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風一樣 第22節
很奇怪的。 阮梨每次見他十分淡然地和自己相處, 心就像被針扎了一樣難受。 明明不應該這樣。 明明她才是辜負感情的一方,反應卻跟陳迄周辜負了她似的…… 阮梨長嘆一口氣,她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醫囑,頭有些疼。 分手是她提出的。 現在舍不得的也還是她, 真是有夠渣的。 沒等阮梨想更多,艾斯凱爾失落的走進了辦公室。 他低著腦袋, 看起來心情很不好,在聽見他接連嘆了五次氣后,阮梨忍不住偏頭看向他。 “怎么了, 挨罵了?” “是啊?!卑箘P爾表情郁悶,“開哥又罵我了?!?/br> 阮梨偷笑著揚了揚唇,“知足吧, 佟主任沒罵你就算好事了?!?/br> 艾斯凱爾沉默一秒, 贊同道:“這話倒也沒錯?!?/br> 別看佟楒話平時看起來溫溫柔柔的, 但罵起人來, 比周臨開要狠幾倍。 兩人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 阮梨倒是沒怎么被佟楒話指責過,但看她罵過不少人。 比如上次罵艾斯凱爾時,就是邊盯著艾斯邊輕飄飄地說: “你博士畢業只能做到這種程度嗎?不要弄了,換別人來吧?!?/br> 艾斯凱爾被佟楒話嚇得大氣不敢喘,之后連著好幾天都不敢在佟楒話面前出任何差錯。生怕下一秒,佟楒話的眼神飛刀就飛了過來。 “說起來,阮醫生你是怎么做到不被佟主任罵的?”艾斯凱爾苦著一張臉,“我們新來的醫生都被佟主任批評過了,傳授傳授經驗唄?!?/br> “其實很簡單的?!?/br> 阮梨清了清嗓子,認真答道:“細心一點,平時好學點,基本知識技能掌握牢固就行?!?/br> 沒等艾斯凱爾回話,旁邊突然傳來一聲嗤笑聲。 兩人齊齊望去,坐在他們背后辦公椅上的男醫生也察覺到了他們的視線,無辜地抬頭,“怎么了嗎?” 阮梨深深地看了男醫生一眼,回正身子沒理她。 沒兩分鐘,男醫生就被他的病人叫走了。 艾斯凱爾伸長脖子往門口看去,確認男醫生走了后,才低頭湊近阮梨,小聲對她說: “你最近有沒有聽到什么?” 阮梨搖頭,“沒有?!?/br> “就是,”艾斯凱爾頓住,他面露糾結,一副想說又不想說的模樣。 阮梨對他接下來要說的話并不是很感興趣,她沒順著問下去,只是靜靜地等著艾斯凱爾主動開口。 “哎呀我說了你別生氣?!?/br> 艾斯凱爾小心翼翼的盯著阮梨看,“就是有人說你和佟主任有關系?!?/br> 聞言,阮梨停下手中的動作,倏地抬眼看向艾斯凱爾。 艾斯凱爾被她這個眼神震懾住了,慌忙解釋,“不是我!是科室里別的醫生說的,他們說醫院神外科新招進來的住院醫里,佟主任就最看重你,明明你只是個研究生學歷……” 在阮梨的直視下,艾斯凱爾的聲音越來越小。 “他們還說,你肯定是有關系才被招進來的,畢竟醫院有佟主任坐鎮,招聘要求早就往上提拔了不少?!?/br> 阮梨沉思一瞬,正要開口說話,卻被進來的周臨開打斷了。 “小阮,過來收新病人?!?/br> “好?!?/br> 阮梨沒再跟艾斯凱爾多聊,起身便走了出去。 今天早上,阮梨才給一個病人辦理好出院醫囑,這會不到半個小時又要新收一個病人。 阮梨跟在周臨開身后,往病房走去。 新病人是位將近七十歲的老奶奶,姓李,從門診轉過來的。 由自己的兒子兒媳領過來看病。 門診那邊進行初步查體和相關檢查后,考慮腫瘤的可能,于是轉入了他們神外科。 根據mri檢查結果,李奶奶被診斷為膠質母細胞瘤,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 通常不能治愈,并且因其生長速度較快,在短期內容易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使得手術無法完整切除。 所以預后較差,絕大部分患者均會復發。 即使進行積極的治療,生命周期也大多不超過兩年。 阮梨看著眼前笑容和藹的李奶奶,心情沉重下來。 