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喊我回家吃軟飯了 第110節
小廝抱頭瑟縮:“是,是?!?/br> 第79章 九月初五一日, 府衙門口的布告欄前人頭攢動,丹桂飄香下的“桂榜”也終于出來了。 等待放榜之人是一貫的多。 杜衡和秦之楓天還沒亮就過來等著榜單,人擠人下清早就折騰出了一身汗來。 紅榜布上,更是一陣sao動。 杜衡原和秦之楓站在一道上, 忽的幾個強壯家丁擠進來, 團在一道的人被擠的七零八落, 紛紛不滿罵咧。 “中了, 杜衡,中了, 中了!” 正立在紅榜下頭的杜衡忽然被強行擠過來的秦之楓攥住了手腕, 只覺得他一雙手都在顫抖。 杜衡看著紅榜, 連連點了兩個頭。 他著實是榜上有名,自己都還沒來得及樂呵, 倒是一貫穩重的秦之楓高興的一反常態。 緊接著他看見眼中有光的秦之楓笑意漸盛:“我終于中了!” “什么, 中了???” 杜衡反應過來, 原則是秦之楓自己中了。 登時在原本就喜悅的上又添了喜意,杜衡是打心眼兒里希望秦之楓榜上有名的,也不枉這些年的苦讀和堅持了。 “你呢?你可中榜???” 杜衡面上無色的頓了頓, 旋即笑起來:“雙喜臨門了?!?/br> “果真嗎???” 秦之楓雙目光芒更盛, 兩人又一齊看向了榜單, 不過這回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 而是看的對方的名次。 此次秋闈錦團府錄用舉子合計六十六名, 杜衡在第六十名上看見了秦之楓的名次,而秦之楓則是在第五名上看到了杜衡。 兩人名次雖然相差不小,不過能夠同在榜上也已經足夠欣喜了, 秦之楓讀過杜衡的文章, 早知他的才學不在自己之下, 而今的結果倒是情理之中。 不管名次如何,兩人都實打實的為對方高興。 聽聞有榜下捉婿的習俗,雖一貫是春闈榜下才常見,但在府城之中也不乏商戶也想捉個舉子做貴婿。 兩人看了榜后便默契的退了出去,未有在榜單之下做顯擺,都已是成家之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還得回住處安心等著報喜信的衙差上門。 回到小院中,兩人整理了一番,不多時就聽見了巷子里傳來了敲鑼打鼓的聲音,報喜衙差來了。 聽到鑼鼓之聲,周遭的住戶都開門出來看熱鬧,曉得今日秋闈放榜,都想瞧瞧是哪家幸運兒中了舉。 一路跟在衙差后頭,看見人進了杜衡和秦之楓的院子。 為首的衙差展開一張紅紙,朗聲詢問道:“此處可是杜衡舉人與秦之楓舉人的落腳之處?!?/br> “正是?!?/br> “恭賀二位秋闈中榜,喜提舉子之名。此乃舉人一應恩賞?!?/br> 為首的衙差一揮手,登時便有人送上來兩個系著紅綢的盒子,衙差客客氣氣道:“知府大人設宴鴻鵠館,做鹿鳴宴以恭賀諸位新科舉人,還請二位舉人老爺明日赴宴?!?/br> “多謝各位官爺辛苦一趟?!?/br> 杜衡奉上了一荷包的賞錢到為首的衙差手上:“此乃我與秦舉人的一點心意?!?/br> 收了喜錢自是高興,衙差道謝:“恭喜二位了?!?/br> 衙差還要前去下家,自是不會多留。 眼見差役離開后,周遭看熱鬧的老百姓一下子便團上了門口,一個又一個連連道賀討喜錢:“恭祝杜舉人,秦舉人!” 喜慶話兒不絕于耳,秦之楓又灑了許多的銅板出去,諸人歡歡喜喜的前去撿銅板。 打發了看熱鬧的,杜衡和秦之楓這才抱著盒子進屋,前頭的考試中榜以后皆由自身前去府衙學政處領取恩賞,而下中了舉人果真是不一樣了,一應都親自送上門來。 杜衡開盒瞧了一番,照例是舉人令牌一枚,一張錄有舉子特權的紙,以及一套舉人的專屬衣帽,這是明日赴宴要穿的。 這些東西都是中舉之人都有的,是每個府城中舉之人的基本賞賜。 但是每個府城的知府對讀書人還另有獎賞,這是按照知府喜好來賞的,各個府城都不一樣。 根據府城大小,富庶繁榮以及當地知府對讀書人的重視程度,頒發的賞賜便有豐厚與單薄之別。 杜衡便在盒子里拿到了府城的一家鹽行和一家鐵鋪的地契,除此之外還有一張五十兩的銀票。 他頗覺不可思議。 反觀秦之楓,他則只有二十兩的賞銀。 “你秋闈入了前五名,又叫做“經魁”,是了不得的成績。每回鄉試前六名知府大人都會厚賞,前三名賞賜最為豐厚,四五次之,第六“亞魁”還往下走些。六名之后的都叫“文魁”,賞賜便沒有區分。我先時略有耳聞此賞賜,今日倒是也得一見了?!?/br> 杜衡聽完,覺得倒是有些意思。 