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親爹卷成首輔(穿書) 第116節
除了說出去后會被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催稿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麻竹和許明成細看起來還是有點點像的,金竹也有點像自己小時候。 萬一被人知道自己就是三水居士,然后有好事的人一對比,結果發現麻竹和許明成有點像,就懷疑他跟畫冊里描述的那樣禿頭怎么辦? 渣爹禿頭不要緊,淙淙不能禿! 接下來的日子,為了不撞上像傅公子這樣的讀者,許淙出門都特地繞開了祥云書坊那條路。在過年前的這段時間里,他去了上次橋叔提到過的大相國寺廟會,也在瓦市上看了一些雜技表演,耍猴表演等等。 就是戲也看了一折,不過他不太喜歡。 而與此同時,他心儀的房子也定下來了。那是一間在貢院周圍的房子,距離會試的貢院只有一刻鐘的距離。 因為貢院周圍沒有什么熱鬧的地方,所以很適合讀書,并且因為它雖然在內城,但遠離皇城,價錢也不是很貴。二進帶了兩個小院的房子只賣一千一百兩,經過講價后以一千兩成交了,趕在衙門封鑰之前過了戶。 他有房子了,還是京城的! 雖然寫的是許明成的名字,但許淙還是高興地捧著房契看了很久。 而臨近過年的這段時間,不僅僅發生了這件喜事。 還有一件就是許明成籌謀已久的新缺終于定下來了,是位于京東東路的青州府知府,下轄益都、壽光、臨朐等六縣,為從四品。 雖然從四品比不上云知府的正四品,但許明成也挺滿意的了。畢竟距離他考上進士也就不過十年時間,能有今天除了他本人的努力之外,和貴人們的幫扶也是分不開的。 因為旨意要等開年之后才會下來,所以得到這個消息后一家人都并未宣揚,而是讓廚房多加了兩個菜,低調地慶祝了一番。 轉眼間,就來到了除夕這一日。 那位買去了《科舉記》版權的班主并未食言,還真的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把戲排了出來。但因為太過于匆忙,所以很多臺詞都沒有采用演唱的方式,而是使用了對話,模式更接近于許淙熟悉的現代京劇。 對此,那位班主還很慚愧,說以后定會改進云云。 但許淙等人卻看得很開心。 尤其是王老夫人,她笑得直拍大腿,說這個好,這個好。 喜不自禁的她,還轉頭看向了一起被邀請來看戲,但跟她不太對付的金夫人,高興地說道:“親家母,你看這出戲怎么樣???” “是淙哥兒寫的!” “哈哈哈淙哥兒這孩子打小就孝順,他不但跟他爹一樣早早的就考中了功名,知道我不識字后還畫了一本全是圖的畫冊,不識字也能看!” “如今還讓人排出來,特地挑了我過壽的時候演給我這個老婆子看,哎呦有這么一個乖孫啊,我這輩子都值了!” “哈哈哈……” 金夫人氣了個倒昂。 可她偏偏沒法反駁,是反駁許淙不孝順,還是反駁他又是畫畫又是讓人排戲,如此玩物喪志將來必定沒有出息? 前者如果這還不孝順的話,那她的那些孫子孫女們都別活了。后者的話才十歲就已經考中了秀才,并且還是小三元的許淙無論如何都算不上沒出息。 出息可大了! 出息到她這些日子出門,還被人打探許淙有沒有定親! 想到這里,金夫人心中暗恨,覺得王氏這個老婆子運氣也太好了些。 本來只是一個鄉下老太婆,但卻生了個出息的兒子,和自己平起平坐起來,聽老爺說那許明成明年就要升官了,沒準過些年一家人還能住到京城來。 雖然娶的兒媳婦是不下蛋的,但嫁妝豐厚,早知道這樣她當初給侄子挑媳婦的時候,就不應該選更聽自己話的老二,而應該選她才對。不能生算什么,嫁妝豐厚才最是要緊,如此一來自己也不用時常貼補娘家。 至于孫子是庶出,但也是自家骨血,何況這個庶出的許淙和嫡出的也沒兩樣,而且眼見著過些年就能夠金榜題名。 ——怎么就不是鄒家的呢? ——許家全倒了大霉才好呢! 她在心里暗罵了兩句,但臉上卻不得不扯出略顯僵硬的笑容來,“是啊,是孝順得很,你有福氣呢?!?/br> 王老夫人見氣到了這個往日里瞧不起自己的親家,頓時心滿意足。 因為知道兒媳婦金氏跟這位嫡母也只是面子情,所以一家人看完戲回到梧桐院的時候,王老夫人就高興道:“這出戲好,改明兒咱們家如果來京城久住啊,年年都喊來唱一回?!?/br> “到時候記得把金夫人也喊上,她一直都瞧不上咱們家,就得氣氣她。我們過得越好啊,就越要讓她知道?!?/br> 金氏哭笑不得。 她現在對那位嫡母,已經不像還在閨中的時候那樣戰戰兢兢,連她多說兩句話都要翻來覆去地揣摩了。 簡而言之,就是不在意了。 畢竟自家夫婿、兒子都出息,往后也沒什么需要求她的。至于姨娘那邊自有四郎照應,她一個出嫁女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即便是回了娘家,出嫁女那也是貴客。 所以聽到王老夫人這話,她笑著附和,“娘說得是,過年是得熱熱鬧鬧的。往后我們家里也可以請些戲班子、或者女說書人來說上幾段?!?/br> 王老夫人眉開眼笑,“說書的還有女的???” 金氏笑道:“娘,有的,即便是沒有,那請個老先生也可,屆時擺個屏風攔一攔就是了?!