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242節
“行,你安排,我多久能上手?” “就咱們的身體素質和基礎,半天就能在沖浪機上如履平地?!?/br> “這么容易?” “職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能和普通人比嗎?再說你都是世界健將級的運動員了,什么運動到了手里,上手都快?!?/br> “那倒不至于,我一直練一個項目,肌rou群的一點不同就是千差萬別,倒是你,路子是越走越寬了?!?/br> 孫烈笑開白牙,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和杭峰一番商業互吹,很快就過了面上的那層關系。 雙方都抱著交好的念頭,就不是事兒。 有什么好排擠的? 怎么的把人排擠走了,自己就能拿冠軍了?實力不行就是不行,到了國際賽場上,裁判教做人。 在這種“金字塔頂端”拼搏的時間越長,孫烈越是知道國際賽場的殘酷,你隊伍弱,裁判打分也偏低,你隊伍強,裁判打分也會高一點。比起去嫉妒一個人會和自己爭搶排名,還不如找個實力強勁的隊友并肩奮斗,一起在裁判面前“刷好感度”。 再說了,升起的那面紅色國旗,即便不是因為自己而升,站在國旗下也是很榮耀的。 對杭峰,至少是對杭峰,孫烈的心眼兒很寬裕。 他容得下杭峰,也是真心期待今年的國際賽場有杭峰和自己一起。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要看看杭峰現在的實力啊。要只是一個四周的水平,這愿望還得等等啦。 孫烈笑著打量杭峰,一道道念頭在心里穿梭,臉上看起來是一派的熱情爽朗熱情。 杭峰換了衣服,是n省的隊服,胸口繡的是n省的隊徽,藍黑色的隊服也是n省最常見的顏色,海島與大海,藍與黑,間或再加點淡藍色,便是萬里無云的艷陽天。 顏色不算鮮艷,反而襯的杭峰年紀又大了一兩歲,舉手投足都沉穩從容,即便是在這位國家隊的“一哥”面前,也沒有半點氣弱。 很自信。 拿下過世界冠軍的人就是不一樣。 杭峰換好衣服,將滑雪板和鞋一手一個拎在手里,用手肘關了門。 孫烈耐心地在旁邊等著,時不時地聊上幾句,“才下飛機就來了?”“晚上住隊里嗎?”“平時訓練量怎么樣?”最后看似不經意地再問上一句,“一直在忙其他的比賽,現在狀態怎么樣?四周恢復的怎么樣?四周半能做了嗎?五周打算什么時候沖?” 刨根問底的話,更像來自師長的問話了解,想著孫烈是隊里的“一哥”,杭峰也有把自己現在的狀態說了。 “保持在四周,來之前嘗試了一下四周半,還不太穩定?!?/br> 孫烈為不可查地蹙了一下眉,四周明顯不夠,董楊都能達到這個水準,看來最后誰能拿到名額還是未知數。 對杭峰的期待和熱情頓時就淡了不少。 “走吧?!?/br> 孫烈將門推開,又把杭峰帶到了雪場里。 今天訓練已經開始了,各個項目就位,單板和雙板都在場地里訓練,“唰唰”的滑雪聲不絕于耳,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場地也不比n省的滑雪場大多少,但訓練的人卻多了不少,訓練資源遠沒自己想象的好。 孫烈似乎知道杭峰的想什么,這邊就解釋了:“目前主要還是恢復性訓練,大部分時間我們會和自由式滑雪那邊錯開,以體能訓練為主。十月底就有雪了,我們都說自己是大雪山的牧雪族,哪里有雪去哪里,戶外雪場的訓練才能真正更好地提高成績?!?/br> 說到這里,孫烈想起一件事:“你應該戶外訓練的少,跟我們走一段時間,你就知道差別在哪兒了?!?/br> 說話間,兩人已經橫穿過大半個雪場,來到了立有u型池的一側。 范總從兩層樓高的護欄上探出頭來說:“先活動一下再練,杭峰你跟著孫烈走,活動好了來找我?!?/br> 不等說更多,范總就將頭收了回去,接著傳來范總說話的聲音,像是在指點先一批的隊員訓練。 “把板子先放這兒,我帶你活動一下?!睂O烈由始至終笑瞇瞇的,對著杭峰招手,率先跑了出去。 杭峰跟在他后面,繞著訓練場跑步,時不時一兩句沒有營養的話,表面上看著都還不錯,但杭峰知道雙方的距離感還是很大,就像自己對孫烈的感覺,就是客套。 但在其他人眼里就不是這么回事了,兩人說說笑笑的模樣映入國家隊員的眼里,一個個表情都很古怪。 預想的畫面明明不是這樣的,兩人怎么能和氣一團? 已經進場的隊員們排隊出發,出口的位置有教練盯著,安靜如雞。等滑完結束,到了120米開外,天高皇帝遠,話匣子就再關不住。 “烈哥就這么忍了?” “不忍怎么的?老范把杭峰交他手里,就是想看他怎么處理,他總不能直接就上臉色吧?” “那這樣多難受啊,要我當時就拒絕了?!?/br> 一輪滑過,步行回去,繼續排隊,同時聽教練訓話。 “某某某,空中姿勢太散,身體繃緊一點?!?