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256節
在漸漸適應了節奏感后,“蛋糕塔”路段就不再是那么難了。 剩下的五個彎道,杭峰保持狀態,每次都讓自己40邁過彎,隨著路往下走,直線下坡變得越發的長了之后,速度開始一點點地加快。 40邁過彎。 42邁過彎。 43邁過彎……直至進入最后一個彎路,杭峰的速度已經達到了47邁! 他利用彎道的距離,保持住自己的速度,成功在最后一個彎道上再次拿到2邁,以49邁的速度,沖出了彎道。 這里再沒有上坡! “蛋糕塔”路段結束! 前面雖然還有很多的極限彎路,但最難的部分已經過去了??! 杭峰將身體壓下,雙手背在身后,揚起頭注視前方,猶如一把出鞘的利刃,速度不斷增加,增加…… 在他身后,隊列明顯斷成了兩截。 西本弓步和卡羅爾明顯落在了后面,哪怕滑在前面的,也被杭峰拉開了將近15米的距離。 而他們最后一個蛋糕塔彎還沒有滑完。 阿拉法特卻在杭峰身后四米左右的距離,而且速度也在48~9中間,實力不可謂不強。 甚至說,阿拉法特在處理“蛋糕塔”路段的方法比杭峰還要成熟一點,杭峰只知道2、3號賽道的切換,如果說他的變化單位是“賽道”,那么阿拉法特的單位就是“線”。 阿拉法特的“鈔能力”可以讓他用最精密科學的儀器,最優秀的運動科學人才,為他運算出這條路線上,真正的最優“線”。 曾經唐雋設想卻沒能做成的“vr訓練方案”,在阿拉法特這里就是常規cao作。 他沒來這里的時候,每天都會通過“vr”進行訓練,在價值百萬米元的訓練機上,沿著最精準的路線滑行。 如果不是技巧確實差了杭峰一點,但凡他的控板技術接近杭峰一兩分,他都能滑到杭峰的前面。 杭峰的表現固然讓人贊嘆,阿拉法特的緊咬不放也讓人驚訝。 這場小組資格賽比想象的精彩?。?! 現場的解說員直接用數據分析:“現在兩個人的速度都在50邁左右,滑出蛋糕塔路線的選手里,目前也只有默林·鮑威爾達到這個水準,這一組的表現出乎意料,竟然有兩名選手都具備沖進決賽的實力。 杭峰是今年7月份舉辦的華國玉屏山滑板速降巡回賽的冠軍,我們都知道,他同時還是一名u型池滑雪運動員和巨浪挑戰選手,他成功地挑戰了高度達到13.8米的巨浪,那天風高浪急,他腳踏沖浪板追風逐翼……” 另外一名解說不得不提醒:“這可是滑板速降的總決賽,看看你身邊,你看見大海和沙灘了嗎?” 在引起一陣哄笑之后,這位明顯偏題的解說不以為意地笑道:“好吧好吧,說起杭峰的巡回賽冠軍,我們都知道,東道主的優勢有多大。不過現在杭峰用實力證明,他可不僅僅是東道主選手那么簡單?!?/br> “確實,這條賽道最難的就是蛋糕塔路段,他可以滑出這樣的實力,看來他并不僅僅是速度型的選手,在技巧上也同樣非常出色?!?/br> “可不,這正是我多說的原因,他不僅僅是滑板速降的巡回賽冠軍,同時還是優秀的滑雪運動員和沖浪運動員,他本來就是板類運動的技巧型選手?!?/br> “你說的對,所以你很看好杭峰?” “是的,非??春?,他會是默林奪冠的最強競爭者!所以能夠跟上杭峰的阿拉法特,就是我的意外驚喜了!” 默林·鮑威爾被提到名字的時候,蹙了一下眉。 資格賽結束后,今天的比賽也就結束了,但比完的選手大多沒有離開,他們留在選手休息區里等待成績,同時也觀看其他組的比賽。 默林自然也留了下來。 他不需要看成績,就知道自己一定可以進資格賽,甚至可以拿到“種子”的名額。 留下了只是因為有幾個選手需要特別的關注,都是往年優秀的可以威脅到他的老對手,以及在這一年冒出來的“黑馬”。 說到“黑馬”,被提起最多的自然就是杭峰了。 解說的聲音遠遠飄過來,提到杭峰會成為他奪冠的競爭者時,默林的臉色陰沉了幾分。 同時他的教練還在身邊說:“杭峰確實很強,控板技術一流,板上姿勢也穩定自然,壓風壓的也很好,轉彎的時機簡直完美……” “您看來很喜歡他?