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機械﹝二﹞
chapter.44 一人出局,一、二壘有人,明川打線來到中心棒次,第四棒。 但降谷沒有怯弱,投出第一球指叉球誘導之后,接連兩顆直球,輕輕松松的讓明川第四棒無功而返。 御幸站起來返球給降谷,解決了第四棒在他的預料之中,但接下來的第五棒,才是大魔王。 「第五棒,投手,楊君?!?/br> 楊舜臣持棒上場,站在右打擊區向主審欠身,隨后用著釘鞋,整理打擊區的沙土。 「你故意讓他多投幾顆變化球,好讓他放松吧,有個無能投手隊友,你這個捕手還真累?!?/br> 「呵呵、不會啊,反正不揮棒的球隊,根本沒什么好怕的,但是你的國語很不錯喔?!?/br> 挑釁這種事情,御幸向來做的順風順水,不過他私心還挺喜歡這種控球好的投手,所以只是用話突擊了兩下,隨后又笑嘻嘻的稱讚人一番。 但只是這樣,楊舜臣便覺得這對投捕搭檔時在是太危險了,如果不趁現在打斷他們的氣勢,后面的比賽將難以翻盤。 御幸盯著楊舜臣看了幾眼,身上的氣勢外露,很明顯,從現在開始,明川要積極出棒了。 明川幾場比賽下來,所得的分數都跟楊舜臣有關,要給明川重挫一擊,就要在這里打倒他。 御幸清楚的明白這一點,伸出右手向降谷打出暗號,手套的位置高舉。 「好球──!」 降谷的招牌,偏高直球! 場邊觀眾歡呼連連,但御幸可沒那么高興,剛才可都看見了,楊舜臣的揮棒只差了一點點,就可以把降谷的球給掃出去。 御幸又叫了一顆偏高直球,不需要降谷投的多好,只要能夠騙到楊舜臣出棒就好。 但降谷卻沒有能投在好球帶邊上,而是直接往楊舜臣的反方向投去,御幸眼明手快,趕緊用手套追球,及時只損。 降谷明顯投球又太過用力,御幸又打出了指叉球的暗號。 指叉球還不能做為降谷的武器,御幸只是把這球當來放送降谷手臂的工具,只要降谷投在好球帶內,就算最后變成了挖地瓜,御幸也不在意。 他們一定要把楊舜臣在這里出局。 「降谷!現在才第一局啊!照你平常投就好!」 「后面有我們守著!」 「不用擔心壘上跑者?!?/br> 牛棚里、觀眾臺上、球場上,同伴們的加油聲,聲聲傳進降谷心里,降谷內心只有一個想法。 降谷站在投手丘上,高舉雙手,抬腿,腰隻轉動。 ──他們、在為我加油。 手臂快速的揮下,指尖大力的擦過球的表面。 ──不能、讓他們失望! 御幸穩穩的舉著手套,降谷的動作流暢,投出來的球、球速不減,御幸內心已經判定了這是一顆好球。 但球沒有在應該下墜的地方下墜。 硄──! 楊舜臣將球掃向了中外野與左外野之間。 左外野手坂井撲身接球,沒有成功,球在掉落之后彈地,往球場更深處前進。 明川的球員大聲歡呼著,壘上跑者跑起,往本壘邁進,伊佐敷撿起球,直傳回本壘,鋼鐵肩膀這次沒能挽救,御幸接起球時,跑者就已經先踩上壘包了。,原先一壘與二壘的跑者成功回壘,明川先得兩分。 楊舜臣停在二壘上,高舉雙手,全場歡呼。 晴手中的自動鉛筆筆芯斷裂,現在是最不好的情況,比賽風向往明川拉去,就算后面降谷沒有一蹶不振,收掉了明川的第六棒,但兩分是不可挽回的。 「現在降谷,已經投幾球了?克里斯前輩?!?/br> 「二十四球,他這一球消耗的球數太多了?!?/br> 晴重新按出筆芯,手中的筆在空中虛劃。 二十四球,按照原先給降谷定得一百球,降谷還可以投滿四局,但隨著比賽進行,氣溫越來越高,晴認為,能投到第三局就不錯了,在這邊換人下場,讓降谷的表現穩定在巔峰。 「降谷、轉換一下心情吧,被打出去之后如何調整才是最重要的?!?/br> 攻守交換,球員下場,丹波倒了杯水給下場的降谷。 說出來的話,完全具有王牌風范,身為前輩,一步步的帶領后背前進。 連御幸都忍不住對丹波另眼相看時…… 「被打爆,怪御幸的配球就對了,這樣子就可以快速的轉換心情?!?/br> 「原來如此?!?/br> 「喂喂!」 看見御幸吃鱉,晴忍不住在一旁偷笑,看見御幸轉過頭來,趕緊憋住情緒,一本正經的說道:「大家,請聽我說?!?/br> 所有人都朝向晴注目,晴抱著記錄本,氣勢凝人。 「這一局不需要超過比分,打擊讓分差歸零就足夠了,當然,能夠大幅度的拉開我們與明川的差距,投手投球會更輕松?!?/br> 言下之意就是,要拿分,最低兩分起跳。 這樣子的要求或許會讓人覺得強人所難,但對于青道的球員而言,這不過只是基本的。 「楊的控球力很高,被稱做精密機械,但是機械這種東西就是不懂得變通,他的配球也是如此,他的配球方案都已經介紹給大家了,請大家好好看球?!?/br> 晴在這種時候,比片岡監督還要像是一位監督,相信球員,但不會讓任球員孤軍奮戰,該做的、該說的,全不落下,感性但不是無腦,理性但不是冷漠。 「倉持前輩,開戰就交給你了?!?/br> 「放心吧,晴?!?/br> 倉持拿起頭盔、球棒,先遞給了身后的小湊亮介,再轉身拿起自己的頭盔按到頭上,拎著球棒扛在肩上。 第一局下半開始,倉持站到了離一壘較近的左打擊區。 倉持知道,自己的腿程再快,不上壘就沒用,原先就是計畫要往三壘偷點,但卻被人識破。 那也沒關係,三壘不行,那就換一邊。 楊舜臣投球,倉持立刻擺出短打的姿勢,一點中,倉持松開球棒,與球一同往一壘的方向前進。 按照以往的經驗,就算是把球點向一壘,倉持也是可以穩穩的上壘,但這一次的情況明顯不行。 在倉持一點球后,楊舜臣立刻下了投手丘,追上球,用手套將球收起,隨后速傳一壘。 「出局!」 倉持含恨下場,換上小湊亮介。 小湊亮介也選擇站上了左打擊區,楊舜臣每投的一球,他就跟著打一球,力量沒有用上全部,將球都打成了界外球,硬生生磨了七球。 相比結城那種不小心就是全壘打的大棒,小湊亮介這種模式的打者,反而更讓投手討厭。 糾纏不清,黏黏糊糊的打擊方式很容易讓投手上火氣,一個不小心,控球就會失利,投出很甜的球或者是四壞。 楊舜臣在被糾纏了七球之后,停了一下動作,舉起右手往左上臂上下來回。 看見暗號的捕手,立刻將手套擺在了好球帶的邊線。 第一球,壞球,小湊亮介看準了球路,沒有揮棒。 第二球投出,小湊亮介心里一喜,接下來就可以四壞保送。 「好球!打者出局!」 但主審很明顯不是這樣想的,他盯著捕手的手套好久,最后還是判了好球。 小湊亮介愣了好久,最后只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