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350節
espn和包括fwt這一類由資本運作的賽場營利組織,一定不會歡迎簡和“世極會”的出現。 僅憑一己之獨立撬動這個已經趨于穩定的框架,恐怕全世界也只有簡敢去做,以及具備基本對抗的能力了吧。 簡的布局已經很多年了,從巴蒙德、伊瑞克等人的立場就知道,或許在十年前,簡就在為這件事謀劃。 他甚至和浪漫國的汽車大亨聯手,導致招惹到塞西莉亞這枚爛桃花,進而才有了躲避到華國的后續。 當然,在和塞西莉亞徹底攤牌后,她身后的資本再也不會無償支援簡,簡的計劃確實一度差點“破產”。 要不是來自阿聯酋的土豪,穆罕默德·阿貝德·阿魯夫·阿拉法特先生的贊助,或許簡的計劃不會這么快開始。 這是一場激烈又漫長,殘酷卻平靜的極致拉扯。 “x-games”的高層資本里有站在簡那邊的人,當然也有全然反對,甚至厭惡簡的存在。 這種抗衡因為趨于平衡,普通運動員很難察覺,“x-games”依舊是一派如火如荼的興盛景象。 然而,在那不斷擴散的余波里,博弈雙方的手已經伸到了賽場上。 第163章 夜晚的訓練 “這次比賽有三個我們的人, 四個則來自于對方,總裁判的立場不明,簡說過他也摸不清對方的態度?!?/br> 巴蒙德還說:“所以簡覺得為你比賽造成了困擾, 他很抱歉。維持賽場的公平,保護每一個極限運動員, 是他成立世極會的初衷,但動蕩已經發生,我們必須適應沖擊的浪潮?!?/br> 杭峰沉默臉面,然后說道:“我是巨浪挑戰賽的世界冠軍?!?/br> 巴蒙德愣了一下, 繼而笑了:“這算冷笑話嗎?不,你逗笑我了?!?/br> 隨后,巴蒙德又說:“不過你放心,國際賽場的公平不容易打破,這是博弈雙方的共識,畢竟比賽變得不再公平,甚至對我們有明確的針對,也是將把柄送到簡的手里。 他們輕易不敢輕舉妄動?!?/br> 巴蒙德想了想:“1分已經是極限分值, 再多這個破窟窿誰都堵不上。 情形倒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嚴峻?!?/br> 杭峰邊聽邊點頭, 這個道理他懂。 賽場的公平才是一切盈利的根基, 沒有人是傻子, 更不會給簡提供把柄。 最后, 巴蒙德在離開前提醒了一句:“莫泊桑在想什么誰也不知道,他已經走到了極限, 再想往前走,就是個人挑戰。會有資本接觸他的,如果他點頭,就不要再接近他了?!?/br> “好?!?/br> 杭峰想起自己在“世界杯”, 這兩站的賽場與莫泊桑接觸的畫面,只能說比陌生人稍微熟悉那么一點。 雙方有明確的競爭關系,但因為賽制的原因,從未真正對抗過。所以接近與否,或者成為敵人什么的,好像也沒有什么關系。 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吧。 剩下的蛋糕誰也沒再動一口,巴蒙德離開的時候將餐車留下,杭峰看著一片狼藉的桌面,眸光卻柔軟下來。 局勢即便變得異常緊張,但這份溫暖卻常駐心間。 因為在大廳門口給杭峰過生日的場合,賺足了鏡頭,本該賽場采訪的凱琳娜就沒再過來。杭峰下午去了一趟賽場,熟悉了u型池的場地,倒是遇見了追著選手的凱琳娜,雙方見面交談了一番,不過是以凱琳娜私人的名義在來往。 很明顯,凱琳娜是站在簡這邊的。 杭峰為凱琳娜的未來擔憂。 凱琳娜安慰杭峰:“公司里還是有很多領導站在簡這邊,古往今來,秩序的建立從不是一個個人,或者某個團體機構,只有足夠的約束性,才能夠良性發展?!?/br> 然后她又說:“我看好簡,他要做的事和我的期待重合,我愿意支持他?!?/br> 和凱琳娜分開后,杭峰再一次回到了賽場上。 周娜剛剛滑出去,解溪還在半山腰的坡障賽道上排隊,杭峰來到超級u型池的入口,前面排了12個人,杭峰大部分都不認識。 能夠拿到大賽組邀請函的選手并不多,每個項目最多占據總人數的10%。按比例來說,也就是常規賽場的前五名才有資格。 隨后再加上走第三方通道的,零星的兩三人,剩下出現在這個賽場上的選手全部都是通過地區賽競爭上來的選手。 他們有的幾乎不參加常規賽,只在極限賽場比拼,整個運動生涯都只訓練這個超級u型池。 當然,他們肯定是認識杭峰的。 看見杭峰終于和凱琳娜交談完,當即就有人興奮的對杭峰伸出手:“你好,我是來自浪漫國的選手,我叫諾曼·霍勃特,很高興見到你?!?/br> 杭峰握上那只手,開始他的國際賽場社交。 輪到杭峰的時候,趙哥對他揮了揮手,舉著手里的攝像機示意可以開始,杭峰就在鏡頭下完成自己新一輪的訓練。 這次來參加比賽,他們三個人都沒有帶教練過來,賽前的訓練就變成了趙哥錄視頻,回到房間自己復盤的訓練模式。 作為世界最頂尖的那一批選手,他們的自我提升能力很強,再不行還可以把視頻發回給教練,上一堂網課。 一轉眼,兩天的時間就過去。 距離比賽還有一天,選手基本都抵達簽到,訓練資源進一步的壓縮,等待排隊上場的訓練隊伍已經達到了30人。 有人抱著雪板走上u型池看了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無奈地排在了隊伍后面。也有人看一眼就離開。 還有性格外向的選手會大聲問上一句:“有晚上不來訓練的嗎?