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嬌 第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她是心尖寵、報告,我方機甲師她不是人!、全家穿成年代文對照組后、鍍金之藍(NPH)、清冷竹馬幫我虐情敵(1v1 校園H)、從相遇開始倒計時、侵襲我心「古惑仔烏鴉哥同人文」、系統攻略任務法、公主殿下的小夫人(gl)、亡命徒的禁臠(骨科 兄妹H)
姚蓁端著茶,小口啜飲,實則仍不知他帶她來此處的目的,乃是借著飲茶之由,垂眸思索。 兩人靜坐片刻,廂房外驀地錚錚兩聲琴鳴。 姚蓁飲茶的動作一頓,清湛眼眸中泛出驚喜的亮光,側耳聽琴響。 宋濯肅容危坐著,邊聽著琴曲,邊一直用余光在觀察她的神色,見她眼眸晶亮,緊抿的唇松開一些。 一曲畢,余音繞梁。 姚蓁仍沉溺在方才的琴曲中,好一陣,才回過神來,贊嘆道:“此曲甚妙!” 宋濯望著她:“嗯?!?/br> 頓了頓,他緩聲道:“此曲稀有,撫琴之人虛懷若谷,一月方得奏曲一次,且當日僅接待一次客人、僅奏一次曲?!?/br> 他話已至此,姚蓁怎會還不明白他帶自己來此處的緣由。 宋濯的目的已然達到,長指拍拍自己的膝蓋,清沉岑黑的眼眸緊盯著她。 姚蓁明白他的意思,在他的注視下,眼睫撲簌一陣,站起身來,挪至他身側,被他牽著側坐在他腿上。 宋濯與她十指交纏,同她耳鬢廝磨。 他低聲道:“蓁蓁,我在取悅你。此刻你愉悅嗎?” 姚蓁素來愛琴,聽到這般平日里難得一聞的清越琴聲,自然是高興的。 她輕輕頷首。 宋濯低笑一聲,薄唇貼在她的發上,濃長睫羽垂落。 “我不知何為喜愛?!彼?,“但我知我喜愛蓁蓁,亦在研習如何去喜愛人。 “——所以,蓁蓁可以教我如何去喜愛你嗎?” 第75章 禮佛 幽靜禪寺, 不聞人聲,但聞鳥語。 宋濯低磁的嗓音,在空曠的廂房內回蕩, 漾著一點尾音,琴弦一般清泠泠撥在姚蓁的心尖。 姚蓁不自覺地微蜷手指, 側頭看他,他落在她發間的唇便順勢滑在她的眉心,一觸即離, 令她心波上泛出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漣漪。 她知曉宋濯帶她來此地頗費心思,原本以為他會借此強迫她做些什么,正在心中琢磨該如何應對,未曾想他的目的竟在此, 心中微詫,一時竟有些措手不及。 宋濯的薄唇若即若離地貼著她的眉尖, 好像在吻她,又好像不是。兩人距離太近, 他清淺氣息噴灑在她眉眼間, 她不禁垂下眼簾,睫羽撲簌著顫。 等待一陣, 見她不語, 他便將下頜擱在她肩窩上,嗓音愈發低沉:“我并未除去秦頌, 亦不會再借此強迫你。所以,可以教我嗎?” 姚蓁聞言,眼眸微動, 輕聲道:“你可以放我離開嗎?” 宋濯要銜吻她耳垂的動作一頓, 眸光中霎時翻涌出濃重的晦暗, 半晌,輕笑一聲:“不可以?!?/br> 他有理有據,不慌不忙的溫聲道:“如若放你離開,我還怎樣來研習喜愛你?!?/br> 姚蓁原以為他有所領悟,聽他此番態度,便知他分明毫無改變,心中原本被他撩起的漣漪漸漸趨于平靜。 被宋濯擁著,這樣親密的距離,她的衣裙上沾染著他的氣息,分明醞釀著極致的曖.昧。她卻緊抿著唇,只言不語。 宋濯睫羽輕顫,眼眸中晦暗翻涌,倒映著她纖白的脖頸,宛若一頭狼盯著獵物,伺機便會偏頭咬上去,尖利的齒將這柔弱的頸子刺穿,品飲靡麗鮮艷的血液。 