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朱羲 第145節
待她尋得證據的那一日,再來求他。 蕭瑢沉默許久后,輕輕一笑:“倒還知道依靠我,不算太笨?!?/br> 只是替母兄昭雪,沒有齊家嗎? 姜瀅面色羞赧道:“那時候還未與郡王心意相通,自是不敢奢望?!?/br> 蕭瑢挑眉:“現在心意相通了?” 姜瀅慌忙低頭往他懷里鉆,帶著鼻音幾不可聞的承認:“嗯吶?!?/br> “你學武,姜家知道嗎?”蕭瑢寵溺的撫了撫她的發絲,問出了關于此事的第一個問題。 姜瀅搖了搖頭:“都不知,先前只有青裊一人知曉?!?/br> 果然如此。 蕭瑢眼神微垂,沒有繼續追問。 疑點還有很多。 比如,她所說的機緣巧合是什么,比如,她師承何處,再比如,她是否已經查到了什么。 但她不愿說,他便慢慢等。 總有一日,她會愿意同他將一切道來。 現在他很心疼,心疼這個獨自一人撐了這么多年的姑娘。 這些年,她心中的仇恨,思念,痛苦,怕是都無人敘說。 不過今后有他,他會好好愛惜她,將她這么多年所缺失的愛,一點一點的加倍的給她。 “夫人還沒有說完呢?!?/br> “我還想聽聽,夫人是如何為我殺上紅蓮樓報仇的?!?/br> 雖然衛烆幾人都沒醒,但從阿禮口中,姜瀅就知道蕭瑢已經自己猜到了這件事,遂也沒有什么好否認的,省去逢幽閣,將其他的一一道來。 “我在他們的機密處,找到了雇兇的買主,就是興王府?!?/br> 蕭瑢:“所以,夫人就去放了火?!?/br> “嗯?!?/br> “那另外幾人是?” 姜瀅眨眨眼:“我的朋友?!?/br> 蕭瑢眉眼輕彎:“嗯,何時引薦我見見?” 姜瀅:“...嗯,好的?!?/br> 那是她花了幾千兩銀子雇的,但一說勢必要扯出逢幽閣... 算了,他日再解釋吧 作者有話說: 女鵝:我還能再茍茍 郡王:算了,當不知道,慣著她吧。 離兄妹相認不遠了 還有一章,等我去相個親回來更,哈哈。 第85章 又是好幾日過去, 姜瀅身上的傷口多已愈合,蕭瑢便開始上值, 回來后在書房的時間也越來越多。 東宮代為監國, 蕭瑢作為皇長孫,除了禮部事物,還有許多朝政也需要他處理, 一切百廢待興,自然是忙的腳不沾地, 加之邊關異動, 朝中更是風雨欲來。 這日, 姜瀅遲遲未見蕭瑢回寢殿,便知道這又是廢寢忘食了,就讓廚房做了湯, 親自給蕭瑢送過去。 這是姜瀅第一次進郡王府的書房。 衛烆幾人在前兩日相繼醒來, 但幾人傷勢較重, 至今還沒有出南院, 書房外只有阿禮守著。 見著姜瀅, 阿禮遠遠地便迎了上去:“側妃來了?!?/br> 姜瀅點頭:“嗯?!?/br> 阿禮看了眼青裊手上的湯盅,笑容加深不少:“郡王晚膳都還未用呢,奴婢如何勸郡王都聽不進去,側妃來了就好,郡王一定聽側妃的?!?/br> 姜瀅聽蕭瑢晚膳還未用,眼底添了幾絲憂色,輕聲道:“那你去通報一聲?!?/br> 阿禮眉頭一揚, 聲音略大:“郡王說了, 這府中側妃何處都去得, 不必通報的?!?/br> 姜瀅愣了愣, 還未開口,書房中便傳來蕭瑢的聲音:“進來?!?/br> 阿禮自得一笑:“看,奴婢說的沒錯吧?!?/br> 姜瀅被他的模樣逗的莞爾,從青裊手中接過湯盅便朝書房走去。 