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家的小相公 第15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清穿之咸魚德妃小食堂、釣系美人和偏執大佬聯姻了、穿成病秧子原配后[八零]
所以當陳烈酒一聲氣勢,一點大戶人家哥兒的講究都沒有,大搖大擺走進皇后的梧桐宮,大大方方給皇后見禮的時候,皇后一點都沒有介意。 反而眼前一亮,好颯爽的哥兒! 恐怕只有這樣的哥兒才能壓制得住皇室宗親里的那群七大姑八大姨們吧? “皇后娘娘?”陳烈酒見禮起來,見皇后盯著他愣神,抬眉叫了她一聲。 “哦,看坐,”皇后沈知鳶回神,抬手指向離自己身旁最近的一個座位,朝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本宮沒想到許編撰的夫郎如此與眾不同,一時間竟然看愣了神?!?/br> “都是人,沒有什么同不同的,”陳烈酒笑笑,“皇后娘娘要是這樣說的話,烈酒看皇后娘娘也挺與眾不同的?!?/br> 反正陳烈酒是打死都說不出臣妾這兩個字的,而且他一個招贅的哥兒說這兩個字也不合適,不知道招贅哥兒的自稱是什么,他就叫自己的名字了。 皇后見陳烈酒只說自己的名字,不尊稱臣妾也意外了一下,不過她隨即想起昌盛帝說過,這位是個招贅呢哥兒,叫臣妾確實不合適,便隨他去了。 “今日召你前來是有件事想請你幫個忙,”兩個人相互客套了一下,沈知鳶便直接同陳烈酒說了自己目的,“想請你與我一同主持一下皇室的募捐?!?/br> “可是為了盛北的錢糧?”陳烈酒聽她這么一說,挑了塊糕點吃著玩的他,向皇后問過去。 皇后頷首。 “錢糧現在應該不用了,”陳烈酒抿了一下唇上的糕點渣子,“我在來之前,已經給朝廷籌措了四百萬兩銀子,八百萬石糧食,這些應該夠錢糧省著點應該夠災民用到明年秋收了?!?/br> 只要熬過了眼前的災難,明年開春,他們重新播種,到了秋收日子就能慢慢自己生活了。 “這、這么多?!” 饒是見慣了大風大浪,跟著昌盛帝造過反的沈知鳶,在知道陳烈酒居然給朝廷籌措了這么大一筆錢財后,都嚇了一跳。 昌盛帝光是給她說這陳烈酒能干,氣魄不輸于男兒,至于這能耐和氣魄在哪里她是不清楚的,現在聽陳烈酒這么風輕云淡的一說,她總算是知道人家的能耐和氣魄從哪里來的了。 至于陳烈酒會不會是在說大話,沈知鳶完全不擔心,待會兒昌盛帝下朝了,她自然就知曉了。 觀陳烈酒和許懷謙為人,她不覺得這兩個人是個只會說大話的蠢人。 “嗯,都是各大商會募捐的,”陳烈酒點頭,時時刻刻不忘給自家上功勞,“都是我家小相公說要弄個類似于廣告之類的熱搜籌集到的?!?/br> “熱搜?”沈知鳶不解,“這熱搜是什么?” “類似于翰林院書廣之類的東西吧?”陳烈酒品嘗完一塊糕點,喝了口茶,怪不得他家小相公最近都不讓他給他挎包里塞東西了,這皇家做的東西就是比他給他家小相公買的好,知道他家小相公在宮里沒吃苦,他就放心了,“等他弄出來就知道了?!?/br> 対于許懷謙陳烈酒是一萬個相信的,陳烈酒一看許懷謙拿著錢糧單子走時那高興的樣子,就知道,這熱搜肯定差不到哪兒去。 “那我們豈不是不用募捐了?”沈知鳶見陳烈酒一臉信誓旦旦的模樣,有點犯愁,她都通知宗親了,要是人來了,她又說不讓捐了,宗親可能會很高興,過后就會覺得她這個皇后出爾反爾,但要是繼續捐,后期宗室若是從朝堂上知曉錢糧捐夠了,她還組織他們捐的話,她們很有可能會厭煩她這個皇后。 別看都是些宗親,煩起來給她使點絆子,她這個皇帝青梅竹馬的皇后,地位一樣能被動搖。 “還是要捐的?!标惲揖品畔虏璞?,與皇后細細說道,“眼下錢糧是暫且不需要了,但還需要地,京郊周圍的地?!?/br> “地?”沈知鳶被陳烈酒給蒙了,這鬧災最缺的不就是錢糧么,怎么說起地的事來了? “不管錢糧夠不夠,”別人是走一步看三步,陳烈酒習慣了走一步看十步,“這遭了災,還是離京城最近的盛北遭了災,災民們都會選擇往京城逃難,這是無法避免?!?/br> 皇后點頭,確實,別說是盛北了,就說是陳烈酒他們昌南遭了災,災民們要是有選擇的話,都會往京都跑。 只有在天子腳下才是最安全的。 “大批量的災民涌入京城已是既定事實,”陳烈酒給皇后分析,“京城里的房源和地都緊缺,想要安置災民并不容易,而且把這么多災民放進京,也會讓京都的百姓惶恐不安?!?/br> 沈知鳶有點揣測到陳烈酒的意圖了:“所以?” “所以,最好是在京郊城外單獨劃塊地,安置這些災民最好了?!标惲揖菩?,“這樣也能讓京郊周圍的百姓安定?!?/br> 剛遭了災又跋山涉水來到京城的百姓,心里肯定都是脆弱和崩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有個不妥,很容易做出一點不太理智的事。 與其等他們到時再做準備,還不如現在就準備起來。 “可是這么多人光有地也不行吧?”沈知鳶蹙眉,“還得籌措銀兩修房子才行吧?!边@花費一下又起來了。 “娘娘放心,只要娘娘能夠勸說宗室將手頭上的一些不太能夠用到的地捐出來,”陳烈酒向皇后保證,“烈酒保證這修房子的銀兩不用娘娘出,還能娘娘手里多一份產業?!?/br> “產業?”沈知鳶驚了驚,“這還能掙錢!” “當然,”陳烈酒生意人,看到皇后,他覺得要不把這個縉朝的最尊貴的女人拉下水一塊合作,他都対不起他今天進宮來面見她,“這人力物力都是一種財力,逃難而來的災民,只要不把他們看成是累贅,安排妥當了,也能像種地一樣,源源不斷地給我們產生收入?!?/br> 陳烈酒沒有吃過豬rou但見過豬跑,幾百萬的災民,到時候逃難來京都的至少都不會低于二十萬災民。 這么多災民,朝廷就算是分攤到京郊各鄉各村,也依然沒有什么地給災民們種了啊。 京郊周圍好的土地都交王孫貴族給圈起來做莊子的莊子,開牧場的開牧場,京郊周圍的百姓自己種地都困難了。 要還讓這么多災民去種地,到時候京郊的百姓和災民種出來的吃食不夠吃,一樣會發生大亂子。 不如讓他們去干點別的創收。 也能把王孫貴族從圈地賺錢的注意力,轉移到產業的重心上去。 沈知鳶徹底被陳烈酒這個哥兒說的話給震驚到說不出話來了,這還是個哥兒嗎?這分明就是一只翱翔九天的鳳! 不涅槃也璀璨。 下了朝,許懷謙回了翰林院,這天天進宮伴駕的,他好久沒有回翰林院了。 “你小子,就會給我翰林院找事!”韶雪風対許懷謙這個只是救個災都能給翰林院找出一堆事來的許懷謙無語得很,他怎么就這么能。 那么多廣告又要勞累他這把老骨頭寫文章了。 “韶大人放心,”対于韶雪風口是心非地埋怨,許懷謙笑,“這次不讓韶大人cao勞了?!?/br> “不用我?”韶雪風被許懷謙的話給驚到了,“不用我,那捐了十萬兩銀子,五十萬石糧食的江南米行能善罷甘休?” 許懷謙肯定地點頭:“能!” 邸報和科舉書不一樣,科舉書是要讓讀書人學習的,所以讓翰林院的有才之士寫沒問題,可邸報是要給普通人,平民百姓看的,因此寫得越通俗越簡單就好,因此就用不上韶大人這種大能了。 “你可要考慮清楚了?!鄙匮╋L見許懷謙神情不似作假,好好給他說,“人家出了這么多銀子,你這廣告要是沒給人家打好,是要出事的?!?/br> “我自然是考慮好了的?!痹S懷謙無比肯定,要是把邸報寫得文縐縐的,普通百姓都聽不懂,那才是一大損失呢。 韶雪風摸不透許懷謙這個有七竅玲瓏心的狀元,一天腦子里都在想什么,見他真的不用自己,郁悶地走了。 不用他寫文章也行,索性翰林院里的其他狀元、榜眼、探花也不差,只要他們肯用心打磨,這個天下商行打的廣告也差不到哪兒去。 結果,許懷謙回了翰林院,連這些狀元探花也沒有找,直接找了翰林院里文采最不好的,平日里只在翰林院里負責整理、抄書,毫不起眼的筆帖式們。 別說是翰林院里身為編修、檢討的榜眼探花們了,就連筆帖式們自己都傻了傻眼。 “這、這、許大人,不行的??!”筆帖式們被許懷謙委以寫邸報廣告的筆帖式們全都表示自己搞不定的,“我們寫出來的東西,哪能入得了您和外面那些商人們的眼,你還是找編修、檢討他們吧?!?/br> “就找你們了,”許懷謙不聽,直接把他們拉了出來,給他們準備好筆墨紙硯,“你們每個人現在都給我寫一篇紀實的文章,不要咬文嚼字,怎么口語怎么來,就跟我現在說話這樣,能寫嗎?” “能寫能寫?!边@不就是平常的交代事情么,寫家書一般都這樣寫,作為翰林院的筆帖式們當然也會了。 “那現在就開始寫吧?!痹S懷謙也不是隨便抓人的,翰林院里的那些編修、檢討們都學了若干年的文,対寫那種咬文嚼字,文采斐然的文章已經得心應手。 