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301節
在后面看見這一幕的亞歷克斯瞳孔收縮,繼而情緒大動。 怎么可能? 杭峰怎么做到的? 自己已經發揮的很好了,他怎么可能超到自己的前面? 我要輸了嗎? 在1/4就被淘汰了? 我可是資格賽的第四名??!只要再加把勁,五星唾手可得?這樣的成績我竟然連半決賽都進不了? 劇烈的情緒翻涌,亞歷克斯猶如被看不見的巨錘敲在了后腦勺上。 耳朵嗡嗡作響,思緒一片混亂,眼前的景物都在搖晃。 在這之前,亞歷克斯不是不知道杭峰的實力很強,但這里并不是沖浪和滑板速降的賽場,不是嗎? 他不會去否認杭峰拿到的金牌,也不會否認杭峰在其他項目上的優秀。 可是在野雪挑戰賽上他有絕對的自信,相信自己發揮的會比杭峰好,這一組晉級的兩個人里,一定有他。 然而,自信被摧毀的瞬間,猶如崩塌的大壩,亞歷克斯在分神之際,板底刮上了云杉森林里一處向上彎翹鼓出的樹根。 劇烈的撞擊伴隨板底被硬物剮蹭后的“咔噠”聲,亞歷克斯前行的速度驟然一緩。 被迷霧纏繞的大腦瞬間清醒過來。 可是一切都晚了。 …… 杭峰從云杉樹林沖了出來。 如果用云杉樹林作為參照物,他和克萊·米爾的差距在一個板位左右。 很快,這個參照物就不需要了。 杭峰和克萊·米爾不約而同的往一個方向靠。 他們選擇了同一條路線??! 前方。 巨石。 那塊龐大的,將賽道擠壓占據大半的巨石就像巨人一般,巍峨地攔在他們的前方。 這里,只有兩條路線選擇。 從巨石上滑過,去面對沒有了積雪后,可能出現的路線偏斜危機。 以及選擇被巨石夾出的小路,零碎的石頭如刀山般仰到天上,森森矗立。 其實,杭峰所在的方向,最適合從巨石上滑過。 他在賽道的最左邊,巨石也位于賽道的左邊,近乎于直線的距離,他已經做好了巨石飛躍的準備。 可惜,選擇這條路線的不只有他一個人。 克萊·米爾或許在云杉樹林的后面就已經在向這條路線偏斜,所以兩人本來橫向差距應該在五米以上的距離,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縮小到了三米以內。 在看見身邊滑的人是杭峰后,克萊·米爾甚至在這緊張的時刻偏了一下頭,護目鏡后面的雙眼滿是驚訝。 這位五星選手對于杭峰的想法,幾乎與亞歷克斯相同。 畢竟杭峰在資格賽上的表現,遠遠沒有他在其他極限運動項目上,所展現出那么讓人驚艷的實力。 最終5分22秒32的成績,只能說是符合一名普通四星運動員的水平。 什么? 杭峰只是三星選手,滑出四星的成績還不夠優秀嗎? 當然不夠??! 杭峰在極限運動上的成績,他過去所制造的輿論話題,早就在所有人心里勾勒出了一個強大且無所不能的形象。 換句話說。 如果杭峰做不到一鳴驚人,碾壓所有人,那他就是失敗者。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古往今來只如此。 杭峰這次來參加四星賽。 他拿不到四星名額就是失敗。 他拿到五星名額是本該如此。 他拿不到這次比賽的總冠軍,所有人只會在心里譏笑一聲,不過如此。 克萊·米爾一邊凝重地觀察杭峰,一邊又帶著幾分輕視地評估他所表現出來的實力。 在一秒以前,他難掩驕傲地想著,自己這次來到四星賽場來對了,可以在小組賽里全面碾壓杭峰,簡直太過癮了。 杭峰??! 這可是全明星排名50名的極限運動大佬,到了我的地盤,還不是要被按在地上摩擦。 哈哈哈!這個牛皮可以吹一輩子! 然而下一秒,杭峰就從旁邊沖了出來。 看見即將追趕上自己的人,不再是亞歷克斯,而變成杭峰后,克萊·米爾的心重重地跳了一下。 繼而,生出了濃烈的較量之心。 看來杭峰比想象的要強一點…… 沒關系,我現在還滑在他的前面…… 我不可能輸給他,我可是五星…… 他這是要滑巨石?那就更不能讓了!我滑在前面,只要擋在他的路線前面,他就不可能滑到我的前面…… 競技的精神像是燒開的水一樣,在克萊·米爾的心里沸騰,冒出“吱吱”的尖叫聲。 因為杭峰。 克萊·米爾前所未有的緊張和激動,思維的速度驟然加快,就連判斷力都有了一個整體的提高。 久違的競技狀態啊。 感受著自己的內心,克萊·米爾興奮地勾起了嘴角,繼而牙根一咬。 他近乎于霸道的,干脆利落滑到了杭峰的前面,不給他一絲超越自己的機會。 杭峰的前路被攔了。 這也沒辦法,他畢竟在一開始就因為賽道的選擇吃了大虧。 那之后在第二賽段也沒有搶到最好的賽道。 一步慢,步步慢。 他能夠在追到這個程度,真的已經用了全力。 這樣復雜的賽道,他幾乎沒有進行任何的降速動作,大腦空前的集中,繞過那一簇簇堅硬的樹木,跳躍一片片鋒利的巖石,不亞于在死神的頭頂上蹦迪。 但凡有絲毫的失誤,被淘汰退出比賽不說,指不定就受傷了。 到現在,他的后背都殘留著不久前大回轉過圓形山石時,那后背幾乎被剮蹭到的微妙觸感。 再快,做不到了。 至少這場比賽已經做不到了。 他感應了一下現在的速度,超過30邁,接近35邁的速度,已經是這個賽段接近極限的速度。 吃了路線難度相對較高的虧,自己每小時的時速,應該比克萊·米爾慢上一點點。 想要在沖上巨石前超過對方根本不可能。 杭峰不再糾結,果斷的控制滑板往右邊滑了過去。 他換賽道了。 在被克萊·米爾搶占了路線后,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線。 臨時換路線并不是很提倡的一件事,而且換賽道也會影響最終的成績。 筆直滑下和斜線滑下肯定不一樣。 只是杭峰不想跟在別人后面。 這或許是他的一個小毛病吧。 在連續的比賽勝利后,他已經無法接受自己跟在別人后面滑的情形出現。 這和是不是“恥辱”沒有關系,而是難受。 束手束腳,所有的技巧都被前面的人限制,本該加速的地方,卻因為前面的人減速而被迫減速,就會陷入各種被動當中。 一如u型池,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后續一定會崩潰,無法做出理想的技巧動作。 深擅賽道連貫性的杭峰在好不容易找到感覺后,情愿換一條路線,也不會再滑在對方的后面。 于是,在無人機的鏡頭里。 從高空俯瞰的視角,這一組滑在前面的兩名選手,赫然在雪地上交織出了一個“x”的形狀。 杭峰去了右邊。 克萊·米爾去了左邊。 這個賽場上的兩個王者,像是提前來了一次交鋒,刀劍碰撞之后又迅速地分開。 或許是克萊·米爾率勝一籌。 但是考慮到杭峰在選道上的吃虧,顯然杭峰的表現更好。 兩人一前一后地沖向路線前方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