可惜他是簡的學生?!辈坏冉叹氄f完,默林就陰陽怪氣地打斷道,“簡確實是一名不錯的教練,換成誰成為簡的學生,應該都不會太差?!?/br> 教練張開的嘴又閉上,看了一眼愈發難相處的默林,在心里嘆了一口氣。 原本多么自信陽光的一個人,卻因為一念之差陷入到了資本的游戲里,勸也勸過,說也說過,要再不醒悟及時抽離,他真擔心早晚會出大事。 默林說完話就有點后悔,但到底沒有說出道歉的話來。 他陰沉地看著電視上的直播畫面,目光落在已經遙遙滑在前面的兩個人,最后將視線落在那個穿著藍黑色速降服的人影上,眼神越發的陰冷。 這邊解說還在介紹阿拉法特。 “來自拜國?!?/br> “是的,滑板速降賽場上的第一名阿聯酋運動員?!?/br> “特邀嘉賓,是一位滑板速降愛好者,但表現出來的實力已經超過了職業運動員的水準,直到現在都可以緊跟杭峰,大出意料?!?/br> “我這里的資料顯示,他之前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場滑板速降賽,資料沒給錯嗎?這樣的水準,沒有豐富的賽場經驗,怎么可能做到?” “所有優秀的運動員都有著我們無法理解的才華,阿拉法特至少用實力證明,大賽組的邀請函沒有給錯?!?/br> 威爾遜看地鼓了眼睛:“這個阿拉法特有點厲害。我每次和杭峰一起滑,滑到這里的時候,最少都會被他甩開10米,到現在阿拉法特還保持在5米左右的距離,有點兇?!?/br> 他的朋友點頭:“能拿到邀請函的人實力都不會太差,要不是阿拉法特這個人的行事作風出人意料,我們也不會這么吃驚?!?/br> 威爾遜“嘖嘖”,“以為會是個小丑,原來是個王者?!?/br> “額……還有一個可能,會不會是杭峰這一場表現的不好?” “不都說了蛋糕塔出來50邁嗎?用默林·鮑威爾做對照,杭峰和阿拉法特都很強?!?/br> “這樣一說,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放棄前三名了?” “害,每年都有一些厲害的家伙出現,什么時候才能輪到我們?!?/br> “還是期待巡回賽在自己國家的時候,沒有大佬參加吧?!?/br> 杭峰并不知道身后的情況,自然也不知道阿拉法特一直緊緊地跟著自己。 從“蛋糕塔”路段出來,雖然過了最難的部分,也遠遠沒到松一口氣的程度。 接下來挑戰還有很多,尤其是高達25分鐘左右的精神高度集中,一旦放松下來,可能就會影響到滑行的速度。 只通過機械滾動原理前進的滑板提速很慢,尤其需要坡度的支持,可是這條路接下來大半時間的坡都很緩,速度增加的有限。 往往速度才加到55邁左右,前面就是一個大彎。這個彎還和玉屏山的彎不一樣,還要更難,即便是杭峰也多多少少在過彎的時候會損失一點速度。 不損失速度過彎最完美,掉個1、2邁也很常見,但凡損失5邁以上,之前通過直線坡道獲得的速度就都浪費了。 所以如果不全神貫注在腳下,多來幾次大失誤,速度很容易就降到40邁左右,最終的成績也就和總決賽選手的平均成績差不多了。 不能失誤,最好是挑戰無損過彎。 一個接一個的彎道出現在前方,杭峰遠遠的就在運算,自己該什么時候切進去,身體的角度應該傾斜到什么程度,包括身體下蹲的角度,看似一樣的彎道,其實隨著不斷在接近山腳下,也有著微妙的變化,自然也不同。 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被帶進節奏里,逐漸滑出興趣,滑出挑戰欲。 那么狀態就最好了。 一個個彎道滑過去,杭峰的狀態也越來越好,大多的正常過彎,偶爾的無損過彎,絕對不準出現的是大失誤的過彎,就這樣嚴格地要求自己,速度也就越來越快。 