她抿了抿唇,突然想起她的奶奶也是得這個病去世的。 家里四個學醫的,都沒能把阮梨奶奶救回來。 阮梨回過神,她拿出病歷本開始詢問病史。 問到一半,佟楒話走了過來。 她作為老奶奶的主刀醫生,跟大概家屬交代了詳情。 李奶奶年紀大了,耳朵不太好使,其實并沒有聽清楚他們在聊什么。她只是臉上始終掛著笑,在他們結束對話后問了句: “我們什么時候回家?旭兒今天回來嗎?他還在工作嗎?” “對,小旭在執行任務,還要過兩天?!?/br> 得知老人家的病情后,兒子接連嘆了好幾聲氣,他掩蓋不住悲傷難過的神情,聲音也有氣無力的。 畢竟要讓七十歲的老媽開顱做手術,實在是一件遭罪的事情。 先不說手術的各項風險,光是這個年齡就是個難處。 可不做手術的話,也許老人家就只剩下不到幾個月的時間了…… “???你說什么?我聽不清?!?/br> 兒子夾雜著嘆氣的聲音并未傳入李奶奶耳中,她聽不見,眼神里都透露著迷茫。 “我說!” 眼前留著胡渣的中年男子耐著性子,他把音量提高,重復道: “小旭在執行任務!他還要過兩天才能回來!” “哦好!”李奶奶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縫,樂呵呵的,“我知道了!” 話落,兒子立馬扭過頭朝他們道歉,“實在不好意思,我媽她早年耳朵聽力受損,不太能聽得見別人說話?!?/br> “沒事?!?/br> 佟楒話表示理解,“聽不到說不定還是件好事?!?/br> 眾人沉默下來,都不再說話。 佟楒話臨床經驗足,見慣了這種情況,她見家屬有些迷茫,于是開口給了他們兩個方向。 “這個病確實挺嚴重,你們要盡快決定是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你們也知道,老人家年紀也大了,手術風險肯定是大的?!?/br> 李奶奶的兒子陷入了糾結,他沉思幾分鐘,跟身邊的老婆商量后,給出了答案: “我們做手術,再怎么說能多活一兩年也是好的?!?/br> 佟楒話嗯了一聲,“那我們手術就定在明天早上九點的第一臺,記得不要給老人家吃東西,要禁食6-8個小時?!?/br> “好的好的?!?/br> 李奶奶的兒子認真記下來,他眼神急切,似乎有很多話想說,但最后只是握住佟楒話的手說了句:“感謝佟主任,不管結果怎么樣,我們都會相信你們醫生的,也拜托你救救我媽?!?/br> 最后一句話夾雜著些許哽咽。 此刻,眼前這個強壯高大的中年男人,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在面對自己母親生病也依舊束手無策。 阮梨望著態度誠懇的家屬,默默別開了眼。 她想起來,當時奶奶做完手術后陷入昏迷。 躺在重癥監護室五天,爺爺阮齊修就在外面守了五天。 后來轉入普通病房,爺爺始終寸步不離地守著奶奶,他從沒掉過一滴眼淚,甚至在奶奶面前時總帶著笑。 然后不斷安撫奶奶:能好的、會好的,別擔心。 阮梨一直以為,這是爺爺作為醫生面對生老病死的坦然和豁達。直到后來奶奶病情復發,她目睹爺爺默默擦眼淚后,才明白從來沒有什么坦然豁達。 人這一生,死去是必然。 但很少有人能直面死亡,能平靜地接受。 尤其是涉及到自己所愛的人。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阮梨身上。 她無法接受自己用心學醫,可大部分時候卻派不上用場。在面臨死亡的問題上,哪怕是阮梨的爸爸阮廣山,神外科出名的專家教授,也無法解決。 生老病死,從來都是件很殘酷的事情。 “媽!你今天晚上先住醫院!” 李奶奶兒子的聲音將阮梨的思緒拉回來,她抬眼望去,看見他輕拍著老人家的手背,解釋道:“你這個病要做個小手術!明天做完,過兩天回家就可以見到小旭了!” “做手術?!”李奶奶眼神有些驚慌,“我覺得我還挺好的,不用做手術!” “要做?!?/br> 家屬耐心勸道:“醫生診斷是不會錯的,我們要聽醫生的話哈!做完就好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