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長夜未明 第33節
李令歌是很瘋,但在張行簡看來,她是有理智的瘋子。她若想與情郎雙宿雙飛,便不應該殺情郎的父母。 那么……張容到底是因為什么而詐死,而放棄自己的舊情人呢? 張容和李令歌之間,到底發生過什么?張家父母真的要張容發誓,永遠不和李令歌在一起? 這個故事,真有意思。 -- 東京發生的任何事,在離開那里后,都不再被沈青梧關注。 她平日就是練兵,打仗,看兵書。有時候被博容抓去讀書,下棋。 她不愛讀書不愛動腦,但態度一向端正。不管棋下得多么一塌糊涂,她從不缺席。反而是博容不忍心,解放了她。 于是沈青梧將更多的時間用來練武。 她始終沒有什么朋友,除了博容和楊肅會主動來找她聊天,其他將士都不喜歡與她打交道。 沈青梧一貫我行我素,只是昔日總是會有些不服氣的念頭。但是在天龍二十二年聽過張行簡那番話,她開始嘗試著轉換思維—— 不是自我安慰的“我沒錯”,而是確實的“每個人性情不同,我就是不討喜也無所謂”。 這世上會不會有人欣賞她,她不想了。 ……先練武,當個天下第一的女將軍吧。 女將軍在益州軍中表現出類拔萃,勝了好幾次仗,讓中樞吃驚無比,東京的安德長帝姬隔三差五讓人來益州送禮物,帶話給女將軍。 李令歌顯然希望沈青梧與益州軍都能為她所用。 博容從來好脾氣,但是發現李令歌竟然對沈青梧十分欣賞后,勃然大怒,將沈青梧訓了一通。 沈青梧被罰去跑cao練cao,被罰著寫字。 她悶聲不吭,到夜里,又是博容來跟她道歉,輾轉委婉著說:“我只是不希望你和中樞任何人走得近?!?/br> 沈青梧盤腿坐在帳中,說:“可是張行簡認為,帝姬欣賞我,對我有好處。帝姬會保我扶云直上?!?/br> 博容眼神微淡,問她:“你是聽我的,還是聽他的?” 沈青梧:“聽你的吧?!?/br> 博容正欣慰,就聽她漫不經心:“你收留了我,對我很好,我要報答你?!?/br> 博容:“……” 博容:“若是旁人也收留你,也對你很好,你就也要報答?” 沈青梧迷惘。 她沒聽懂他想說什么。 博容輕聲:“比如,那個……咳咳,張行簡?” 他提起張行簡時,語氣有些怪異。但是沈青梧是永遠不可能聽出來這種細微差別的。 沈青梧冷漠:“為什么提張行簡?他憑什么和你比?” 博容嘆口氣。 他想也罷。 他想教出一個真正優秀的娘子,想證明自己可以當一個好老師。不過他遇到的學生,都是頑劣難教、主意很大的那類娘子…… 博容輕聲:“總之,不要與張行簡相交,也不要與安德長帝姬相交。你是將軍,生死都在戰場上,沒必要和他們勾心斗角。 “我會為你兜好這一切。阿無,快些成長吧?!?/br> 沈青梧意識到他對她有些什么希冀,她似乎被他承載了什么愿望。不過這也正常,目前除了張行簡,所有人都對沈青梧有期待。 有的希望她墮落,有的希望她開心;有的想她滾蛋,有的想她幸福。 沈青梧沉默不語,只練武更加努力。 天龍二十三年,整整一年,沈青梧不再和東京有任何聯系。到了年底,朝廷如常召博帥進京述職,被博容婉拒。 不只他不去,這一次,沈青梧也不會去。 這一次的理由很現實——西狄偷襲益州大營,博容對戰負責,益州所有將士待命,都不會離開益州。 這一年年底,益州軍將領沒入東京,東京的祭月大典缺了主持司儀—— 這一年,張行簡在和孔相的斗爭中略輸一籌,孔相要自己主持祭日與祭月,將張行簡趕出東京,派他大冬日去給邊軍押送糧草。 朝堂一半大臣為張行簡叫屈,說孔相代少帝行令,公報私仇。 張行簡自己倒怡然自得,坦然接受了這個安排。 大周有兩只邊軍,隴右軍與益州軍。隴右軍的主將沈家將軍都入朝了,軍糧不急;益州軍正與西狄摩擦開戰,糧草自然要先緊著益州軍。 張行簡從一開始,想去的就是益州。 -- 浩浩蕩蕩的人馬,提前一月動身,堪堪在除夕時趕到益州。 此地濕冷,今年氣候又格外反常,大霧彌漫。風塵仆仆的使臣們趕來大軍軍營,卻得不到一個人迎接。 長林跟著張行簡,輕聲抱怨:“想來一趟益州,你這圈子繞得也太大了?!?