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t, 我親愛的,這周我去了你說的畫展。我當然會去你說的畫展啊,怎么可能不去呢?你的推薦是那樣有趣,完全的勾起了我對畫展的好奇心呢??串嬚沟臅r候想起你對這些畫的推薦,就像是在不同時空牽著你的手一起看那樣有趣。我親愛的,你說的沒錯,繪畫是具有力量的。真高興我來了。 我最開始認識迭戈是在一部西班牙劇,名字叫做《時間管理局》,那里面迭戈是一個話癆又喜歡顯擺的畫家,標志性的八字胡,旺盛的好奇心,因為繪畫能力非常好,所以被時間管理局的局長當做犯罪素描畫家。他總是想在時間管理局找到屬于自己的特殊的地位,不只是被當做工具人,而是得到尊重。當然,大家只有離開他才發現他是多么不可或缺。那里面就展示了他的畫,不過被偷走了。我也是從那個時候才認識西班牙有一位非常出色的畫家,名字叫做迭戈。 看到了倫勃朗,你知道嗎,我在看《暗殺大師》的時候,里面有一本叫做《尋找倫勃朗》,因為我一直不喜歡倫勃朗的畫,所以覺得丟掉就丟掉吧??墒堑日娴恼驹趥惒实漠嬒衩媲安虐l覺自己的膚淺庸俗。是的,我一直不喜歡倫勃朗的話,直到站在他的繪畫面前也不是很喜歡。但是他的光影與細節,拋開畫面的敘述,那蓬松輕盈的金發,那黑暗中的光影和鸚鵡螺杯的光澤,服飾上的珠寶細節和人物面部的表情,倫勃朗不愧是倫勃朗。每一個在藝術上出名的畫家都有各自的出眾之處,盡管不喜歡,但是如果真的失去他,那我會覺得非常遺憾。 你說的沒錯,藝術是世界的力量之一。這個世界被塑造,被改變,從來不是只被單一的力量改變的。我們可以臣服于強權,但是強權不能改變人類的靈魂。就算是《v字仇殺隊》里面的環境,人類依然擁有自由呼吸的渴望。社會被改變,是多重力量的結果。就像是我們也并非是從未有過信仰的人,我們曾經信仰過很多,直到現在也有部分人同樣信仰著這些。但是是什么改變了我們絕大部分人呢?不是戰爭,不是獨裁,不是強權,是文化。我們擁有了科學,我們知道耶穌行走人世間三天之后又復活是假的,我們知道世界并不是上帝創造的,我們知道求神拜佛并不能換來更好的日子……是文化讓我們改變了對信仰的態度。沒有一種文化的產物是沒有存在意義的,它們都參與了對世界的改變。 我很喜歡那個穿著藍色衣服的貴婦人的畫。她的容貌并不美顏,衣著也并不華麗多彩,亮藍色的衣服就像是海水那樣包裹著她潔白如同浪花一樣的皮膚,閑適的倚靠在桌上等待著被刻印在畫布上。她美在態度。畫家把她畫的實在是太過鮮活,我小心的伸出手在她的面前晃了晃,還以為她會被我的惡作劇嚇得眨眼睛。哦,她真的就像是一朵玫瑰盛放在畫廊中。 靜物作品并沒有人物繪畫那樣動人,我覺得靜物作品東西一多,最常見的就是三角形構圖。但是也能通過靜物作品的畫面感受到寧靜和不同作家繪畫之間的差別。同樣的油畫,有的力圖要精確,真實,有的則奔放不羈,不夠像,但是光影之間的構成卻另有味道。畫,也未必是要像才算美,不像也有另一重美。 昨天,我媽給我姥爺打了視頻電話,我坐在旁邊,忽然覺得悲傷。我和你說過嗎?自從我外婆死了之后我就一直逃避著姥爺,我無法面對他。只要看一眼他的臉,那些曾經的甜蜜的日子就會翻涌著從我塵封的箱子涌出,那些回憶不停的提示著我失去過一個人。昨天,我不得不直面這樣的回憶。 我一直記得我外婆去世那年我開開心心的過了兩個生日,一次陰歷的,一次陽歷的,也不知道為什么,就覺得兩個生日是人間不可多得的好事,似乎過完了這兩個生日我就再不過這樣快樂的生日也毫無遺憾了。然后是聽到同學說起他從小到大不停的在失去親人,我開開心心的對他說,我從來沒有失去過任何人,也永遠不會失去任何人。那個時候日子是鮮活的,總是可以這樣恣肆的過著。但是正如我之前和你講的那樣,那些日子也并沒有記憶中那么鮮活,只是我春風得意便覺得一切都是鮮活的。然后我就失去了我的外婆。 日子一天一天的逼近,我就更害怕我的姥爺,似乎只要不接觸他,他就永遠活在我的世界里不會死去。