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出使金營(二)
書迷正在閱讀:滿星作云裳 nph、予西書 (二戰 1V1 HE )、抓不住的阿輝(1v1)、不可追(女尊1v3gbg)、愛我到時間盡頭、紅色夢鄉、來自理科生的情書[校園]、日照金邊(年上1v1)、皇叔、山村狐媚(H 鄉村)
金兵退了之后,汴京軍民紛紛互相走告,人人欣喜若狂,都以為從此可以不再被金人欺負了;想不到金人馬上送來這份語氣強硬的招降書。 欽宗廣詢眾人意見之后,決定照單全收,向金人乞降議和。 李綱自從守城戰后,覺得這些年輕小將實力堅強,如果好好引導他們為國效力,將會有助于宋軍戰力的提升,所以有空就會過來康王府找他們。 有一天李綱帶來一人,名叫張所。他曾中過進士,累官到監察御史;汴京被圍期間,他用書信招募了河北民兵一萬多人,居功厥偉。張所與這群年輕人談過之后,發現他們都有報國的熱誠與決心,因此與李綱一樣,認為只要適當地引導,將來一定都會成為國家的棟樑。 這一天李綱在早朝上與一班主和派激辯無功,充滿無力感,想來找這些小將們發洩一下。所以他一進門就氣沖沖地說:「我們明明打了勝仗,為何還要讓金人予取予求?」 岳飛向李綱解釋:「李相爺,其實我們不能算是打了勝仗,只是守住城池,沒有被攻破而已?!?/br> 「難道要算是我們打了敗仗嗎?」 「也沒有啦。不過因為守城容易攻城難,所以在兵法上通常都認為整體作戰能力必須達到三至五倍的差距,才能攻城成功?!乖里w繼續說:「根據我的觀察與評估,他們這次只是輕敵又太心急,如果再來一次也許便能成功?!?/br> 李綱心想,雖然你射箭功夫了得,但是憑你一個毫無作戰經驗的小伙子,我何必聽你信口開河?反正皇上已經決定議和,還是談談后續計畫吧。 「皇上已經確定全盤接受金人的條件,出使金營的人選,宰相也選定是張邦昌,至于親王的人選,我也向皇上推薦九王爺了?!?/br> 這句話在康王耳中有如晴天霹靂,震得他天旋地轉。不久之前在皇宮一次會談的情景,霎那間又浮現眼前。 那次是父皇決定要禪位給大哥,大哥希望在做決定之前先徵詢一下自己的意見,李綱正好也在現場。 「大哥若不接受,難道要逃跑嗎?」康王問道。 「我沒有要逃跑,只是不接受,繼續當我的太子而已?!?/br> 「既然沒有要逃跑,萬一我們被金人怎樣了,太子跟皇帝的命運有差別嗎?所以大哥乾脆接過皇位,按照自己的想法好好做,說不定成為中興之主,有一番大做為呢?!?/br> 「有可能嗎?」 康王心中一橫,把平常與岳飛韓誠談論的期望說出來,也許可成也不一定?!复蟾缫坏俏获R上將剩下的五賊去職查辦,起用李綱大人為相,相信馬上就會得民心,治天下?!?/br> 「真的可行嗎?」 康王與李綱對視一眼,雙雙拜倒階下。 「臣誓死効忠陛下,往后愿意為陛下做任何事情,萬死不辭?!?/br> 欽宗一聽趕緊上前扶起二人。 數日之后欽宗便接下皇位,接著果真信守承諾,剷除五賊,啟用李綱為相。 康王的母親韋賢妃并未受到徽宗太多喜愛與寵幸,所以僅獲得趙構這一個子嗣,對他當然是寵愛有加。 「構兒,你一切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喜歡講兄弟義氣,很多事情往往未加深思就隨便答應他人,事后雖然后悔又拉不下臉改口,你若不改,以后一定會在這方面吃大虧?!?/br> 母親的話猶在耳邊,出使金營這件大事就馬上應驗;更嚴重的是,對方貴為皇帝,根本不容他反悔否認,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幸好有好兄弟岳飛愿意擔任隨從,又精心安排了后續接應以及脫身的計畫與人選。 岳飛派遣馬成往太湖地區,將梁山水軍頭領混江龍李俊帶過來。 金人扎營在澶州濮陽東北方十里處,馬成與李俊在黃河北岸觀察狀況之后事先在合適的地點藏好渡船,時遷與董先則擔任刺探敵情與雙方連絡的多重任務。 臨行之前,欽宗特別召見康王與岳飛。 「岳愛卿,朕對于你的見識與謀劃能力印象深刻,上次要剷除五賊時多虧你的周詳計畫才能如此順利。不過你這次還要擔任康王的隨從,我就有點懷疑了,你雖然身強體健,相貌堂堂,卻不是想像中那種身材魁梧,力可拔山的勇士,真的合適嗎?」 欽宗看了岳飛一眼,又轉頭跟康王說:「九弟,你確定要讓他隨行嗎?要不要朕指派一位御前侍衛給你?」 康王搖搖頭。 「那就隨你了,朕在此預祝你們二位平安歸來?!?/br> 旁邊宦官端來玉瓶金杯,斟滿三杯,三人一飲而盡。 欽宗踏步向前抱住康王,在他耳邊說:「皇兄一直沒有發現九弟如此重視兄弟之情,你這次真是幫了皇兄一個大忙?;市终埬阋欢ㄒ桨矚w來,讓皇兄以后好好補償你?!?/br> 「臣弟不能再隨伺左右,皇兄一定要自己保重龍體。此外,雖然臣弟在金營為質,皇兄仍應以國家為先,該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需考慮臣弟立場?!?/br> 欽宗回到龍椅坐定,康王與岳飛兩人跪拜叩謝皇恩,退出大殿。 大殿外一切已經準備妥當,使節陞旗儀仗、國書、貢品等都清點齊全,張邦昌帶著一位其貌不揚的中年管家也早已肅立在旁,就等著康王下令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