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戶 第73節
人是社會性群居動物,哪怕趙軍和姚晴天如今遠遠離了老家,也不可能真正同老家那群人徹底脫離關系,像蓋房子這種大事,在農村里根本不用請小工,都是同一家族人免費過來幫忙,同氣連枝,這就是家族凝聚力的體現。 所以不管族人能不能過來幫忙,趙軍也得回去通知一聲,最起碼不至于被人詬病,說他們有出息了,連根都不惦記了。 趙磊這一喊,趙家和姚家還真來了不少人過來幫忙。 趙大強這次也來了。 并且姚晴天得到一個消息,不止毛婷婷親娘去縣城了照顧待產的女兒,毛婷婷名義上的婆婆也就是毛蘭花也去了,所以趙大強成了孤家寡人。 薛青松也告訴姚晴天,薛麗華應該是動了手術,最近在醫院躺著,自己尚且還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去照顧毛婷婷,正好毛婷婷回到了吳芬和毛蘭花眼皮底下。 趙家來了十幾口人,姚家也來了六七口,姚成軍夫婦,姚父姚母和姚晴天兩個叔叔也來了,除此之外還有一臉喜色的姚成才。 姚晴天看著像是重新抖擻起來的姚成才有些疑惑,不過她忙著呢,也懶得去問。 鞭炮響起,前面熱火朝天動工后,姚晴天帶著高蘭妹等一縱婦人去后面臨時擴建的廚房處準備茶水和飯菜。 年初挖池塘時便搭建了幾口土灶,前兩天趙軍帶人修筑加了幾處,還拎過來了幾口爐子,完全夠用了。 姚晴天如今還是孕初期,趙軍反復交代了萬燕紅和高蘭妹,只讓她動口,不允許動手。 姚母也是到了此時才知道女兒懷孕了,雖然嘴上習慣性說了幾句她不懂事,臉上的喜色卻是越發夸張。 原本姚晴天連中秋節都沒有回娘家,姚母心里氣得不行,要不是秋收太忙了,她都要跑到鎮上責問趙軍,她女兒又不是賣給他做童養媳,怎么就一次娘家都不回了? 后來讓大兒子和小兒子來鎮上順路看了,只說兩人的確忙,掙不少錢的樣子。 姚母聽了心里依然不快活,女兒日子過得是紅火,可生意上甩開了大兒子和小兒子,明明去年夫妻倆都把娘家看得很重,事事籌謀,時時惦記,怎么翻過年就不認人的嘴臉,平常沒有只字片語就算了,過節都不回去問候一聲,仿佛她沒生這個女兒一般。 “好好好,總算是懷上了!” 姚母這話一出,姚晴天就懶得聽了。 “正好你大嫂也懷上了,回頭你跟我回村里,我一起照顧。 你現在最重要的是養好身子,店里的事忙不過來可以讓你大哥或是三哥來幫忙,他們對鎮上都熟悉?!?/br> 今天大好的日子,不想影響心情,姚晴天懶得去同姚母辯解,直接把掌勺的活派到趙家伯娘身上。 相比姚家只有婆媳兩人,包括萬燕紅在內,趙家來了四位婦人,所以姚晴天這個姚家女、趙家媳話一落音,趙家便全面掌控了后廚大權。 高蘭妹跟著坐在水池邊不用起身的萬燕紅洗菜,姚母被姚晴天派去干燒火的活了。 他們有大的養鵝場和養雞場,這雞和鵝長得也快,成年的雞和鵝還沒銷完,新一茬的小鵝小雞又成長起來了,每天抽七八只出來殺得吃的話完全看不出什么影響。 三位養鵝和雞的老人平常得空喜歡湊在一起,在山上各處點種一些冬瓜、南瓜之類的不怎么需要打理的瓜果,如今成果喜人。 正好這么多人來蓋房子,也不用費勁將成堆的大冬瓜、大南瓜拉出去賣了,全扛過來燒rou吃,省事又省錢。 所以依然只需要帶些豬rou過來就夠了。 飲食方面的成本算是壓到最低了。 萬燕紅還說如果等明年會更省,到時候池塘魚也有了,蓮藕也有了,連米面都能自己種。 她和趙磊都打算好了,明年他們不回去種地了,在這幫著趙軍和姚晴天管農莊,這里土地大片的有,空著太浪費了,他們來幫忙耕種,哪怕分一小半糧食也比在家里強。 