/br> “某某某,為什么落地每次有好有壞,軸心還用我說嗎?找不到軸心就去蹦床上練?!?/br> “某某某,注意力集中一點?!?/br> 滑到盡頭,交談的人群里又多了一個,“你們想多了吧,出國名額最少兩個,以烈哥的實力名額必有他一個,真到了國外的賽場上,就是裁判說話了,他和杭峰才沒有競爭關系呢?!?/br> “嘿!還真是!” “對呀!我之前怎么沒想到?” 排隊。 教練斥責:“怎么回事呢?說話說個不停,就這注意力練什么?再來一次外面蛙跳十圈?!?/br> 再一次的安靜如雞。 但是滑出了教練視線范圍里,嘀嘀咕咕的聲音再次響起。 “嘿,還真是,我想一下還真是你說的,杭峰來不來關烈哥什么事???也不關咱們的事,該急的是一線那幾個???葛俊宇、傅宏偉和董楊?!?/br> “是董楊吧?董楊今年出成績呢?!?/br> “不好說,訓練才開始,葛俊宇和傅宏偉今年狀態都可能起來,董楊去年拿下名額不代表他今年也能拿到,鐵打的烈哥流水的老二,誰知道今年什么情況?!?/br> “噓,董哥在后面?!?/br> 教練很不滿意大家今天的狀態,但抓不到人,隊員們各個都成了“地頭蛇”,清楚哪里可以避開他,在他的觀察死角嘀嘀咕咕,等到了面前一個比一個規矩。 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了,在不在狀態還看不出來嗎? 教練都想吼上一嗓子,杭峰來了關你們什么事,連個競爭資格都沒有,還驕傲了怎么的?董楊他們幾個可比你們有緊張感多了! 再滑一輪。 自以為避開教練監視死角的隊員們,議論的更加肆無忌憚。 “杭峰四周半了吧?董楊哥也是四周半?!?/br> “董楊四周半只是偶爾訓練發揮,杭峰的四周半是上了賽場的,不一樣?!?/br> “笑話,那杭峰的四周半還是超級u型池才完成的呢,七次折返換誰不行?!?/br> “不是,杭峰當時雖然滑的是超級池,但在第五個折返他就把四周半做了?!?/br> “超級池比我們常規池高半米啊大哥!” “那也……” 前面的爭執依稀傳進董楊人的耳朵里,本來有著競爭關系,平日里也就維持個表面平和的名一線隊員不知不覺間就走在了一起。 彼此對視,都從對方的眼里看見了壓力。 能出國比賽的選手和不能出國比賽的選手能一樣?國家隊的“一線”和“二線”,在隊伍里的地位和成就感也不一樣。 運動員這身份也有個升級的過程,最次的就是體育愛好者,然后是普通學校的體育生,市一級的運動員、省一級、國家級,國家級里的一二等,再到國際上的一二等。每一步邁出去收獲的榮譽和成就都不一樣,更不要說那明晃晃的利益。 杭峰只在國內打未成年組比賽的時候,一個冠軍也就萬把塊錢的獎勵,有時候拿了冠軍連錢都沒有,如今到了國際賽場,不過拿下滑板速降巡回賽和巨浪挑戰賽這兩個比較“偏”的世界冠軍,個人資產就直接到了七位數。 就連出門定個房間,買張機票,都不再摳摳搜搜。 這些變化,得到的想要保持,沒得到的羨慕眼紅。 就說去年董楊出國比賽,拿的津貼就比別人高,能進決賽,能拿獎牌,還有更多的獎金。 獎勵是明明白白的,還不要說那份成就感,董楊去年一年走路都抬頭挺胸,無時無刻不想更進一步,超越孫烈,讓自己成為國家隊的“一哥”。 擋人財路猶如內啥,阻人前途更甚! 董楊不喜歡杭峰的理由很充分。 剩下兩人,葛俊宇和傅宏偉也不喜歡杭峰。 個人雖然沒交談,眼神一對上,就知道彼此的想法了。 得爭氣! 讓杭峰看看國家隊員的真正實力,別以為自己有多厲害,再強的過江龍到了國家隊也得給我盤著! 第113章 三人一起再度回到u型池的出發點, 沿著樓梯一路上去, 才一探頭,就看見了已經熱身結束,準備進行訓練的孫烈和杭峰兩人。 眼神對上,該打招呼吧? 算了, 何必委屈自己。 三人幾乎一致地避開杭峰的目光, 走到了座椅上坐下休息。 杭峰和孫烈還沒開始訓練,范總還有些話要交代, 也在小凳子上坐下,三人坐了個等邊兒三角形。 范總說:“……說再多也沒用, 想適應場地吧, 冰的軟硬度一點不一樣就是天差地別,別莽, 先找腳感……” 這么一聽,范總大概也在擔心著杭峰急于證明自己怕他受傷。 職業運動員最大的“攔路虎”就是傷病。 訓練在進行。 國家隊就那么些人,早就編了號,輪到誰滑誰起身, 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杭峰來了, u型池這邊的教練訓練的態度也很積極,這邊眼觀六路看隊員的訓練, 那邊嘴說八方將隊員們要改進的地方一一點出。 第二梯隊的隊員雖然和杭峰沒有直接競爭關系,也想有個好的表現,還不要說其他人,就是孫烈今天訓練前的準備動作都比平時多。 杭峰就像一條鯰魚,攪動了國家隊這攤已經不算太活躍的水,氣氛空前緊張熱烈。 第二梯隊男隊員平均實力還是在三周半左右,偶爾能在最后一兩跳完成個四周, 但技巧難度都不算高。