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須啼 第74節
陶英紅聽說裴六郎給阿寶買釵,也知道是及笄禮,她想了想道:“要不然,就讓他們見一見?挑個合適的場合?!?/br> 陶英紅到底還是懼怕人言,朱娘子都告訴她了,阿寶美貌的名聲傳遍了京城,好幾家到官媒那兒打聽。 她還說給阿寶聽,把阿寶逗得滾在床上:“我是美人?那珠兒是什么?九天仙女下凡來了?” 韓征也覺得裴六郎當妹夫不錯,又有腦子,又十分肯替阿寶出力。 替meimei想辦法,直接請過來對談,怕裴觀覺得林家不莊重。 “要不這樣,陛下就要南郊祭天了,祭完之后會去武崗狩獵,要不然咱們就趁這個機會,叫他們倆見一見?!?/br> 年輕男女此時見面,不算逾禮。 “這法子不錯?!碧沼⒓t一拍巴掌,等阿寶的事有了眉目,她就能好好cao心兒子的婚事了。 衛三急趕著回家,進了家門直往后院找他娘。 衛夫人一到夏日就懶得動彈,進了京城她又豐腴了些,坐在屋子里開著窗戶吃井水湃過的葡萄,看見討人嫌的三兒子進來,眼皮都沒抬一下。 衛三坐到他娘身邊,才剛坐下,一股熱氣兒撲到他身上。 他把椅子往外拉一拉,開門見山:“娘,你明兒替我提親去罷?!?/br> 衛夫人正吃葡萄呢,拎著梗子剛要送到嘴里,聽到這句嚇了一跳,大葡萄卡在喉嚨里,她憋紅了臉咽下去。 也顧不得喉嚨?。骸疤嵊H?哪家?” 衛三有些扭捏,一時竟張不開嘴。半晌才深吸口氣:“林家!” 衛夫人從驚到笑,臉全綻開了,還兀自不信,低聲問他:“是阿寶罷?” “不是她還有誰?難不成是韓征???”衛三沒好氣,他頂了一句又低下頭去,肩上狠狠挨了他娘一記“銅錘”。 衛夫人這下來了精神,在屋里繞了一圈兒,小步跑到兒子面前,捧著他的臉搓了兩把,搓得衛三面皮泛紅。 “你是真瞧中了阿寶?”衛夫人高興歸高興,又覺得兒子這也太古怪了,原來給他說了那么多姑娘,他是沒松口,可也沒說他惦記阿寶啊。 要早知道他心里惦記著阿寶,那她還費那么大勁兒,又是擺宴,又是相看的干什么!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嗯?!毙l三渾身不自在,坐在椅子上扭過來扭過去,腦袋還不肯抬起來,半天才又擠出一句,“就是她了?!?/br> “你呀!”衛夫人一指頭戳在兒子眉心上,“你可總算是開了竅了!” 衛夫人立時叫來丫頭婆子,一件件預備明天去林家的禮物,又差人送信給陶英紅。說明兒要去林家拜見。 陶英紅得著口信,覺得奇怪:“她來就來,怎么還特意說句要去林家?” 林家韓家可是兩家,能有什么事兒非得去林家院里說? 第二日一清早,衛夫人帶著諸般禮物,喜氣盈盈登了林家的門。陶英紅想把她迎到偏廳去,她一搖頭:“今兒可不行,今兒這事兒就得在正堂上說?!?/br> 陶英紅品出味來,她驚得瞪大了眼:“你這是……” 衛夫人樂成一朵花:“這還瞧不出來?我來提親!” 第62章 賠禮 嫁娶不須啼 懷愫 陶英紅眼睛瞪得有銅鈴大, 張口結舌:“你,你是給三兒提親?” 衛夫人樂呵呵一點頭:“難不成我還別的兒子?”說著拉住陶英紅的手,“陶家妹子!萬沒想到咱們還能有這緣分!” 陶英紅怔在原地, 反是衛夫人把她拉進正堂, 按著她坐下。 “原來我是有這個想頭,可也不敢提, 不知道三兒是個什么意思, 萬一他不長進, 倒耽誤了阿寶?!?/br> “這回可是他自個兒提的, 說想討阿寶回去當娘子?!?/br> “你瞧這多好!咱們兩家是十來年的老鄰居了,彼此知根知底的。我什么脾氣你最知道, 家里那些人原來就相熟,阿寶真要肯點頭,婆婆妯娌小姑子處得那還不跟親娘親姐妹一樣?!?/br> “咱們家三兒原來是有些懶怠,可他昨天那勁頭, 你是沒瞧見?!?/br> 衛夫人笑得見牙不見眼, 兒子可算是開竅了,先成家后立業。過得一年當上爹,那不就樣樣都齊全了。 “阿寶嫁進來,那跟我女兒一樣, 要是三兒有什么不好, 我頭一個不饒他!”衛夫人又扯住陶英紅的袖子,“阿寶了進門,想在哪兒住就在哪兒住,咱們三兒就當是林家的兒子, 那也沒什么不成的!” 她昨天一聽兒子來求, 就讓丫環把衛老爺從小妾屋里喊過來。 夫妻倆要不是為著兒子的事, 都快一個月沒在一塊說上句整話了。 衛老爺一聽就點頭:“林家倒是不錯,我看大有還得升官,你是不知道,陛下隔幾日就要宣召他一次?!?/br> 雖是為太仆寺的事務,可陛下召見過林大有之后,神色都會松快些,誰排在林大有后頭見陛下,都能得著幾分好臉色。 林大有莫明得了圣心,在朝中的人緣漸漸好了起來。陛下喜歡的人,底下人豈會不結交?也有想結兒女親的,他們正好先下手為強。 “大有又只有阿寶一個女兒?!