高蘭妹聽了心中微動,如果可以,她也不想呆在老家。 第64章 書房 雖說是分家了, 可兄弟三個住在一個院子了,有時候飯還得在一個桌上吃。 像這次秋收,三弟妹做老師的本就不下地, 大嫂懷孕了,天天說難受, 在家躺著,婆婆留在家中照料家里, 他們夫妻沒日沒夜在地里搶糧食, 收完自家的, 還要幫著兄弟家收。 這就算了,親兄弟本就該相互扶持幫忙,可他們夫妻忙得沒空歸家, 三個孩子在家半下午的餓了, 用開水泡點剩飯吃,還被大嫂看見了罵她們好吃嘴。 高蘭妹晚上回來知道后同陳玉爭論, 對方當著公婆、孩子的面說她生了一窩的賠錢貨。 高蘭妹當時撕了陳玉的心都有,可對方懷了身孕,她這氣只得忍著憋著。 公婆擋在中間只是一味地和稀泥,老大家兩個孩子欺負她閨女也像沒看到似的, 總說孩子間打打鬧鬧很正常。 高蘭妹知道陳玉是看不得別人過安穩日子, 分家后她一直和小姑子較著勁, 可小姑子越過越紅火, 還不回去根本不搭理她,她出不了氣,就柿子挑軟的捏, 逮著他們夫妻和孩子欺負。 夏天說他們分得的房子西曬, 熱得不行, 讓她家兩個孩子去東廂婆母說留給小姑子的房屋睡了。 如今才入冬,又說他們房屋容易灌風,想和他們換,壯著有孕了又鬧了幾場,比弟妹都矯情。 高蘭妹是受夠了。 之前農閑的時候,高蘭妹和萬燕紅一起在這邊幫了一段時間的忙,沒有家長里短那些糟心事,吃的還好。 如果可以,高蘭妹也想不回去,哪怕累些苦些。 可他們不像萬燕紅夫妻只有一個孩子還在肚子里,他們壓力大要養活三個孩子,并且大的翻過年就要上學了,到時候學費、書本費都要錢。 所以窯廠那活如論如何不能丟了,姚成軍也不能像趙磊那樣直接扔下家里過來。 不過高蘭妹現在也不擔心,因為窯廠那活老大和老三也不會惦記了。 老大賣rou,雖然嘴上總是抱怨上了趙軍的當,說根本掙不了幾個錢,高蘭妹卻是不信,再不掙錢肯定比窯廠掙得多,所以他們從來不拿這窯廠的活說事。 老三雖然不給小姑子采買雞鴨鵝了,自己卻摸索著出去搞倒買倒賣了,他們夫妻腦子活,會搞錢,也不可能搶窯廠的工作。 只有他們夫妻,能掙點辛苦錢就夠了。 洗著滿盆的雞和rou,高蘭妹還是準備等事后,小姑子空閑下來問一聲。 如果可以,她一分工錢不要,只要把三個孩子帶出來,能管她們娘四個的吃和住就行了。 讓姚成軍在家種地和干窯廠的活,掙錢給孩子們以后上學。 坐在灶前燒火的姚母此時也是思緒涌動,趙軍是個能折騰的,這么點時間,整下這么大片家業。 可像大兒子說的,人家發達了,根本不打算讓娘家人占一絲一毫的光,有什么好事也只會想著趙家的人。 至于女兒,女生外向,她也不會向著娘家,一年都不回去一趟就看出來了。 姚晴天才沒空管她娘想著什么,她忙著呢,得調度整個工地的吃喝,更得照顧好肚子里這個寶。 冬日夜里黑的早,六點不到便收工了。 從附近請的短工各自回家了,明天一早再來。 老家趕來幫忙的大多像上次那樣自帶了鋪蓋,如今這一片有好幾個小木屋,住下來是不成問題。 有兩位明日家中還有事,待會吃過晚飯就先回去了,說等房屋上梁的時候再來幫忙。 姚成軍窯廠復工了,不過他請姚父回去幫他頂幾天,他留下來給趙軍幫忙。 所以姚父待會也會騎著自行車回去,他那自行車時姚成田的,所以姚母說姚成田等于也出力了這話也沒說錯,他的自行車貢獻出來了。 姚成才今晚不回去,他明日要從鎮上屠宰場販rou回去賣。 姚晴天便讓姚母、姚成才同姚成軍夫妻擠一間木屋,好在如今也不是太冷,之前高蘭妹和萬燕紅住的那間木屋里有床有被子的,高蘭妹和姚母睡床,兩兄弟打個地鋪,克服一下。 萬燕紅自懷孕后一直都是和趙磊一起住鎮上姚晴天他們租的房間里,這會已經趁著天沒黑透和趙家幾位嬸娘燒好飯先去鎮上了。 