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上青云(科舉) 第81節
期間白家陸家差人登門,送了許多補藥錦緞作謝禮,還請沈長林過府做客,沈長林收了藥材退了錦緞,并婉拒了邀請。 “你家大人的好意沈某心領,無奈春闈在即,實在分身乏術,還望恕罪?!?/br> “哪里哪里,春闈關鍵,自該傾力準備,我家大人明白的,祝沈公子蟾宮折桂,金榜題名?!?/br> 沈長林微笑頷首,送走人之后繼續溫書備考。 春闈也叫會試,于鄉試第二年在華京城舉行,因由禮部主持,故也稱之為禮試。 一般由一甲進士出身的高官做主考官,進士出身同考官若干,外加監考官、見任教官等,共計五十余人。 今年參加會試的考生有三千余多,正榜錄取名額為一百,過者稱之為貢士,可上金鑾殿參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一般情況下殿試不篩人,因此,也有貢士就是進士的說法。 能中進士的,最小也有七品知縣可做,寒門子弟要是考中進士,絕對是祖墳冒青煙的程度。 會試一共有三場,從三月初九考到十五日,一共考七天三場,題型及考試流程與鄉試大同小異,均以四書五經為主教材,考察四書經義、八股文、策論、試帖詩等等。 時光倏忽而過,轉眼便到三月初一。 春闈正式開考前,禮部會對考生進行一次復試,考一詩一文,除了考察舉子的水平,也順便核查赴考人數,若沒能在三月初一前抵達京師并參加復試,那么將不得參加春闈,而復考未過者,會被廢黜舉人身份。 復試難度很低,只要是正常憑實力考取功名的,基本不會不過。 沈長林沈玉壽以及賀青山文平憲,都很順利的過了復試。 正式考試的日子很快便到了,當日寅時初刻,他們便起床,背上早就收拾好的行囊,登上雇好的馬車,直往貢院考場而去。 天還暗著,月明星稀,一陣陣風兒吹過,透著點點寒意,車輪碾過石板路,咯吱作響。 沈長林將車簾掀開一點,只見筆直寬闊的大道上,時時有車馬經過,絡繹不絕,車上坐著的,都是參加春闈的同年。 貢院很快便到了,遙遙可見燈火通明,無數盞燈籠懸掛于門口屋檐下,還有士兵舉著火把巡邏守衛,負責核驗正身搜查違禁品的官差,也基本人手一盞提燈,免得因光線晦暗而辦錯事。 待下車后,排隊進場的前夕,沈長林對伙伴們道:“各自珍重,我等定能一帆風順?!?/br> “好!一帆風順,考完再賀?!?/br> 四人鄭重的互相行禮道別,順便加油打氣,然后往燈火輝煌的貢院大門走去。 核驗路引、考引,及搜身搜行囊等繁瑣流程自不必多言,整個核驗過程相比鄉試更為嚴格,待所有參加春闈的舉子全部核驗完畢,在號房內坐定,正好是辰時初刻。 伴隨一陣鐘鳴,試卷隨之發下。 沈長林早已適應考試節奏,研墨、讀題一切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其中的四書題、五經義、判題、詔、誥、表、試帖詩等無需沈長林多費心,大部分出自四書五經,偶有一兩道晦澀偏門,但仍在他的知識儲備之中,靜心凝神,一一用心答完即可。 剩下的八股文和策論才是重中之重。 本次八股文的題目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這句話出自《論語》,從原文釋意發散理解,說的是君子要不斷自省內修,達到一定境界,終將有機會施展抱負,要隨境而安,不可違背道德,要守住風骨。 沈長林細思一番,開始破題——圣人行藏之德,如賢者而潛修守德也。 這一句明破行藏,暗破惟我與爾,破題之后再承題——蓋賢德之行藏,秉規正心,自顏子始之,可與世人受矣。 緊接著便是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加上破題和承題正好八個部分,因此俗稱八股文。 整篇不可超過五百字,其中需有四付對子,必須對仗工整,且文中所用之典故,必須出自四書五經,胡亂用典則有糊弄圣人之嫌。 沈長林花了兩天時間,拿出工匠打磨藝術品的精神頭,潛心磨礪,細心雕琢,確保此文從立意、對仗、用典等各個角度都完美。 參與會試閱卷的考官,多是翰林院的老翰林及內閣大學士,師傅姜無戈在臨考前特意叮囑小徒,這群人年高學厚,慣愛雞蛋里挑骨頭,八股文必須雕琢至完美,方能入得他們的眼。 只有入了他們的眼,被標記為優的考卷,才有機會被圣上親閱,而圣上閱卷,基本只看實務策論。 姜無戈十分嚴肅的告誡小徒:“時務策論必須切中實弊,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修辭忌華麗花哨,平白直訴即可?!?/br> 走到會試這步,各舉子都有自己的答題風格和策略,而務實,一直是沈長林所秉承的原則,師傅二人恰好想法一致。 不過,聽聞主持本次秋闈的主考官李明朗擅寫大氣瑰麗的青詞,以好文采著稱,沈長林曾有過幾瞬猶豫,猶豫是否要將答卷修飾的更清麗秀美,去迎合考官的審美。 但這念頭終究一閃而逝,師傅的話給了他更強的信心。 迎合奉承,終不及平心做事。 況且,沈長林寬慰自己,即便會試不第,回去做個縣丞或學官,照樣可施展拳腳,他已經很棒了!畢竟,讀書的最初想法,是好去鎮上做學徒來著。 