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馴之敵 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絕版好男人、染指俏災星、窈窕小惡男、驚喜嬌凄、難躲桃花劫、摳門女孩、與狼共枕、虐文女主安全擺爛指南、在各個世界當咸魚二代、淑妃今天也只想咸魚
在出發前,她知道、所有登船的人也都知道,這是一場取死之旅。 可是只要她的意識不死,她就有機會讓旻旻看到自己眼里的世界。 海上生明月,有朝一日,她們總能天涯共此時。 …… 講到這里,單飛白稍稍揚眉。 他直接切入了重點:“船到底是怎么沉的?” 寧灼冷笑一聲。 官方說法是,“哥倫布”號是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暴中翻覆的。 據5個經歷了九死一生、逃回銀槌島來的年輕人說,他們窮盡人力,也無法戰勝自然之力。 大部分人死在了滔天的巨浪里,而一小部分幸運兒搭乘救生艇,逃了回來。 這一場令人扼腕的悲劇,讓船員家屬們痛徹心扉,也徹底打擊了所有銀槌市人遠航的信心。 從此后,再沒有人提起要再建一艘船,去進行新一輪的遠洋航行。 沒人能再一次承擔得起這樣強烈的失望和痛苦了。 然而,誰也不知道的是,比幸存者更早回來的,還有閔秋的記憶盒。 她在死前,把自己最后的記憶注入這塊硬盤,通過一架自制的、帶有太陽能 自動導航功能的無人機帶了回來。 盒子躲過了暴風,躲過了海鷗,躲過了一切厄運,命中注定一樣,飛進了豆腐寨的那間狹小的窗戶,送到了閔旻手里。 而在閔秋傳回的她生前的記憶里,那些日子都是風和日麗的。 事故發生的那天也是如此。 在這樣一個艷陽天里,閔秋路過甲板,準備日常檢修一下舾裝設備。 她看見,一個身強體壯的船員和另外一個身形稍弱的船員并肩站在船舷邊,兩個人正在一起吸煙,看起來關系不錯。 她社交屬性在胎里就被閔旻一點不剩地全數勻走,因此閔秋并沒有和他們打招呼,保持著沉默、自顧自地路過。 前者有滋有味地吸完了一根,又叼出了新的一根,在身上上下摸索一番后,應該是不慎遺失了打火機,不由發出了疑惑的聲音:“嗯?” 后者主動將手伸進口袋,似乎是打算借火給他。 前者雙手插兜,接受了他的好意,心情放松地站在那里等待。 下一秒,一把刀子從后者口袋里抽出,準確地插入了前者的心臟。 這場攻擊過于突然,前者甚至一點聲息都沒能發出。 他的困惑遠遠大于了疼痛,張了張干涸的嘴唇,嘴里的煙順勢掉在了地上,煙絲被一滴滴落下的鮮血打濕。 那矮個子一臉抱歉地揉揉鼻子,俯下身,雙手分別抓住了他的褲腳和腰帶,猛一發力,把人干凈利落地拋入了大海里。 隨即,他彎腰撿起被鮮血浸濕了頭的煙,叼在嘴里,步伐輕快地向遠方走去。 ——就這樣,一場血腥可怖又毫無預兆的大逃殺,在大洋深處、在這艘孤立無援的遠航船上,正式拉開了序幕。 作者有話要說: 【銀槌日報】 歷史上的今天: 12月19日?!案鐐惒肌碧柍翛]在大洋深處。 我們永遠銘記這30名獻身的殉道者,也不會忘記那5名從生死邊緣掙扎歸來的勇者。 我們的記者采訪了幸存者桑賈伊,如今他已經是“哥倫布”音樂廳的經理。 桑賈伊說:“我懷念我的戰友們,我將永遠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能在音樂廳工作,我倍感榮幸??粗魳窂d,我感覺我仿佛現在還在‘哥倫布’號上,與他們并肩戰斗?!?/br> 第70章 (三)參商 單飛白長久地沉默著。 他發現, 他越來越能感知到寧灼寂寞和冷淡的來由了。 在這個cao蛋的時代,在這個繁盛熱鬧的孤島,寧灼知道得太多, 心又太軟, 所以他無法讓自己活得快樂。 單飛白在沉默中開口, 并穩穩切中了問題的要害:“船上到底混進了幾個人?” 寧灼也在審視單飛白。 他發現,單飛白對負面事物的接受度非常高。 和他的開朗與沒心沒肺相對, 他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太過樂觀,而是對人性人情毫無指望, 日子對他來說并無謂好壞, 所以他能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的人, 到底有什么能讓他在乎的? 