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之全球大洗牌 第154節
“不行! 我可是聽說你家收獲了不少原生土豆、紅薯、大豆,可以給你打八折!” 村里每家人收獲的什么品種,他們都已經摸清楚了,肖家就成了他們重點要收物資的人家。 不然,僅憑他們與肖月靈的關系,是無權特殊照顧的。 當然,他們都不知道肖星洲的重要性! “宋哥,你們算得夠精的,我家那點收獲都不夠你們吃一頓的。 扣除下一季的種子,還有日常消耗真的不多?!?/br> 肖月靈雖然有東西給,但苦還是要叫的,不能讓這幫人知道她家的物資豐富。 不然,以后還不得可著她一家來刮。 “哈哈哈,小小年紀摳得很,還真有點當家做主的樣子。 扣除免費的十平米,還有九十平米,我再送你一個免費平臺,二十平的。 每平米應付物資二十斤,共計1800斤,打八折后就是1440斤。 也可以拿蔬菜抵的! 妹子,請吧!” 裴陽輝可是不止一次地聽宋宏深說起他這個妹子,他干脆也跟著叫妹子。 能從肖家賺一筆物資回去,大家也能改善一下口味,高產糧實在是吃得他們沒啥味覺了。 肖月靈聽到要付的數量,直對兩人翻白眼,這么大一筆普通人家誰付得出來。 “菜干,一斤抵十斤,要不要? 再加上一半收的粗糧!” “要!” “要!” 兩大男人同時答應,這么好的東西不要就是傻子。 菜干可以保存很長一段時間,只需要幾把菜干就能煮出一大鍋菜粥來。 “等著!”肖月靈說完,轉身跑回家。 兩人看著她進家門后,裴陽輝對宋宏深道。 “你在這看著,我四處轉轉!” 地里光禿禿的什么都沒種,暴雨后冒出的野草也被曬枯死,整片地給人荒涼的感覺。 轉悠的裴陽輝順著水流走進山谷,一股濕意撲面而來,給燥熱的夜晚帶來陣陣涼意。 第一百九十章 包活 “沒想到肖家還有這種好地方,可惜都荒了!” 裴陽輝打開隨身帶著的小手電,將山谷內的全貌記下,又悄然返回。 裴陽輝對宋宏深點點頭,兩人心中都有了數…… 肖月靈帶著機器人跑了兩趟,才將所需的數量湊足。 “70斤菜干,100斤大豆,400斤紅薯、240斤土豆,小袋子里的是送你們倆的辛苦費?!?/br> 兩人喜形于色地逐一查看,當看到小袋子里的東西時,更是笑瞇了眼。 一個西瓜,兩個香瓜。 “謝了,妹子!” 兩人不由分說,一人拿一個香瓜掰開就啃,皮和瓤都被他倆嚼巴幾下一塊吃了。 為了消滅證據,三斤多的西瓜也沒留下,不過籽卻被裴陽輝給細心地裝進了口袋。 肖月靈暗嘆一聲,這要是在以前,誰會稀罕這兩樣東西。 只要有錢,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的水果,大多數人都只吃最甜的部分。 誰還連皮吃,都是極度炎熱造成的禍。 也不是她心軟,光干活沒點好處,下次誰會積極來幫忙。 雖說是給了物資的,但活在人情社會中,有些東西還是不能丟的。 “內裝和修圍墻,接不接?” 肖月靈秉著一事不煩二主的原則,不僅將內裝的事交給宋宏深,還將修建圍墻的活也一起包出去。 “接!”裴陽輝飛快地答應。 肖月靈對他們這么大方,肯定不會虧待干活的人。 只要是能掙糧食的活他們都會接,之前給新來的人員挖窯洞,全都是無償勞動。 既耗時間又耗物資,他們也是人也要吃飯養家,來投靠駐地的家屬越來越多。 人一多糧食負擔自然就更大,像這種活是可以接回去讓家屬們來做的。 他們自己能掙到口糧,也是減輕駐地的負擔。 一部分村民來租駐地的建筑機器人重新開窯洞,也讓他們掙了一些糧食,畢竟那是少數。 肖月靈與兩人討價還價地商量一番,最終以全包的方式包出去。 石山前面一圈圍墻,長三百五十米,高八米寬一米。 公路口再加一道原木門,高產糧稻谷800斤。 窯洞內裝高產糧稻谷300斤,肖月靈的要求是內飾全部用木板,連帶家具也要一起做好。 平臺也要加蓋院墻和頂,因為面積小出的糧不算多,50斤稻谷。 “妹子,你這價有點低??!” 裴陽輝皺眉,這人越來越精,想多要點兒都不行的。 包工包料的活,若是在平時這點價,別人都要罵肖月靈是瘋子,連人工都不夠的。 “不低了,現在人工可不值錢。 你們別想著蒙我,只要我去新來的人當中喊一聲,肯定會有很多人愿意接活。 價格還能談得更低,我可是照顧你們!” 肖月靈才不上兩人的當,這些糧食足以養活一家五口人一年。 特別是新來的人,他們的糧食缺口肯定很大,就是再砍一半的價都有人干。 為了有一口吃的,肖月靈相信有的是人干活,要不是他們關系比較近,她才不優先給駐地。 “行了,我接! 以后有活還得找我們?!?/br> 宋宏深笑著答應,手肘撞一下裴陽輝,讓他別再說。 肖月靈見時間差不多了,也不在外面停留,對兩人揮手道。 “你們繼續哈,我回家睡覺了!” 兩人看著肖月靈瀟灑地回家,而他們還要繼續在這里干活,到天明時分才能收工。 兩人看著地上的麻袋很是滿意,肖家的物資是收得最輕松的。 哪像有些人家活干了,收物資的時候卻磨磨蹭蹭的。 短斤缺兩不說,還會混雜一些壞的糧食在里面。 剛開始他們都礙于面子,不好當面點清,吃不了少的悶虧。 每次收到壞糧回去,不僅要挨罰還會被扣口糧,多罰幾次就學聰明了。 新到的人員都在忙著建設自己的新家,他們要在此生存下去,靠的主要是自己。 一味的依靠國家補貼糧食是行不通的,安頓好后,護送的士兵才按戶發放救濟糧。 50斤白花花黃豆般大的大米,100斤小西瓜大的紅薯,每家人都精確到兩。 “到一個新地方,你們要盡快溶入當地人的生活中去。 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以后的生活就要靠你們自己努力。 只要齊心協力,一定會度過難關……” 負責護送的軍人是一位中校軍官,南山村是他所見過最好的村子。 有山有水有糧,還有駐軍,看得他都想調過來…… “中校,不是說會分地嗎? 沒地,我們怎么生存下去,一家老小靠那點救濟糧也不頂用??!”一男人隱在黑暗中道。 “地的事,村長會給你們解決。 我們的任務只是將你們安全護送到地方,和分發救濟糧?!?/br> 中校沒接他這一茬,一下子來幾百人,再大的村子也不可能有現成的地分。 南山村人都活得富足,新來的人只要肯干,糊口還是不成問題的。 不然,南山村也不會被rc關注。 能分到南山村的人,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窮人。 每家人都帶有相應的物資,甚至積分也是有一些的。 上面不可能弄一幫飯都吃不起的人過來,南山村不久之后會成為政府樹立的典范。 中校不再多話,交接工作已完成,剩下的就不歸他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