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貴妾 第86節
他只要派人前去查訪一番,分分鐘鐘就知道自己就是汪彤兒。 汪彤兒雖說心里既擔心且緊張,可是,她心態超好。 哼! 查到又怎樣! 本小姐概不承認,你待奈我何? 實在不行,本姑娘不會裝失憶嗎? 再說,高高在上的豪門世子爺謝玉珩,也不可能為了我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去大動干戈查明來路,然后,再揭發自己吧! 他說不定待上幾日就要回京城去,畢竟離他大婚也沒幾個月了。 只是不知道這人來溱州有何公干? 還是讓許錦珅前去謝玉珩那兒打探一番,做到心中有數。 富貴人家也處處都是錦繡繁花。 滿眼望去都是扶疏濃密,枝葉繁茂,芙蓉花光燦爛,彩蝶飛戲迷山倚石,蓮池雕閣更是聚多少匠人的心血。 穿過卍字回廊便是秦寶臻的如意院,如意院門前的青石板道兩旁,如今樹木正繁茂,要是夏日時節,正好遮去燥熱的陽光。 守院門的倆個小廝見宋少爺到來,是著汪彤兒躬身,咧嘴打聲招呼:“大少爺好!” 汪彤兒不吝笑容對著他們頜首。 兩個守門的小廝咧著的嘴更是高興的合不上去:大少爺真是和善之人! 他倆看守老爺的院門多年,每次見到夫人小姐們來找老爺,跟她們見禮打招呼,從來未成撂一個眼色給他們。 進了如意院,滿眼望去院子里的薔薇牡丹爭奇斗艷,花香襲人,還是初夏好??! 百花爭艷,蚊蟲不多,天氣不冷不熱。 汪彤兒一邊欣賞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邊被李忠一路領進秦寶臻的書房里去。 李忠對著書房高喊一聲:“老爺,少爺來啦!” 汪彤兒推門進去,只見迎面是幾面紅漆雕梅蘭書柜,兩張檀木方椅,一面高大上的楠木書案,案上置硯臺筆洗,案周圍置兩面紫檀圈椅。 在書房一旁放置著精致的三角銅香爐,里面正燃著淡淡的沉香。 沒想到,中年油膩大叔的秦寶臻,格調還不低,竟然把書房擺置得十分雅致,一個漂亮的白釉玉壺瓶里插著還沒盛開的月季花。 一疊宣紙放在書案旁,白玉碗里盛著一小汪清水,硯臺、墨錠、筆架、算盤,俱整齊擺放著,看得出是常常要用的。 只是,書案上放置著一個算盤是個什么鬼? 難怪進門時聽見‘噼里啪啦’的珠算聲音。 這是把書案秒變成了張賬桌。 秦寶臻抬眸見到汪彤兒,本來在撥拉著算盤,立馬停了下來,還沒等汪彤兒跟他見禮,自己倒先出聲道:“嘿嘿!俺兒子來啦!” “兒子見過爹爹?!蓖敉畠好炕匾姷角貙氄?,他每次都是擺出一副慈父形象。 可想而知,“兒子”的分量在秦寶臻心中是多么的重哦! 也難怪秦寶臻對兒子好??! 其實,在世界上的各個民族當中,我們華夏民族對于延續香火和傳宗接代是具有最大的執念的,從我們的祖先開始,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對于子孫后代的傳承非常的重視。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告誡。 這無后是表示沒有兒子,生女兒不算。 沒兒子的人家不但被人恥笑,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當家男人一旦去世,普通老被姓家就被沾親帶故或是街坊四鄰給“吃絕戶”! 把你家吃得家徒四壁,然后,再把家中妻女趕出門外。 哪怕是沒生兒子的世勛貴族,家中頂梁柱男人故去,族中的長老或是至親兄弟,也以照顧孤兒寡母為由,把她們母女送到一個小院子里,只要不把你餓死就算仁義的。 當然,自家不菲的家產肯定都落到他們手里。 因此,也不難理解秦寶臻對兒子的寵愛。 秦寶臻滿臉都是笑容,手指著紫檀圈椅道:“兒子,快坐下,快坐下?!?/br> 李忠隨即便去旁邊的曲案上倒來一盞茶放到汪彤兒面前,恭敬地說道:“少爺請喝茶?!?/br> 汪彤兒對著他微笑著頜首,李忠放下茶盞立馬便走出書房,細心地帶上書房的門。 等汪彤兒抿了口茶后,秦寶臻滿臉興奮地跟她說道:“兒子,爹已經修書一封回老家青州,讓你娘趕緊收拾行李,把家里安頓妥當,明日就派人前去青州接她去?!?