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 我有些擔心你。 痛苦并不需要任何借口來解釋。我不知道你為什么會覺得盡情揮霍痛苦才是活著。我一向認為活著就是活著。生活的意義不需要用痛苦來詮釋。如果有人告訴你,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不過是驢前吊著的胡蘿卜。世界上快樂和痛苦都不是虛假的,雖然這是摸不著看不到的東西,但它是真實的。虛假的是有人宣揚痛苦,宣揚快樂。我不贊成得意須盡歡,也不贊成吃得苦中苦。 當然,這不意味著人不需要痛苦,也不需要歡樂。生活就像一株玫瑰,不是花店賣的月季花,而是真正的玫瑰。它有著玫瑰的甜,也有著玫瑰的刺。它需要人小心謹慎的去采擷。歡樂和痛苦是它與眾不同最為美麗的地方。 不要把感受痛苦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你不需要盡情揮霍也能過好生活。 很多人都誤會天才是感受痛苦才成為天才的。比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比缓蟾嬖V你杜甫之所以成為詩圣,是因為他感受到了唐由盛轉衰,動蕩不安的痛苦。魯迅之所以在文學史上熠熠生輝是因為他生活在飄搖動蕩的民國。梵高貧窮而郁郁不得志,所以他的畫作才具有生命之力……從小到大,你要問一個人怎么才算成長?經歷痛苦! 既然如此,那些拉黃包車的苦力為什么沒有成為天才?每天都要下海討生活的漁夫為什么沒成為天才?是他們經歷的痛苦不夠多嗎?還是他們經歷的痛苦不夠深呢?比如現在,經歷了地震,經歷了天災,那些一夜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的人,他們經歷的痛苦不夠多嗎?可是我們沒有一夜之間文學史上多出許多天才來。 宣揚感受痛苦才能成材的人,生活一定十分乏味。他們不一定真的期待著相信的人成材,但是看到你的生活深陷痛苦便是他們一起沉淪的快樂了。人生哪能靠著痛苦才往前走?你自己之前也講過,當你外婆去世的時候你有多么痛苦,九年,你陷入這樣的痛苦中無法往前走。所以,揮霍痛苦真的能讓你感覺到活著嗎? 一盤菜,只有咸,沒有別的滋味,真的會好吃嗎? 你問貓咪在你身上看到了什么,我想貓咪看到的和我一樣——看到了你。我一向懷疑人是否真的不能察覺到別人的情緒,是他不愿意去察覺還是他不能察覺?這兩個是有區別的。一個是他有能力不想使用,一個是他沒有能力無法使用。那些說著我看不出來你的情緒的人到底屬于哪種呢?我想一個人悲傷的眼睛絕對不是笑容能掩蓋過去的,只需要多一點觀察就可以知道她的真實情緒。 我觀察過很多人,不管是面部表情還是眼神語氣。就拿最簡單的來說,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就算他微笑著,他的用詞也絕對不會是溫和的,是帶有強烈拒絕的意味。當一個人悲傷的時候,就算他微笑著,你也能從他的眼睛,他的臉頰上看出來痕跡。心虛的人無法接受坦然的對視,強硬的人喜歡祈使句,撒謊的人會有小動作……這些蛛絲馬跡,同樣身為人類,真的察覺不到嗎? 我不這樣認為。 如果你認為你的悲傷痛苦是掩蓋的太好才沒有被人察覺,我想,你應該換個想法,或許是你想依靠的人太過自私不想去察覺。 抓住蛛絲吧,不管是貓也好,還是別的什么東西也好。小心的,慢慢的爬上來吧。不要害怕蛛絲不夠牢固,不要害怕還有許多人想要攀上這根蛛絲。如果你愿意的話,愿意偶爾借助一點外界力量,那我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之間的聯系只有信,信正如蛛絲一般脆弱,不過我卻比蛛絲堅韌許多。 你本就對你的身體有著掌控權,你屬于你自己,不需要痛苦才能感受到歸屬。