可他盯她一陣,卻極輕地嘆了一聲,抬起青筋隱現的手,牽著她的手站起身,在姚蓁不解的眼神中,用一種異常平靜溫和的語氣道:“不愿,便不愿罷?!?/br> 姚蓁被他牽著,走出廂房。 寺廟中栽種著一棵參天的菩提樹,五人合抱粗,四周有木質柵欄相護。自樹下看去,樹頂高不可測。 二人自樹下行過時,濃密樹葉間的滲出的粲然日光落在衣袍上,光斑光怪陸離,又有晨間薄霧未曾散去,宛若身臨仙境。 宋濯帶姚蓁來此處,本就僅是為了聽那難得一聞的琴曲。如今琴曲聽罷,二人略一歇腳,便準備離開了。 姚蓁鮮少見過寺廟,更從未見過這般神秘的寺廟,未免頻頻打量著周遭,目光飄到正殿時,視線微微一頓。 她問宋濯:“寺中供著什么佛?” 宋濯平日更贊賞李聃之道,對佛學涉獵并不深,因而亦不知此寺供著何佛。見姚蓁頗有興致,他稍一沉吟,溫聲問道:“要去看看嗎?” 既然已經來到寺中,姚蓁覺得頗有機緣,如若現今便回去,未免有些枉作此行,便頷首道:“去看一看?!?/br> 她任由宋濯牽著她,穿行在通往大殿的石階上。及至殿前,才低聲提醒:“佛門重地,且先松開我?!?/br> 宋濯側頭看她一眼,蜻蜓點水一般,卻沒有立即松開她的手,而是微微用力握了一下,像是在宣揚什么似的,而后才慢條斯理地將她的手松開。 此時時辰依然尚早,寺中沒有什么香客,空蕩的有些冷清,只有一位僧彌跪在佛像前默誦經文,隨著他手中的動作,殿中回蕩著悠揚的一聲聲木魚聲響。 聽見腳步聲,他停止敲木魚,轉頭看向二人,雙手合十道:“施主?!?/br> 姚蓁回以一禮,望見他眉眼清秀、氣質出塵,贊嘆一聲,此寺果然鐘靈毓秀,轉而看向面前的巍峨的佛像。 說來也奇,原先她望見這種塑像時,總覺得含笑的面容有些詭譎;此時看著面前的這尊佛像卻沒有這種感覺,只覺得慈眉善目。 因問道:“寺中供奉的是哪位菩薩?” 僧彌答:“彌勒菩薩?!?/br> 姚蓁便同他搭話,詢問他一些禮佛應當注意的事項。期間宋濯的目光一直逡巡在二人之間,眼底微冷。 姚蓁拈起三柱香,雙手攏在身前。 她身份尊貴,原本不應跪拜,然而她仰頭看著佛像時,心中凜然肅穆,心道既然要拜佛,不若虔誠跪拜,于是屈膝跪在蒲團上。 宋濯鶴立著,身形若松,神色微冷,掀起眼簾望一眼佛像,又睨向面容嫻靜的她,頓了頓,冷聲道:“你信佛?求佛不如求我?!?/br> 姚蓁闔著眼眸,默念心愿,而后起身將手中香插|入香爐中,溫聲道:“并非求佛,而是求己心安?!?/br> 宋濯眼睫輕顫:“有何心愿,須求心安?” 姚蓁緩步邁至他身側,溫柔一笑:“說出來便不靈了?!?/br> 宋濯長眉微蹙,面色愈發冷。目光垂落在她跪過的蒲團上,眸光深深,似是在思忖。 須臾,他亦取了三支香,站到佛像前,微微傾身,算作拜佛,身姿依舊十分優雅出塵。 姚蓁微微訝異,他已插完香回到她身側,看她一陣,低聲道:“來問我?!?/br> “……問什么?” “你莫不好奇我有何心愿嗎,你來問我?!彼徛暤?,“我同你交換?!?/br> 他睨佛像一眼,嗓音微冷:“他不會知道?!?/br> 姚蓁怔了怔,方意識到他的意思,搖頭說不行,唇角卻浮現幾分笑意。原以為他是虔心禮佛,未料想到他禮佛僅是為了知曉她的心愿,未免覺得他的舉動實在有些孩子氣,哪里像清冷自持的宋濯。 然而他作出這樣的事,卻又不算違和。 角落里傳來極輕的一聲笑,是先前那名僧彌在笑,含笑看著二人,姚蓁抿抿唇,回以一笑。 她不愿意,宋濯面色越發冷,墨眸緊盯著她,擁她出了大殿,而后迅疾地牽住她的手,貼在她耳邊,一字一句的緩聲道:“我的心愿是你,要同你歲歲長相見?!?