當然了,他名次靠前,確實覺得有意思,只是苦了六名以后的考生。 “此次府城入闈者六十六名,即便先行刨開前六,剩下的六十名一人賞賜二十兩,如此也要花費一千二百兩出去?!?/br> 秦之楓笑道:“每回大考朝廷都會給地方上撥款,其實也算是朝廷給的錢。說句不該說的,這是一朝中舉才有的一次恩賞,過去那幾十年的光景里,哪一年沒有給朝廷繳納賦稅,商稅和田產稅的。賞錢就算是給中榜的考生報銷了一應考試的費用了?!?/br> 像他們這般遠縣里來的考生,一應趕考住宿吃以及打賞就用了起碼二十多兩去,且還算是節約的了。 朝廷肯報銷,確實也撫慰了貧寒書生的心。 秦之楓還透了一聲底給他:“待咱們回到縣里,縣府還會另有賞賜的?!?/br> 杜衡迷之一笑,旁的不說,他就喜好這賞賜。 日以繼夜的苦讀,不懼天寒也不畏地凍,而今也合該領些實打實的好來。 這五十兩的銀子其實已經消耗了有一半,最合人心意和讓人艷羨的還是兩張地契,鹽鐵屬是天下最掙錢的營生之一了,但卻歸朝廷所控。 現在他受賞得這兩家鋪子,再也不必同小商小戶爭利,以后吃穿是再不必發愁。 杜衡心情大好,他總算是能給小滿買宅子了。 兩人高興之余,連忙給家里書信一封過去,給信使加了錢,快馬加鞭不出三日家里就能收到好消息了。 杜衡和秦之楓則預備著參加鹿鳴宴,做一回意氣風發的年輕新科舉子。 落霞縣這頭,秦小滿被周挽清喊去吃飯,而今曉得秋闈已經放榜,但是縣里卻并沒有兩人的消息。 若是信先到,則說明有人中了,若是人先到,那說明此次鄉試又無功而返。 家里人心里都緊著一根弦兒,心里有所盼著。 這日,秦知閆才從縣衙里回來,方才到在家宅門口,便被信使叫?。骸扒刂鞑?,有信!” 秦知閆下意識的心里屏了口氣:“可是府城過來的?!?/br> “正是,想必是秦少爺有喜訊傳回來?!?/br> 秦知閆笑瞇瞇道:“許是出榜前遞過來的信件,不過也是借你吉言了?!?/br> “來信啦?” 周挽清聽到信使的聲音,連忙也走了出來。 秦知閆算了算時間,放榜已經有三日,這時候收到信八成就是報喜的信。 他提著氣,尋摸著不曉得究竟是哪個孩子中了榜,一時間拆信的手都微有點發顫。 一目十行下去,秦知閆驟然收上了信紙,震驚無可復說的看向了自己夫郎。 “如何了?可是楓兒來的信?” “中了?!?/br> “哪個中了嘛?可是楓兒?” 秦知閆緩緩吐出一句話:“說是兩個都上了榜?!?/br> “兩個!” 突然而來強烈的喜悅沖的周挽清腦子發昏,差點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這頭的秦小滿也收到了杜衡的來信,他二話沒說,抱著孩子就直奔了他堂叔家里。 入夜,主角雖是未到,一家人卻是先行團圓聚了一桌席。 “出息了,實在是出息。也不枉這些年一直讀書,而今總算是守得云開見月明?!?/br> 飯桌上秦知閆幾杯酒下肚,竟欣喜的抹起了眼睛。 “秦家也總算有了出人頭地的孩子了!” 昔年自己一直沒得摸上的舉子,而今自己的兒子達成心愿,也是圓了他的一樁夙愿,心下如何能不動蕩。 一桌子上的人無不歡喜的。 秦小滿自也是高興的快沒了著落,杜衡有本事,不單上榜,還在鄉試拔得頭籌,要不是覺得在家里無人慶賀,也不會巴巴兒就跑到了秦家來一道喜悅了。 而下一家子的人就盼著兩個人能早些回來,再次之前,誰都沒有透出風聲出去說家里有兩個孩子中了榜。 杜衡和秦之楓實在九月八日才從府城里出發回縣里的。 六日參加鹿鳴宴,七一日杜衡把新到手的兩個鋪子巡查了一通。 一應事情交托完畢后,兩人才踏著一路的桂花芳香返還縣城。 回縣之時除卻兩人,還有此次一道中舉的落霞縣人士,共計十二名舉人,由著府城派遣的衙差護送幾人回縣。 一則是給足了新科舉子的排面,二來也要前去縣里匯報交接一些公務。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抵達落霞縣時已經是九月十一了。 家里人雖是曉得了兩人皆中舉,卻是未在信中得到確切的返還時間,曉得中舉后有應酬宴會耽擱,為此都不知兩人究竟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秦小滿隔三差五的便領著承意到縣城門口轉轉,也是想著哪次去就撞見回來的隊伍了。 晚霞鋪地,城門口紅光一片,倒是美的有些醉人。 “想吃一塊像天上那種顏色的寒瓜再回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