直線部分速度提高個2、3邁,正常過彎降低個1~2邁,不也還增加了1邁的速度嗎? 這筆賬誰不會算啊。 偶爾再來一個無損過彎,便成功保留了直線部分獲得的2、3邁,于是不知不覺的,在十二個彎道之后,杭峰的速度終于上了60邁。 60邁,才有了一點滑板速降的意思。 至少對于杭峰而言,60邁并不快,還在他的掌控范圍呢。 甚至因為算是在自己的最低舒適圈里,杭峰的表現只會越來越好。 無損過彎的概率提高。 大概兩三個正常過彎,就會有一個無損過彎。 速度在不知不覺間,增加的越發的多。 他滑的暢快,不知道身后跟著的阿拉法特就越發的吃力,不知道什么時候,被杭峰拉的越來越開。 阿拉法特的優勢是他對路線的科學規劃,只要他的大腦和身體能夠跟上,配合好,他就一定可以滑出驚艷世人的最好成績。 理論上,這條賽道的最好成績應該在18分鐘左右。 但科學規劃只存在于理論上,真落到實處,選手的技巧和體能,包括專注力,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時間。 能夠滑出22分42秒的默林確實非常的厲害,那場比賽通過科學的角度,應該算是人類目前能夠達到的極致。 阿拉法特很清楚,他做不到,但也很認真的為這場比賽準備過。 在答應大賽組的邀請,他剛開始上滑板機用vr訓練的時候,不止一次差點練到暈吐。 或許在其他人眼里,他作風夸張,窮奢極欲,那也只是他生活的習慣,為了這場比賽,他也努力地訓練過,甚至有信心能夠一鳴驚人。 直到來到真的賽場。 看著前方越來越遠的背影,那是無論自己怎么滑,都無法追上的速度,很快就明白了自己和真正優秀運動員的差距。 杭峰沒有最優路線,卻依舊能夠憑借自己的判斷,和身體素質,完成一個個的無損過彎,一點點拉開他們的距離。 尤其是當又一個彎道拐出來,阿拉法特在前方已經看不見杭峰的背影后,知道自己算是徹底被甩開了。 輸的徹徹底底??! 解說這邊自然已經看見了賽場上的情況,向觀眾解說道:“現在杭峰的速度已經接近70邁了。 比賽已經完成了3/4,臨近山腳,彎道逐漸變大,直線坡道也會增加長度,估計最后過線的速度很有可能超過90邁。 默林·鮑威爾的過線速度是88邁,滑出了23分53秒66的成績,杭峰很有希望打破這個記錄?!?/br> 另外一個解說一聽,你都激情的把關于杭峰的說完了,我說啥? 想了想,說:“阿拉法特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滑板速降運動員啊,他現在的速度也超過了60邁,只要接下來的部分穩住,最后進入資格賽完全沒有問題。 好的,鏡頭給到了西本弓步和卡羅爾·凱恩這兩個選手身上,他們也滑下來。兩個現在的速度是……50左右,看來賽道的難度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始終無法將速度提起來。 卡羅爾·凱恩是一名老將,他的最好成績是巡回賽作為東道主的銀牌。是一名速度型的運動員,挑戰這樣的賽道確實有些吃力。 西本弓步是第一次參加滑板速降的總決賽,之前在島國舉行的全國賽里,他拿到了冠軍。今天的發揮有點不如人意,看來總決賽的賽場壓力對于青年的選手還是影響很大。希望他在后半程能夠把握住機會,盡可能提高成績,優秀的選手往往都有通過更多的賽場錘煉,這是一名年輕有潛力的運動員,我個人還是很希望能夠在接下來的比賽里看見他,或許會有些不一樣的表現?!?/br> 這名解說說的時候,另外一名解說并不打斷他,在一旁嗯嗯啊啊的當捧哏,但是等他一說完,就迫不及待地激情說道:“大家仔細聽,我似乎已經聽到了滑板的聲音。杭峰在向我們靠近,還有六個彎道,他就要出現在我們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