/br> 把孔相算計進去,把滿朝文武算進去,要和孔相爭,還要顯得不刻意地輸一籌,要孔相正好想起來把他派去益州……如張行簡這樣的京官,想帶著皇命離開東京,確實不容易。 好在,他們是有目的的。 站在空蕩蕩的營地外,等了許久都沒人來迎,長林伸長脖子,納悶:“人呢?都這么不在乎朝廷欽差大臣的嗎?” 他和張行簡說:“我認識沈青梧,我去找一下沈青梧!益州軍太過分了……” 張行簡說:“益州軍恐怕有些變數,我們直接進去吧?!?/br> -- 張行簡等人進入營帳,才有一大汗淋淋的將軍來迎接他們,倉促地接了圣旨。 看到軍糧,這位將軍十分高興,要領他們去歇息。 張行簡:“發生了什么事?我看營中……十分混亂?!?/br> 何止混亂? 只他們說話跟隨的功夫,就看到好幾隊軍人急匆匆率兵出營,喝罵聲、咒罵聲不絕。軍醫在帳篷間來回奔波,受傷的將士被抬著擔架運下來…… 除夕之夜,這里氛圍低迷,毫無過節的氣氛。 張行簡溫和:“我們似乎給你們添麻煩了?!?/br> 領路的將軍連忙說:“朝廷送來的糧草,正好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我們正感激郎君。只是我們在和西狄作戰,確實沒空招待郎君?!?/br> 張行簡問:“能否帶我拜訪一下博帥?” 將軍為難:“論理,應該博帥帶著我等將士來迎郎君。但是,博帥受了傷,他尚昏迷著……” 長林吃驚:“你們輸得這么慘?” 將軍反駁:“我們重創敵軍,敵軍死傷比我們多幾倍,我們哪里慘?” 張行簡突然問:“沈青梧呢?” 將軍愣住,一時不知道他說的是誰。 天幕黑沉,陰云滾滾。張行簡壓了壓眉心,換個稱呼:“你們口中的‘吳將軍’,無氏?!?/br> 張行簡語氣緩慢:“吳將軍是博帥一手提拔的將才,博帥對她有再造之恩,博帥受了傷,她難道不跟前跟后地照顧嗎?” 長林在旁點頭:這正是他們查出來的沈青梧和博容的關系。 但是……他看一眼張行簡,總覺得郎君語氣聽著正常,細究起來又有哪里不對。 將軍恍然大悟。 將軍說:“吳將軍……沈青梧,沈將軍……她、她和楊將軍一起,支援博帥,如今、如今……生死不知,我們正在尋找他們那支軍隊?!?/br> 張行簡面色如常。 長林大驚失色:“沈青梧死了?!” 將軍責怪:“是生死不知!” 這場戰事起因這般—— 博容率軍與敵為戰,中了敵軍埋伏,萬余軍馬困于山中。 沈青梧與楊肅帶兵從側后方突襲,為博容那大部隊爭取撤退時間。沈青梧與楊肅率領的小只部隊吸引了敵軍火里,博容成功將大部隊帶出山。 沈青梧那一方被敵軍圍困,將要撤退時,山中起霧,利于敵方,益州軍在山中失去了方向。 將軍難耐:“古怪的大霧已經連續起了兩天,沒有人從山中撤出來。西狄人又狡猾,比我們更熟悉山地……沈將軍一隊人恐怕兇多吉少?!?/br> 他抹把臉,冷聲:“如今我們哪有心思過年?當然是不斷派兵進山救人……兄弟們已經帶出了不少尸體,卻還是找不到沈將軍和楊將軍的……” 他忍著虎目中的淚意。 張行簡靜一瞬。 他說:“我帶來的這些人,可否跟你們進山救人?會耽誤你們嗎?” 將軍吃驚:“郎君?!不、不耽誤,自然是人越多越好,我們會帶路……但是你們都是東京來的大人物,你們是賓客,哪里能跟我們進山……” 張行簡說:“拿地輿圖吧。沈青梧他們最后一次失蹤,是在哪里?” -- 沈青梧與楊肅帶兵進入山中支援博容,他們與敵軍遭遇,山中起霧后,本能順利撤出,卻被困山中。 非但被困,還遭遇迷路、同伴失散。 整整三日,山霧不散,一兩千人對敵上萬敵軍。他們走不出這里,西狄人也別想走出大山。 沈青梧最后也不知自己在哪里。 她最后的記憶,停留在她一劍殺了那個兇猛厲害的敵軍大將,對方死前,手中的劍也刺入她腹部。 她似乎后退一步,腳下踩空,摔到了哪里。白霧彌漫,她看不太清。 再次醒來時,敵人的劍還插在她腰腹上,她躺臥在一片白茫茫世界中,鼻間聞到濃郁血腥味,摸不到自己的武器,卻摸到了滿地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