思維跑偏一瞬,沈長林想起在咸水村讀書的年幼時光,仿若隔世。 他勾唇輕笑,收攏神思,開始認真審看時政策論題,這次會試一共有三題策論,每題限字數三百,不必拘泥格式,均由今上親自出題。 看到題目的那剎,沈長林一點都不意外,到華京城后,他了解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皇家秘事,看透了盛世繁華背后腐朽的內核,大乾朝看似巍峨壯闊,卻已從骨子里腐壞。 因此,圣上出這樣的策論題,根本是情理之中。 ——朕與眾卿共治天下,然,君臣常有嫌隙,何解? ——胡人性貪劣壞,常南下犯我邊城,雖暫休兵戈,難以持久,何策可安邊? ——民窮國貧,國庫匱乏,有何充盈國庫而不傷民之策? 三道策論題,句句問在大乾朝的痛點上,足可見皇帝雖年老體弱,但對大乾的現狀洞若觀火。 帝國在無聲無息的衰落,他一清二楚。 沈長林本就對這世界從上到下的制度,充滿了改造的激情,他來自后世,用千年后的視角回望歷史,何處利何處弊,簡直是窗影上的飛蛾殘影,雪地上的污泥,一眼就能看出。 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任何制度的建立都需要有合適的土壤,貿然套用超前的制度,反而適得其反。 沈長林在這個世界已生活了十五年,也算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同時讀書向學,從先生老師師傅那汲取了大量的知識。 所以,此刻的沈長林,是古今結合,穿越千年,深入了解兩個時代,擁有卓越目光的人,他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深入了解大乾的朝局和現狀。 沈長林凝神思考,后筆疾書寫著。 他奮筆疾書,沉浸其中,寫下了看似一家之言,看似驚世駭俗,卻是集人類智慧精華的多個舉措。 七日時光,如流水淙淙,眨眼便過去了。 伴隨著收卷的鐘聲敲響,諸舉子停筆,等待著人前來收卷。 考生們的試卷被收上去以后,還會經過糊名、謄抄等工序,最后再送由考官評閱。 會試的評卷過程十分嚴謹,要求每道題都有批語,并有考官簽名,一份試卷至少要被三位考官評閱,如此方顯公平。 因閱卷過程繁瑣,加上茲事體大,會試的錄取名單要到四月中下旬才張榜公布。 四月正值杏花綻放,所以會試的錄取榜,也被雅稱為杏榜。 “請排隊出場?!?/br> “一個個來,切莫擁擠?!?/br> 沈長林遞交完試卷,伸了個懶腰,覺得一身輕松,隨后提起行囊,在小吏們的催促下,隨著大部隊排隊出了貢院。 幸好這幾日天氣頗佳,一直在升溫,今年參加春闈的舉子,都沒受凍受苦。 不過好幾日未曾沐浴,身上多少有些餿味,沈長林都忍不了自己了,待沈玉壽文平憲出來,一起先去泡澡,洗干凈一身疲憊,再飽餐一頓。 剩下的一個多月,安靜等待便是。 至于趙悲煦,自有親戚派車馬接了去,趙悲煦盛情難卻,只得去了。 在貢院門口登車離去時,沈長林很意外的看見了林月賢,原來他也考上了舉人參加今年春闈,想到在景安時他就有才子的名號,通過鄉試倒不稀奇。 他們匆匆照面,沒有打招呼便各自離去了。 沈玉壽安慰般的拍拍沈長林的肩,一切盡在無言中。 “無事?!?/br> 世事無常方為有常。 在家歇了兩日,沈長林再去師傅姜無戈的住處。 姜無戈穿著道袍,正在院里練劍,一招一式形態優美,令人賞心悅目:“長林,今后跟我習武如何?” 沈長林一怔:“什么?” “你不愿?” “非也,弟子求之不得!” 姜無戈可是戰神大將軍王的兒子,還是影鏡司的掌鏡使司,雖沒見他出過手,想來也是一頂一的高手,跟他隨便學幾招,今后保命定足矣。 見沈長林一臉興奮,姜無戈微笑道:“你看好了,我這就給你演示一套劍法?!?/br> 說著眼神一厲,劍光一閃,演示了一套簡潔凌厲,卻步步是殺招的劍術,揮劍之時,他整個人仿佛籠罩在一層看不見的結界中,兇狠而陰鷙。 沈長林仿佛見到了傳說中誅族奪命的掌鏡使司,重現人間。 哪怕他現在叫姜無戈,一身灰白道袍,卻絲毫掩蓋不了他逼人的氣勢。 沈長林突然明白,有些經歷,是一輩子都隱藏不了的。 “看清了嗎?”姜無戈問。 “學生看清楚了?!鄙蜷L林答。 姜無戈將銀劍拋來:“舞一遍給我看?!?/br> “是?!鄙蜷L林提著劍,凝神回憶姜無戈方才的動作,開始舞劍。 作者有話說: 注:歷史上春闈2月舉行,因劇情需要,私設至3月;會試的錄取名額每朝不一樣,100-300均常見;長林策論寫了什么,后面會詳寫~ 晚了一點,給大家發紅包吧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愛你么么噠~ 感謝在2022-06-27 23:39:58~2022-06-28 23:50:2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個; 第79章 圍獵場 ◎圣上竟很面善◎ 姜無戈負手立于旁, 細看沈長林的一招一式,雖有疏漏之處,但步子穩力量足, 身手矯健,極有習武的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