阿禮看著姜瀅的背影,笑的無比燦爛。 自側妃醒來后,與郡王的感情那可是與日俱增,用陸虞候的話是,二人黏黏糊糊,形若一體。 如此下去,郡王府很快就要添小主子嘍。 姜瀅才踏進書房,蕭瑢就已經迎到了門口。 “夫人怎么過來了?!?/br> 蕭瑢自然而然的接過她手中的湯,溫聲道:“這些事交給下人做就好,扯到傷口如何是好?!?/br> 姜瀅無奈的跟在他的身側:“路上是青裊端的,我會小心的?!?/br> “聽阿禮說,你還沒有用晚膳?!?/br> 蕭瑢一頓,眼底笑容愈發溫柔:“夫人心疼了?” 姜瀅佯嗔他一眼:“是是是,心疼了,所以郡王可以先用膳嗎?” “當然可以?!笔挰屪抡J真道:“夫人的話,得聽?!?/br> 姜瀅臉頰一紅,這人愈發不正經了。 “夫人隨便看看?!笔挰屧谝欢颜圩又信鲆粋€空位,邊坐下用晚膳,邊道。 姜瀅點了點頭,隨意的掃了眼,便瞧見了書架最里頭的一個盒子。 盒子很長,很寬,沒有蓋子,像是...放著兵器。 姜瀅眼睫微微一顫,這該不會就是... 她送的赤亡吧。 蕭瑢這時也注意到了她的視線,道:“那是一把刀,夫人瞧瞧喜不喜歡?!?/br> 姜瀅:“...嗯?!?/br> 她緩緩上前,果然看見了那把熟悉的刀。 這是她送他的第一件禮物,卻陰差陽錯毀了他一間寢房。 “夫人喜歡的話,送給夫人?!?/br> 蕭瑢見她久久未動,便道。 姜瀅:“...” 她送他的,他又送給她,兜兜轉轉,它豈不是又到了她的手上。 “不用,我不習慣用刀?!?/br> 蕭瑢想了想,喔了聲:“也是,夫人的劍和暗器用的極好?!?/br> 姜瀅聞言偏頭看了他一眼,卻見他已低頭喝湯,顯然那句話全是夸贊之意,并沒有其他的意思。 她這才放心下來,轉過頭看向赤亡:“郡王的武功也很不錯?!?/br> 他內力極其深厚,若實戰再多些,她對上他,就沒有贏的把握。 蕭瑢喝湯的動作一頓。 他想起了那一次在梅院,他與那位自稱方公子的意外來客打的那一架。 她在鶴山養病五年,實則是習武,只是不知她的武功是在鶴山習的還是別處。 而他與那位公子的初遇,也是在鶴山。 他口中說是切磋,可他能感覺到對方對他的敵意。 他一直不明白那份敵意從何而來,可現在,他心中隱隱有了答案。 他與瀅瀅,多半是相識的。 在梅院那次,他恐怕也是來尋瀅瀅的,不知殺上紅蓮樓的幾人中,可否有他。 姜瀅不知蕭瑢心中所想,只徑自在書房逛了逛。 她對這些書并不是很感興趣,但對他的書房感興趣,一時竟也打量的很認真。 轉過書架,便瞧見了里頭掛著的一幅畫。 畫上一共有四人,三位小少年,一位小姑娘,大約是六七歲的模樣。 姜瀅輕而易舉的從上頭找到了幼年的蕭瑢。 不論是幼年時,還是成人,明郡王都是最好看的那一個。 她盯著幼年蕭瑢看了許久,才挪開視線一一望去。 她學過識人的本事,又見過這幾人如今的模樣,所以即便時隔多年,她也能很快分辨出另外兩人分別是年幼時的陸知景,蕭傾。 但...那位在最中間,身形微胖的小少年,她認不出。 “這畫中間的是哪位郡王?” 能與蕭瑢他們在同一張畫像上的,應與他們關系不錯,可她想來想去,也沒有認出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