毙l老爺越想越覺得這門親事好,可又摸著胡子道,“我怎么聽說,林家是想要個倒插門的女婿,旁的好說,給人倒插門那可不成!” 衛夫人白了他一眼:“三兒有個想娶的,你就燒高香罷?!钡胭樳@事兒,不能說死,住在女家可以,對外就說是因岳父無子才留下侍奉,別的可不成。 兒子還要做官的,贅婿的名聲可不好聽。 陶英紅聽她說了一籮筐,使喚王mama上茶:“jiejie先喝口茶,慢慢說,不著急?!?/br> 衛夫人說得額上出汗,飲下一大盞涼茶,這才又道:“大有幾回都沒應裴家的親事,不就是怕阿寶嫁出去受氣么,說要招女婿進門,根上就是因為這條。咱們兩家當親家,還怕什么的?” 陶英紅愣是一個字也沒撈著機會說,好不容易等她停下,這才道:“這事我說了也不算,還是得看姐夫跟阿寶怎么說?!?/br> “我知道~先特意上門跟你說,等有眉目了,再找官媒人上門來?!?/br> 鬧哄哄一場,陶英紅把衛夫人送到大門邊,這才松了口氣。 這么劈頭蓋臉的,把她都說懵了。 衛家確也有好處,就像衛夫人說的,知根知底,又有多年情分在,不是盲婚啞嫁,阿寶在婆家也少受氣。 衛夫人這個婆婆不是那等小性兒,還愛折騰兒媳婦的,跟阿寶也處得來。 但衛三確實不大著調,懶怠,不著家,光有張好看的臉有什么用?成親之后,還不得事事讓阿寶cao心。 陶英紅雖不是阿寶的親娘,卻是一片娘心,哪愿意女兒受這種累。 三兒那孩子,是什么時候起了這心思的? 她到兒子屋里:“方才三兒他娘來了,要替三兒提親?!?/br> 韓征正在屋里看兵法,他字認的不多,看起來有些吃力,眼睛盯著書,耳朵雖聽見了,腦子還沒轉過彎來。 半晌才扭頭,一臉震驚:“什么?” “是罷!”陶英紅兩手一攤,“你都不知道罷!” “那,那昨天那根釵,他是買給阿寶的?”韓征一骨碌站起來,“他從來也沒說過呀?怪道那日聽說裴家來提親,他喝得大醉呢?!?/br> “還有這事?”陶英紅想了想,“我先問問阿寶去。趁著你姨父沒回來,先有個章程?!?/br> 說完急匆匆去阿寶屋里。 阿寶還沒散學,今天聽薛先生講詩。 阿寶還在學詩經中的詩,也不是篇篇都學,薛先生只撿要緊的講。 今天講的不像首詩倒像個故事。薛先生笑:“好詩便當如此,我先講,你慢慢記,要記牢?!?/br> 阿寶現在已經學聰明了,并不是學每樣東西,薛先生都會說這一句??芍灰撬f了“記牢”或是“背下”的東西,那就一定有用。 可今天這首詩,故事阿寶是記住了,就跟她在王府后巷口那小戲臺上聽的差不多,多情女子負心漢唄。 戲臺上可愛演這些了,回回底下都里三層外三層坐滿了人。 街坊中的大嫂大娘,一邊抹淚一邊罵,罵完了又抹淚。 阿寶看得懂,但她更愛唱戲時賣的小糖人和炒蠶豆,有了這兩樣,她才能在小杌子上坐得定。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毖ο壬v到這句,又深又緩。 每一個女學生,她都會說這篇《氓》。 說到此篇,她還會關上閣門,遣走丫鬟婆子,單給閨閣中的女兒們細講這詩中深意。 只要是她教過的女孩兒,這是必要背下來的。 也曾因為這事,丟掉過一樁好差事,可下回依舊要說。 薛先生知道燕草侍候過筆墨,也知道她識得字,因林家沒有主母,也沒有教養嬤嬤管束著姑娘。 家里大大小小都聽阿寶的,她便沒把燕草支走。 阿寶低頭認那幾個難寫的字兒,目光一溜,就見燕草眼中微紅。 “你怎么了?”阿寶輕聲問她。 燕草從袖中抽出帕子,按了按眼睛,笑道:“無事,是小飛蟲沖著我眼睛飛過來,癢癢的?!?/br> 阿寶看她無事,才又轉過頭去,用筆桿子伸進又厚又密頭發里撓撓癢,心里嘆口氣,又是一篇要全文背誦默寫的。 阿寶突發奇想,問薛先生:“國子監的學生要背書么?” 薛靈芝已然知道裴家六郎來林家提親的事,她本來也有這預感,要不然裴夫人怎會如此相托,聽小學生這么問,笑道:“自然要背?!?/br> “每日要背四書、大經、大誥各一百字,還要解釋文理,背不出或解釋不出的,要打十板子?!?/br> 阿寶微張著嘴,背不出來書,還要挨打? “除了背書,每日寫一幅字。每月要寫書義兩道,經義兩道,詔誥章表策論各兩道……還有考勤,一日一次,滿七百次方可升進最高堂?!?/br> 阿寶聽得頭大,國子監這么苦啊,聽說裴老六十二歲進了國子監讀書,他十二歲就要寫許多功課,可真是了不起。 也不知道他讀書挨沒挨過打。 這么一比,她上學還真是簡單得多了。 低頭乖乖握住筆,學寫那個還不大寫得順的“耽”字。 一路背著那些之啊也的,回到院中,就見紅姨在等她,她立時笑了:“紅姨!怎么來我屋里?不開飯么?” “我有正經事兒要跟你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