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御史 第100節
次日雞鳴,天際晨光未亮,她便張開雙眼。目光掃向門窗,無絲毫光亮。她起身拉開那扇殘破的木門,聽到獵獵風聲。 天邊,第一縷陽光終于落下。 荒廟前,二十七人整齊列陣,風過衣擺獵獵作響。 從銀州城外山寨,至鵑啼鎮外荒廟,無一人缺席。 她由衷笑起,旋即鄭重抱拳,迎著不斷傾灑的陽光,向他們莊嚴作禮。 回到土屋,個個激情洋溢,只差當場斬木為兵,攻進京城。她心中喜悅,一面應和、一面安撫,等到眾人情緒暫時平定,方將自己的安排說出。 “起事并非兒戲,將來迎擊千軍萬馬,只有我們肯定不行。要召集人馬,我就不能在這兒久留。好在這些薄田雖貧瘠些,但每年種菜種麥的收成,足夠你們維生度日。我走時,只帶小白一人即可。從前晏別枝雖教過你們排兵布陣,卻都是五城兵馬司的路子,多用于守城、巷戰,不適于來日起事的攻城掠地。阿寶留下,可以帶你們學習兵法、日常cao練。至于時機何時到來,此刻我也說不準,但凡事預則立,做好準備,才能有備無患?!?/br> 文素不舍道:“阿喜jiejie要離開我們嗎?” “留在原地,就只能原地踏步?!彼郎芈暬卮?,“前路生死難料,倘若我出師不利,死在外邊,你們留在此處,也不會被我牽連?!?/br> 文素不禁垂首抽泣。 經幾番爭辯,眾人最終被她說服,留在原地等她消息。隔日,她帶著白雙槐啟程,莊寶興和齊七、文素一同,送行二十里地仍不愿回。 道邊煙柳垂絲絳,她停住腳步,折下柳枝:“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厝グ??!?/br> 三人低聲輕嘆,旋即再三道別。轉身分別前,莊寶興驀然憶起,又問:“娘子,那些信呢?” 自抵鵑啼鎮落腳以來,每隔兩日,便有銀州城來信,是張湍所書。 ——她從未拆過。 “你代我收著吧?!?/br> “這事,不告訴張大人嗎?” “他終歸是要回朝復職的?!彼熘?,“我與他所求,注定殊途?!?/br> 張湍想要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可她回朝注定要起戰禍,與其將來為難,不妨就此別過。何況,那些分別的話,她好似已說不出口。還是悄悄離開吧。等他覺察時,早已天各一方。不得常相見,不知相思苦。不知相思苦,便可心無傷。 夾道垂柳飛絮飄揚,如煙似霧。她帶著白雙槐,走進迷霧中,向著前方去。除她之外,無人知曉,她要去往何方。 因有意走訪各地民情,兩人未乘車馬,一路步行,四月底才到陵北邊界。趁她歇腳時,白雙槐四下查看,恰尋到名樵夫可問問路,得了消息便忙不迭回去告知趙令僖:“娘子,再向前就進紅鹿平原了?!?/br> “沿著紅鹿平原與原南交界走吧?!彼敛令~上汗珠,“稍繞遠些,但好在穩妥?!?/br> “娘子要去永蒼還是東嶺?”白雙槐仍覺好奇,一路上,她只帶路前行,卻從未提過目的地。 向東橫穿紅鹿平原便是永蒼,永蒼之東即是東嶺。永蒼有糧,禾豐糧倉便在永蒼,若要起事,糧草軍需必不可少。而東嶺被世人稱為蠻荒地,夏日濕熱,瘴氣叢生,冬日嚴寒,冰封千里。