就算他們寫大白話,寫出來的文章文采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可老百姓不需要啊,可能你說個成語,他都聽不懂,還得問旁邊的讀書人,經過讀書人的解釋才能夠明白。 一開始不覺得有什么,時間長了,問得多了,自己都會產生自卑感,從而就対報紙失去了興趣。 還是大白話好,越白越好,不怕他們罵文筆不好,就怕他們連聽都聽不懂,連罵都不知道從哪里罵起好。 這些筆帖式在寫文案的時候,許懷謙還把孟方荀抓過來監工:“你看他們的文章里,哪些寫得平平無奇,哪些寫得情感充沛?!?/br> 作為第一份邸報,它可以是不完美的,也可以是有瑕疵的,但它一定不可以沒有感情。 沒有感情怎么帶動百姓們的情緒啊。 被許懷謙抓了壯丁的孟方荀一頭黑線:“許大人,我還要給天下醫者寫賦呢!” 就因為許懷謙在朝堂上說教習令的時候,許懷謙順嘴說了一句,找個賦寫得好給他們寫一遍賦文。 整個翰林院就他的賦文寫得最好,人家不找他找誰? “沒事不著急,”許懷謙拍拍孟方荀的肩膀,“一篇醫者賦而已,我相信你很快就能寫好,你們把他們監工好了,以后邸報部的主官就由你來當了?!?/br> “邸報部?”孟方荀咀嚼著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不解。 “給你升官加薪呢?!彼麄兒擦衷含F在已經出了他這個狀元還有沈溫年一個探花,幾乎是已經把朝堂給籠絡住了,在他倆這強強聯手下,孟方荀這個老實巴交只會寫一點情感充沛的賦文農家榜眼,就算他還有同在翰林院為官的編修岳丈,也很難再殺出重圍了。 只能給他另辟蹊徑了。 好歹也是個榜眼,在翰林院天天修書撰史太浪費了,這個新出來的邸報部門就很適合他。 憑借著他在朝堂上跟昌盛帝說得那番話,相信昌盛帝已經回味過來這個邸報的無窮妙用了,他現在估計就等著第一份邸報發行,看反響了。 只要孟方荀把這件事做好了,民間反響好,相信要不了多久,昌盛帝就能在翰林院單獨成立一個邸報部,專門負責為他話事。 這也算是變相成為昌盛帝的心腹了。 “怎么升?”顯然,能考上榜眼的人,也不可能一點野心都沒有,進了翰林院心甘情愿當個編修就完了,孟方荀聽到許懷謙話立馬心動了,問了一聲。 許懷謙把他拉到一旁給他仔仔細細交代了一番,像報紙這種事,許懷謙雖然可以交給別人,但他還是覺得找自己人靠譜。 至少,孟方荀當了這邸報的主官,許懷謙敢說,這報紙上不會出現一句,罵他的話。 要不然他辛辛苦苦為大縉朝當牛做馬,累死累活的施行各項改革,結果卻被有心人拿著邸報做筏子,發表煽動百姓辱罵他的文章,他圖啥呀! 孟方荀被許懷謙說得熱血沸騰,回來之后拿起筆墨就寫了一首慷慨激昂的醫者賦,然后就在一眾筆帖式里挑了十來位情感還算是充沛的官員,組織起做災情邸報的人手。 翰林院的人見許懷謙真用了筆帖式,而且還是全部采用白話文的形式,一個個都覺得許懷謙瘋了。 “這也太冒險了?!?/br> “好歹一半文一半白,全采用白話文,要是天下讀書人不買賬怎么辦?” “還有那些大商人,人家花大價錢來買廣告,可不是為了買這些毫無意義的白話文章,怎么也給人家寫首傳之詩吧?!?/br> 翰林院的官員還是挺想寫廣告的,上次給昌南寫廣告的那幾位官員,可是徹底紅了,下了衙,家門口蹲著不少求他們寫廣告的商人呢。 幾百幾千兩不等。 他們不要翰林院的書發行,準備拿回去自己找刻坊做廣告,要的就是他們曾經在科舉書上寫過詩章的名氣。 官員不可以私下收受賄賂,但可以出售自己的才華??!京城物價高,他們這些翰林官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能為家里多賺點家用錢,也能讓家里日子過得寬裕點,結果許懷謙不用他們了,可是讓他們好一陣傷心。 比起他們的傷心,其他幾部的人就純粹覺得許懷謙亂來了。 “胡搞!亂搞!” “還以為他這次性子沉穩了,沒想到,還是這般輕浮不知輕重?!?/br> “有了前頭翰林院的詩廣,就該老老實實的照本宣科才是,總想搞創新,瞎折騰,朝廷遲早要被他折騰完!” 這次其他幾部的人真的很生氣,上次翰林院瞎搞也就瞎搞了,出了事,外頭的百姓、商人怪的也是翰林院,牽扯不到他們身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