在好奇中, 寧灼平靜作答:“閔秋說,至少有7個?!?/br> …… 遠航者們并不是亡命徒,只是一批向往新世界的半大孩子, 最大的不超過25歲,最小的只有21、2歲。 他們的確做好了死的準備,但這“死”也該是充滿著希望的, 而不是這樣陰濕、齷齪、莫名其妙地死去。 目前,船上的人消失了3個, 剩下32人。 目睹了甲板上的矮個子親手殺人后,她強忍慌張,尾隨在他后面, 直到親眼看到他回了自己房間, 她也沒有離開,靜靜窺伺了他一夜。 這一夜, 他規規矩矩的,再沒出來過。 這也就意味著,船上起碼還有兩個殺手。 這些日子,他們與船上的人混熟、打好了關系,挑在同一天,神鬼不知地下了手。 這樣一來,閔秋就不好將自己的所見公之于眾了。 第一,她并沒有證據。 第二,她只是一個人,沒有朋友,而對方人多勢眾。 閔秋又去查看了通訊設備,不出意料地是“壞掉了,正在維修中”。 她回到房間,對著墻壁,將自己的想法自言自語地說了出來,一是為了給自己整理思路,二是為了把自己的想法說給還留在銀槌市的meimei,給她一些參考。 閔秋的好處是性格孤僻,因為她相貌出色,想要和她做朋友的人大有人在,可都被她的冷漠寡言給冷走了。 這樣,她至少不會死于親近的人。 她的壞處也是性格孤僻,想要調查,也無從查起。 她還沒有查出眉目,船上的人就鬧將了起來。 有人認為,無端失蹤的三人是因為深海航行時間太久,罹患了抑郁癥,選擇了跳海自殺。 可這個猜測很快被否定了。 三個人為什么選在同一天自殺? 而且他們生前雖然關系不錯,但并不算特別要好,即使是結伴自殺,也沒有挑選彼此的道理。 疑心生暗鬼。 原本氣氛和諧的遠洋隊產生了最要命的東西,在望著彼此時,有無盡的暗涌在彼此的眼底浮動。 有理智派第一時間提出了建議:返航。 他們這支隊伍要奔赴的是希望和理想之地。 在路上,他們對彼此產生了猜忌,已經都不是最合格的船員了。 返航銀槌市,到了陸地上,至少能保全大部分人,也能更方便地查出兇手。 可偏偏就是有人要讓理想者死于最骯臟的猜忌。 決定返航的第三天,他們的凈水設施被搗毀了。 存儲的幾大桶淡水也被人鑿穿了桶底,放了個一干二凈。 閔旻和其他兩名機械師馬上動手修復,重新積蓄淡水。 然而,巨大且無形的焦慮,已經如同一塊積雨的烏云,快速籠罩了整艘船。 船上的確有監控,卻安排得很稀疏,存在大量死角。 因為大家在出發前天真地覺得,大家都是自己人。 愿意做這樁必死之事的人,多多少少都沾著點天真,大多數還沒從學校畢業,他們想的是怎么讓船更堅固,怎么能夠航行得更遠,并沒有將“抓內鬼”列入行程計劃。 他們抓到了三四個在淡水儲藏室附近的監控里路過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每個人都指天畫地地喊冤,并以極大的抵觸情緒應對旁人的質問。 眼看著爭執已經不可避免,閔秋冷眼旁觀,提出了一項建議:大家坐在一起,每個人都心平氣和地說一說自己的來歷。 做這事的人不可能無緣無故,必然是蓄謀已久。 說得越多,越詳細,越容易出紕漏。 可人心復雜,一旦產生波動,再想按捺下來就難了。 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口干舌燥,心情煩悶,對待提問的態度越來越惡劣,任何一句合理的質疑都會成為一場嘴仗的導火索。 畢竟清白的人只能保證自己是清白的。 一個年輕氣盛的大學生,被一名負責后勤的人杠上了,理由是大學生畢業的高中院校早就改名了,大學生還用老校名稱呼,顯然是功課沒做足,在撒謊。 口角很快升級為爭吵,爭吵又升級為了武斗。 大學生本就情緒緊繃,一時憤怒下,居然防身的改錐公然刺穿了后勤人員的心臟。 大學生由于激情殺人,很快被綁了起來,被拖到了甲板上。 被刺骨的海風一吹,他滿腔沸騰的熱血很快凍結,頭腦也重歸清醒。 他冷汗淋漓地跪下來,砰砰地給大家磕頭,說自己只是一時情緒失控,求大家相信他。 可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