除卻州府夏城稍顯平和外,其余地帶環境惡劣,高山深峽、密林沼澤應有盡有。朝中常將派去東嶺為官視作貶謫流放,凄苦不亞于漠海邊疆。 但東嶺夏城,有前三皇子趙令徵。 趙令徵自幼癡愚,先皇不喜,故而養在東嶺夏城,格外撥出二百精兵常駐夏城,以作護衛。 她喝口冷水,將水壺遞給白雙槐道:“永蒼?!?/br> “是要去禾豐?” “因何做此判斷?”趙令僖含笑側目,眼中帶有贊賞。她確實要去禾豐縣,卻沒想到白雙槐竟能猜出。她將莊寶興留在鵑啼鎮,是因莊寶興較白雙槐心細,留在那里能幫她時時安撫那些兄弟。 白雙槐抱著水壺喜不自禁:“禾豐有糧倉,咱們謀事,可缺不得糧草?!?/br> 聞言,她輕嘆一聲,搖搖頭道:“如今加上我,我們才不足三十人,強行去禾豐糧倉只會走路風聲?!?/br> “不是要糧?”白雙槐低頭細思,“那是……禾豐駐軍?” “正是。禾豐駐軍中有名主事,叫做方襲,是趙令律的門客。趙令徹謀權篡位,趙令律橫死皇陵。方襲心中必有怨氣。見著他,或許能談一談?!?/br> 白雙槐恍然,經趙令僖催促飲水解渴后,便又上路。 再行兩月有余,兩人扮作夫妻進入禾豐縣城,租了間舊屋長住。每日白雙槐出門尋找活計,趙令僖則在家中織布等待。直至軍中兵將休沐,進縣城吃喝取樂,白雙槐設法打探,大半月后才確定方襲現今仍在禾豐。 趙令僖已織滿一匹布料,交予白雙槐販與布莊,換來銀錢盡數沽酒、買rou。次日清晨,兩人帶著酒菜到禾豐駐軍外圍,酒菜賄與守衛,只說家中缺錢,想在軍中尋個差事。守衛見趙令僖雖灰頭土臉,但聽其柔聲細語,不免心生憐惜,便說平常軍中不缺人,只在年節時候會覓些廚子婦人幫襯,再過幾日就是中秋,早兩日去禾豐縣城滿裕酒樓等著,說不定會有機會。 眨眼便到中秋,趙令僖如愿進入營地,伺機摸到方襲帳中。 中秋夜,軍中載歌載舞,飲酒吃rou,至子夜時分,兩名士兵扶著醉醺醺的方襲回帳。士兵點燈倒水,看方襲擺手示意,方才退下。 趙令僖藏身暗處,見方襲雖有醉態,但尚算清醒,這才幽幽開口:“《六韜》有言:‘智而心緩者,可襲也?!?方將軍,可還記得此句?” 方襲正要解衣,聞聲警惕,剛要喚人,但聽其所言,怔然愣神。 他原名方律,得前太子趙令律賞識,招為門客。他心懷感激,便借口犯諱請太子賜名,太子察其品性才能,告訴他:“將有十過,中有智而心緩者,智而心患者可襲也。你是將才,可惜性情太柔。今后名之曰‘襲’,時常自省,自我告誡,來日前途無量?!?/br> 此事他從未告知旁人。 “你是何人?”方襲端起燭臺,向著暗處探去。 趙令僖從容現身:“不知方將軍可認得出我?”方襲曾為東宮門客,她不能確定,對方是否見過自己。 方襲舉燈照去,火光鋪上她的臉龐。雖形容落魄,衣衫樸素,但面容俏麗,氣度不凡,且有些許熟悉。方襲苦思冥想,不久后,心中隱約有了答案。她的相貌與已故前太子趙令律有幾分相似,多半是皇親國戚。如此年紀,如此境地,又偷偷摸摸潛入軍營,或許是先皇后表親,又知太子賜名之言,或是得前太子妃之命前來。 “面生?!狈揭u臉色未改,“我與姑娘,應未見過?!?/br> “雖不愿挾恩圖報,但太子死得蹊蹺,皇太孫處境艱難,不知方將軍可愿施以援手?” 