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姜小侯爺
中秋節前兩天,凌家的船駛入了昌京抱月灣碼頭。 涼海運河與赤春江在昌京的交匯點形成了一個湖泊,湖泊東部有一小片水域被麓山特殊的山勢夾在中間,形成一個月牙形狀。整個湖泊仿佛將月牙抱在胸前,故名抱月湖,那個月牙形的位置名曰抱月灣,昌京唯一的碼頭,就修建在此處。 路晚寧從船上下來,腳一沾地,就狠狠跳了兩下。雖說她不暈船,可在船上飄飄忽忽整整五天,也不是很好受的。還是這種腳踏實地的感覺讓人心情愉悅! 路晚寧正愉悅著,偏偏有人看不得她愉悅。 “呵,這不是京城雙姝、才貌之名遠播的馨敏郡主嗎?怎么這么狽不堪???這蹦蹦跳跳的,哪有一點大家閨秀的樣子?怎么,今日是被鬼上身了,還是吃錯藥了?不會是被人掉包了吧!”話雖難聽,但聲音卻如清風朗月般悅耳。 說這話的人身著一身紫色流云錦長袍,外套一層淺紫色薄紗罩衫。腰間系著一條同色繡鳶尾花的錦帶。此人神情慵懶,不掩風流,桃花美目乍一看滿含春情,但細細一看就發現眼底都是嘲諷鄙夷之色。嘴角雖然微微翹著,卻讓人感覺不到一絲笑意。他翹著二郎腿,歪歪地坐在一張太師椅上,一手舉著琉璃盞,輕輕慢慢的搖晃,一手輕握成拳托著下巴。這坐沒坐相,人沒正形的樣子,真的是——說不出的風情萬種! 路晚寧看著他,心想:果然,只要長得好看,無論做什么都好看,諷刺她的時候也這么好看! 來人正是平安侯府剛剛繼承爵位的小侯爺姜燁。 在昌京年輕男女當中,有四個人因為長相出色最是有名:路晚寧、林皎皎、姜燁、韓敏之。前二人一個是嶺南王府小郡主,一個是衛國公府大小姐,并稱京城雙姝。后二人一個是平安侯府小侯爺,昌京頭號紈绔,一個出身涼州書香門第韓家,是麓山書院韓大儒的嫡長孫,左相韓敏之,昌京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品大員。 路晚寧屬于嬌小那掛的,身段玲瓏、纖腰細腿,長的也嬌嬌軟軟的,眼波流轉間仿佛有萬語千言。那長相,嬌俏、柔美又純真!性子上來講,原來的她是閨閣小姐的典范,行為舉止端莊有禮,舉手投足間皆是優雅與尊貴。 林皎皎則是英氣十足的美,著女裝光彩照人,著男裝清雋無雙。用一句現代話說,就是“jiejie又A又颯”!由于林皎皎的父母早亡,她是由爺爺林國公帶大的,性格開朗,不拘小節,繼承了老國公的將門之風,絲毫沒有女兒家的嬌氣。 姜燁是姜皇后的侄子,平安侯府小侯爺。平安侯府滿門忠烈除他與姜皇后外均戰死沙場,所以姜燁弱冠之年就早早繼承了爵位。侯府主子只姜燁一人,故而他自由散漫、無人管束,漸漸就成了昌京的頭號紈绔。眾所周知,他傾慕林皎皎,喜歡林皎皎出身將門不拘小節的豪爽之氣。相對的,他就厭惡路晚寧,覺得路晚寧虛偽做作不真實。 其實路晚寧也算是出身將門,只不過在遼北王叛變之后,作為身份和遼北王一樣的異性藩王——嶺南王路明堂,為穩君心,將嶺南王府遷到了昌京,并不在封地。路晚寧自出生就在昌京,從沒有去過軍營,再加上從小被教習嬤嬤看管著,就養成了她規規矩矩,端莊有禮的性子。 以前,路晚寧是看不上林皎皎和姜燁的,覺得二人一個舉止粗俗,一個紈绔成性,她甚是不喜。不過她家教良好,也做不出背后議論人的事,所以,雖看不上,也僅僅是心里看不上而已。 她覺得林皎皎多半也看不上她的,她們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二人并沒什么交集。 姜燁就不一樣了。 姜燁仗著自己紈绔的身份,看誰不爽就懟誰。尤其他傾慕林皎皎,對于路晚寧和林皎皎兩個人并稱京城雙姝一事及其不滿,覺得路晚寧這種帶著假面具的人根本就不配出現在林皎皎面前,更不配與林皎皎齊名。所以,姜燁經常會在路晚寧出門的時候圍堵她,倒也不會做什么過分的事,就是嘲諷她,惡心她,讓她心氣不順而已。 很明顯,今天一定是姜燁這廝得知她今日返京,又跑抱月灣來惡心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