我打算晚上過來,能不能告訴我一聲?!?/br> 還真有人回應他:“嘿,我晚上不過來?!?/br> “我也是?!?/br> “晚上太冷了,視野也不好?!?/br> 杭峰想了想,自己已經訓練了兩天,場地基本適應,動作編排也有了好幾個方案,今天晚上可以休息,為明天的比賽養精蓄銳。 “還有我?!?/br> 他一說話,很多人就看向他,還有問話那小子竟然不退反進,來到杭峰面前。 嬉笑著問他:“看起來已經有了很充足的準備,我可以對你有期待嗎?五周是一定要上的吧?會考慮更多嗎?” 杭峰點頭:“如果狀態好的話?!?/br> 超級u型池多出來兩個折返,一共是七次跳躍。能夠在常規池里的最后一跳完成五周,在這個賽場,杭峰肯定會做五周。 五周之后還有兩跳,狀態合適,杭峰一定會嘗試沖擊更高難度。 得到杭峰的回答,這人自來熟地拍著杭峰的手臂:“加油!” 杭峰點頭。 固然理論上,在這個池子完全可以完成五周半,更甚至是六周的轉體,但這里面涉及到的東西很多。 一個是周數更多后,用一個翻騰帶四個轉體明顯不合適,就必須要至少兩個翻騰帶三個多的轉體,空中用時才能最少。 進入高周數后,兩個翻騰動作似乎成了基本技巧,可是這個動作杭峰還不夠熟練,在過去的賽場上,他做出的五周幾乎都是單一的橫向轉體。無法熟練掌握兩個翻騰基礎下的變化動作,正是制約杭峰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礙。 以及另外一點。 七次折返,就需要更長時間的專注,可能一個恍神,或者是因為周數太多導致的些許眩暈,只要一點點的判斷失誤,都極為致命。 超級u型池固然很酷,讓選手有了沖擊人類歷史周數的機會。 可也不是誰都能完成。 多出來的第六跳和第七跳,絕對稱得上“極限運動”這四個字。 杭峰可不敢大放厥詞,只是表示自己想要去沖擊,卻不敢說自己一定能夠完成。 就比如這次交談后,好不容易輪到杭峰后,他給自己加了幾分膽量,打算去沖擊五周半。 前五跳都穩穩的,而且因為池沿更高的原因,他做出來都有富裕。 可到了第六跳,拼命去做五周半1980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空中時候的動作不清晰,軸心發生變化等等問題。 落地不但遠離了池沿,甚至在雪板與冰壁碰撞的瞬間還有點懵。 這一瞬間的失神,影響了他第七跳的狀態,既覺得眼下的速度,自己可以繼續沖擊1980,又覺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一部分不算少的勢能,無法完成五周半。 他的判斷能力被降低了。 最終,在這樣的困惑下,杭峰最后一跳甚至什么都沒來得及做,就被拋飛到半空,只完成了一個習慣性的一周半540,就滑出了賽場。 就像自己想的那樣,大池子固然帶來了更多的勢能,但對選手的要求也變得更高了。 而自己顯然還沒有完全適應。 趙哥迎上來,擔憂地看他:“怎么了?” 杭峰說:“本來想試著將1980提到第六跳,結果直接廢掉了第七跳?!?/br> 趙哥不是專業教練不懂,便問道:“不是已經編排好了嗎?怎么突然想著加難度?!?/br> 杭峰說:“只是覺得這個編排只能嘗試爭奪獎牌,還沒有具備沖擊冠軍的實力?!?/br> 趙哥想想:“你是說莫泊桑今年還會沖擊六周?” 去年以前,巴蒙德蟬聯了五年超級u型池的冠軍,被粉絲冠以“國王”的頭銜。 他最年富力強的時候,在這個賽場上完成過六周,隨后因為各種原因,將賽場的天花板定在了五周半。 五周半是這個賽場,爭奪獎牌的核心競爭力。 直到去年,莫泊桑沖擊六周成功,奪走了巴蒙德的冠軍,讓這個賽場變得風云詭譎,難以評估。 杭峰這邊認為,六周是偶然性,絕不成為這個賽場的常規戰,畢竟抵達了人力極限的每一次挑戰超越,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醞釀。 最頂尖的人才培養需要時間。 因而在賽前動作編排的時候,杭峰將最后的第七跳設計成五周半后,就基本具備了獎牌的競爭能力。 從各方面收集來的情報,可以看出,已經拿到“大滿貫”的莫泊桑,正在對“x-games”的賽場失去興趣,就連常規賽場的狀態也沒有往年好,他似乎正在聯系“個人挑戰”。 巴蒙德則一直受到傷病地困擾,這次見面他也坦誠提到,自己恐怕無法再做出六周,甚至完成五周半,對他的身體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這兩個最頂尖頭部運動員的狀態,基本就代表了這場比賽的“天花板”,再度回歸到五周半。 按理來說在最后一跳安排了五周半的杭峰,應該已經具備非常強的競爭能力,但他不知道怎么告訴趙哥,自己覺得這個程度不夠,自己還遠遠沒有達到凌駕整個賽場的程度。 “凌駕”代表超出這個賽場的水平。 或許一個2160,或許是兩個1980,而不是現在這樣,只在最后一個動作挑戰,還不足以形成碾壓的局面。 之所以要創造這個局面,當然是因為現在裁判不同立場,可能對他造成的影響,也是因為自己如果奪冠,也會為簡帶來正面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