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不封侯時
他對方限渝,向來想的是鏡花水月,遙不可及,沒甚想法,卻是能從人群中一眼就找到她。 他們并不多見。 憫須遇還是會覺得她不同常人那樣待他,往往是一看他都是沒怎么想笑,最多的還是看。 只要不是故意裝作不懂,都是能看出是不是有愛慕之情。 方限渝倒是沒有,還真就只是看。 憫須遇不管這些了,還有事在等著他,索性往后她是不是看他又何妨。 今日來禮部尚書府,純屬意外。 身旁同他的李篤滿面愁容道:“皇上也真的是,我們做臣子的越來越看不懂了,他喜歡誰就喜歡誰,不喜歡誰就狠下心除根?!?/br> “這樣子,難??!” 都沒幾條活路可尋了。 最讓他們恐怖的是,皇帝少時治國理政,不那么難懂圣心,現如今日子久了,要老了,人越不好了。 誰都怕頂頭的天子活得久。 要是好,還可行,倒也不必抱怨。 然而就是皇帝猜疑不斷,專攬權力,又活得久。使朝臣盡了好話,忠言不去逆耳,辨不出誰才是真正的良苦用心。 太傅呂憲堂輔佐了兩任太子,他更是有心而力不足,唯一的心只剩下了太子偃。 面對朝中局勢而起,呂憲堂不敢去試,從了失望再到希望,他也是老了,真的不太想嘗第二種失望。 憫須遇本是在聽李篤的話,他們抬腳離開,下著青石階梯,緊隨其后的還是他的嘆氣,“侯爺啊,這么些年,我終于見到了封侯時候的伯陽侯了?!?/br> 不是用了臣,而是有心在說。 李篤沒法忘,這是誰見到了都沒法去忘吧。 縱使提拔寒門,皇帝先從憫須遇那邊下了死手,拿著他的豐功偉績逼退了阻攔的老舊世族派,更是一路大好,開了選拔寒門。 可是后面憫須遇年紀輕輕封了侯爺,皇帝就不是這么好了。 皇帝一直力壓著眾臣的奏折,就算死傷無數,想讓當初的伯陽侯回歸戰場是不可能的事了。 還是后頭新起的幾位侯爺挽回了局面,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寒門多為落魄的貴族,真正的寒門還在為解決溫飽而發愁,當這人能從中當官拜侯,那可是相當了不得的存在。 憫須遇腳步不停,手中的御賜劍還在,他沒有懷念過,而是走一步算一步,“我被封為伯陽侯?是挺久了?!?/br> 有人可惜伯陽侯要是不被看重,是不是還能縱馬一生,傲看各方雄風。 再怎么著都不是困在了伯陽侯,就是這一封侯無用武之地罷了。 伯陽侯一走,失了武臣。 武臣眾多,他們還是唯看憫須遇從一而終,為的都是死守國土。 李篤知道了,心里酸楚,他只好揖拜道:“煩請伯陽侯和臣前去面見圣面?!?/br> 皇帝就等著他們呢,還有好幾位大臣一同前來。 當憫須遇一步步踏上萬重階層,離得大殿越發近了。有道身影反向而來,他冷著臉與之擦肩而過,身后都是恭迎而去的權臣。 那人走得很快,眉目清朗,太過年輕卻總是冷臉相待,不管權臣的話,封侯劍隨著他而去。 無數權臣在后,到底是多重要的人能有如此場面。 憫須遇瞥了眼笑了,原來是他啊。 年少有為,輕狂到不知道封侯為何物。 這御賜劍從來都不是他上心之物,只是表面丟不得的東西。 場景變幻,他和年紀輕輕的少年伯陽侯相遇,兩人漸漸重合。 一人下,一人上,又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