方襲不動聲色,反問:“太子于皇陵投繯自盡,哪里蹊蹺??????” “原來如此,我懂了?!彼斐鲭p手,“請方將軍將我綁了,即日檻送京師,也好借此向竊國逆賊表白忠心?!?/br> 話音落下,兩人俱沉默不語。 她好整以暇地看向方襲,心中慨嘆,對于方襲,趙令律倒未看錯,無論品性才能。 “你想如何?” “等方將軍送我回京?!彼龘P聲笑語,見方襲眉頭輕擰,轉了話鋒又道:“或者,報仇雪恨?!?/br> “找誰報仇?” 她的聲音漸漸冷下:“太子、皇太孫、太子妃,還有我,仇家只有一個?!?/br> 方襲聽得明白,卻猶疑不決。 “智而心緩?!彼煨斓?,“方將軍,恩仇大事,不宜‘心緩’?!?/br> “我想知道,你是以何身份為太子報仇?又如何得知太子非自盡而亡?”方襲仍難決斷,再三發問。 她默了片刻。 當年原南山火后,隨行護衛盡被趙令律藏在禾豐軍營,此事必是方襲經手。那些護衛皆認識她,如今不知是何去向,但只怕還有留在營中者。而趙令徹派人刺殺她的事,方襲亦不會全然不知。即刻表明身份,或者暫作遮掩,是兩難之選。 這片刻猶豫,叫方襲忽然警覺,退后半步,緊握掌中燈燭,隨時可以出手將她擒住。 “眼下,我無名無姓。趙令徹將我自宗族玉牒除名,并已昭告天下我被挫骨揚灰?!彼а鄱⒅揭u,“方將軍以為,我應是誰?” 作者有話說: 創業初期的阿喜:錢不能多花,走路全靠雙腿,發展人員仿佛傳/銷。以及熟練地栽贓七哥。 1《六韜?龍韜?論將》:多謀而優柔寡斷的,可以突襲他。 ? 第111章 帳外傳來整齊的腳步聲,方襲瞬時吹滅燈燭。 兩人次第望向帳簾,室外火光鍍上帳衣,暈染開暗紅墨彩。隱約紅光落進眼簾,映得兩雙眼睛在黑暗中熠熠閃光。 等待腳步遠去,趙令僖放輕聲音:“看來方將軍沒想抓我,那我是否可以認為,方將軍愿意為皇兄報仇雪恨?皇兄的狠心無情雖叫我難過,可眼光到底狠辣,看對了人?!?/br> “殿下待我恩重如山?!狈揭u沉聲,“但方某,絕不做逆臣反賊?!?/br> “我依父皇安排,借假死藏身皇陵。其后皇兄用性命換我出皇陵,只要我做一件事——保諶兒上位?!彼龔男渲腥〕龌鹫圩?,重燃燈火?;鸸庹樟炼嗣纨?她的目光越過燭光望著方襲,愈顯真摯誠懇:“我親眼見到皇兄被弓弦絞殺,鮮血淌過脖頸染紅衣領,往日怨恨在那瞬間仿佛一筆勾銷。方將軍說不做逆臣反賊,可也曾聽命皇兄隱藏數百護衛,又豈非將者大忌?依我看,趙令徹才是那逆臣反賊,正直良臣正該撥亂反正、維護正統?!?/br> 方襲愕然:“弓弦絞殺?親眼所見?” “親眼所見?!彼龜傞_雙掌,掌心弓弦勒痕未褪,與薄繭共成徽記:“我想解開那弓弦,可弓弦勒進血rou里,緊緊纏著筋骨,我怎么也扯不斷?!彼龖浧鹉枪依p掌的痛,憶起那刻難以壓抑的激動,熱淚瞬時盈入眼眶,她抬手抹去淚花:“方將軍,他得位不正,怎會容忍正統茍延殘喘?昨日是皇兄,不知何日,就會輪到諶兒?!?/br> 方襲不顧禮節,握住她的手指,仔細看她掌心疤痕。 疤痕雖淺,卻不難辨認。 “公主是只找到了末將,還是已找過他人?” “方將軍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彼龁蕷獾?,“事發突然,我未能獲知皇兄舊部所在,只有方將軍。