬動的聲音。 “這樣吧,咱們在群里商量商量,每家每戶最好能出點人,組個保安隊每天巡邏巡邏?!蔽飿I的保安人數不多,現在還留在這里的保安大部分都是原本就是家在外地獨自一人在虞城打拼的單身年輕人。宿舍被淹后就轉移到高層空房間。所以江山小區的治安比別的地方稍好一點。 可現在江山小區的住戶多達幾萬人,人數僅有十幾的保安隊就和沙漠里的一粒沙子一樣不起眼了。 俞悅桐在業主群里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大部分業主幾乎是立刻就同意了。 和來避難的市民相比,江山小區的業主們完全能算的上“富?!辈粌H是損失小,被子衣服糧食什么的也不需要被迫放棄。 “逃難”能有什么好條件,盡可能地帶上家里能搬動的貴重物件和食物后,只能選擇性地帶一些貼身衣物和厚衣服,不少人轉移到這里后連碗筷都沒有。 一開始還能借,后來人多了,業主們也沒有能借的碗筷了,就讓他們買。 但這東西現在是賣方市場,一雙筷子而已,已經到了十塊錢一雙,一個吃飯的碗則是要三十。 因為一雙筷子的事情,雙方就鬧過很大的矛盾。 碗筷的價格起來后,不少業主想要要回自己借出去的碗筷,但愿意還的卻不多。 一部分人好聲好氣地給錢就當這碗筷是自己買的,但也有一部分人不僅不還,還破口大罵的。 “你們這么有錢,一個碗還跟我們計較什么?!果然就是越有錢的人越摳門!拼夕夕上一塊錢一個多了去了!就五塊!愛要不要!這二手的破碗給你五塊都是你賺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