/br> 姚蓁在他說出前幾個字時,便要捂住耳朵不聽;然而宋濯豈能容她抵抗,長臂一攬,將她整個兒圈在懷中,強勢地逼迫她聽他說。 寺廟中來回穿行著僧人,兩人立在顯眼的階梯上,一舉一動皆能被人輕易察覺。 姚蓁臉上泛出紅暈,端方的儀態不復存在,知曉他是在強迫他同她交換心愿,被他迫著,隨口編了一個歲歲平安的心愿搪塞過去,他攬著她的力道才稍微松懈一些,轉而緊緊牽住她的手,迫使她同他十指相扣。 走出佛寺時,邁向山下時,姚蓁手心已熱出一些汗。她微微掙動:“出汗了,且松開我,我自己走?!?/br> 宋濯盯著她的臉,非但不松,反而將她握得更緊,絲毫未有喜潔嫌汗的半絲模樣。 姚蓁只好由他牽著,走出幾步,卻聽到他忽而狠戾道:“竟連僧人亦對你有所覬覦?!?/br> 姚蓁莫名其妙,便聽他低聲道:“我要將你藏起來,往后再不帶你出門?!?/br> 她心尖一顫,看他眉眼,見他眉尖攢著幾分顯而易見的薄怒,心中了然,明白他原是在吃醋,好言好語同他柔聲交涉一陣,才令他勉強同意帶她出門,只是日后外出時要佩戴帷帽或是面紗。 - 姚蓁的腿已不似來時那般酸軟,下山又不算累,便自己走下山去。 宋濯始終牽著她不松手,像是要以此來宣揚主權似的。 及至山下,已能清晰的望見宋濯的馬車。宋濯的侍從知她身份,夜間二人鬧出的動靜不小,想必他們對她與宋濯之間的關系亦是心知肚明,姚蓁便不怎么羞怯,任由他牽著。 車旁的侍從卻在看見宋濯時,疾步朝二人走來。 他低垂著頭顱,神情肅穆,目光絲毫不敢往姚蓁身上偏移分毫,恭敬道:“主公?!?/br> 他聲音中似有猶豫,姚蓁明白自己許是不便在場,才要離去,宋濯卻拉住她,示意他繼續說。 侍從低聲道:“祖宅傳來消息,夫人不大好?!?/br> 姚蓁敏銳地察覺到,宋濯周身氣氛在這一句出來后陡然轉寒,她抬頭看向宋濯的臉,尚未分辨出什么來,宋濯已恢復往先的岑靜,緩聲問:“宋韞在府中嗎?” 侍從道:“不在?!?/br> 宋濯微抿薄唇,牽著姚蓁乘坐上馬車,一路疾馳往宋家祖宅。 這一路,宋濯皆是沉默不語,只是緊緊攥著姚蓁的手,將力道控制在一個不會弄痛她的區間之中。 及至宋宅,他走下馬車,回眸看到馬車上的她,面若冷玉,薄唇微啟,低聲道:“抱歉?!毙凑賮碓非?,低語囑托一陣,命苑清護送她回府。 姚蓁的思緒他停在他那句“抱歉”之中,思索一陣,才明白他道歉許是因為宋夫人的事。 苑清恭立著,待她回神,他才沉聲問道:“殿下要回宋府嗎?” 姚蓁心知宋濯不會輕易放她離開,便是她以公主的身份施壓,他手下的人亦不會違抗他的心意;但她好容易出府一次,與其繼續回到宋濯的屋舍中繼續被限制行動,不若稍微自由地等他一陣,便搖頭道:“不回。我等一等他罷?!?/br> 她此言一出,苑清卻好似如釋重負一般,真摯地感激道:“多謝殿下愿意留下?!?/br> 姚蓁微有不解,思索一陣,心道許是因為她沒有回府,省了苑清來回奔波的路程,故而他才道謝,并未深思。 此番事態應十分嚴重,侍從們不敢讓公主在馬車中等,將她請進宋濯的院子,斟茶送水。 宋宅的下人們十分安靜,有條不紊地各司其職。 姚蓁穿過幾個回廊,在清濂居落座。 此地她曾來過,彼時并未細細查看臥房之外的地方,如今端坐著打量四周,心中有些唏噓。 等待一陣,茶水已換過三輪。 姚蓁不經意抬眼,及至忙碌著的仆役們忽然停下動作,紛紛朝一個方向行禮,她便知是宋濯來了,想了想,站起身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