是從趙令徹口中得知賜名往事,再自皇兄口中得知始末。這些年我過得不好,已經想好了,今日來若見到的是忘恩負義之輩,被抓回京城處死,也認了?!?/br> 方襲看到她掌中薄繭,東躲西藏的人,難免要吃苦頭。 “末將并非忘恩負義之輩。只是小殿下如今被迫剃度出家,身在廟宇,而殿下舊部多已向當今皇帝效忠?!狈揭u再度掐滅燈燭,“末將在禾豐營中,也不好過。最近就請公主暫留軍中,待末將稍作查證,自會給公主交代?!?/br> 說罷,方襲將燈臺放回桌案,向帳外去。 她忽又開口:“還有件私事,想請方將軍幫忙?!?/br> “公主請講?!?/br> “數年前,原南山火,驛館血案,除卻百名護衛外,另有名女子被一同藏入禾豐營中,平日漿洗衣物、幫襯后廚?!彼肫鸫魏?,“名叫次狐。她在禾豐營中與名將士定下終身,后懷有身孕,被我宮中親信救回。我想知道,她的丈夫姓甚名誰?現今是否還在禾豐營中?” 方襲垂眼默聲,良久后頷首回答:“末將會幫公主查明此事?!?/br> “她在宮中產下一女,如今養在大理寺少卿解懸府上?!彼晚p笑,“她的女兒,比起解懸的女兒,要漂亮許多?!?/br> 方襲未在應答,離帳而去。 此后數日,趙令僖藏身營帳,一日三餐皆由方襲端入帳中。她不便在營中走動,換洗衣衫也成麻煩,以防被人察覺,只得穿著方襲新裁的衣裳。轉眼入了冬,方襲看她畏寒,匆匆新裁幾套棉衣,并著暖爐一并交到她手中。 至臘月,方襲托人查探的事情有了回信,信中所言與她所述基本吻合,趙令律確是被弓弦絞殺后吊上房梁,假作投繯之象。 信在方襲手中,逐漸皺褶,最終被他捏爛。 “方將軍,倘若你再纖瘦些,棉衣就不會有這么多縫隙透寒?!北日辗揭u身量裁出的棉衣寬大,她緊了又緊,綁了又綁,還是無法叫棉衣貼身,總有寒氣鉆過縫隙爬上她的肌膚。她嘆息著甩開兩袖,衣袖長出一截,空空蕩蕩,搖搖晃晃。 方襲醒神,將信函送到燭火前引燃:“末將是武將,整日cao練,比不得朝中文臣身量纖弱。公主不妨將自己吃胖些,撐起衣服,也就不冷了?!?/br> 她癟癟嘴,看向方襲,目光嗔怪,片刻后xiele氣道:“可營中這些飯菜,我每日吃上那么許多,衣帶竟還漸漸寬了?!?/br> “公主這是受心事累贅?!?/br> “是啊?!彼袊@道,“信上怎么說?方將軍承諾我的交代,何時才能給我?” 方襲反問:“公主有何打算?” “我在銀州城外的山寨里,結識許多兄弟。他們現下在耕田種地,若能好好培養,說不定大有所為。方將軍倘若愿意將他們招入營中,再好不過?!彼龑⒁滦渎?,“另要走趟東嶺,三哥手下還有二百精銳,我或能調動?!?/br> 但在皇陵時,孫福祿與她吐露許多往事,其中就有東嶺夏城這二百精銳?;实劢o她那枚“抱道懷貞”的閑章,就是調動這二百精銳的軍令。 “招納新兵入營不算難事,末將可以處理。但東嶺之行,末將無法隨從?!狈揭u沉吟片刻又道,“希望公主明白,倘若只有末將以及這二百人馬,輕舉妄動無異于以卵擊石?!?/br> “放心。我早已能坐在織機前,接連數個時辰穿梭引線不停?!彼托σ宦?,兩袖已經挽起:“不過是等個好時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