所以,盡早去醫院看看吧,趁著一切只是細微的毛病,還沒真正的影響你的身體運作。不要再把痛苦當成活著的證明了,我知道你是活著的,你每天睜開眼睛閉上眼睛都是活著的。天才不依靠痛苦生存,他們依靠他們的天賦本身。 你推薦給我的那本《父母面試》到了,等我看完手上這本就去看它。最近在看《82年生的金智英》,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推薦這本書,說它描寫了女性生存在世界上有多么痛苦。說在韓國,同名電影上映之后被很多男人反對,盡管電影已經美化了許多書中更為窒息的生活。你看過嗎?你認為呢? 我看完這本書之后,感覺世界就像是一個輪回。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早年的女權運動?那么多女性,正如金智英從小到大帶給她平權思想萌芽的jiejie們一樣,呼吁著女性也應該擁有權利,提出男女是不公平的。早一點爬到高位的女人們正如金智英的組長一樣,她們知道女性和男性沒什么不同,女性是優秀的,是可以勝任職位的,可是女性的地位并沒有因此改善,因為她們總是有借口去討好男性。金智英因此分裂出來了兩個人格,一個是她自己,討好婆婆,伺候丈夫,一個是她mama,違抗婆婆,訓斥丈夫。也很像現在的女權運動一樣,女性分裂出來了兩個人格,一種人格是要遵循父母的命令,要違心的善待婆婆,要伺候回家的丈夫,另一重人格發泄在網上,說著結婚有多么不幸福,丈夫回到家不刷碗不做飯不洗澡不洗衣服,婆婆還要來家里作威作福的發瘋,爹媽告訴她要孝敬父母,要忍讓,家和萬事興…… 在網上才敢聲討,才敢聚眾發泄,有什么意義呢?現實生活才有意義不是嗎?如果丈夫不肯刷碗,那就不要自己刷碗,去買洗碗機,去買一次性碗筷。為什么一邊說著丈夫不肯刷碗,憎惡的如同看到了蟑螂一樣,又一面去刷碗表示自己有多辛苦辛勤呢?雖然婚姻并不是對抗賽,但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豈不是在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最后金智英的結局,心理醫生非常同情金智英,甚至配合的思考了很多社會問題,覺得老婆很辛苦啊,女性下屬有多不容易。然而當他想要招人的時候,依然考慮招一個男性。正如現在女權運動陷入死循環一樣,讓人覺得無力。我認為男性心理醫生的思想和現在網絡上我看到的同情女權群體的男人們差不多,他們會和女性一起思考女權問題,同情女性,甚至號召女性要維護自己,然而等到現實,他們也和自己批判的男人沒有不同。 韓國女性的6b4t運動值得參考,但是女性權利是靠這些就可以的嗎?里面提到不買厭女產品,我個人在網絡上看到很多品牌宣傳自己是女性友好產品的時候,價格上包含了大量的粉紅稅。比如同樣的內衣,女性友好產品的價格會比正常品牌貴一些,同樣的衛生用品,女性友好產品的價格會比正常品牌貴很多。用抹除男性痕跡作為包裝賣點,但是內在的使用邏輯依然是男性包裝的那一套,沒有感受到真正的對女性友好。時至今日,依然很難預測女權到底會成功還是失敗。 不過同樣也有好的一面,單女互助在這些年逐漸的發展。這是讓我對女權運動還能保持信心的原因之一。脫離了男性語境的雌性競爭,不再把同性當成敵人、對手,不跟隨男性去嘲諷女性,不再將‘閨蜜’這個詞作為男性的情趣專屬。這些讓我相信未來或許有一天,就像是金智英里面那樣,會出現女性的部長,帶領著人類前進。世界不再以男性或者女性來區分能力,而是以能力來區分能力。 你呢?你怎樣認為未來呢? 歷史是無數個大輪回小輪回反復重播,或許女權運動也會陷入書中這樣的死循環之中無法走出來新的道路。但是我一向認為人類是不該以男性或者女性來劃分歸屬的。人類是一個整體,我們被地球包裹其中。 你的, spide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