/br> 秦寶貴這是怕秦玉的娘余小娥跟兒子一樣,路遇山匪。 他派幾個武藝高強的護院前去青州接她,確保萬無一失,把人平安接到溱州來。 臥槽······ 要露馬腳了! 秦玉的親娘余小娥一來,自己分分鐘鐘要現原形了。 汪彤兒能說什么呢? 只能帶著高興的模樣,咧著小嘴開心地附和道:“是嗎?爹爹把娘接過來真好!” 秦寶臻也高興呀,滿眼都是寵溺地說道:“只要兒子開心,做父親的一定滿足你?!?/br> 隨即便一臉的自責道:“都是爹爹的錯,爹爹愧對兒子你,更愧對你的娘親呀!” “不過,等把你娘接過來后爹爹會加倍對她好,補償她這些年來,含辛茹苦的把你撫養成人?!?/br> 汪彤兒心說:這是自己替你爭了榮譽,要是自己是個不夠優秀的,你還以我為榮?還想到遠在青州孤苦一生的秦玉她娘嗎? 切! 渣男! 汪彤兒在心里鄙視著渣爹,給他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兒子,這是銀票,爹爹獎勵你的,乖,你拿去開心的花?!?/br> 沒想到秦寶臻打開抽屜,拿出個黑檀盒子,從里面拿出一疊銀票來,看樣子跟上次王管事送給自己的銀票差不多厚。 第128章 青州老家 “爹爹,你上次給的銀票兒子還沒怎么花呢!” 汪彤兒推拒道:“再者,之前商船被海匪劫了,也損失不少銀子。兒子不能再要爹爹的銀子?!?/br> 秦寶臻再一次在心中感慨著兒子不但優秀也懂事! 俺秦家真是前世做了多少好事,這輩子才修來如此出色的兒子哦······ 汪彤兒見便宜爹硬給,無奈之下只能把銀票收了下來。 其實心中還是蠻開心的:在這個封建特權社會,沒有什么比銀子來得爽??! ······ 遠在千里之外的青州老家,秦玉的母親余小娥正坐在堂屋查看這個月的賬簿。 管家繆清源著一件深色的襤衫,長身玉立,清逸俊雅。 他一直站在她身旁,不時地給她提著醒。 繆清源是太夫人娘家侄子,考秀才之后接著考舉子,奈何屢試不中。 由于家貧,從二十多歲便來秦府做起了管家。 這十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地幫著余氏把秦家老宅管理得妥妥當當的。 他從一個俊美的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長了個儒雅的中年大叔。 只是,奇怪的是,他一直沒成親。 之前,余小娥還熱心的把府里漂亮的婢子介紹給他,都被他給拒絕。 余小娥以為他是嫌棄她們身份低微,于是,請媒婆從外面介紹好人家的姑娘給他,沒想到,扔然被他給拒了。 時間一長,余小娥也瞧出端倪。 這人見到自己都是目光深黝的,自己但凡生個小毛病,他滿臉都是著急擔憂。 余小娥過來人,哪能瞧不出來他眼眸里的一往情深? 余小娥能咋樣? 只能選擇視而不見,裝鵪鶉······ 繆清源見她如此,也只能發乎情,止乎于禮。 在她身旁默默守護著。 余小娥這十多年來亦是如此,她也是從一個十多歲的憧憬美好愛情的未婚mama,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期盼著所愛之人秦寶臻能接她去溱州過夫妻團圓的日子。 漸漸的便想著,哪怕他回青州瞧自己一眼,也心安。 余小娥就這么日日祈盼著,從青蔥歲月熬成了個成熟婦人。 如今,秦寶臻的模樣早就在她心中模糊起來,對他的那份灼熱的愛意,也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淡漠······ 余小娥心中牽掛著唯一的女兒秦玉,她早就后悔,后悔當初的謊言。 悔不當初把女兒謊稱為男孩。 她哪知道秦寶臻自從離開老家后,這十幾年來沒回老家,除了偶爾的書信,很少其他的消息。 余氏已經打算把秦玉恢復女兒身,替她尋摸一個可靠的夫婿招上門來。 沒想到,秦寶臻一封書信過來讓女兒秦玉立即啟程去溱州。 唉! 計劃趕不上變化。 不知道女兒此去溱州是禍還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