這樣的安排對于姚母來說無異于臉上拍巴掌,她當場就落了臉,準備喊姚晴天去邊上數落,不想趙軍正好過來了。 趙軍牽著姚晴天的手離開了,說帶她去看看今天一天的勞動成果,他們的房屋已經初具雛形了。 這房屋雖然請了專門的人員設計,但是主要的思路還是姚晴天出的,所以這建起來的過程,姚晴天自然不想錯過。 白天,工地上人多眼雜,到處挖的是溝溝畔畔,姚晴天也不敢過來,如今晚上干活的人都離開了,工具也收拾妥當,又牽了電線,亮著燈泡,趙軍手上還拿著個高亮度的手電,小心點不會有問題。 何況離開大眾的視線后,趙軍便松開牽著的手,直接攔腰將人摟著,更安全穩妥。 兩棟房子的地基已經澆筑完成,其余像院子之類的也挖好澆筑了一部分。 趙軍攬著人將手電當做指示燈一點點照給姚晴天看,哪里是房間,哪里是客廳,哪里是衛生間。 “到時候,二樓這個地方做個橫隔,前面是寶寶睡覺的地方,后面是她玩樂的場所……” 趙軍還沒說完,姚晴天便使勁掐了他腰一把:“什么玩樂?那是學習的地方,叫書房,書房!” 事關寶寶的權益,趙軍還是頑強地爭取一把,他把手電照到另一處:“這里是書房,有書房的?!?/br> “書房越多越好,那個書房留給你用,寶寶要有自己的書房?!?/br> “我也得有書房???”他小學都沒畢業,這個書房就不必了吧。 “那必須的,活到老,學到老,正因為我們學上的少,如今更要多學習,要不然就會被社會淘汰的。 你看人家養雞養鵝的都出書教學了,你能不學?種地都有什么農技站,鎮府還派技術員下來指導呢。 你要是想成為養殖大戶,不得掌握這方面的知識,都指望請人?工人好請,技術人員能一樣?到時候請不起怎么辦?” “對對對,你講的對,要學習,要書房,要兩個書房……那這里”說著趙軍手電指向另一邊。 姚晴天看著趙軍,一臉疑問:“那里二樓是書房后面,和我們主臥相連對吧?你說給我留個大的衣帽間的,你想干啥?” 也就說說二樓都安排滿了,從東到西,四間依次是前書房后衣帽間,主臥帶衛生間,客廳樓梯,前兒童房后書房,姚晴天圖紙上就是這么安排的。 一樓因為靠近大路,又考慮到周邊池塘、田地的因素,怕蚊蟲之類的多,暫時不考慮做生活區。 西邊另外兩聯房屋是給薛青松和楊順他們留的,雖然房間很多,但是也留了一些作為客房或者其他用途,他們一家只打算占東廂這四間大小的位置。 趙軍自然不敢動媳婦的衣帽間,他想了想問:“那能不能加個三樓?” 他沒有童年,小時候只羨慕那些能坐在學校上課的孩子,但是現在條件好了,他想他的孩子可能會和縣城里那些孩子一樣,除了學習更喜歡玩樂。 事關孩子教育,姚晴天覺得她需要好好同趙軍掰扯掰扯。 “三樓以后要建也是做別的用途,我們這么大一個農莊,不夠你娃玩的?到時候,種田、捉魚、挖藕,都可以讓她玩?!?/br> “我這孩子還沒生,你怎么凈想著讓她玩呢?你知不知道有句話叫做玩物喪志,你希望你娃以后是個沒出息,只知道玩樂的人嗎?” “我告訴你,要是孩子長大了淘氣,不聽話,不上進,我連你一起抽!” 姚晴天說著這話的同時又在趙軍腰上捏了一把。 上輩子那孩子便是疏于管教,最后走上歧路。 趙軍倒是把那孩子逮出來說教過幾次,可大概是沒立場把,他管教得也不徹底,最主要的是那孩子遺傳了趙明性子里糟糕的基因,根子歪了,扶不正。 想到這里,姚晴天越發堅定了,她得鞭策趙軍做個嚴父。 趙軍聽了一路,臉上憂心忡忡。 “媳婦,你看你懷孩子多辛苦,生產更難,這樣好了,我們家提前做好分工,你負責生,我負責養和教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