多孩子氣,不是嗎?明明我也長這么大了,明白人早晚是會死去的,可是卻依然像相信世界真的存在彼得潘一樣相信著這件事情。視頻上姥爺變得消瘦,變得蒼老,不再是三年前記憶里那樣充滿活力的老人了,好像一切世界線都在收束,我們都無可避免的奔向死亡。真是令人難過的事情啊,越是想要逃避的事情越會在自己的面前無可逃避。 打電話的時候,我姨她們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和我記憶里的聲音重迭,好像我三歲的時候她們是這樣,我三十歲的時候她們也還會這樣。然后視頻里,我看到我姨蒼老的臉,就像是被時間加速器快進了十年那樣蒼老。頭發不再是黑色的,鬢角有了白色,臉也不再年輕,開始有了皺紋。我看著我姨她們的臉頰,忽然能想到自己老了的樣子。我逃避死亡,逃避衰老,而這兩樣東西卻緊追著我不放。 我總有一天會衰老,然后迎來死亡,就像是我外婆那樣。我害怕衰老,我害怕有一天會變成我的外婆,我害怕滿臉皺紋和白色的頭發。我死死抓住年輕不肯松手,生怕松開手就會變成她們。我不能接受老去,或許將永遠不能接受老去。 可是那些美白的護膚品,抗衰老的護膚品依然不能阻止歲月。我總會一天一天的衰老,然后一天一天的憔悴。我還未在世界上發出聲響,這個世界就像是大海將我淹沒其中。我會籍籍無名的死去,沒有人記得我的名字,也不知道我曾經活過?;蛟S有人說結婚生個孩子就好了,可是生孩子就能有人記得你曾經活過嗎?比如姥姥,我從來不知道她的名字,我的太姥爺,更是連墓地都不知道在哪里。生孩子就能活下去嗎?dna遺傳下去就是活著嗎?我想要的活著并不是這樣,我不想依靠dna來證明自己存在過。 我想要自己證明自己存在過。 可是就連蘇軾這樣的詞人,就連李白這樣的詩人,這些寫進歷史的人,在課本中被不斷傳唱的人都無法被所有人知曉。我要如何證明自己存在過呢?誰還記得被炸掉的雙子大樓?誰還記得帝國墳場里叱咤一方的將軍?只要死去就會被遺忘,然而就算活著也不算存在。 不甘心的逃避著卻發現人生來如此。區塊鏈能記住我嗎?在我小時候,人們都說你只要將信息刻在軟盤上,這些信息就算你死掉了也還是能被人讀出來。等我長大了,軟盤已經沒有什么人用了,大家開始用u盤了。就算軟盤沒有破損,可是世界上已經沒有多少能解讀軟盤的機器了??!區塊鏈能記住我嗎?或許在我還沒有徹底老去的那一天,世界就已經拋棄了區塊鏈。 誰能記住我呢? 面對死亡反而比面對衰老被人遺忘令人心安。 前幾天在看阿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說集,小說集開頭寫:探索更多阿瑟·克拉克為人類留下的精神遺產,請訪問: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我點進去看了,首頁這樣寫的:sirarthurc.clarkewasanengineer,futuristandhumanistwholivedbythepreceptthatitisourpersonalresponsibilitytouseallnitiveaivecapabilitiestoimagitodaytoshapeabettertomorrow. 更美好的明天在哪里呢?他從出生到死亡,難道真的認為人類會擁有更美好的明天嗎? 或許有一天我也會建立一個自己的網站,首頁就寫著:此處長眠者,不信有明天。 等到太陽系被毀滅,我也絕不相信人類會擁有美好的明天。人類就是人類,人類絕無美好的明天。當下已經爛掉,明天難道會好嗎?兩百年前,不,兩千年前我們就在描繪美好的明天,到了兩千年后我們不過是祖先那些意識的繼承者。這樣的我們怎么會有美好的明天? 科技在進步,前人在變傻。兩千年之后,我們是祖先。 這令人失望的世界啊。 你的,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