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富三代 第136節
沈家樹立馬給他倒了酒,“回頭少不得要在你們店里多鋪一些貨?!?/br> 這就是說以后這個供銷社能多賺點兒。 雖然不多,但是每個月都有呢。一年下來也算不錯了。 吃飽喝足,邱主任就走了。他確實得回去琢磨一下這個事情。 這種賺錢的事兒,哪怕沈家樹不著急,邱主任也是著急的。 回去之后琢磨了一晚上,越發覺得這個事情可以做。 主要是瓜子這個東西確實挺走俏的。 邱主任之前只所以拒絕沈家樹,是因為不認識。沒道理人家一來就給人家賣貨。這不符合規矩。這供貨都是需要總公司那邊批準了,統一供貨的。而總公司有啥要求,有什么標準,那是總公司的事兒。他們不能插嘴。 但是現在沈家樹這個安排就不用經過總公司了。 他們自己這一片兒就能給辦了。 一罐子瓜子,一兩天就能賣一罐子。這一個月下來,提升能有不少呢。 到時候員工們當獎金一分…… 得和管這一片的領導談談。 于是邱主任第二天一上班,就給自己頂頭領導打了電話約見面。 約好之后,啃著包子可就往那邊去了。 沈家樹也在給廠里那邊打電話,了解廠里的運營情況。 首都這邊已經有了公用電話了。沈家樹隔壁店里就有。他自己目前是不準備裝電話的。所以就給錢那邊,留了隔壁店里的電話,有事兒就打這電話找他。他也用和電話打回去。 知道廠里一切都好,沈家樹就放心了。他讓人寄一些貨過來,這邊可能要鋪貨了。 張前進驚訝道,“廠長,你這么快就打開市場了啊?!?/br> “只是一個嘗試,還不知道成不成呢?!?/br> “樹哥你出手,那肯定沒問題?!睆埱斑M現在也是對沈家樹無限崇拜。 看看現在瓜子廠多紅火啊。 當初這個廠里面只有他們兄弟幾個人呢。 現在樹哥在首都都打開市場了。張前進覺得以后樹哥肯定能夠實現當初的理想,將瓜子賣遍全國。 邱主任這邊還真沒讓沈家樹失望。 隔了一天就給沈家樹回話了。 這事兒能談。 沈家樹掛了電話,就舒心的喝了口涼茶。 他爸當初說的還真對,只要不談錢,就不會傷感情。只要讓對方賺錢。就能和對方產生感情。利益是感情的基礎。 誰能知道,在這之前,他被供銷社趕出門呢? 和沈家樹接觸的領導是分管這一片兒供銷社的。 首都這么大,供銷社實在太多。一般是幾條街道不同的人分管。 一個人大概能管著幾條街的供銷社,差不多有十幾家供銷社了。 沈家樹也不準備一口氣吃個胖子。 目前這只是打開市場的第一步。十幾家供銷社,加上首都人民的購買力,和人流量。這個數額暫時是足夠了。 反正這模式也只是暫時的。 后面了解了供銷社的內部情況了,他在想辦法擴張。 甚至等改開之后,直接開店自己賣,更方便。 和人談好了提成和租金,雙方簽訂了一個私下的協議。這事兒算是成了。 沈家樹按照約定的數額,將貨送到供銷社去。然后供銷社的人核對數量之后簽收。 月底的時候,按照沈家樹的銷售價進行結算。租金到時候收上來交給總公司的賬目里面去。這樣就不算是占用公家資產。提升則用作為獎金獎勵給工人。 沈家樹也不怕他們賴賬。 畢竟這可是公家單位。干不出賴賬這種事兒。 沒人會為了這點兒瓜子,把自己的鐵飯碗給丟掉。 合同簽訂沒幾天,沈家樹這邊就收到老家寄過來的貨了。 他找了運輸公司去運貨,然后往店子里面放。 這店子都要擠滿了。 沈家樹琢磨著自己得請個人了??偛荒茏约焊煽嗔?。 那可太吃虧了。 他這邊倒是能隨便請個人,但是他想起之前唐年年和他說過的那個張雪霞的知青有個丈夫,聽說人挺勤快的。因為要在家里干活,所以兩地分居。 而這個張雪霞人品還挺好的。 沈家樹回去就和唐年年提了這個事情。 唐年年高興極了,“能行嗎?