碑吘姑济佣蓟ò琢说睦舷壬?,也傳不出什么閑話來,京城有的人家辦壽宴,或者有什么喜事的時候也會請進來樂一樂的。 王老夫人滿意點頭,“這個好!” 第96章 京城過年的氣氛很濃郁。 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十五的元宵節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拜年、廟會、燈會等等,許明成還帶著許淙拜訪了好幾位同僚。 在此期間,許淙新交的朋友傅公子還讓人送了東西來。 ——《竹精傳記》第六冊 。 許淙收到后一囧。 更別說傅公子還在信里說‘許淙你快看你快看,麻竹不禿了!我就說了麻竹那么厲害,怎么可能禿呢他肯定是不禿的’云云。 許淙讀完后一陣好笑,想了想他攤開一張大大的畫紙,把祥云書坊門口那張麻竹大發神威的畫再度畫了出來,然后細心地上了顏色,讓人送給傅公子做回禮。雖然不能畫同人,但彩圖還是可以畫一張的。 傅公子那么喜歡麻竹,應該也會喜歡這張圖,在回信里許淙還提了一句,說自己就要去青州了,等到青州之后再給他寫信。 是的,他們要去青州了。 正月二十一過,衙門開鑰之后許明成就拿到了新任命。所以一家人這幾天都在忙著收拾東西,準備啟程前往青州了。 該裝箱籠的要裝進去,該買的東西也要買起來了,一切都要在出發前收拾好,免得路上缺什么卻沒地方買。 除此之外,許淙新買的房子,也委托了大姨母幫忙照看。金家大姨母是一個和金氏有三分相似,很溫柔大氣的人,聞言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了,還拉著金氏的手說到了青州之后,要記得給她寫信云云。 臨行的前一日,許明成帶著許淙,特地再去跟云閣老辭行。 云閣老這次的態度和煦了許多,也不故作考驗了,他跟許明成講了一些青州的事情,然后再提點了許淙幾句,勉勵他要努力讀書。 “此去青州,當勤學苦練?!?/br> “不可懈??!” ——大概所有長輩都這樣吧。 許淙聽到后,當然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是,云大人?!?/br> …… 一個半月后,青州府 許淙正在寫信。 他這次要寫的信有點多。 因為往后的幾年沒有意外的話,他們一家一直都會在青州府,所以他現在就要寫信一一問候各路親朋好友,順便告訴對方自己的新地址,方便以后通信。 第一個當然是老師云知府。 因為云伯父已經變成了老師,所以許淙這次寫信,就沒有像小時候那樣附上‘鐵鍋燉大鵝’的圖,并說‘這個多么多么好吃,伯父你一定要嘗一嘗’。 他下筆慎重了許多。 第一句當然是問候,畢竟禮多人不怪嘛。接下來許淙就正兒八經地描述自己最近的讀書成果,并且附上了作業和詩作為證據,告訴對方自己最近這段沒有偷懶。 然后許淙還提了云閣老,因為老師是云閣老親孫,所以在這里許淙就貼心地說云閣老他老人家知識淵博,幾句指點都讓他茅塞頓開。并且特別提到云閣老看上去身體不錯,精神也不錯,讓老師放心等等。 最后,再問候了老師、師母、師兄師妹師弟們的身體。并提到自己在京城的那段時間,閑暇時畫了《竹精傳記》的第六冊 ,隨信附上,請老師轉交給兩位師妹和師弟。自己畫的畫冊又不是信,還是可以送的。 最后的最后,寫上‘學生許淙拜上?!?/br> 寫完后許淙拿起信仔細看了看,沒發現有什么問題,于是封好放在一邊。他準備明天去問問許明成有沒有信要一起寄給老師,如果沒有的話那他就自己寄了。 現在的他,不差錢! 區區郵費而已,完全可以自己出,不用蹭渣爹的。 最重要的信寫完,接下來就是小伙伴們的了。 現在的許淙,一共有一二三,整整十五個好朋友。按照時間排序,分別是還在老家廬州讀書的石頭、隨著孫教諭到了另外一個地方赴任的孫大郎、勉縣的趙誠和王瑜、在恭州認識的幾個小伙伴,在廬州考試的時候認識的幾個同年等。 對了還有之前的夫子孫秀才。 孫秀才離開恭州的時候,是說要去考舉人的,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樣了。 至于另外一個夫子許夫子,他的考前鍛煉也還在進行,據說效果不錯,打算今年就下場試一試。如今已是三月,想必差不多就會有結果傳來了。 對于這些人,許淙一一寫信,先是介紹了一遍自己的京城的經歷,重點描繪了大相國寺描繪的熱鬧,和元宵燈會的繁華。然后再跟對方說明自己現在在青州,并附上通信地址,如果想要給自己寫信的話,可以寄到青州來。 等全部寫完之后,已經過去半天了。 “爹,你有信要寄給老師嗎?” 許淙拿著一疊信找到了許明成,然后一一數過去,“還有要寄到廬州城的、廬州老家的、勉縣的、恭州的等等,對了還有京城的?!?/br> “你還有信寄到京城?” 許明成將許淙的信接了過去,然后一一查看起來。 當然,因為現在許淙年紀大了,也知道分寸,所以他沒像許淙小時候那樣直接拆開,而是只查看了最上面的信封。 “你許夫子、孫夫子、孫叔……” “還有石頭、孫大郎、趙誠王瑜……” “……傅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