住哪里???” “他要是不嫌棄,回頭住店子里面,正好給我看貨?!?/br> 沈家樹道,“就是怕人覺得辛苦,累。畢竟每天都要到處送貨。搬東西。挺累的?!?/br> “那我去問問雪霞姐?!碧颇昴瓯е蚣覙溆H一口。沈家樹趕緊扶著她的腰,生怕動作太大,傷了她的肚子。 她肚子現在還沒顯懷,但是能感覺比之前要結實一些了。 想到自己要給當爹了,沈家樹心里還是有點兒復雜的。 總覺得有點兒不真實。又覺得好像也挺美好的。 唐年年第二天放學,就去張雪霞所在的班上找人。 張雪霞現在也不愛待在宿舍里面。平時也是往圖書館里面鉆。 見唐年年找她,還以為是為了宿舍的事兒。問道,“怎么了?” “有個事兒想問問你的想法?!碧颇昴昀揭贿呎f話。 她把沈家樹準備招人干活的事兒一說,然后問她要不要把家里對象照過來?!拔页蛑氵€有幾年要讀。要是能過來,也能有個伴兒。就是工作辛苦點?!?/br> 聽著這話,張雪霞已經滿臉驚喜了?!罢娴恼腥税??!?/br> 唐年年見她這神態,自然知道她的想法了 ,于是點點頭,“招人的。而且如果沒地方住,還可以住在店里。順道幫著看貨?!?/br> “這安排好。我也想讓他出來?!?張雪霞滿臉歡喜,心里更是有些激動,“我想讓他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人窩在老家,思想沒法進步。出來多好啊?!?/br> 唐年年道,“我也是這么個想法。你家里那邊好安排嗎?孩子能離開父母嗎?” “好安排,等他來這邊做事了,能拿工資。我就和我娘家商量一下,讓孩子在我媽那邊去住著。送去上托兒所。條件也比在鄉下好。我每個月也能拿補貼,可以給他們寄錢回去?!?/br> 張雪霞越說,越覺得這個安排好。 她在外面上學,孩子在農村,她其實一點兒都不放心。每天惦記著。 畢竟家里公婆雖然人好,但是也不是只有一個兒子,的還得照顧其他兒子的孩子呢。 那邊條件也不好,學習環境更不用說了。 但是自己手里拮據。男人也沒什么收入。就不好和娘家開口了。 要是丈夫真的能來首都工作,到時候他們省吃儉用一些,寄錢回去給孩子上學和生活費。這事兒就好安排。 “年年,我真的感謝你。你這可真是幫我的大忙了?!?/br> 她捏著唐年年的手,說不出的感激。 唐年年道,“這有什么啊,我也是過來人。之前我丈夫回老家的時候,我也每天惦記著。夫妻能在一塊兒自然最好了。那你趕緊安排。讓人過來做事?!?/br> “嗯,我這就去給老家打電話去?!?/br> 電話費貴,平時是舍不得打的。但是這是正經事兒,不能省。 作者有話說: 么么噠。 第112章 知道機會難得, 張雪霞讓丈夫趕緊兒收拾包袱過來。她會打電話回去給娘家人,讓她娘家人去接孩子來城里。 張雪霞來城里上學,早就在村里有了許多閑言碎語了。 很多人都覺得張雪霞這個知青回城讀大學了, 還是首都的大學。怎么也不可能會看得上農村這個婆家的。 說不得就不會再回來了。 至于孩子,以后還能再生。 張雪霞的婆家陳家人嘴里雖然沒說什么, 心里其實也嘀咕著這事兒。 這源于內心深處的不自信。 本身和人家城里人差距就大了。更何況對方現在還是大學生了。大學里面最不缺的就是有才華的男娃兒了。 陳家人心里擔心著呢。 也就張雪霞的男人陳向南還依然勤奮的干活。 但是內心在想什么, 也沒人知道。 這會兒接到張雪霞從首都打來的電話, 讓他去城里干活。陳向南捏了捏有些顫抖的手, “好, 我馬上就過去?!?/br> “你最好明天一早就去買票過來。不要耽誤。啥也不要管。人過來就成。這機會難得?!?/br> “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